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论呼啸山庄爱情悲剧成因内容摘要: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源于人性的自我异化和严重扭曲时世俗门第等级观念四处横行的社会里,凯瑟琳改嫁给埃德加林顿已不是出于自己的初衷,她背叛了“自我”。受到爱情挫折的希思克利夫疯狂的报复,也违背了正常人的感情和伦理道德观念。真诚、善良的人性完全被当时的资本主义社会所摧残和扭曲,原本伟大的爱情最终被毁灭。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身的悲剧。 关键词:呼啸山庄爱情悲剧人性的扭曲 呼啸山庄是一部公认的在英国十九世纪文坛上焕发异彩的天才之作。它充满强烈的反压迫、争幸福的斗争精神,又始终笼罩着离奇、紧张的浪漫气氛。其狂放不羁的浪漫主义风格蕴含在阴冷而暴力,神秘怪诞又隐隐约约透出神圣温情的背景中。它的整个场景是一个封闭的小社会两个孤立的山庄和开放的大自然与荒原,然而在书中人物身上体现着爱与恨两种极端,极度的爱中混杂着极度的恨,使小说在颤栗中呈现出极为强烈的戏剧化色彩。 (一) 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是在一个极其特殊的环境下产生的。希思克利夫被好心的恩肖抱回家收养,曾被恩肖疼爱过,也曾和凯瑟琳一起读书、学习,他们生活得很快乐,可自从老主人去世后,希思克利夫的生活和受教育权利就被完全的剥夺了,他过着被欣德利仇视,被其任意打骂、虐待、猪狗不如的生活,在那时,唯一关心他的是凯瑟琳,唯一爱他的是凯瑟琳,唯一能安慰他狂燥、仇恨之心的也是凯瑟琳,她是他的朋友、爱人和偶像,是他为之生存的一切,希思克利夫除凯瑟琳以外一无所有,在那个孤寂的处境中,在这个凄凉冰冷的呼啸山庄里,凯瑟琳除希思克利夫以外也没有别的朋友,他们彼此互相依赖,互相理解,于是开始联合起来,共同反抗欣德利的压迫。在抗争中,他们发现了相互间深沉而强烈的需要,希思克利夫倾心于凯瑟琳这个活泼、倔强而具有野性的姑娘,只有她才能给他理解和友谊。而凯瑟琳也意识到要获得真正的自由、平等和尊严,只有彻底地和他站在一起,共同反抗欣德利的压迫。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的爱情就在这种共同的遭遇和反抗中萌芽而生。 凯瑟琳把她的一腔热爱献给没有财产、没有地位的希思克利夫,希思克利夫也说:林顿就是倾尽他那孱弱的生命爱凯瑟琳八十年也抵不上他爱她一天。这种原始的,神圣的爱在当时的维多利亚时代,一个追求保守的道德准则的年代,无疑是伟大的,令人钦佩的,他们在经历个人爱情最惨痛的考验、在善与恶进行你死我活的决斗中表现了人性最勇敢的一面,最坚强的一面。按理说,经过这么多考验、这么多磨难、这么多挫折的他们是会幸福的结合在一起的,但是他们最终还是没能走到一块,凯瑟琳最后嫁给了她并不爱,也不理解的埃德加林顿。希思克利夫因为承受不了凯瑟琳的背叛,在他的心灵受到严重伤害和打击的情况下,对凯瑟琳的家人进行一系列残酷的报复。为什么这样如山一样伟岸、如海一般深邃的爱情,不但没有结果,反而在爱的悲痛中、恨的复仇中毁灭,是谁剥夺了他们的爱,是什么扭曲了他们的人性和灵魂?悲剧的根源也就有了探讨的必要,本人认为,它的根源主要来自于当时的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及人的本性。 在那个虚伪文明的社会里,世俗等级观念四处横行,身份第一,金钱至上,人主宰人的社会,善良的人性被摧残和扭曲了。因此,呼啸山庄所描写的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之间的恩恩怨怨,并不是一般意义上的爱情悲剧,而是源于人性的“自我”异化和严重扭曲。凯瑟琳决定嫁给画眉田庄的少爷埃德加,不仅背叛了希思克利夫对她的感情,也背叛了她的“自我”。同样,希思克利夫疯狂的复仇行动,也违背了正常人的感情和伦理观念,使他变成了一个恶魔式的复仇狂。更何况,希思克利夫所采取的那些复仇行动,正是当年他的压迫者用来对付他的方式,这不仅从根本上改变了他复仇的性质,也导致了他人性的“自我”异化。他们的爱情原本是伟大的,但却被他们所处的社会和他们本身给毁灭了,所以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是社会的悲剧,也是他们自身的悲剧。 (二) 尽管凯瑟琳敢于冲破森严的阶级不平等的樊篱,爱上一无所有的希思克利夫,与他一起抗争,但她的反抗是不彻底的。在画眉山庄养伤的五周里,凯瑟琳受到了林顿一家资产阶级文明生活的熏陶,由一个披头散发的野孩子变成了雍容华贵的小姐。当她回到呼啸山庄时,她一方面四处寻找希思克利夫,并拥抱亲吻他;另一方面又怕他的脏衣服弄脏自己的衣服。这时凯瑟琳内心充满了矛盾,她意识到自己离不开希思克利夫,但是林顿家的富有及社会地位和文化的优势又使她克制不了自身的虚荣,她认识到林顿“他会很有钱,我会成为这附近最最神气的女人,嫁给一位这样的丈夫,我会感到很骄傲”,“如果我和希思克利夫结婚了,我们都将沦为乞丐”。由于她抵制不住物质的诱惑,最终选择嫁给了林顿,成了画眉田庄的女主人。凯瑟琳与希思克利夫原本是两个不可分开的同一体,凯瑟琳也深深明白这点,她曾对奈莉坦白过,“我这么爱他,并不是因为他漂亮,而是因为他比我更象我自己,无论我俩的灵魂是什么做成的,我的和他的完全一样。”她甚至还断言,“我在这世间最深重的痛苦,也就是希思克利夫的痛苦我活着最想念的就是他。如果其余的一切都毁灭了,而唯独他幸存下来,我就将依然活下去,但是如果其余的一切都还存在,而他却被毁灭了,那么这片苍穹于我就是一片巨大的虚空,我也将不会成为其间的一部分。”凯瑟琳还把对林顿的爱和希思克利夫的爱做了比较,她说“我对林顿的爱就象树林里的叶子,将随时令的变幻而改变,我很清楚,就像树木遇到严冬而变化一样而我对希思克利夫的爱,却如同脚下永恒不变的岩石欢乐的清泉虽然不多,但却不可缺少。”“我就是希思克利夫!他永远、永远在我的心里不是作为一种欢乐,而是作为我的自身。”希思克利夫与凯瑟琳的爱情悲剧就在于凯瑟琳意识到他们的社会地位悬殊,却幻想借她所羡慕的林顿家的富有来“帮助希思克利夫高升”,使她哥哥“无权过问”。凯瑟琳的这种激情震撼人心,但却不切现实生活。虽然她从来没有想过要抛弃希思克利夫,而且还天真的认为,嫁给林顿后,她就可以帮希思克利夫抬起头来,与欣德利平等,从此不再受欣德利的欺压。但事实打破了凯瑟琳的幻想。在世俗等级森严的资本主义社会里,希思克利夫和林顿之间的矛盾,是下层社会及上层社会的矛盾,是无法调和的,他们的天性完全相反,就如同日月不同辉,水火不相容一样,不能互补。她一旦选择了林顿,她对希思克利夫的爱、她心爱的希思克利夫就意味着将被“毁灭”。事实上,她对婚姻的选择是她一生中致命的错误,是对希思克利夫的背叛,同时也是自己对人性的背叛。就像她说的“我并不情愿上天堂,更不情愿嫁给埃德加”,一个“更”字说明了她嫁给埃德加比上天堂还不情愿,对于凯瑟琳来说,没有希思克利夫的日子,这世界是一片空白。林顿根本就不适合她。尽管新婚后的一段日子里,一切都显得平静,但那是“火药像静静地躺着的沙子一般没事,因为没有火种接近它”。所以不是出于自己意愿嫁给埃德加的凯瑟琳不可能在林顿的土壤里生长、成熟。这株荒原上的生命之花因缺少养分固定要枯萎、凋谢。凯瑟琳失去了自我,代表着文明和势力的画眉山庄从来没有让她真正快乐起来,只有无尽的孤寂。这种结果她从一开始就知道的,但是在世纪资本主义社会冷酷的金钱关系和门第观念的挤压下,她成为自己阶级的囚徒,她克服不了秉性的虚荣与无知、霸道与虚伪、骄纵与愚昧使她迷失了自我,她克服不了人性自身的弱点,自己原有的真诚和善良也被当时腐朽的社会所摧残和扭曲,从而成为那个社会的俘虏,以致葬送了自己的青春,爱情和生命,她的“自我”被异化了,这就是凯瑟琳的悲剧所在,呼啸山庄的爱情悲剧所在。 (三) 让我们再来看看文中的男主人公:希思克利夫刚进入呼啸山庄便遭到了冷遇。恩肖夫人厌弃他,欣德利少爷嫉恨他,连仆人也敢于欺负他。在这样的逆境中,希思克利夫养成了孤僻、忧郁而坚忍的性格。恩肖死去后,希思克利夫失去了唯一的保护伞,只能以加倍的顽强与沉默来对抗年轻的暴君欣德利的侮辱与虐待,在他的反抗中,凯瑟琳的理解更坚定了他对凯瑟琳的爱以及他对欣德利和当时社会的恨。尤其是他深爱着的凯瑟琳在婚姻选择的时候,背叛了他,更加深了他的仇恨。因为在那个灾难性的夜晚,希思克利夫偷听了凯瑟琳在奈莉前的告白,她喜欢林顿,但不真心爱他,她全心全意爱希思克利夫,但却无法降低身份忍受贫穷,他爱林顿的理由很简单:林顿年轻,英俊,善良而且富有。希思克利夫没有听完凯瑟琳的所有表白,没有听完凯瑟琳对他那段惊世骇俗的爱情宣言,就带着那颗受伤、破碎的心离开了这个无可留恋的地方。 希思克利夫的复仇是悲剧的。他原是一个被私有制社会所摒弃的受压迫者,却仍旧用私有制社会的斗争手段来进行反抗。他掠夺了别人的财产,自己成了压迫者;他自幼被欣德利嘲弄、贬低、辱骂,若干年后他又反过来以其人之道向其子进行报复,结果他的胜利是以自己精神上的失败为代价的。他用压迫者的标准向压迫他的人复仇时,他也背叛了自己的人性,背叛了正常人的伦理道德观念。他用来复仇的武器,同时也成了他终生的诅咒。英国文学评论家阿诺德凯特尔在英国小说概论中尖锐指出:“希刺克厉夫后来的确不再是个被剥削者了,然而也确实正因为他采用了统治阶级的标准(以一种甚至连统治阶级本身也害怕的残酷无情的手段),于是在他早期的反抗中和在他对凯瑟琳的爱情中所暗含的人性价值也就消失了。”希思克利夫的愿望实现了,他用充满复仇的快感的复仇行为来补偿自己失去爱情的痛苦,来取得心理上的平衡。仇恨的力量支撑他生存的欲望,但就是这种仇恨,泯灭了他的良知,自私,残忍,无情,占据了他的全部,他的人性完全被扭曲了,在复仇中他失去了自我,最后把自己的一生给摧毁了,给毁灭了,他一生都是生活于生不如死的痛苦中,就如小凯茜说的“希思克利夫先生,没有人爱你,不管你把我们折磨得多么悲惨,只要想到你的残暴来源于你那更大的苦难,我们就等于报复了你,你很悲惨,不是吗?像魔鬼一般孤独,又像魔鬼一般嫉妒。没有人爱你等你死的时候,也没有人会为你哭!”这就是希思克利夫的悲剧,同时也不可否认那是社会的悲剧,如果不是世俗等级观念毁灭了他的爱,希思克利夫那份强烈的爱就不可能变成对外界强烈的恨,残酷无情的复仇也不会发生,无辜的人也不会受到伤害。也正如他自己所说的:“这是一个糟糕的结局。” (四) 爱情的悲剧来自于人类自己营造的社会环境,生存环境及人的本性,我个人认为,人性最可怕的感情莫过于报复的心理。如果爱过,就不要有恨;如果有恨,就没有真正爱过,人是有感情的动物,只有有感情的人,才是真正的至情至诚的人,才会更显得可爱,但从书中的字里行间里,我们可以读出希思克利夫和凯瑟琳的那份爱是狂热的、是纯洁、伟大的。但希思克利夫却把这份狂热化成满腔的仇恨,这无疑违背了人正常的感情,在报复中,他克服不了本性的自私,连人性最基本的那点良知,人性最基本的伦理道德观念也丧失全无。凯瑟琳屈从了世俗,她在撕扯着自己人性的时候,没能端正自己,没能克服自身的虚荣和软弱,他们的爱情无法摆脱维多利亚时代冷酷无情的等级制度和金钱观念,最后却把人性中的真善美葬送于这个私有制的社会中。残酷的社会现实致使他们都丧失了理智,违背了自己的天性,背叛了他们的“自我”。正因为这样,这份爱情才会有了悲剧一个源于社会、源于他们本身的人性被异化和扭曲的爱情悲剧。 参考文献: 1、艾米莉勃朗特的呼啸山庄湖南文艺出版社,1993年,沈东子译 2、韩力扬人性的扭曲评呼啸山庄J邯郸邯郸医学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00年第13卷第3期 3、艾米莉勃朗特呼啸山庄序M漓江出版社1955,徐晓雯译 4、MaikeSeein编著欧美文学中山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