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浅谈薛宝钗的形象【内容摘要】红楼梦是中国古典小说艺术成就最高的,作者在广阔的社会背景里,通过平静而又犀利的笔触如实再现了当时社会上的各式各样的人物的本来面貌。在众多的人物画廊中,薛宝钗这一人物形象特别引人注目。她不仅美丽艳伦,而且才华超群。可是在一“万美加身”,毫无挑剔的人物身上却又不可避免的折射她谙于事故,曲意逢迎的“会做人”的封建遗风一面,所以薛宝钗这个人物既有她一种虚无的完美性,同时又带上了封建社会的毒瘤的影响并表现了广泛的不足,那就是虚伪,急功近利,是典型的明哲保身的儒家哲学人物的化身。总之她的形象是“罕言寡语,人谓藏愚;安分随时,自云守拙。”“拿定了主意,不干己事不开口,一问摇头三不矢口。”关键词红楼梦 完美性 广泛不足 鲁迅先生在中国小说的历史变迁中说道:“至于红楼梦的价值,可是在中国的小说现实中实事不可多得,其要点在于敢于如实描写,并无讳饰,所以其中所叙人物都是真的人物”之一的薛宝钗出发,谈一谈作者是如何毫不讳饰的如实描写这人物的立体感和两面性。【1】 首先薛宝钗这一人物善于伪装,给人一种十全十美,没有半点值得挑剔的假相,她也时时刻刻以一种封建士大夫的理想人物标准来衡量自己,让自己尽量打扮得美艳无比,给人一种出身豪门、知书达理、美貌出众、才华横溢的印象。这样一个才貌双全的完美女子,总不让人顿生怜爱之心。我想:这个人物愈是完美,愈能反衬出她种种险恶用心,在华丽外衣笼罩下为她后来蜕变起到很好反衬作用,具有很强讽刺性,也为这一人物最后落得悲剧平添了夕阳落山之前的一点辉煌。薛宝钗为了给大观园中各种人物留下好印象,同时也为了艳压群芳,在大观园这一“女儿国”中占有一席之地,抑或说是独占鏊头,她便费尽心思的做好了一切出场前的准备,把自己打扮得“肌骨莹润、举止娴雅。”到了贾府果真能出奇制胜,一举成名。众人都认为她“品格端方、容貌丰美、人多谓黛玉不反。”众人对她的美好评价也为她后来能取得贾府认可,为战胜情敌林黛玉埋下一笔。也为贾宝玉对她有点好感添上了一彩。但她却不知这种好感是一闪即逝的。在红楼梦第八回宝玉到梨香院探望她,有几点描写:“这半新不旧,看去不觉奢华。唇不点而红,眉不描而翠,脸若银盆,眼如水杏”这是多么动人的美人啊,连宝玉此时也不得不惊讶:“她比黛玉另具一种妩媚风流。”可以说她这种妩媚女子此时此刻也着实让宝玉为之动情,这也为后来宝玉与黛玉之间爱情悲剧一个注脚。在这样一个“任是无情也动人”的“美人”身上,也展示了她冷酷一面,她什么时候也不会忘记自己的身份,给人造成一种知书达理的美人形象的假象。在她战胜情敌林黛玉后,便大肆浓妆艳服,在红楼梦第九十七回“林黛玉焚稿断痴情,薛宝钗出闺成大礼”一节中写道:“丰肩软体,鬟低鬓 ,论雅淡似粉露垂,看娇羞真是杏花烟润了。”【2】从这一个小的视角可见把薛宝钗那种华丽外衣描写得如此透彻,真是“此时无一语言坏,但已入木三分,谁家欢喜谁家忧。”真是虚伪之极,可笑之极,一个活脱脱的“冷美人”,冷酷无情。以上是薛宝钗美貌中暗藏的“虚伪”。其次再论一论这一人物为迎合封建士大夫心思,给她一个知书达理的好形象,在这里且不论她是如何苦读寒窗追求纯功利主义的愿望,只是谈谈她是如何为做才人所作的各方面准备。她尽显风流,耍文舞墨,卖弄才华的。她上至国典朝章,下至雕虫小技,她无所不通,在众多才子佳人中,她可谓是佼佼者,但这也正说明她博取功名的急功近利思想是多么深,苦读寒窗用意之切。她给惜春讲绘画理论,给黛玉讲医药理论,给湘云讲“明开夜合”的“棔”字,给宝玉讲南宁王朝法嗣的故事和“绿蜡”之典。在这里我不排除她的聪慧,但结合她所处的时代背景而言,用一分为二的观点讲她多少还是有点过于卖弄。在作者笔下,不论是薛宝钗美貌也好,不论是薛宝钗才识也好,都是封建士大夫理想人物的集中体现和概括,也正好迎合了封建统治者心思。然而就在薛宝钗这样“完美人物”身上,又表现出了她种种不足。薛宝钗深沉世故,圆滑投机首先表现在她对上层人物的迎合上,她为了迎合维护封建统治者所制定的体制,有时委曲求全来讨得上层统治者的欢心,给人造成一个深明事理的虚伪形象,这突出表现在她讨好贾母、王夫人和元妃身上。元春省亲时,将大观园中一个匾额“红香绿玉”改为“怡红快绿”引起宝钗的高度关注,便很有心计的铭记在心,所以在奉命作诗时,便提醒宝玉将“绿玉”改为“绿蜡”。而她自己吟出的“自渐何敢再为辞”的诗句,正对元妃的旨意曲意迎合的注脚,另者她心机虚伪也让读者一目了然。元妃命人送来灯谜,她自己“一见便猜着了”,可偏要违心的说“难猜”,还要“故意寻思”“口中少不得称赞几句。”薛宝钗深知在贾府中贾母的崇高地位,是维护贾氏家族的重要支柱。所以她便一味讨得贾母欢心。她“深知贾母年老喜热闹,又要吃甜烂之物,便总依贾母平时喜欢的说一遍。”所以贾母便更加喜欢她了。只要能够逢迎的地方,薛宝钗总能显示出她的心机。再如她为了迎合王夫人,金钏投井自杀这一部分,宝钗劝慰王夫人说:“据我看来,她并不是赌气投井,多半她下去住着,或是井旁边儿玩,失了脚掉下去的”又说:“姨娘也不烦心,十分过不去,不过多赏她几两银子发送她,也尽了主仆之情了。”【3】宝钗这席话在她说来是自然的,也很会体察人意,不失为“温婉贤淑”的大家风度,但这种视人命为儿戏的劝慰之言,一方面体现了她心狠如蝎,另一方面也恰恰暴露了她一幅讨好的嘴脸。对于上层人物她迎合奉承,对于平辈或者下层丫头,她也不失时机的暴露了她善于拉拢的一面,所以她能在“乌眼鸡似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广泛好评。史湘云想要在大观园中设社作东,但她急于手头吃紧,宝钗于是便点拨不善心计的湘云:“虽然是顽意儿,也要瞻前顾后,又要自己便宜,又要不得罪人,然后大家有趣。”后来薛宝钗又巧设“螃蟹宴”,于是笼络了湘云,并且让湘云连声呼她“好姐姐”。如果说薛宝钗关心湘云是出自真心的话,那么她对于情敌林黛玉的关心用意何在?或许有某种不可告人的目的。她不但关心黛玉的内心思想,还关心黛玉的健康,嘘寒问暖的送来了燕窝。以致于让黛玉感动得落下了眼泪,并一再悔恨自己平时“多心”,不该怀疑宝钗“心里藏奸”。于是乎宝钗便紧紧的扣住了黛玉的心,为她后来战胜情敌建立了感情基础。薛宝钗表面工作做得让人佩服,看似不分厚薄,也不扬此抑彼。表面上是一个深情和善温柔体贴的女子,实质上又何尝不是一个善使糖衣炮弹的感情骗子呢?她在复杂多变的人事关系中处事十分谨慎小心,很难说这一切都怀着不可告人的目的。以至于在贾府乃至整个大观园中的所有女人,对她无不交口称赞。赵姨娘从不称赞别人,几乎恨所有的人,她连亲生女儿探春都不放过,自从得了宝钗挨家挨户送的“土仪”后,深受感动,于是在王夫人面前盛赞宝钗“真是大户人家姑娘”,“怎不教人敬奉呢?”另外薛宝钗为了接近贾宝玉,她不失时机的结交宝玉的贴身丫头袭人,因为她深知袭人的话在宝玉心中的分量。薛宝钗圆滑世故,拉笼别人都是为她的私心服务的,而她的私心外面总要披上一件美丽的外衣,让人不易识破庐山真面孔,即使伤害了别人也会让人浑然不知。这正是她成熟老练的表现。可是不论怎样狡猾,正应了一句俗言:“常在河边走,总有打湿鞋的时候。”成熟老练的薛宝钗也不慎露也了她虚伪嘴脸,显示了她的阴谋用心。在红楼梦“滴翠亭杨妃戏蝶”一节中,薛宝钗便把自己丑恶用心暴露无遗。在她去寻黛玉路上,她明知前面上演的是奸淫狗盗之事,同时又听出了是宝玉房中丫头小红,想到小红“素日眼空心大,是个头等刁钻古怪的丫头,今儿我叫了他的短儿,人急造反,狗急跳墙,不但生事,而且我还没趣。”攻于心计的她便想出了“金蝉脱壳”的法子,嫁祸于人。“颦儿,我看你往那里藏?”还反问小红,坠儿:“你们把林姑娘藏哪儿了?”还故意进去寻了一寻,让小红、坠儿信以为真。直到自认为“这件事总算遮过去了”才收场。我们应怎样来评价薛宝钗这一精彩表演呢?如果说她是信口说出的话,如果是一时心血来潮的无意识行动,她为什么嫁祸的不是别人,而恰恰是情敌“黛玉”。因为宝钗深知宝玉和黛玉关系非同一般,是宝钗心中潜在的忧患和威胁,宝玉在梦中喊出的不要“金玉姻缘”,要求“木石姻缘”,就使宝钗怔了。这种潜在的忧患意识便会随着剧情发展越来越浓,以至于发展到伤害他人的地步。在这一出戏中,薛宝钗的损人利己的本质被充分暴露出来,她虽有漂亮的外表,但却被她所信奉的“明哲保身”哲学所“荼毒”了。她的圆滑和世故被染上了利己主义色彩。总之,红楼梦对薛宝钗这一人物的描写,在理性思维万美加身同时,又折射出了她所处时代带给她的毒瘤。因此在这个人物身上我们不仅看到了作者理想之光,同时又展示了理想终于破灭的必然趋势。我愈加品味,就越能发现这一形象丰富的蕴含和无限的魅力。她的形象容貌给人一种虚伪的光环,她的华丽外衣遮掩下的虚伪同时也清晰可见。她的人格伪装,她的纯功利主义的愿望不能不说是那个时代的一种病态,她的美貌和才识完全被那个时代给荼毒了。注释:【1】 李修生 中国文学史纲要P151 北京大学出版社 1995年版【2】 曹雪芹 红楼梦 P282283 春风文艺出版社 1985年版【3】 同2 P11451146参考文献:1李修生 中国文学史纲要北京大学出版社1995年版2李悔吾 中国小说史漫稿湖北教育出版社1991年版3郭豫适 红楼梦研究小史稿上海文艺出版社1981年版4曹雪芹 红楼梦人民文学出版社1992年版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