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分析人才培养与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就业率论文独家整理范文10篇之第三篇:分析人才培养与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摘要:就业率和对口就业率是验证职业学校教学成果的方式之一。近几年, 我国出现了中职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率高, 但是对口就业率低的现象。这就说明我们的韩国语专业教学目标、课程设置、就业指导等方面存在着一定的问题。为了提高学生就业竞争力和对口就业率, 本文结合教学实际和调查, 分析人才培养与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并从课程设置、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课外活动与社会实践等几个方面提出针对性的建议。关键词:对口就业率; 课程设置; 人才培养; 校企合作;一、中职韩国语专业学生就业情况调查与分析为了更好地了解威海市中职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情况、找出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在就业过程中存在的问题、提出针对性的提高对口就业率的建议, 对威海市开设韩国语专业的部分中职学校、往届毕业生、部分中职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职的单位进行了问卷调查, 分析结果如下:1. 从就业率入手分析近几年韩国语专业毕业生的就业率在95%左右, 但是对口就业率偏低, 基本在20%左右, 出现了高就业率, 低对口就业率的现象, 这就说明除了极少数学生找到对口的工作单位, 其余大部分学生选择在跟专业无关的单位就业, 还有一部分学生选择了出国留学继续深造。2. 从就业领域和方向分析少数通过韩国语能力考试中级、韩国语沟通水平较好的毕业生, 他们主要是在韩资企业及涉外酒店、旅行社、休闲娱乐场所工作;相当一部分比例的毕业生由于本专业知识掌握得不够熟练, 做一些与专业无关的工作, 大部分从事服务类工作或者销售工作;还有少数家庭条件相对宽裕的毕业生选择继续留学深造;另外少数毕业生根据家庭及自身情况选择自主创业。3. 从各大网站招聘信息分析对韩国语的需求行业多样, 呈现多边化趋势, 近几年主要的需求岗位为公司会计、办公文员、韩国语培训教师、大超市导购、海乘、导游、置业顾问、课程顾问、酒店管理等。另外, 企业相对不注重学历而更看重实际水平和职业素养, 他们更欢迎通才类型的人才。4. 从企业和用人单位人事部门反馈信息分析用人单位最看重的是中职毕业生的专业技能和综合素养, 首先是毕业生的职业技能, 再依次是责任意识、学习能力、性格特征、学习成绩、毕业实习等情况。总结用人单位所看重的能力与品质, 有利于我们在专业课教学和就业指导过程更具有针对性, 有利于帮助毕业生尽快找到适合自身特点的工作岗位, 从而提高签约率、就业率。二、中职韩国语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及成因分析1. 中职韩国语专业学生就业存在的问题(1) 学生就业率高, 但对口就业率较低对开设韩国语专业的部分中职学校的调查中可以看出, 各个中职学校韩国语专业学生的就业率都保持在90%以上, 但是对口就业率平均只有20%左右。另外, 中职毕业生连续几年就业率达到97%以上, 数控、机电等专业的对口就业率达到90%以上, 但是韩国语、日本语等语言类专业的对口就业率偏低。(2) 学校培养方向单一, 不能满足多元化就业趋势从各大招聘网站的招聘信息中我们可以看出, 需求量最大的工作岗位也从前几年的韩国语翻译、业务担当、主管助理等转变成近几年的公司会计、外贸业务员、培训教师、超市导购、海乘、导游、置业顾问、课程顾问、酒店管理等。但是调查中发现大部分中职学校的课程设置依然是以精读、阅读、听力、会话、写作等语言教学为主, 未能体现出与以上行业及岗位相关的多元化的课程。2. 中职韩国语专业学生就业问题成因分析(1) 学生自我认知不足, 自身修养欠缺毕业生虽然在学校接受了韩国语专业教育和就业教育, 但是部分毕业生在离开学校走向社会时对自身的评价依然不够全面和客观, 有些学生因高估自己而骄傲自大和盲目自信, 部分毕业生在校期间并不注意专业技能和自身修养的提高, 缺乏工作岗位需要的各种素质与能力。但又不愿意虚心学习, 缺乏应有的工作激情和责任心, 导致毕业生不能尽快适应新的工作环境、尽快胜任工作任务。(2) 课程设置与现实脱节目前韩国语人才的需求不同于以往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只是从事翻译、助理工作的局面, 呈现出多元化趋势。但很多中职院校韩国语专业只开设语法、词汇、阅读、听力、会话等语言类课程, 对其他专业课程了解甚少, 中职韩国语专业教学工作与社会需求之间的脱节, 导致了毕业生的专业技能与综合素养不够满足企业对员工的需求, 在走上工作岗位之后无法尽快适应自己的职务。(3) 教学中没有突出职业教育特色山东半岛大部分中职学校大都开设了韩国语专业, 但是很多学校韩国语专业的开设存在盲目性, 在专业设置上没有特色, 基本上照搬了本科院校的模式, 没有充分考虑如何突出职业特色的教学, 大多数中职学校依然秉承重语法, 轻听说, 轻实践的传统教学模式, 忽视了对学生韩国语应用能力的培养, 不符合中职学校的韩国语教学应该突出市场职业需求的特点。(4) 没有充分发挥顶岗实习的作用顶岗实习是毕业生完成在校两年或者两年半的专业课程学习之后, 由学校统一安排到真实的工作岗位上进行实习的一种方式, 毕业生开始从学生身份向企业员工身份转变。大部分学校没有固定的实习单位, 即使有实习单位, 也因各种原因, 实习的效果却不够理想。因此中职生三年学习过程中半年或一年的实习过程没能发挥它该发挥的作用。三、提高韩国语专业学生对口就业率的具体措施1. 明确专业发展方向, 确立合理的课程设置中职作为职业学校应突出其职业特色, 以提升学生职业技能以及就业竞争力作为专业发展的目标。在教学过程中分设旅游、经贸、文秘等方向, 可开设办公韩国语、旅游韩国语、酒店韩国语、韩国语秘书写作等课程。除此之外, 可以采取第二课堂、参观企业、在企业实践等形式, 使学生接触不同工作岗位的工作任务与要求, 以适应学生在不同领域就业的需求。2. 认真落实专业+素质的培养模式我们可以提出中职韩国语专业改革的设想:语言+技能+素质的教学模式, 语言侧重于学生对韩国语基本知识的掌握, 技能侧重于学生其他专业技能的提升, 素质侧重于学生职业素养与精神的提升。当今社会所需的复合型人才一定要德才兼备, 在整个学习过程中, 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一起抓, 在专业教育中有效渗透素质教育, 使学生提升自我价值, 增加就业机会和范围。3.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确保专业教学质量根据专业需求, 聘请高素质的具有行业、企业背景的韩国语外籍教师, 使外教的教学更加贴近韩国生活实际与工作岗位需求。还可以邀请企业领导及各行各业的专家担任兼职教师, 使教学内容更贴近具体工作岗位任务, 提高学生分析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另外, 想要培养出更多满足社会多元化、复合化需求的复合型韩国语人才, 要建立一支具备扎实的韩国语专业知识和较强的行业、企业知识技能的双师型教师队伍。4. 加强教材建设, 提高专业应用能力所使用的教材除了从韩国首尔大学等学校引进的教材以外, 国内编制的韩国语教材种类也很多, 但是专门针对职业学校韩国语专业学生的教材几乎为零, 很多韩国语教材对中职学生而言难度过高, 适用性不强。因此, 应该对实际工作岗位的具体工作任务进行调查和分析的基础上, 组织韩国语专业课教师自编教材, 进行教学, 还可以采取几所学校以及与行业专家合作的方式, 共同编写适合地方职业学校韩国语专业的教材。5. 通过各项校内外各项活动, 提高学生的职业素养举办与专业课有关的各种活动, 如演讲比赛, 辩论大赛, 话剧诗歌表演、写作翻译比赛、韩国语文化节等活动, 通过此类活动学生课堂中的所学知识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使学生找到自身的不足, 更加明确专业课学习的目标。定期召开班级活动, 如雷锋月、感恩节、教师节等活动, 并结合学生对自身素质培养的认识, 积极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 如校园读书活动、文化知识竞赛、技能节、体育节等, 在丰富的课余活动中培养学生集体荣誉感与团队合作精神。6. 以专业社会实践为契机, 深化职业道德教育首先, 根据韩国语专业特点, 定期安排学生到韩企或者涉韩旅行社、酒店等单位参观, 了解企业文化和不同企业的行业规范与要求。其次, 可以组织学生作为志愿者参与中韩贸易交流会、商品展销会、体育交流会等社会实践活动, 通过活动检验课堂所学的知识和运用能力, 学会团队协作及执行能力。最后, 加强顶岗实习单位的建设, 在真实的工作岗位上完成具体工作任务的过程中, 对学生进行针对性的德育工作, 使中职学校的德育工作更具实效性。参考文献1 韩玉洁。中职韩国语专业学生就业状况分析及对策J.读与写, 20122方香玉。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及对策分析J.产业与科技论坛, 20123朱晓玲。关于高职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问题的几点思考J.科技创新导报, 20114郭蕾。高职高专院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现状分析与思考J.中国科技信息, 20125徐爱红。山东省高职院校韩国语专业毕业生就业趋向与课程改革J.教育理论和实践, 20136刘杰。高职韩国语教学过程中如何突出职业教育特色J.科技世界, 20127刘杰。对高职韩语专业改革与发展的思考J.科技信息, 2012点击查看就业率论文(推荐10篇)其他文章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