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15年江苏语文高考试题评析冠今中学 储东升2015江苏高考语文试题总的来讲很平稳,没有为难学生,没有让人惊诧感到突兀的。这张卷子主要考查学生的基本知识、基本能力。平时扎实的复习,届时定会取得满意的成绩。这也告诫我们学生,学语文不能存有侥幸心理,一定要打下坚实的基础。一、语言运用题,词语辨析题考了四个实词,两个成语,和去年一样;病句题又回归了(去年轮空);修辞题考了比拟(比拟分拟人和拟物),这题难度不大;衔接题,只要确定、必须连在一起,然后用排除法就得出答案是A了;画标题,要注意“中国文化遗产”,那么D项中“光明、生命和永恒”以及“我国飞速发展的文化产业”这样的象征义和“保护和弘扬传统文化”的主题不协和的。这几道题,如果细心再辅以一些方法技巧,是不难做出来的。平时复习,既要把握命题趋势,也不要为专家所说“这个肯定不考”的说法而左右;既要对“语言运用”的考点要求“面面俱到”,又不能唯面面俱到而不突出重点。 文言文,考了墓志铭,没考传说中的游记或明清小品文。难度与去年相比是降低了。切合考纲要求,不有意为难学生。第六题,“申其意”,意,“内心的想二、文言文法”。“申”解释为“施展”,连起来不通。读懂,语境太重要!第七题,内容的概括分析题回归。第八题翻译,要注意语境,(2)中“治官”“苟简”可能难。第九题题,问题指向性很好,就怕学生信息遗漏,“简要概括”这个要求做到不易。三、诗歌鉴赏,读懂要扣住题目中“题”“新居”,设题方面,内容概括,赏析写景艺术,情感概括,中规中矩,但要拿高分 不易。四、名句默写,(7)成于乐,较生僻,拿不到分不足可惜。关于古诗文,平时要有扎实的功夫。从大处说这也是继承传统文化,从功利方面说,高考此处可得分,在这里舍得下功夫,高考一定有收获。五、现代文阅读文学类文本阅读,是散文比邻而居,读懂不难,设题规范:内容概括分析,词语含义,线索结构,探究画线句子意蕴。这四道题,探究题有难度,乍一看,没头绪。但从异同生活内容角度,传统文化角度,熏艾效果角度着答就没错。 论述类文本阅读,罗丹的雕塑三道题分别是段落结构、内容筛选与整合. 句子含义,相对来讲,第三个题目难一些,句子本身是比喻,另“生命”二字在 文中要找到落脚点。 对于现代文阅读,在整个复习过程中都要注重读懂训练,告诉学生一些基本 方法,让他们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另外掌握基本题型的答题技巧也很重要。 我们不可能得全分,但多拿分使我们追求的目标。再有,不能将写作与阅读割 裂开来, 平时阅读时 要朝作文方面有意延伸。 对各种题材的文本要有深度思考, 有意培养学生的理解力和思考力。六、作文作文,2015 年考题,仍然是(话题式)材料作文,围绕“智慧”展开,沿 袭了江苏卷一贯的风格,字眼抽象,比较飘渺,就今年的考题来讲,难度一般。 但是, 学生作文要写出亮点, 还是有难度的, 需要一定的深度思考。 若考生将 “智 慧”定义为才华、学识、能力等等,很显然是不够的。 立意参考 1、智慧需要丰富的经验、较强的能力和良好的心态。 2、智慧不仅需要丰富的经验、较强的能力,还需要心胸与境界。 3、辨析才华学识与智慧的关系。有才华的人不见得有智慧,有智慧的人更 懂得如何运用才华学识。 4、智慧没有高低,只有不同。智慧有很多种,能够赢得勋章与荣誉的人是 有智慧的, 默默耕耘自己平凡生活的也是有智慧的,不同的智慧成就不一样的人 生。 5、经营自己的智慧比羡慕别人的智慧更有意义。这个题目比较好入手,对大多数考生来说,审题上没有障碍。这道题属于话题型言论类材料作文。现在材料作文主要有两大类,一大类是故事类的,一大类是言论类的。言论类材料作文中,最好操作的属于话题类作文。去年高考作文题就是以“青春”为话题,今年就是围绕“智慧”为话题。只要围绕智慧去写,可以写一个有智慧的故事,也可以谈智力上的开发,当然也可以写一个“聪明反被聪明误的人”反正都是要围绕智慧作文章。这篇作文要出彩,还是要看考生的选材、构思和语言上的功底,但有一点,一定要紧扣智慧。如果有的考生不围绕关键词去写,比如写一个人,要扣住这个人与智慧的关系,不能空谈他的其它经历,否则就不切题了。回顾往年作文,2014 年高考作文是“青春不朽与青春可朽”;2013 年高考作 文是关于“人与自然”;2012 年高考作文是“忧与爱”;2011 年是关于“平凡与 平庸”。可以看出,近几年江苏作文基本都围绕抽象字眼“青春” “爱” “平凡” 等等,不难看出江苏卷更加注重人文素养与人文关怀,而大多数学生擅长的“苦 难类”、“成功学”作文在高考时并无用武之地,所以这也要求考生平时尽量规 避这两类作文,从更高层面去挖掘、反思“人性”;其次也可看出江苏卷更侧重 于考察学生的辩证思维,尤其考生要会处理与延伸两个层面之间的关系,如果 缺乏辩证性,作文是很难提高的,而思辨能力也并非一朝一夕可以养成。这对 高一、高二的学生是一个警示:平时一定要多读书、多思考。语文考查的是基 本功,并不是突击就可以飞跃的,很多学生在高三后语文成绩止步不前或一落千丈,这的确值得各位家长与学生深思。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