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文档供参考,可复制、编制,期待您的好评与关注! 开发网络环境下教学资源 打造高效信息课堂前言:学生是学习的主人,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将会牵引到教师的教学方式、师生互动方式的变革。学生的学习方式要进行变革,就需要教师的正确引导和教学手段的改变才能达到。 在网络环境下,学生可以通过网络更自主地根据自身的实际对学习的内容进行筛选,学习更有针对性,更有效;学生可以利用丰富的网络资源,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学生可以打破空间上的限制,进行“人与人”,“人与机”,甚至“机与机”相互探讨,互动变得更加丰富,并形成更佳的教与学的结构,促进学科与信息技术的整合,从而得到提高教学效率的目的。网络教育是一个新生事物。如何在网络环境下开发学科资源并加以利用更是一个值得研究的新课题。在近几年的信息技术教学实践中,我利用信息技术课独特网络环境优势,自主开发新型教学资源、研究网络环境中教与学的策略、努力培养学生的信息素养做了初步探索。一、形成了网络环境下课堂教学的策略1、寓教于乐策略学习氛围的自由化。【课例分析】在送给朋友的贺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课前为学生准备好精美的贺卡,并为学生收集大量的背景、小插图、祝福语等素材图片,制作成一个小专题网站供学生使用。开课之初利用节日的贺卡创设情景,学生的学习兴趣得到充分激发,在这样的学习氛围中,教师引导学生利用网络资源来了解决的素材来源、制作方法,欣赏贺卡的各式图案,并让学生利用PowerPoint软件来制作贺卡,通过E-mail来送给自己的亲朋好友,学生在网络环境下可以及时把祝福发送出去,同时又能收到别人送给自己的贺卡,课堂教学气氛空前高涨,他们在这样愉快轻松环境中学习,显能力得到了逐步提高。在信息技术课堂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把科学性、趣味性、教育性集为一体,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寓教于乐,由此锻炼学生的反应速度、决策能力和操纵能力。教学就是要营造一种轻松、愉快、民主的学习氛围,让整个课堂都充满着教师和学生的激情,涌动着师生创新的灵感,使课堂教学焕发出生命的色彩。此外,利用信息技术媒体,开展艺术欣赏、制作比赛、学生作品展示等活动,亦能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有助于学生掌握知识、发展能力,培养创新意识,提高创新能力。2、学习过程的活动化情境激励策略。【课例分析】我在组织我的个人主页一课教学时,由于网页制作对小学生来说相对是一个较难的内容,考虑到学生已有知识的局限性,教师采用引导学生自己了解自己对网站的认识,让学生先对网站的架构进行初步设计,然后再与老师提供的网站进行对比,老师进行适当的技术指导,这样形成了师生互动交流的新型课堂局面,学生在学习中探索,在探索中提高。学科教学的成功与否,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学生对本门学科的兴趣,首先要解决学生想学、爱学的问题。情境激励策略,就是通过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创设教学情境,在教学中要提供充足的时间和空间,确保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机会。并通过增进师生的情感交流等有效的手段,引发学习动机,使学生积极主动参与新知识的学习,极大地激发学生探索和发现的热情。让学生通过形象感知,自主感悟,合作讨论,相互评价,自由表达,分析归纳,抽象概括,创造想象等探讨性活动中体验探讨的乐趣,品尝创新的快乐。3、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策略信息传递的立体化。【课例分析】中国传统节日教学时,我鼓励学生从课外书、报纸等传统媒体收集与节日相关的知识,让学生以小组研究的形式对中国传统节日进行初步探究,在课堂上教师再让学生利用用网络资源收集,最后,给学生充分的时间,将收集的信息进行梳理、加工,最后制作成专题网站中国传统节日网络探究在教学中,通过信息技术与其它学科整合,力求为学生提供多种感官参与学习的氛围,充分让学生动眼、动耳、动脑、动手、动口。变信息交流的单向性为信息交流的多向性。在学生、教师、学习小组、教材、学习资源之间组建一个信息传递交流的立体网络,使教学信息在多维的信息传递网络中不断发展和扩大。二、自主开发的网络教学资源初步改变了学生的学习方式1、利用网络资源自主发现学习方式根据国内外学者的研究成果,自主学习概括地说,就是“自我导向、自我激励、自我监控”的学习。具体地说,它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特征:学习者参与确定对自己的学习目标;学习者积极发展各种思考策略和学习策略,在解决问题中学习;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有情感的投入,学习过程有内在动力的支持,能从学习中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学习者在学习过程中对认知活动能够进行自我监控,并作出相应的调适。可见,要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就必须最大可能地创设让学生参与到自主学习中来的情境与气氛。教师为学习者构建学习主题相关的情境,创建网络学习资源,能让学生进入积极的学习情感状态,提取记忆中的有关知识、经验,激发联想和想象。设置问题导向:一是在情境中设置问题,诱导学生积极思维;二是在启发学生观察、思考后提出新问题、新想法。然后学生通过教师设置的问题导向和提供的有关资料、网站进行信息的浏览,引导学生进行有效的自主学习。从而使学生对原有的认知结构中有关经验去同化当前的新知识,实现对新知识的意义建构。【课例分析】信息技术课美食耀中华美食耀中华这课主要是让学生在信息技术课中搜索有关中华美食的信息,了解可以通过哪些渠道搜集,了解做一道菜的方法,要掌握的技能是用word或是幻灯片做演示文稿。在本课的教学活动开展之前,我事先通过网络收集大量的美食图片,并制作相应的演示文稿,在开课之初放映给学生观看,这一张张精美的图片深深的激了了学生的求知欲望。接着我又出示几个经典的美食网站链接,让学生带着以下问题进行网络探究活动:我国有哪几大菜系?它们各有什么特点?你能根据所收集的信息能自己做一道美食送给你的父母吗?在学生通过网络学习之后,让他用对自己收集到的信息进行加工处理,完成自己喜欢的一道美食,并将制作方法制作成演示文稿。可以看得出,学生在自主发现方式的学习中,自身的信息素养有了很大程度的提高。2、利用网络资源协商合作学习方式合作学习是指学生在小组或团队中为了完成共同的任务,有明确的责任分工的互助性学习。合作学习将个人之间的竞争转化为小组之间的竞争。如果学生长期处于个体的、竞争的学习状态之中,久而久之,学生就很可能变得冷漠、自私、狭隘和孤僻,而合作学习既有助于培养学生合作的精神、团队的意识和集体的观念,又有助于培养学生的竞争意识与竞争能力;合作学习还有助于因材施教,可以弥补一个教师难以面向有差异的众多学生教学的不足,从而真正实现使每个学生都得到发展的目标。合作动机和个人责任,是合作学习顺利进行的关键。它有以下几个方面的要素:积极承担在完成共同任务中个人的责任;积极的相互支持、配合,特别是面对面的促进性的互动;对于各人完成的任务进行小组加工;对共同活动的成效进行评估,寻求提高其有效性的途径。【课例分析】信息技术课可爱的家乡在可爱的家乡一课的教学中,教师为学生制作了主题学习网页三峡网站,并和科学、社会等学科进行整合,以丰富的学习资源,拓展学生眼界,为形成意义建构提供服务。教学中采用“创设情境、明确目标网上分组探究学习组织交流归纳总结,学习效果展示”的方式,让学生通过寻找学习合作伙伴,组成学习兴趣小组,进入网站的相应内容进行学习。教师组织学生讨论学习所得,并通过写评论发表自己的想法,从而达到自我发现,自我宣传,自我教育。在课堂教学中,网络只是学生学习的工具或媒体,学生通过网络浏览信息,进行交流,不断融入自己的思想观念,进行分析问题、提炼问题、探究解决问题。3、利用网络资源,开展研究学性学习方式学习是获取知识的过程。未来社会中,知识不是通过教师传授而得到的,而是学生在一定的社会文化背景下,借助教师和学习伙伴的帮助,利用必要的学习资源,通过意义建构的方式所得。研究性学习确切地说是一类课程而不是一门课程,它贵在“研究性”,学生从学习生活中和社会生活中选择和确定研究课题,以小组合作的形式进行研究,通过亲身实践获取知识,提高学生发现问题、提出问题、判断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研究性学习的过程主要以学生为主,教师在教学中首先应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明确学习目标,使研究学习有的放矢。其次要引导学生对信息内容的批判与理解,让学生不仅能用网络资源获取信息,还能认真思考信息内容的有效性、信息陈述的准确性、确定观点的充分性。帮助学生形成这些信息素养,将进一步影响研究性学习的成果。在形成学习作品时,关键是帮助学生梳理思路、构思布局,指导具体的表达方式,让学生提出一些新的问题,具有自己的创见和观点。【课例分析】信息技术课中华大家庭中华大家庭一课中,当学生学习完课文,了解我国各民族的现状后,紧紧围绕课文中心,设计了“土家风情网络探究”的研究小课题。为了开展好研究,为学生提供了必要的资源支撑,让学生除了实践探索之外,能在教师提供的网络资源中找到相应的学习、研究材料,联系生活产生意义的建构。其次是为学生提供了技术支持,在校园博客上给学生开辟空间,学生可以把自己的研究作品(调查报告、主题作文、电子报刊等)上传到专题,网站上,供大家交流、学习。通过展示,学生体会到研究的乐趣,把这种积极探究的兴趣带入信息技术课堂,得到了很好的效果。对于时间比较短的探究活动,我们利用课堂教学直接完成,如果是一些列的探究活动,安排地方课程或利用休息时间完成。研究学习的成果可在专题学习网站有专门栏目进行整理。三、改变了教与学的评价方式教育评价是教育科学的一个重要分支,具有信息反馈、调节、指导、学习、管理和研究功能,教育评价的范围目前已经扩大到包括教育过程在内的各种因素。新型的教育评价是建立在“以学习者为中心的”和素质教育精神的实践性基础上的,具有较强的开放性。其主要遵循的原则: 1、教学过程评价是以教为主还是以学为主:课题组提倡以学习者为中心,强调学习者的认知主体作用,所以教育评价的对象,必然从教师转向学习者。如:学生的学习动机、学习兴趣、学习能力等。在此指导思想下,教育评价的主要对象是学生,当然也对教师进行评价,但评价的出发点是看教师的活动是否为学生创设了有利于学习的环境,是否提供了丰富的学习资源,是否引导学生自主地学习等,显而易见,对教师的评价标准是围绕着学习者制定的。2、教学结果评价是以知识还是以能力为主:传统的教育评价,以知识为核心,考察学生对知识的掌握程度,更确切地说,是学习者能够记忆教师所教知识的数量的多少。而新型教学模式下的教育评价对象从教师转到了学生,评价的标准从知识转向了能力,还包括了学习动机、协作学习的精神等非智力因素,因此,体现学生情况的数据,很难用数字精确地表示出来,而多用自然语言加以描述。但对于评价标准的语言描述,也应将模糊性语言描述加以数量化,更好地适用于新教学模式下的教学评价。改革评价机制,建立新型教育模式下的评价方式,坚持以学生的原有基础为出发点,注重人的主体发展,从有利于学生终身发展的高度去开展工作,真正面向未来,实现学生的持续发展。四、问题与思考在网络环境课例研究中,我认为还有一些尚待解决的问题。1、每周一节的信息技术课,如杯水车薪,显然不能解决学生能力与学习的矛盾。2、网络环境下开展课堂教学,有时只停留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忽略了学生双基的训练。今后对策:1、网络环境下的学习方式的转变向平时的课堂教学辐射。2、提高自身和学生的信息素养,扎实开展信息技术课程教学。随着实践的深入,我们信能处理好目前出现的问题,在以后的教学实践中明确自己的方向。 /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