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7届 人教版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 单元测试题一一、选择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1.(2016长春模拟)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属于()A.第一营养级,初级消费者B.第二营养级,初级消费者C.第二营养级,次级消费者D.第三营养级,次级消费者【解析】选B。在生态系统中,植食性动物以植物为食,由于植物属于生产者,是第一营养级,所以植食性动物是初级消费者,为第二营养级。2.关于土壤微生物的叙述,错误的是()A.土壤微生物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B.土壤微生物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C.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D.土壤中的硝化细菌是异养生物,因而不属于生产者【解析】选D。大部分土壤微生物营腐生生活,可作为生态系统的分解者,参与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秸秆经土壤微生物分解为无机物后,可被农作物再利用;硝化细菌是自养生物,属于生产者。故A、B、C正确,D错误。 3.(2016琼海模拟)关于生态系统中分解者的叙述,正确的是()A.营腐生生活的细菌不一定是分解者,而有可能是生产者或消费者B.分解者将动植物遗体中的有机物分解成无机物,可以供绿色植物再利用C.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可供绿色植物同化作用再利用D.分解者一定都是微生物,微生物不一定都是分解者【解析】选B。营腐生生活的细菌属于分解者,营寄生生活的细菌属于消费者,自养型的细菌属于生产者,A错误;分解者分解动植物遗体释放出来的能量,只能供给分解者自身的生命活动的需要,C错误;分解者不一定都是微生物,如营腐生生活的动物也属于分解者,D错误。【易错提醒】(1)自养型生物(包括光能自养型和化能自养型)一定是生产者。(2)腐生型生物(包括腐生细菌、真菌及腐食动物等)一定是分解者。4.(2016昆明模拟)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生态系统中,生产者都是植物B.细菌都属于异养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分解者C.太阳光来自地球之外,不属于生态系统的成分D.蛔虫为厌氧生物,在生态系统中属于消费者【解析】选D。在生态系统中营自养生活的生物是生产者,包括绿色植物、化能合成生物和蓝藻等,A错误;细菌包括能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自养型细菌、异养型的腐生细菌和寄生细菌,在生态系统中分别属于生产者、分解者和消费者,B错误;太阳光能是输入生态系统的能量,属于生态系统成分中的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C错误;蛔虫寄生在人体小肠中,从人体肠道中获取食物,属于消费者,D正确。 5.生态系统的结构包括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和食物链、食物网,下列关于生态系统组成成分的叙述,正确的是()凡是细菌、真菌都是分解者凡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植物都是生产者动物都是消费者异养型生物都是消费者A.B.C.D.【解析】选A。化能合成细菌是生产者,错误;自养型生物都是生产者,正确;菟丝子是消费者,错误;蚯蚓等腐食性动物是分解者,错误;异养型生物包括消费者和分解者,错误。6.如图表示生态系统中生物的部分代谢过程。下列叙述错误的是()A.能进行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B.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肯定属于生态系统的消费者C.分解者不能进行过程D.分解者可以进行或者过程【解析】选B。图中过程属于光合作用,生态系统中的生产者是指自养型生物,其既包含光能自养型生物(如绿色植物和光合细菌),又包含化能自养型生物(如硝化细菌)。过程属于有氧呼吸,过程属于无氧呼吸,能进行或者过程的生物也可能是生产者。腐生异养的分解者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或化能合成作用,但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易错提醒】(1)能进行光合作用的细胞一定能进行呼吸作用,如题目中的生产者既可进行光合作用也能进行呼吸作用。(2)能进行呼吸作用的细胞不一定能进行光合作用,如题目中消费者和分解者只能进行呼吸作用而不能进行光合作用。7.(2016哈尔滨模拟)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其中A、B、C、D、E、F各代表一个种群。下列对该图分析合理的是()A.该图若要表示完整的生态系统的成分还缺少分解者B.图中B、C、F共同同化的能量占A种群同化能量的10%20%C.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则E种群密度将会降低D.C种群和D种群存在地理隔离和生殖隔离【解析】选B。生态系统成分有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而生态系统的营养结构只涉及生产者和消费者,因此A错误;图中处于第二营养级的生物种群有B、C、F,占A种群同化能量的10%20%,B正确;若D种群的年龄组成为增长型,可推测D种群的数量增加,则E种群密度将增大,C错误;C种群和D种群处于同一环境中,不存在地理隔离,D错误。8.有关下图的叙述正确的是()A.图示的各种成分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态系统B.图示的绿色植物和各种动物在生态学上可以构成一个生物群落C.细菌与蝉之间的关系属于竞争D.蛇属于三级消费者【解析】选A。分析图可知,图示的各种成分既有生物,也有生物生活的无机环境,符合生态系统的概念;群落应指该地区所有生物的总和;在题图中细菌是分解者,不参与构成食物链,不能与蝉构成竞争关系;在这个生态系统中蛇处于第五营养级,是四级消费者。【延伸探究】上题中食物链的起点是哪种生物?图中连接生物界与非生物界的桥梁是哪些生物?提示:绿色植物。绿色植物、细菌。9.某草原上生长着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各种生物数量在一定范围内保持相对稳定,关于该生态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A.该草原生态系统存在着“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这一条食物链B.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的杂草、食草动物、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生物群落C.食草动物和小型食肉动物能够加快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D.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解析】选C。该草原生态系统中,由多种杂草和以杂草为食的食草动物以及小型食肉动物构成了复杂的食物网,A错误;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构成生物群落,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B错误;消费者能够加快生态系统的物质循环,C正确;该草原生态系统的组成成分包括生产者、消费者、分解者以及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D错误。10.(2016南宁模拟)如图所示的食物网中除生产者外,哪种生物的灭绝会导致另一种生物随之灭绝()A.乙B.丙C.丁D.戊【解析】选B。从图中生物之间的关系来看,甲是生产者,戊是最高营养级,图中除生产者之外的其他生物,只有己的食物来源只有一个,其余生物的食物均有多个来源,所以当丙灭绝后,己也因食物匮乏而灭绝。11.农田中存在水稻、螟虫、青蛙三种生物,其生物量的变化如下图。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甲是水稻,乙是螟虫,丙是青蛙B.从第1年到第5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C.第6年,由于大量捕捉青蛙,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D.假如第7年喷洒适量农药,将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解析】选C。由不同生物的生物量对比可以判断,甲、乙、丙分别为水稻、螟虫、青蛙;由三种生物的生物量变化可知,前5年生态系统处于相对平衡状态;第6年三种生物量都发生了剧烈的变化,是由于人类大量捕杀螟虫而不是青蛙,破坏了生态系统的平衡,由于第6年青蛙大量减少,第7年螟虫数量急剧增加,若在第7年喷洒适量农药,可以人为控制螟虫的数量,在一定程度上避免水稻减产。12.如图表示某生态系统的食物网。下列有关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系统中,食物链交错连接成食物网的原因是多种生物在不同的食物链中占有不同的营养级B.该图中只体现生态系统的两种成分,未体现的成分是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分解者C.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只有生产者绿色植物D.该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为最高营养级【解析】选C。食物网形成的原因是同一生物在不同食物链中占据不同的营养级;食物链(网)由生产者和消费者构成,故食物网中未体现出分解者和非生物的物质和能量这两种成分;从理论上分析,维持一个生态系统存在的不可缺少的生物成分是生产者和分解者;此食物网由7条食物链组成,鹰分别占有第三、第四、第五、第六这四个营养级,鹰为最高营养级。13.某水塘内有一条由三种不同生物形成的食物链:硅藻虾小鱼。下图中的曲线分别表示该食物链中各生物在水塘中不同深度的分布状况。下列相关分析错误的是()A.物种丙表示小鱼,该种群所处的营养级最高,所含能量最少B.硅藻、虾、小鱼构成了一个生物群落C.物种乙的数量突增,短时间内丙的数量会增加D.物种甲、乙、丙之间一定存在生殖隔离【解析】选B。根据题意及图中曲线分析可知,物种甲、乙、丙分别表示硅藻、虾、小鱼。小鱼所处的营养级最高,含能量最少。虾的数量增加,短时间内小鱼的数量也会随之增加。不同物种之间存在生殖隔离。生物群落是指同一时间内聚集在一定区域中的各种生物种群的集合,该水塘的生物群落除含有题中所述三种生物外,还包括分解者。14.(能力挑战题)下列图中的a、b、c分别表示某捕食食物链中的第一、二、三营养级,每个营养级不同物种个体数量如甲图所示(图中每一柱条代表一个物种)。经过一段时间后,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变化如乙图所示。有关叙述正确的是()A.图中的a、b、c代表的所有生物,共同构成一个生物群落B.图中a营养级各种生物之间紧密联系,不具有竞争关系C.图中所示各营养级生物的数量发生变化,但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D.图中b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解题指南】(1)关键信息:“a、b、c代表营养级”“柱条表示物种”。(2)关键知识:生物群落的概念、种间关系、能量流动特点。【解析】选C。捕食食物链中的生物不包括分解者,因此图中a、b、c代表的所有生物不能构成生物群落;第一营养级主要是植物,它们共同竞争着阳光、空气、水等;从图中看,虽然某些物种的数量发生了变化,但种类不变,所以物种的丰富度基本未变;根据能量流动逐级递减的规律,可知a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多,c营养级获得的能量最少。15.(2016长春模拟)下列有关生态系统能量流动的叙述,正确的是()A.羊吃草,草中能量都流入羊体内B.生态系统稳定时没有能量的输入,只有能量输出C.生态系统的能量最终将以热能的形式散失D.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传递效率【解析】选C。羊吃草,未被消化吸收的食物残渣的能量就进入分解者体内,A错误;生态系统稳定时能量的输入和输出达到动态平衡,B错误;生产者固定的太阳能通过生产者、消费者和分解者的呼吸作用最终以热能形式散失到环境中,C正确;通过多级利用可以提高能量的利用率,但不能提高传递效率,D错误。16.环境问题是全世界人民密切关注的问题,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为基础的低碳经济模式越来越成为促进国家经济持续增长和可持续发展的重要经济模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煤、石油和天然气的大量燃烧,致使大气中的CO2急剧增加B.大气中CO2进入生物群落的方式只能是植物的光合作用C.生物群落中的碳元素进入大气的方式只能是微生物的分解作用D.大力植树造林是缓解温室效应的唯一方法【解析】选A。近代工业的迅速发展,导致化石燃料大量燃烧,打破了生物圈中碳循环的平衡,使大气中CO2急剧增加,因此减缓温室效应的重要措施是减少化石燃料的燃烧。光合作用和化能合成作用都能够固定大气中的CO2。动植物的呼吸作用和微生物的分解作用都能释放CO2。17.(20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