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7页
第2页 / 共17页
第3页 / 共17页
第4页 / 共17页
第5页 / 共17页
第6页 / 共17页
第7页 / 共17页
第8页 / 共17页
第9页 / 共17页
第10页 / 共17页
亲,该文档总共1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三单元的教学设计单元目标 1、从议论文三要素的角度整体感知文章的论证思路。2、学会辨别几种论证方法,从分析论证方法的角度理解观点与材料的联系。3、体会议论文语言准确、精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的特点。4、学会写简单的议论文,在写作中学会使用事实论据证明自己的观点。5、区分议论段、记叙段、说明段及其作用。6、教育引导学生勤于读书、不断积累、丰富知识、开阔眼界。文思荟萃本单元是有关读书方面的议论文,介绍了名人读书的体会和经验。华罗庚的要学会读书讲述了作者自己的读书感受和读书方法,讲述了为什么要学会读书和怎样读书的道理。顾颉刚的怀疑与学问论述了学者先要会疑,学则须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的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马南邨的有书赶快读勉励工农兵群众和青年学生快读书,多读书,打好基础。毕淑敏的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通过作者自己读海的女儿的亲身经历说明不同时期,读同一本书,往往有不同的理解,阐释了好书需要反复读,“常读常新”到道理。学法点击 1如何分析论证过程?论证是运用论据来证明论点的过程,是论点和论据之间的逻辑纽带。论证过程体现作者的行文思路,先写什么,后写什么,运用这一论据企图证明什么,以及论述的针对性是什么等等,都属于要分析的论证过程。分析论证过程还要注意文章论证的结构。了解议论文的结构特点,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掌握议论文的结构,从整体上把握文章。议论文的最基本结构是提出问题(引论)分析问题(本论)解决问题(结论)。可以分为两大类: (1)“横式”。在论证中,文章的几个层次、段落之间的关系是并列展开的,就是“横式”结构。“横式”结构有三种基本类型:“总论分论总论”式,先提出论点,而后从几个方面阐述,最后总结归纳,如谈骨气;“总论分论”式,先提出论点,然后从几个方面论述,如怀疑与学问;“分论总论”式,对所要论述的问题分几个方面剖析,然后综合归纳出结论。 (2)“纵式”。在论述中,文章的各层次之间是层层深入,步步推进的关系,各层次的前后顺序有严格要求,不能随意改动,这就是“纵式”结构。“纵式”结构有两种类型:“层层深入”式,先提出论点,而后步步深入,逐层阐发,如常读常新的“人鱼公主” ; “起承转合”式。2如何辨析论证方法? 阅读议论文,还应掌握文章所用的论证方法。有的文章论证方法比较单一,往往以一种论证方法为主,兼用别的论证方法;也有的文章综合运用几种论证方法,阅读时要从多方面进行分析。 常见的论证方法有以下几种:举例论证,道理论证,对比论证,比喻论证。在驳论文中,还常用归谬法。其中,举例论证和道理论证运用最多,学生必须熟练准确地掌握它。对比论证是拿正反两方面的论点或论据作对比,在对比中证明论点,既能给读者留下深刻印象,又能明确谁是谁非,发人深思。比喻论证说理生动形象,避免板起面孔说教,更易让人接受。分析论证方法,一是看论证过程,分析论据是如何证明论点的,可从分析文章的结构入手;二是看论据的内容形式,要对各种论证方法的具体要求及表现形式有准确地了解。怀疑与学问的教学设计第一课时教学目标:1、从议论文三要素的角度整体感知文章的论证思路。2、理解中心论点与分论点的关系。3、认识“怀疑”、“思索”对做学问的重要意义。 教学重点:从议论文三要素的角度整体感知文章的论证思路。教学难点:学习本文论点层层深入的写法。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古人云:“学贵有疑”、“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我国当代有一位著名的史学家叫顾颉刚,他幼年读的书多,知识面广,并且读书时就不肯盲从前人之说,敢于提出疑问。因此特别喜欢考证。有一次,他看见一个饭碗,上面画着许多小孩,有的放纸鸢,有的舞龙灯,有的点爆竹,题为百子图。他知道文王有100个儿子,以为这一幅图画的是文王的家庭,就想考证一下文王的儿子。他从常见的书中只得到武王、周公等几个人。他很奇怪,为什么这样一个名人儿子竟如此难考证。后来才知道文王百子说是从诗经中来,只是一种谀颂之词,并非实事。这就是做学问。我们在学习中要心存疑问,勇于提问,不耻下问,随时反问,善于提问,只有这样才能提高自己的学识水平。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顾先生的一篇议论文怀疑与学问。 二、学生自读课文,借助工具书扫清字词障碍 注音:1、脑筋( ) 2、塾师( ) 3、懒惰( ) 4、程颐( ) 5、停滞( ) 6、譬如( ) 解词:1、虚妄:没有事实根据的。 2、墨守:战国时期的墨子善于守城,后来就用“墨守成规”表示因循守旧,不肯改进。 3、不攻自破:不用攻击,它自己就破灭。形容论点站不住脚,经不起反驳或攻击。 4、辨伪去妄:辨别虚假的并除去不合实际的。 5、停滞:指因为受到阻碍,不能顺利地运动或发展。 三、学生默读课文,教师布置阅读思考题 思考题一:文章的中心论点是什么?中心论点是如何提出来的?这样提出论点的好处是什么? 思考题二:分论点是什么?分论点是怎样提出来的?分论点与总论点之间有何联系? 思考题三:文章可以分成几个部分?各部分的内容是什么? 思考题四: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体会材料与观点之间的联系 思考题五:文章用了哪些论证方法?(此环节指导学生通过抓住关键语句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培养学生对文本的解读能力。) 四、学生分组阅读课文,合作探究,考虑思考题的回答(学生通过交流讨论领会作者的观点,这一过程教师应尊重学生的独特体验,让学生自由解读文本,这样才能让学生成为阅读的主人。教师以平等对话的形式加入学生的学习讨论过程中。) 五、师生共同讨论并归纳 1中心论点:治学必须有怀疑精神。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借用古代学者的名言提出的,中心论点是“学者要须疑、会疑”,如果用我们自己的话来表达,中心论点是“研究学问必须有怀疑精神”。 这种写法,既提出了论点,同时学者的名言本身也是一个证明论点的有力论据,这就使得论点的说服力更为增强。2分论点: 怀疑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 怀疑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文章开头提出中心论点之后,第3自然段至第5自然段先从消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再从积极方面进行论证。第6自然段首句是承上启下的递进复句,精当地概括了前后两个分论点:“怀疑不仅是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必要步骤,也是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而前一方面的论述,又分为两层来论证中心论点:第3、第4自然段先说对传说要有怀疑精神,既然学问的基础是事实和根据,这种证据有时又不能亲自看到,便只能靠别人的传说,而这种传说又不一定可靠,所以对于传说都应当经过一番思考亦即怀疑;第5自然段扩展开来,又提出“不论对于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都要经过自己的怀疑”的小论点。这样,本文议论的内容从对于传说的怀疑,进而扩大到对于不论哪一本书、哪一种学问;从消极方面辨伪去妄的意义,进而转到从积极方面建设新学说、启迪新发明的作用,层层深入论证,对怀疑精神在做学问过程中的必要性和重要意义,做了全面而精当的阐述。 (在此环节中,尤其要注意鼓励学生。此外,在评价时我们应采用多种方法,比如说让学生自评、互评等,这样更能让学生感受到自己主人翁的地位,也更能投入到学习中去。) 3、这篇文章共有6段,分两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2段)提出文章的总论点。(引论)第二部分(第36自然段)阐明总论点,是本文的论证部分. (本论)第一层 (第35自然段) 阐述文章第一个分论点。第二层 (第6自然段) 阐述文章第二个分论点。4、试找出本文的事实论据和道理论据。 (请学生各小组派代表在黑板上板书,评出归纳准确、简洁的学生,增加学生自学的兴趣。) 讨论并归纳: 事实论据: a譬如在国难危急的时候,各地一定有许多口头的消息。 b听说古代有三皇、五帝。 c听说“腐草为萤”。 d戴震善问的例子。 道理论据: a“学者先要会疑”。(程颐) b“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张载) c“尽信书不如无书。”(孟子) 六、速读课文,编写本文的阅读提纲,并请同组互评,选出优秀的提纲板书。(这个步骤有利于学生梳理文章,理清思路。)可参阅下表:怀疑与学问的论证结构论述问 题怀疑与学问的关系中 心论 点 论证(一)(分论点)1、对于传说应该经过一番思考,不应该随随便便就信了。论证方法:2、论证方法:(二)(分论点)1、只有常常怀疑、常常发问,一切学问才会起来。论证方法:2、论证方法:七、课堂小结:本文论述了学者要须疑、会疑的观点,强调了怀疑精神在治学过程中重要作用,并提倡学者应有怀疑精神,不要随便盲从或迷信。本文围绕着中心论点,分设了两个分论点,分层次地进行论述,条理清楚,中心明确。这种论证结构和方法值得同学们学习。 八、布置作业:(一) 给下列黑体字注音。1虚妄( )2,步骤( ) 3懒惰( )4启迪( )5停滞( )6塾师( )7程颐( )8顾颉刚( ) (二) 把下面文言语句翻译成现代文。1学者先要会疑。 2在可疑而不疑者,不曾学;学则须疑。 3尽信书不如无书。(三) 教材第48页题三板书设计: 做学问“须疑” 引论部分 做学问“会疑”怀疑与学问 怀疑是“辩伪去妄” 对于传说 的必要步骤 对于书本 本论部分 常怀疑 怀疑是“建设新学说, 常发问 启迪新发明的基本条件 常辩论 常评判 常修正第二课时教学目标:1、 从分析论证方法角度进一步体会观点与材料之间的关系。2、 学习准确、精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的语言特点。3、 培养怀疑精神:学习中要敢于怀疑,善于研究。教学重点:分析本文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教学难点:学习准确、精练,具有很强的逻辑性和严密性的语言特点。教学过程: 一、导入:上节课我们分析了文章的论点、论据以及文章的论证思路,这节课我们来探讨一下文章的论证方法和语言特色。 二、探究:(一) 细读课文,探讨本文所采用的论证方法及其作用。 提问:1、议论文中常用的论证方法有哪些?2、本文采用哪些论证方法?。 明确:1、例证法 喻证法 引证法 对比论证法2、例证法 引证法 对比论证法追问:如何分析这些论证方法在文中的作用?指导:表达的语言技巧可归纳为:方法+具体内容(事实或道理)+方法特点+观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