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宜城市“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研究评估及奖励办法(试行) 一、评估对象 1、全市中小学校、各镇(办)中心学校。 2、全市镇(办)教育督学、初中校长、市直小学校长。 3、全市中小学教师。 二、评估内容 (一)对学校评估: (1)学校领导重视程度高(10分)。校长亲自任学校“导、学、析、练”研究领导小组组长;每学期亲自组织一次班子会,专题研究“导、学、析、练”实验推广工作;亲自抓“导、学、析、练”的工作布置与检查落实。 (2)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健全(10分)。学校建有“导、学、析、练”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相关人员任务职责明确,并上墙公示;每名学科教师纳入一个研究小组。 (3)经费保障到位(10分)。学校将生均公用经费的3%用于“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研究。 (4)领导参与到位(10分)。校长参与调研每学期2次以上;参与论坛每学期2次以上;讲示范课2节以上;在襄阳市立项课题(或者结题)1项以上。 (5)学习小组组建到位(20分)。每个教室四周有黑板,并保证每个小组一块;学生分组学习,课桌凳摆放符合小组建设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有组名、组训、学习目标。 (6)重视校园文化建设(10分)。校园内有学校办学理念、目标;教室、过道、走廊、橱窗、围墙张贴有“导、学、析、练”的标语、口号。 (7)导学案编写科学合理(20分)。每名教师的新授课和复习课均有导学案。 (8)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5分)。学校有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并上墙公示。 (9)档案资料健全(5分)。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有过程记载,并归档合理有序。 2、对镇(办)中心学校评估: (1)中心学校领导重视程度高(10分)。督学亲自任镇(办)“导、学、析、练”研究领导小组组长;每学期亲自组织一次校长会,专题研究“导、学、析、练”实验推广工作;亲自抓本镇“导、学、析、练”研究的工作布置与检查落实。 (2)课题研究组织机构健全(10分)。所属每所学校均建有“导、学、析、练”研究领导小组和研究指导小组;相关人员任务职责明确,并上墙公示;每名教师纳入一个研究小组。 (3)经费保障到位(10分)。全镇所有学校将生均公用经费的3%用于“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研究。 (4)领导参与到位(10分)。督学参与调研每学期1次以上;参与论坛每学期1次以上;在襄阳市立项课题(或者结题)1项以上。 (5)学习小组组建到位(20分)。所属每所学校都建立了学习小组;教室四周有黑板,并保证每个小组一块;学生分组学习,课桌凳摆放符合小组建设要求;每个学习小组有组名、组训、学习目标。 (6)重视校园文化建设(10分)。所属学校校园内有学校办学理念、目标;教室、过道、走廊、橱窗、围墙张贴有“导、学、析、练”的标语、口号。 (7)导学案编写科学合理(20分)。每所学校、每名教师的新授课和复习课均有导学案。 (8)建立了课题研究制度(5分)。学校有课题研究的管理制度和奖励制度,并上墙公示。 (9)档案资料健全(5分)。有方案、有计划、有总结,有过程记载,并归档合理有序。 3、对教师评估: 总体要求:积极参与理论学习,注重自身素质提高;重视任教班级学习小组建设;重视任教学科导学案编写;严格按“四步”教学模式授课。课改态度积极,师德高尚,学生学习兴趣浓,教学效果好。 课堂教学要求:(1)课堂结构符合学科学习规律和课型特点。(2)教学设计编制合理,衔接自然。(3)学生主体地位突出,学思结合。(4)因材施教,关注学生不同特点和个性差异,发展每一名学生的优势潜能。(5)课堂导入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动机和兴趣,有利于新旧知识的衔接。(6)以问题驱动教学,做到知识问题化、问题层次化,教学情境化、情境生活化,引导学生自主学习。(7)指导学生自主学习、合作学习、探究学习时机恰当。(8)释疑点拨到位、精辟。(9)设问精髓,提问面广,教学评价、反馈、矫正即时有效。(10)教学内容突出重点、突破难点。(11)不同层次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发展。(12)作业量适度,95%的学生能当堂完成,正确率达80%及以上。 三、评估办法 1、“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研究评估及奖励工作由市教研室负责。各镇(办)中心学校具体负责对所属小学的考评及奖励。 2、市教研室每年对各镇(办)中心学校、初中、市直小学进行一次全面检查评比,按照评估细则(另行制定)量化打分,并分别排队公示。 3、评估镇(办)中心学校时,所属初中必检,另抽查1至2所小学,初中、小学的得分加权平均为镇(办)基本得分。 4、市教研室对学科教师的评估不集中进行,视情况分项进行。将不定期组织全市教师开启优质课评比、优秀论文评比、导学案评比、教学反思评比、优秀课题评比、论文发表评比。 5、对学校、中心学校实行百分制考评。对督学、校长考评时,所属教师获奖情况按加分方式计算在内,每类奖项取最高奖计算一次,不重复计算。(1)优质课:宜城一等奖加5分,二等奖加2分;襄阳优质课一等奖加8分,二等奖加6分;省优质课加10分。(2)优秀论文、导学案、教学反思:宜城一等奖加3分,二等奖加1分,襄阳一等奖加4分,二等奖加3分;省优秀论文加5分。(3)优秀课题研究结题报告:宜城市加4分;襄阳市加8分;省级奖励加12分。(不设等次的按一等奖计算)(4)论文发表:湖北教育1篇加5分;襄阳教育1篇加4分。 四、奖励办法 1、将镇(办)中心学校、市直中小学开展“导、学、析、练”课题研究情况纳入年度教育工作目标重点考核内容,对前三名分别记30分、20分、10分。 2、对排名最后的镇(办)中心学校、市直中小学,教体局督导评估时不得被评为优胜等次。综合性评估表彰时,一票否决。 3、对排名前三位的督学、市直中小学校长、镇(办)初中校长,年度考核时分别奖励30个百分点、20个百分点、10个百分点。综合性评估表彰时,优先确定表彰对象,奖励性绩效工资取优秀等次。 4、对排名最后的督学、市直中小学校长、镇(办)初中校长,年度考核时不得被评为优秀等次。综合性评估表彰时,一票否决,奖励性绩效工资取基本合格等次。 5、学科教师在优质课评比、优秀课题研究结题报告评比中获得宜城市一等奖以上的(含一等奖,下同),年度考核时优先评优;获得襄阳市一等奖以上的取优秀等次。 6、学科教师在优秀论文评比、导学案评比、教学反思评比中获得宜城市一等奖以上的(含一等奖,下同),年度考核时优先评优。 7、此办法自颁布之日起执行。湖北省教育科学规划2013年度重点课题“导、学、析、练”四步教学模式的构建与探索 一、课题的提出 (一)研究的背景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我们的人民热爱生活,期盼有更好的教育、更稳定的工作、更满意的收入、更可靠的社会保障、更高水平的医疗卫生服务、更舒适的居住条件、更优美的环境,期盼着孩子们能成长得更好、工作得更好、生活得更好。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 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指出: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和学校要把提高质量作为教育改革发展的核心任务。树立科学的教育质量观,把促进人的全面发展、适应社会需要作为衡量教育质量的根本标准。树立以提高质量为核心的教育发展观,注重教育内涵发展,鼓励学校办出特色、办出水平,出名师,育英才。建立以提高教育质量为导向的管理制度和工作机制,把教育资源配置和学校工作重点集中到强化教学环节、提高教学质量上来。 据此,市教体局提出了四个第一的工作理念:“健康是学生第一保障,安全是校长第一责任,质量是学校第一要务,满意是教育第一追求。”近几年来,一是着力营造“主旨鲜明、良性互动”的教学管理态势。弘扬一个主题:所有教育工作以提升质量为中心。“凝神聚力抓教学,一心一意谋提升”。强化三个理念:质量低下的教育不是人民满意的教育;不抓质量的校长不是称职的校长;不抓教育科研的领导是缺乏远见的、不成熟的领导,不参与教育科研的教师是没有前途的教师。坚持一个策略:小学、初中、高中三轮驱动、整体联动、良性推动。二是着力构建“科学高效、操作性强”的教学管理机制。构建了“532”梯级质量管理模式。“5”是指全市形成了“教体局-教研室-中心学校-学校-教师”五级质量管理格局。“3”是指各学校形成了三级质量监控体系:一级监控由校长、主管教学校长等有关领导组成;二级监控由教务处、年级组负责人组成;三级监控由教研组、备课组有关人员组成。“2”是坚持两个层级的质量分析。教体局每年召开中考、高考、小学毕业年级学业质量测试质量分析会。全校性考试,学校必须分年级、分学科进行质量分析。坚持教学工作“四项责任制”。即以校长为核心的班子集体负责制;以年级组长为核心的年级组工作集体负责制;以班主任为核心的班级任课教师集体负责制;以备课组长为核心的备课组全体教师集体负责制。 (二)成因分析 自2002年开展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改革以来,我市课改实验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但是,由于多种因素影响,我市教师的教学方式和学生的学习方式与课改精神和新时期基础教育培养目标之间还存在相当差距。从教师来看,教学观念、教学方式、教学行为还没有得到根本转变。从学生来看,由于受教师教法的制约,主动探究的习惯和能力还没有形成,被动接受仍是学习的主要方式,学习负担仍然较重。一是学生主体地位不突出。相当数量的教师“讲”得过多,“统”得过死,学生自主活动的空间狭小。二是学生能力培养薄弱。目前,学生能力发展薄弱成了教学工作的“软肋”,成了教学质量进一步提高的“瓶颈”。三是学生课业负担过重。造成学生课业负担过重的因素固然较多,但课外作业数量过大是主要原因之一。四是学生“两极分化”严重。课堂教学的“串讲串问”和作业训练的机械重复,是导致学生厌学的两大诱因。 综上所述,传统教学所固有的弊端在我市依然存在:“满堂灌”、“填鸭式”没有大的改变;教师讲,学生听,一如既往;重知识,轻能力,普遍存在;高耗费,低效率,让人心酸。“课堂教学无目标,学生主体不明显,师生评析不到位,当堂训练检测不落实”的现状迫使我们构建高效课堂教学模式。 (三)概念界定 教学模式就是在一定教学思想或教学理论指导下建立起来的较为稳定的教学活动结构框架和活动程序。作为结构框架,突出了教学模式从宏观上把握教学活动整体及各要素之间内部的关系和功能;作为活动程序则突出了教学模式的有序性和可操作性。“导、学、析、练”四步课堂教学模式有其特定的逻辑步骤和操作程序,它规定了在教学活动中师生先做什么、后做什么,各步骤应当完成的任务等。 1、导:目标引导、学法指导(4分钟左右)。为唤起学生的参与意识,教师将新授内容的各个知识点及对应的学习水平层次目标展示给学生,让学生明确学习目标。并根据教材的知识及应达到的教学目标和学生认识事物的规律特征,为学生达成教学目标而设计导学研讨问题和学法指导,引导、激发学生进入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生疑激思情境之中。 “导”主要有三导:一是目标引导。教师在深钻教材、研究学情的基础上,制定教学目标。二是教师引导。教学目标出示后,教师引导学生明白该课时主要任务,明确学习要求。三是学习方法指导。告诉学生本学科及本课时主要学习方法。 2、学:学生自学,自我感知(11分钟左右)。学生依据前面导的环节中提出的要求,自读课文,看注释,看例题,做实验,做到基本理解教材内容。找出疑难问题,标记后作为下段合作探究内容。以学生个人自学或小组互助学习为主要形式。教师在课前精心选择与创设与导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