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近期重要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1珍稀竹种巨龙竹生态生物学特性和开发利用基础性研究(1)项目来源:云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参加人员:辉朝茂,杨宇明,段安安,杜凡,王文久,张国学等(3)获奖情况:获得2006年度云南省自然科学奖一等奖。(这是历史以来我省唯一的竹藤研究领域的省部级一等奖)(4)主要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特大型工业用材竹种巨龙竹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大的竹子,其秆高可达30m,直径可达30cm,秆材产量相当于我国主要经济竹种毛竹的5-8倍,是我国南部热区“退耕还林”建设和生态环境建设中最具发展潜力的优良经济竹种之一。该项研究取得了6项技术突破和8项研究成果。该项研究全面揭示了巨龙竹自然分布规律、生境特点和生物学特性;首次开展了巨龙竹组织培养、优良无性系选择和遗传多样性RAPD研究;开展了大范围引种栽培试验,通过试验研究和生态适应性分析提出了巨龙竹引种区划方案;开展了巨龙竹秆材结构比较解剖特性和理化性质的定量分析,并以此为依据提出了巨龙竹资源产业化开发方案和建立“巨龙竹种群生态和民族文化保护区”方案,为我省特有珍稀特大型工业用材竹种巨龙竹产业化开发和种质资源保护提供了可靠的科学依据。该项研究选择了最有代表性的大型丛生竹种,采用多种研究方法,在多水平、多方向上开展了全面系统研究,跨越性地缩小了从生竹与散生竹之间研究水平的差距,在我国竹藤科学研究领域中具有开创性意义。成果鉴定委员会专家认为,该项目多项研究成果均属国内外首次,在首次对巨龙竹的生物学特性、引种栽培和生态适应性、无性繁殖育苗的生根成活规律、秆材比较解剖、理化性质和遗传个性等方面做了大量研究,具有明显的创新性。总体上达到同领域同类研究的国内领先水平。2大型笋材用丛生竹丰产林定向培育技术推广(1)项目来源:国家林业局林业科技推广项目(2)参加人员:陈宝昆,杨宇明等(3)获奖情况:获得2006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主要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根据丛生竹(龙竹和云南甜竹)生物生态学特性,采用有别于散生竹的培育技术和理论对丛生竹进行集约经营与定向培育;首次运用参与式推广的方法与模式,使基层科技人员和农户均可独立进行丛生竹苗木繁育、幼苗管理、造林栽培和管理;采取边试验边研究边推广的策略,注重当地技术人员和农户的技术培训,使成熟实用的培育技术得到有效推广。培育优良竹苗150多万株,建立试验示范推广基地1200亩,技术推广50,000亩,培训各类人员3,000余人次。3大型丛生竹集约经营及产业化关键技术研究(1)项目来源: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培养计划(2)参加人员:杨宇明,张国学,辉朝茂,杜凡等(3)获奖情况:获得2005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二等奖(4)主要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该成果利用组织培养、空中诱根和人工促进种子育苗三种育苗技术成功繁殖了9个竹种,可以在相应程度上满足工厂化、规模化生产的需要。建立了龙竹、云南甜竹笋材用集约化经营试验示范竹林基地,通过结构控制、环境控制、秆龄控制、秆形与秆重控制的试验技术,使定植3年的笋用竹林鲜笋产量达1000-1200kg/亩;定植4年的材用竹林秆材产量达1500kg/亩。建立了一整套龙竹、云南甜竹集约经营配套技术措施。其中在竹粮间作方面效果明显,鲜笋活体保鲜技术试验实现了有益开端,竹编沼气池试验推广和新型竹建筑的设计试验为探索开辟云南丛生竹资源开发利用的新途径作了大量开拓性的试验研究工作。经专家组认真评议,认为该项目部分研究内容在国内外尚属首次,研究成果在理论上有重要突破,在技术上有明显创新,对生产实践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推广价值大,在丛生竹研究领域达到了国内内领先水平。4云南竹文化旅游产业化研究(1)项目来源:云南省软科学研究计划项目(2)参加人员:辉朝茂,胡冀珍,杜靖川,李洁,黄文昆等(3)获奖情况:获得2004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主要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云南边疆各族人民对竹子利用历史悠久,竹子与各族人民的生产、生活、历史、文化、艺术、宗教、习俗、以及衣、食、住、行、用息息相关,形成了独特的少数民族竹文化,是云南民族文化中最具代表性的文化类型之一,更是一项具有极高开发价值的旅游资源。该项研究系统调查和总结了云南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的特色及其旅游开发价值、分类区划和分区发展方向;把竹文化研究重点从传统的以汉文化为基础的研究转向以少数民族文化为基础的研究,并把生态竹林景观旅游资源和民族竹文化旅游资源相结合,提出了“竹文化多样性”和“世界典型竹文化区”论点;以数量化理论和最优化理论作为支撑,提出了我省竹类资源旅游开发价值评价指标体系,提出了“建立三种体系,实施一个工程(12345工程)”的竹文化旅游产业化构建方案,具有广阔的推广应用前景和产业政策指导意义。该项研究成果的推广应用将促进了云南珍贵少数民族文化的发掘和保护,推动竹文化特色旅游产业化,在建设“民族文化大省”和“旅游经济强省”中打出一张“特色品牌”,标志着我省对少数民族竹文化资源开发研究取得重要进展,部分内容在竹文化旅游研究领域达到全国领先水平。5优良竹种定向培育和竹材防护技术研究(1)项目来源:云南省“九五”科技攻关计划项目(2)参加人员:杨宇明,辉朝茂,杜凡,张国学等(3)获奖情况:获得2003年度云南省科技进步奖三等奖(4)主要研究成果及其科学意义:建立定向培育竹林试验基地,经过试验研究总结出一套适用于丛生竹丰产培育的先进技术,取得4个方面的重要创新点、7项研究成果和4条丰产技术措施,在丛生竹丰产培育研究上取得了重大突破。首次提出了符合丛生竹生物学特性的“竹丛度、立竹度、丛秆龄、丛秆数”的概念;首次提出了大型丛生竹“秆形与秆重控制理论”;首次提出了“竹丛均匀度”的概念和测算方法;提出了大型丛生竹林丰产结构、定向培育技术和丰产改造措施;收集和分析了云南近40年来竹子开花的现象及其规律,在这一领域做了全面系统的探索和总结;采集、鉴定了云南竹秆材蛀虫5科8种及其它寄生虫3科4种、竹材霉变、腐朽真菌52种,首次发现竹秆材蛀虫3种,首次报道竹材霉菌竹腐担子菌17种;研制成功“ZBB+X”系列竹材防虫、防霉、防腐剂,通过PH值的调节来实现竹材处理时防护剂的良好水溶性和使用过程中的良好抗淋溶性,申请专利1项。专家组一致认为该项成果已达到国内竹类研究的领先水平,在丛生竹研究领域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