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让初中数学课堂充满激情涡阳县石弓学区大寺学校 宋桂侠美国著名教育家理查德威伍教授说过:“一个伟大的教师一定是有激情的教师。这句话让我悟出了一个道理:教师的魅力在于激情,高效的课堂需要激情。”没有激情的课堂是无从谈高效的。有了激情的教学,教学活动就能生动、形象,富有感染力,教师也自然具有了亲和力,而深受学生喜爱与追随,知识与能力在不知不觉中已嵌入孩子的思维与脑海中。由此可见,飞扬在课堂上的激情是课堂教学成功的催化剂,是高效课堂达成的重要因素。课堂教学中,教师要以自己的激情去影响、激发学生的热情,使学生在欢快的氛围中,在或轻松或兴奋的情绪下,不经意地就随着老师的引导,走进知识的殿堂。如何才能让数学课堂充满激情,迸发出智慧的火花,使课堂成为学生向往的乐园呢?我认为,数学教学应添点“油”,加点“醋”,让其“五味俱全”。这样,数学课堂才会独具魅力,课堂效率无疑也就有了较大的提高。一、挖掘教材,融入“人文味”,让数学教学充满情感。人文教育就是将人类优秀的思想文化成果等通过知识传播和环境熏陶,使之内化为人的品格、气质、修养,并成为人相对稳定的内在品质。长期以来,在数学教学中,多数教师传授给学生的是数学知识和技能的“业”而没有蕴涵人文精神的“道”。事实上,数学也是一种精神,一种文化。在数学教学中进行人文精神的弘扬,人文素养的培养是必要的,而且是可行的。其实,在数学内容中涉及了众多生动有趣的数学史,如:祖冲之对圆周率的贡献,陈景润勇探歌德巴赫猜想,华罗庚自学成材,希伯斯为发现无理数而英勇献身;一些古代名题“百鸡问题”“鸡兔同笼”、“猴子分桃”等都蕴涵着数学文化,洋溢着人文气息。这些不就是老师们要传递给孩子们的精神财富吗?所以老师必须去引导它,分析它,慢慢地渗入孩子的心田。一位科学家曾说过:“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如果没有优秀的人文文化,就会不打自垮。”如今,人类的生存环境、理想信念、价值观念等都受到了前所未有的挑战,而许多中学生却缺少历史使命感和社会责任感,患上了“精神软骨病”。所以作为一名数学老师,更应该在教学中渗透人文教育。数学学科是启迪智慧、滋养人文精神的沃野。数学教学要充分挖掘人文资源,既要注重知识的传播,更要注重数学精神的陶冶。具体地讲,就是数学教学要坚持用教材饱含的品德思想,帮助学生提高人生境界,丰富美好心灵,塑造健全人格。为此,数学课堂上,教师要不断融入人文精神,使学生拥有“天生我材必有用”的自信,展现“仰天大笑出门去,我辈岂是蓬蒿人”的豪情,树立“咬定青山不放松,任尔东西南北风”的信念,获得“悟已往之不谏,知来者之可追”的感悟,确立“吾不能变心以从俗兮,固愁苦而终穷”的高尚人格在数学课堂中融入“人文味”,让数学教学成为铸造学生灵魂的主要手段。二、精心导入,注入“人情味”,营造和谐的课堂气氛课堂不仅是学科知识传递的园地,更是人性培育的殿堂。试想,一个孩子在上课的过程中,说错了答案,或者站着回答不出来时,这时老师如果用嘲笑的口气批评他,挖苦他,那他还能在这节课里专心听讲吗?还能把这节课的知识学好吗?还会喜欢你这位老师吗?我认为遇到这种情况更多的是一种激励,这样才能推动学生不断地前进。有人经常抱怨数学课太机械化了,太没有人情味了,总是把教学活动趋于固定、狭窄的认知的框框之中。哪像语文课可以上得有悲有忧,有喜有乐,还让学生陶醉在优美的语言之中。然而在人类的教学活动中不管数学、语文课等学科都是由认知因素与情感因素这两条经纬线交织而成的,只是我们忽略了数学教学中情感因素的挖掘。我认为,在以新课程为载体与平台的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情况下,我们应认真地从情感角度来审视教学活动,在教学活动中渗透、扩散、寻找情感因素,从而完善教学目标,优化教学效果,深化教学改革。记得有位前辈曾说过:“情感如同肥沃的土壤,知识的种子就播种在这块土壤上。数学课堂教学过程是师生情感交流与互动的过程,而教材也“不是无情物”是承载和传播情感的载体。教学中,只要教师能引导学生付出真情,使学生的情与数学知识融为一体,数学教学就会达到“登山则情满于山,观海则意溢于海”的“育情”境界。如:在教学一年级初步认识长方形、正方形、圆这一内容时教师的衣着、教室的布置着实下了一番功夫。在教室的前墙方镶着一面国旗,后墙方挂着一只圆钟,墙砖上贴着学生的书画作品。教师穿着一件贴着五颜六色的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图片的衣服进教室,一下子吸引了学生的目光,在接着的课堂中,老师还把这些图片作为奖品奖给同学。这节课中教师基于自身 的丰富的情感与由此带来的很好的气氛,一反常态地把长方形、正方形、圆的奖品贴在自己的衣服上,引起学生的注意、兴趣和议论,给课堂教学定下了一个良好的情调。我们还可以在教学中用上一点幽默,能融洽师生之间的关系,激起学生浓厚的学习兴趣,数学课堂上,教师注入“人情味”,引导学生与优秀的文化接触,与古今中外的高贵灵魂对话,充分挖掘和发掘教材的情愫,让学生始终涌动情感的生命源泉,培育热爱祖国、关爱社会、眷念故土、珍爱青春、感恩亲情和悲天悯人的情感,不仅可以实现数学教学提高学生数学素养的目的,还可以实现教育的育人目标。在数学课堂教学中,营造宽松、和谐的环境,能激发孩子对学习的积极性。而教师关注学生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来的情感和态度,帮助他们认识自我,建立信心,适时地对学生进行肯定和表扬,更能使他们享受成功的喜悦,树立信心,扬起成功的风帆。 三、创设机会,植入“文学味”,让数学教学“诗化”。目前,在高考指挥棒的引导下,数学课堂成了无硝烟的另类战场。课堂上到处是“拉网式”的知识点专项练习或“查漏补缺式”的专题技巧训练,教材中那些充满人文主义的思想,也被大多数教师异化成了传授阅读技巧和答题技巧的例子。由此可见,给数学课堂植入“文学味”,让数学教学实现“诗化”,对于中学数学教学是多么重要。给数学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或幽雅或豪迈、或沉郁或飘逸、或讽刺或幽默的文学语言,可陶冶他们的性情,丰富他们的诗化语言;给数学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欣赏数学题中呈现出的情景交融的意境美,可以让学生在审美鉴赏活动中主动提高审美能力;给数学课堂植入“文学味”,引领学生品味数学语言,可以让学生的生命在阅读中展现更多的精彩。又如:在“量的计算”中老师设计了这样一题改错题:“今天早上,迷迷糊糊从2吨长的床上爬起的我,瞪眼看一看钟,快8米了,我赶紧将20克的笔盒,还有一盒250平方厘米的容量的牛奶方入书包,啊哟,书包一下子重了许多,有4公顷重啊,我拿不动了,妈妈,快救救我吧!”这则复习改错题题为“小马虎的日记”,学生在改题过程中领略了数学的妙趣横生。实践表明,营造一种开放的宽松的学习氛围,以及一些幽默风趣的语言都能使学生如沐春风,如饮甘泉,使课堂教学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四、引入“生活味”,让数学教学“生活化”。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说过:“生活即教育,社会即学校,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确如此,生活确实是教育的中心,教育只有依靠生活才能产生力量而成为真正的教育。生活犹如潮水,每时每刻都激荡着我们的情感,刷新着我们的知识。教师只要能在课堂上及时抓住学生心中的每一次感动,引导学生反复咀嚼,仔细玩味,数学课堂就必然会充满激情,绽放出美丽的光彩。例如:在学习概率问题时,我创设了这样一个故事情景:请两名学生上台,一个扮演街头摆设骗局的甲,另一个扮演过客乙,其余同学做看客。甲为了招揽生意,向围观群众做宣传:“三枚硬币,同时掷下,如果同时正面朝下或朝上,你可获得10元,否则你给我5元,来试试,看看你的运气如何。”过路人乙听了后念叨:“同时朝上或朝下,我们可获得10元,输了我只给对方5元,嘿,有门!”这时下面同学有劝阻的,也有鼓励的,更有看热闹等着瞧的。结果一连投了五次,乙赢了一次,输了四次,吓得他不敢再玩下去了,他禁不住问:“同学们,这个游戏公平吗?”有趣的情景使同学们展开热烈的讨论,然后埋头计算,很快从概率的角度认定这个游戏不公平,是骗人的把戏,也让学生真切地感受到数学与现实生活的密切联系。要想给数学课堂引入“生活味”,教师必须在教学过程中以学生的实际生活和既有经验为基础,高度重视课程资源的开发和利用,创设各种学生能够自主探究的学习情境,通过内引、外联、对比等方法沟通课堂内外,充分利用学校、家庭和社会等资源,让学生在动手做、动脑想等实践活动中,把抽象的知识转化为具体而充满生命活力的能力。让学生学会用已有的数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