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田忌赛马探究教学案例英山实验小学 冯青春一、基本情况分析田忌赛马是人教版四年级上册第七单元“数学广角”例4的教学内容。从故事“田忌赛马”引入对策论的应用问题,对策论研究的是竞争的双方各自采取什么对策才能够战胜对手,让学生体会到对策论的方法在生活、比赛中的重要性。本节课教师在对学生自主探究进行指导时,需要注意如下几点。(一)引导学生通过探究活动学习有序思考。田忌所用的这种策略是不是唯一能赢齐王的方法?学生的探究方法是把所有可以采用的策略列出来,发现田忌可以采用的策略一共有6种,但其中只有一种也就是他所使用的方法是唯一可以获胜的。教师应在学生探究应对方案时有针对性的引导学生理解,有序思考能够做到不重复不遗漏,可以更快地寻找到应对的策略(二)给学生创设更具探究空间的学习情境。“田忌赛马”获胜的必要条件有哪些?“田忌赛马”不仅仅是一个故事,而是一种策略。这一策略并不是“必胜宝典”,还是需要一定的前提。但学生对田忌赛马故事内容熟悉,在教学中如果仅依赖“田忌赛马”的故事本身,不利于学生从对策论的角度进行探究。因此,教学中教师可以提供与“田忌赛马”同样结构的探究材料,以便于学生不断尝试、比较、发现、概括、归纳。具体地讲,通过比较两组扑克牌(各三张)的大小,分别经历“实力悬殊,胜负分明”“实力稍逊,以弱胜强”“实力同等,智者为王”,从而充分理解“田忌赛马”的具体对策和获胜的必要条件。 (三)引导学生理解和应用探究的结果。田忌的这种策略在生活中还有哪些应用?课堂实践发现,四年级学生很难自主突破“田忌赛马”的模型,生活中也很少关注体育竞技比赛背后的方案布局,所以课堂上面对如上任务,往往是一片沉寂。在本节课的教学中,可变自行探究为欣赏分析,即教师提供一系列对策论的应用案例,让学生了解或描述具体对策。二、教学理念1丰富过程感悟,重在自主探究数学广角的教学,更要凸显过程性。如果仅仅让学生知道“田忌用下等马应对齐王的上等马,用中等马应对齐王的下等马,用上等马应对齐王的中等马,最后获胜”的方法,那么只需要讲故事即可。作为数学课应该立足过程,让学生自己用数学的方法进行自主探究,充分交流不同的学习成果,在这些探究活动中获得一些活动经验,充分理解和应用策略或者得到某个数学结论。2设计有结构的材料,提供更大的探究空间。适切的材料是学生探究活动能否成功的关键。探究材料必须具备以下特点:有结构,保证探究过程的丰厚;承载核心问题,保证探究活动的方向;学生容易理解和表达,保证探究活动的效度;探究空间大,促进思维提升。三、教学目标1通过比较扑克牌点数的大小,让学生初步体会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感受对策在生活中的重要作用。2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3初步培养学生的应用意识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初步感知对策的数学思想方法。四、教学过程(一)通过比较扑克牌大小,了解基本应对规则。1游戏引入:比点数大小,一对一PK。(1)红牌分别是10、7、4;黑牌分别是3、2、1,比较双方点数的大小。生1:红10大于黑3,红7大于黑2,红4大于黑1;红方获胜。生2:三张黑牌点数加起来也比10小。生3:这三张黑牌都比红牌中最小的“4”还要小。师:这就说明,红牌和黑牌双方大小悬殊明显,胜负分明。(2)红牌不变,黑牌变为9、6、3,再次比较。比赛的结果会是怎样?说说你的理由。生1:红方获胜;红10大于黑9,红7大于黑6,红4大于黑3。师:三局比赛都是红方获胜,所以最终是红方胜。2抛出问题,突破定势。师:红10与黑9比,红7与黑6比,红4与黑3比。这是双方对局的一种方法,请同学们想一想:(1)还有没有其它的应对策略?一共有几种?(2)在不同的比较过程中,黑牌是不是一定没有机会获胜?师:请同学们把不同的应对策略都填在表格中,如果有困难可以同桌交流。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获胜方红牌1074黑牌1黑牌2黑牌3学生活动。设计说明:用游戏“比扑克牌的大小”代替故事“田忌赛马”,克服“策略皆知”的问题,学生又十分投入扑克牌游戏,有了探究“还有没有其它的应对策略呢?一共有多少种?黑牌是否有机会获胜”的欲望。通过第一次比较大小,让学生明确“一对一,比大小”、“A”在游戏中代表“1”等规则。在课堂上学生总喜欢分别求出两组数的和再比较大小(也许是我们学生“看数就算”的条件反射吧),因此需要教师再次明确规则。通过第二次比较大小,引出与“田忌赛马”相同模型的数据,并且让学生突破根据扑克牌上下位置一一比较的定势,如红牌10可以和黑牌任意一张牌比较大小。教师指导策略:全面了解学生认知特点,突破学生思维定势。教师在教学中对学生生活经验、思维习惯、思维水平、表达方式等方面的把握越准确,对学生的指导就会更有效。如学生看到课件中的红牌和黑牌,就喜欢上下对应进行一一比较,方法趋向唯一。面对如此状况,就应该调整红、黑牌的位置,变上下排放为左右排放,利于突破定势,使比较方法多样。这样的小细节,恰恰是影响学生思维的节点,都需要教师关注。 (二)在数学活动中体会策略的多样性,初识取胜的应对方法。1分层反馈,感受应对策略的多样及思维的有序。(1)反馈不完整的、无序的方案,突出每一局的比较结果及最后的获胜方。师:这位同学写了三种方案,我们来看看分别是哪一方取胜?(教师指这红、黑方的点数,学生一一判断,三局中黑方、红方分别赢了几次?)(2)反馈有序思考的完整方案,引导体会优势。出示学生作品,如下:第一局第二局第三局获胜方红牌1074黑牌1963红方黑牌2936红方黑牌3693红方黑牌4639红方黑牌5396黑方黑牌6369红方师:请这位同学介绍他的方法。生:当红牌出10时,黑牌出9,后面两局就有两种不同的应对方案,就是交换6、3的顺序;当红牌出10时,黑牌还可以出6,后面两局只要把9、3交换顺序;当红牌出10时,黑牌还可以出3,后面两局只要把9、6交换顺序。师:同学们听懂了吗?他的方法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借鉴?生:他在排列时很有顺序,这样就不会漏掉了。2初步感受黑牌(弱队)取胜的策略。师:我们发现当红牌分别出10、7、4时,黑方一共有6种应对方案。请看表格,你发现了什么?生:6种方案中只有一种情况是黑方赢的。生:红方赢的可能性大。师:是的,一看红、黑牌的点数,觉得红方要比黑方大一些,但现在看来,黑方还是有取胜的可能,想一想,这种取胜的方法有什么高明之处?生:用黑牌中的3去应对红方的10,用9应对红方的7,用6应对红方的4,黑方就赢了两局。生:只要保证黑方赢两局就可以了。生:用小牌去碰大牌。师:刚才我们是怎样找到这种高明的方法?学生回答后总结:把解决问题的所有可能性一一找出来,并从中找到最好的策略,这是数学中一种很重要的方法。 (课件出现)设计说明:“尝试用数学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使学生认识到解决问题策略的多样性,形成寻找解决问题最优方案的意识”是本节课的重要目标。学生的学习过程是:凭直觉得到一种方案,通过教师提问引导,思考得到所有的方案,并又一次感受到有序思考的力量,最后找到最优的方案。显然,这样的过程使学生畅游在数学思维之中,既有认识上的冲击,又有方法的共享,学生很尽兴。教师指导策略:在学生探究过程中,教师要适度引导。通过适时的提问是教师实施指导功能的重要方式。如学生能有序排列所有方案时,教师及时提问“他的方法有什么地方值得我们借鉴?”,使学生在欣赏中进一步感受数学思想方法的魅力。又如当学生发现黑方有一种方法可以取胜时,教师提问“这种取胜的方法有什么高明之处?”,让学生的思维从“取胜可能性的大小”转向“如何取胜”,当然,此时还不能期待学生非常概括的表达取胜方法,只需结合具体应对方法初步感受取胜策略即可。在第一次课堂教学中,学生回答“用黑3应对红10”时,教师还追问“为什么不能用6对10”,希望学生提炼出“用黑方最小的牌去应对红方最大的牌”,事实上学生只凭一次的方法感受还不足以高度概括,否则就是“赶鸭子上架”,为难学生了。教师指导策略:学习材料的设计和选择是探究活动的基础。本节课在引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究时也经历了对材料的“取舍”过程。(1)故事“田忌赛马”何去何从?在本案例的研究中,考虑到很多学生已经知道故事“田忌赛马”的结论了,因此经过实践研究,最后把它定位于“应对策略基本清晰后的简单呈现,在联系沟通中内化策略”,同时又十分自然的引出了策略名称。(2)“报数”游戏的改造。教材116页还提供了一个“报数”游戏:两人轮流报数,每次只能报1或2,把两人报的所有数加起来,谁报数后和是10,谁就获胜。其目的在于让学生从“田忌赛马”的策略中走出来,拓展学生对不同策略的认识。“报数游戏”和“田忌赛马”都需要运用策略取胜,但两者在具体策略上却截然不同。尽管我们也认识到具体应对方法不是最重要,不能拘泥于细节和局部的讨论,更重要的是让学生体会运筹思想,感悟对策论方法在实际中的应用。可是看到学生在经历“报数”游戏中,苦苦寻求策略而不得时,我们想到了“舍弃”,并构想学生通过了解生活中应用策略的例子,来体会运筹思想和对策论方法。但最后还是保留了数学游戏,因为能更好地实现“尝试用数学的方法来解决实际生活中的简单问题”的目标。于是作了一些改造,成为“取棋子”活动,既便于学生动手操作(圈一个棋子或两个棋子),又能留下活动过程的静态图,便于学生觉察到关键点“7”“4”“1”,从而领会获胜策略。另外,在学生探究中遭遇思维搁浅时,需要教师及时提示。如学生在取棋子游戏中无从研究时,教师就可以提示学生思考:因为每次可报1或2,如果你想取到最后一颗棋子,前一颗就必须取到哪一颗?还可以提示学生观察每一次取棋子的示意图,从而使学生豁然开朗,走出思维迷途。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