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面对自然灾害说课稿一、说课内容河北版品德与社会五年级下册第三课面对自然灾害中第一课时抗灾保生产。二、解读教材,确定教学目标1、该课秉承于引导学生通过收集、查阅、观看、分析、运用、交流资料等方法,能够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可贵品质,体验农民在农业生产中付出的劳动与智慧。2、着眼于面对自然灾害一课,教材共安排了三部分内容:首先以图片的形式为学生呈现了各种灾害对农业生产的破坏,人们为了保证农业生产所做的斗争;然后又以鲜明的图文形式展示了人为破坏自然环境的后果和所采取的有效措施,相机渗透有关的法律知识;最后引导人们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及方法。而这些仅从书中的几幅图去了解是不够的,必须通过收集大量的资料,然后分析、整理,才能彻底的理解和感悟。所以把“体验人类与自然灾害做斗争的可贵品质,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的重要性”确定为教学难点。鉴于对整个单元内容的考虑,我认为本课分两课时讲授为好。我选择设计的是本课中的第一部分抗灾保生产也就是第一课时。那么,怎样组织教学活动,才能有效的突出重点,突破难点呢?三、说学情本课的教学对象为五年级小学生,他们天真活泼、好动、好奇、好问,喜欢直接有趣的故事,并且乐于参与教学,乐于想象,有一定的自主学习的能力和合作探究的精神。因此,教师必须在课堂上营造一种轻松和谐的氛围,积极发挥学生的主动性,让他们联系现实生活,我就通过聊天式的课堂学习,引领学生收集资料、观察图片、体验交流等环节,激发学生的想象能力和思维,让他们在体验中感知人类与自然灾害作斗争的精神,并懂得合理利用自然条件,才是防止自然灾害的最好办法。四、说教法、学法1、教法、学法新课标指出:“课程目标根据知识和能力、过程和方法、情感态度价值观三个维度设计,三个方面相互渗透,融为一体。”教学中我们要作好三维目标的整合,而不是把三个维度简单的叠加,要以“知识与能力”为主线,渗透情感、态度价值观,并充分体现在过程和方法中。基于这一基本理念,在面对自然灾害的教学中,我的主要教学方法是情境体验法,我不仅用好书上的文字和图片,还补充了一些音频、视频材料,营造浓浓的情感氛围,以得到在情景中悟理,在情境中陶冶情操的教学境界。其次辅以合作、交流讨论法,把学习的主动权教给孩子。在学习方法上,我主要引导孩子们自主学习,合作探究,凸现学生在课堂教学中的主体地位。2、教学流程创设情景引入课题“良好的开头是成功的开始”。上课开始,我娓娓以走进大自然的美景的话语激发学生对大自然的美好向往。突然话题一转,大自然界也有爱向人类发脾气的时候,让学生观看自然灾害视频。这样形成强烈的对比,把学生引入研究自然灾害的课题中从而激发了学习兴趣。自主探究循序渐进、激发情感在学生强烈的探究欲望下,我让孩子们联系课本结合资料,进行研究讨论,自然灾害有哪些,危害有多大,如何预防?学生自主学习后,我相机引导学生合作探究,通过视频、图片,使学生认识到:自然灾害对农业造成的巨大破坏。然后,我再引导:“同学们,老师就非常郁闷了,到底是什么原因惹得大自然老是对人们发这么大的脾气呀?”相机出示图片,让孩子们明白:由于人类的破坏,使生态失去平衡,大自然正用自己方式向人类报复。最后让孩子们懂得:对大自然的合理开发,有效防制,才是防止自然灾害的最好办法,并相机渗透法治教育。这样,由浅入深、循序渐进使学生的认识由理性提升到感性,形成了课堂教学的主线。教学延伸强化情感体验给学生播放有关自然灾害的影片或幻灯片出示各种自然灾害图片,然后让学生通过探究自然灾害,让自己得到收获。接着让学生进一步思考:面对自然灾害我们该怎么办?让学生知道在灾害来临时,我们不应躲避,应积极面对,进行抗灾、救灾。因为我们有坚强的后盾国家、军队、人民及社会各界的支持帮助。从而让学生体会到众志成城、团结一心的重要性。激励践行升华道德情感品德与社会课程标准明确指出:“教学不止是让学生了解是什么,明白为什么,更重要的是懂得用观点指导行动,实现从明理到导行的顺利过渡,实现知情意行的有机结合”。所以在全班同学了解了自然灾害的危害性及防治措施后,我引导孩子们开展防灾宣传活动。通过写卡、贴卡等形式,让课堂教学与学生生活得到和谐统一,最终完成品德与社会教学“导行”的目标。这节课体现了新课程理念中“提倡学生自主、合作、探究的学习方式”。学生在教师创设的教学模式下,从尝试中学,鼓励学生张扬个性,在课堂上畅所欲言,并对他们给予鼓励性的评价,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另外,在现存教材的基础上,进一步活化教材,发掘各种内在因素,这些都有利于品德与社会学科资源的开发与利用。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