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我的四季说课稿2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我的四季属“向青春举杯”版块,编者选文的意图是要求学生通过学习本文学会“体悟人生”,让自己的青春更有激情,让自己的生活更加多彩,让自己对现实生活有更多的感悟,让美好的青春更有希望。 (2)教材内容简介:作者通过对四季的描写,写出了自己对人生的一种独特感悟,生命的劳作、艰辛、期待与收获,文中充溢着一股强烈的苦难意识,对正处青年时代的高中生进行一次精神的洗礼。 (3)教学目标: a、知识与能力目标:掌握重点字词,背诵优美的哲理语句,学习象征手法,理解文章关键语句的含义,揣摩文中作者心境与感受。 b、过程与方法目标:学习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通过圈点批注法等学法来体会文章的思想感情,赏析文章朴实饱含深情的语言,提高对生活和社会的思考能力。 c、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的过程,要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4)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就在于理解和鉴赏象征性的散文语言。难点在于帮助学生理解人生的意义在于奋斗的过程,以此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5)课时安排:1课时 二、说教法:情境教学法、提问与讲授结合的教法、勾画圈点法、小组合作讨论法、列表对比法、借助多媒体为教学工具等方法 三、说学法:预习质疑法、运用圈点批注的读书方法、寻线索抓重点语句法、小组合作讨论法、问题探究法 四、说教学过程: (一)、检查预习,总结疑惑:用多媒体打出“自学检测”请学生注拼音,并朗诵2遍。检查、总结学生自学过程中的疑惑,使教学具有针对性。 (二)、导入激情,创设情境:用多媒体打出名士作家对生命的看法:如冰心:我不敢说生命是什么,我只能说生命像什么。“一江奔腾的春水”。张爱玲:“一袭华美的袍,上面爬满了虱子”。闻一多:一轴“画卷”,用生命的画笔涂抹好自己的人生画卷。席慕容:“一列疾驰而过的火车”。由此导入张洁我的四季 (三)、整体阅读,初步感知 通读文章,整体感知文意。1、理清脉络结构,并找出贯穿于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 从中可以看出作者怎样的人生信念和人生态度?2、.概括作者的人生四季所代表的阶段和特点。(特点不超过8个字) 明确:1、(1)(第1段)点明生命犹如四季,四季如同人生的轨迹。 (2)(第2段结尾)写生命的四季(劳作、艰辛、期待、收获与回望),向读者交代自己对人生历程的感悟。可分为四层: 1、(2-4)写生命的春天,“我”为理想耕种。 2、(5-8)写生命的夏天,理想的种子艰难成长。 3、(9-10)写生命的秋天,“我”的收获。 4、(11-14)写生命的冬天,“我”反思总结人生。 贯穿作者人生四季的一条主线就是生命不息、奋斗不止。从文中可见作者的执着追求的人生信念和永不退缩的人生态度。 2、作者的人生春季是生活艰辛但仍充满希望;夏天是历经磨难仍不放弃;秋天是感悟收获但不后悔;冬天是人生黄昏仍有所为。 板书: 四 季 人生阶段 经 历 春 少年 艰辛但仍充满希望 夏 青年 历经磨难仍不放弃 秋 中年 感悟收获但不后悔 冬 老年 品味,反思 (四)、教师点拨,提升能力 象征是一种常见表现手法。是指通过某一特定具体形象来暗示另一事物或某种较为普遍的意义,利用象征物与被象征物在特定条件下的类似和联系,使后者得到突出的表现。 在文章中找寻使用象征手法的关键字词,并分析其象征的内容。 特色欣赏象征手法 扶犁耕作最初的努力奋斗 不毛之地恶劣的环境命运 自己耕种的土地为之奋斗的工作、事业 种子事业、理想 风、雨有利于种子萌芽的条件、机遇 水源有利条件、机遇 冰雹困难、打击 (五)、朗读体味,自主学习 有感情地反复诵读,勾画圈点出文中充满哲理的句子,请仿照例句的赏析,再找出两处语句加以赏析。 例句:在这个世界上,每个人都有一块必得由他自己来耕种的土地。 此句表达了自己对生命的责任感:一个人既然拥有了生命,他就有责任为自己的生命负责,人生之路靠自己走,自己生命的质量要由自己来决定。 要求: 1、先诵读,并选择句子做批注,要有自己的感悟。 2、小组内分享自己的赏析。组员给予评价和补充。 3、小组讨论出组员最好的鉴赏出来阅读分享。由其他小组点评。 这一环节为重点环节,应引导学生在鉴赏中树立正确的人生观。 (六)、课堂小结,生化人生 结束语:人生最宝贵的是生命,生命属于人只有一次。一个人的生命应当这样度过:当他回忆往事的时候,他不致因虚度年华而悔恨,也不致因碌碌无为而羞愧;在临死的时候,他能够说:“我的整个生命和全部精力,都已献给世界上最壮丽的事业为人类的解放而斗争。” (七)、当堂检测,巩固拓展 仿句:人生是春季时的 ,夏季时的 ,秋季时的 ,冬季时的 。第 页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