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学生成为作文教学全过程中的学习主人 中学生完成一篇作文的写作过程一般分为如下几个步骤:审题构思写作修改,而作为作文教学全过程则还应包括写作素材的积累、写作前的提示、作文的批改及评讲。传统的作文教学模式中,学生能有意识地积累写作素材的不多,作文的提示、批改、评讲主要是由老师来完成的。在这样的作文教学双边关系上,学生只是被动的客体,不是主人,主动写作的次数少,训练的效果差,很难真正提高写作水平,以至会造成“现在的大学生是高分考进来了,但不少学生仍然不会写文章”的可悲现象。要改变这种状况,就要遵循学生的心理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兴趣与内在需要,因为外在需要(老师要我写)只有转化为学生的内在需要(我要写)之后,才能产生持续性的推动作用,学生的写作水平才能得到真正的提高。因而语文教师应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使整个作文教学过程成为学生自觉地、主动地求知、探索和创造的过程。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学生成为作文教学全过程的主人。 一、让学生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主人 学生(特别是高中生)的写作水平差,除了语言不够流畅,写作技巧掌握不好之外,最重要的原因就是欠缺素材,使得作文成了“无米之炊”,写议论文则论据不足,分析不透,说服力不强;写记叙文,则所选的事例不典型,不感人,欠缺思想深度。要克服以上缺点,前提就是积累。积累写作素材是整个写作过程的最重要的一环,语文教师必须引导学生阅读、观察、思考,以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要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首先是指导学生进行广泛的阅读。“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唐朝诗人杜甫早就认识到读书对写作的巨大作用;像鲁迅、郭沫若、茅盾、巴金等文学大师,他们并没有进过专攻文科的高等学校,却在文学上有着空前的成就,这都是因为“他们在家庭和私塾中打下了很好的文字根基”,那时的语文教学,“教的时间不多,学生自己读自己写的时光不少”。可见阅读对写作能产生多大的作用。培根更是详细论述过阅读的诸多作用:阅读使人充实,史鉴使人明智,诗歌使人巧慧,博物使人深沉,伦理之学使人庄重,逻辑与修辞使人善辩等等。由此看来,学生拓展课外阅读不单能积累表层写作素材,更是能够从深层提高个人的思想素质,所起的作用是不言而喻的。而目前中学生的课外阅读状况令人堪忧,作为语文教师,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就很有必要了。课堂少上一两节课,甚至几节课都无所谓,每周抽出一到两节语文课或自习课,让学生到学校图书馆进行阅读、借书,然后再延伸到课外。所阅读的对象,无论是中国的还是外国的,无论是古代的还是现代的,无论是科技的还是人文的一切凝聚着人类文化精华的读物都应进入中学生的视野。叶圣陶先生曾指出:“凡是好的态度和好的方法,都要使它成为习惯。”阅读是好方法,语文教师就要让它成为学生的习惯,指导学生在阅读的同时结合思考,作笔记,写随笔,以养成好的读写习惯,使学生真正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主人。我所教的一学生在随笔中写道:“高一的生活对我而言,的确是我学习道路的重大转折点,我开始了我有生以来的大量阅读,在阅读过程中,我发现怀着莫大的兴趣去读书看报的所得比老师强加的知识要来得容易,发现了我更喜欢带着笔记本到图书馆去查阅资料,发现了我更能虚心接受朋友谈笑间给予我的认识,那是说不清的喜悦,这大概便是心灵的充实带来的快感吧。从这个时候起,我才敢说,我真正认识到知识对于个人的意义,我真正从迷糊中走出来,认清我需要的是什么”。这位学生所写的正是对高一整个学年的课外阅读的真实感受,不难看出,阅读已成为她的生活习惯,课外阅读给她带来的不仅仅是视野的开拓、知识的积累,更是思想的熏陶、素养的提高。她已成为积累写作素材的主人。 要使学生养成积累素材的好习惯,其次就是引导学生投入到绚丽多彩的现实生活中,用敏锐的、独到的眼光进行观察。新大纲确认了语文教育与生活的外延相等这种大语文观,明确提出“要密切联系社会生活,注意开发现实生活中的语文教学资源”。作文素材的来源更多的是社会生活,因此必须引导学生关注飞速发展的科学,关注层出不穷的时尚文化和艺术,关注各种形式及渠道所传播的健康的、新鲜的、有强烈时代特征的现代化语文现象,同时关注人世间的黑暗面,让学生主动发现、捕捉、思考,有意识地引导学生在观察中让自己的心灵产生强烈的碰撞,从而产生深刻的思想感悟与感情体验,培养热爱自然、热爱生命、关注社会的情感,这样,学生在素材积累的过程中也升华了人格,提高了思想素质,就能写出“深刻透彻”的文章。 阅读与观察离不开思考,更离不开写作。教师必须引导学生在阅读、观察、思考的过程中只要有所感有所悟,都写下来,字数、文体、时间都不限制,而这种作文的写作是非常自由的,可称为随笔,写的都是自己的真情实感,学生往往能写出许多佳作。为了保持这种阅读、观察、思考和写作的习惯,教师可在这过程中不定期地组织一系列的语文活动,以不断提高学生的兴趣,从而产生持续性的推动作用。如课前五分钟演讲,读书交流会(名著欣赏会),假期见闻交流会,随笔精选(班刊)等等,创造机会让学生展示素材积累的成果。学生一旦有了成就感,就会由强迫被动到主动积极地不断地阅读、观察,不断地思考、写作,一个学期下来,光是随笔就有学生写了四十多篇,少的也有二十多篇,学生在积累素材的同时提高了写作能力,收到了很好的效果。 二、让学生成为构思、写作的真正主人 学生持续不断的阅读、观察、思考,积累了厚实的素材;随笔的写作,也为学生打下了深厚的作文功底。这些都为堂上作文或考场作文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但高考作文要拿高分,还是需要对学生有限制、有目的地进行写作能力的训练。平时训练的作文话题要贴近学生的生活经验和知识水平,要让学生有话可说。最近三年的高考作文要求已经放宽了许多:从内容到表达皆无限制可以写成任意文体,只要切题可以写任意内容。然而,在高考评卷时,只有“见解独到,观点新颖,议论深刻,推理或想象出乎意料之外,又在情理之中的作文才是最受阅卷老师赏识的”,因而语文教师在学生构思前的提示要慎之又慎。如果教师把作文题可写的所有角度、写作的范围,甚至可用的材料都提供给学生的话,必定会局限学生的思维,学生就很有可能写成没有个性的千人一腔接近克隆的无我之作,而这一点正是新大纲所摈弃的,更是高考作文的一大忌。写作前过细的指导,学生不但写不出有创新的文章,而且很容易养成依赖性,平时不注意积累写作素材,写作时更没有进行独立构思,因此写作能力没有从根本上得到提高,也难怪“现在的大学生仍然不会写文章的有不少”。所以,作文前的指导这一环节,语文教师大可“轻描淡写”,只作适可而止的提示,把主权交还给学生,让学生成为构思作文的真正主人,让他们结合平时的作文素材的积累,用自己的语言表达方式,说真话,写真事,抒真情,从而写出有个性有特色的文章。总而言之,语文教师只有引导学生勤于积累,勤于思考,思有独到之处,写有创新之点,真正切实地提高了写作水平,学生才能在高考时大显身手。不但上大学后能写好文章,就是将来出到社会工作后也能把文章写好。 三、让学生做批改作文和评讲作文的主人 心理学研究表明,学生完成作文之后,由于思维定势的影响或疲劳等因素的作用,在一段时间内是不大乐意看自己文章的,即使看也不容易发现其中的问题,这就给文章的修改造成一定的障碍,而老师全批全改又低效费时费力甚至影响备课。时下很多语文教师采用的“互批互改”方式虽然有许多优点,但每个学生批改的篇数不多,了解不够全面,很难进行横向的比较,且批改次数多了,不免有厌烦的心理,很难有长久的理想的效果。因此,本人尝试小组轮流批改作文、并作评讲的方式,具体做法如下: 全班分四大组,每次作文由老师轮流精批细改一大组,其余的作文由这一大组的同学在课外进行批改,这一大组再分成三个作文评改小组,每个小组设立一个小组长(可不定),每位同学批改三篇作文,根据作文的要求,由形式到内容作详细的批改,并写下眉批及总评,打上分数,然后小组内作讨论,总结出优缺点,推荐一两篇优秀作文,准备在评讲课上朗读、分析。教师在这过程中作适当的要求和指导,并深入到评改小组中,与学生一起讨论。这种批改方式,批改作文的学生耗时不多,却能通过横向比较,从理论的高度认识怎样的文章是好文章,在批改的同时提高了自身的阅读能力和鉴赏能力。被批改的学生则每次所写的作文都能够得到老师或同学的详细批改,特别是由作文批改小组推荐出来的优秀作文,避免了老师由于心理定势的偏心,较为客观;而优秀作文的作者因为得到同龄人的欣赏,更是充满自信心,写作的兴趣大增。每篇作文的优点都能被挖掘出来,学生的写作的热情就越来越高涨,调动了积极性,有效地提高了写作能力。此外,由于是轮流批改,每位学生每隔三次作文才批改一次,次数不多,数量不多,不会产生厌烦情绪,而且还十分渴望阅读别的同学的文章,参与的积极性很高。 评讲课上,先由每个小组长总结批改的情况,再让学生朗读优秀作文,然后让全班同学评论,最后再由推荐这篇文章的小组长作总结。 整个过程基本由学生来完成,教师只作适当的点评,到最后才再作总结,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这样的评讲方式,由于有三位小组长及三位以上的习作者上台讲话或朗读文章,而且几乎每次评讲课上台的同学都不同,增添了新鲜感,每到讲评或朗读到精彩之时,同学们随即报以热烈的掌声。这样的评讲课,学生真正成了主人,积极性很高,既能把作文评讲得深透,使全班学生获得本次作文训练的经验教训,提高写作能力,又能让一部分学生锻炼了胆量和口才,提高了说的能力,效果很好。每次大作文训练结束后,都有学生打听作文什么时候评讲,希望能尽快上这样的作文评讲课。 在作文教学全过程中,批改与评讲这个环节搞好了,学生就能成为作文教学全过程的真正主人,就能把教师从费时费力、收效低下的批改活动中解放出来,走出一条提高作文教学质量的有效途径。 “教学生学会学”是当今一个具有时代特征的口号,已成为教育心理学、学习学和教学论共同关注的热点课题,教师的教只有通过学生积极、主动的学才能发挥作用。作文尤其如此,教师只有引导学生成为作文教学全过程的真正主人,由素材的积累到完成作文后的修改、评讲,学生都能积极自主地完成的话,才能真正谈得上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并于扎实的作文基本功、丰富的文化底蕴之上进行创新能力的培养。这不仅仅是为了高考作文分数的提高,更是着眼于未来社会人的基本素质。唯有这样,语文教师才能说真正尽到了教书育人的责任。参考文献:(1) 章辉问题、定位、对策陈望衡教授访谈录(语文教学与研究2000.11) (2) 王文鑫听吕正之先生谈课堂教学(教学月刊、中学文科版2001.1) (3) 叶圣陶给中学生的复刊辞(4) 宋子伟高考应试作文要写出特色(语文天地2000.1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