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渠县贵福初级中学 李晓玲 孔子说:“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这生动地说明了兴趣在认知过程中的作用。兴趣是学习的内动力,是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成分。只有学生对学习的内容感兴趣,才会有高度的热情,才会积极主动地去学习。学史以明志,知古而鉴今。那么,在历史教学中如何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呢? 一、精彩导入,激发兴趣 新课导入是把学生思维引入一个特定的问题情景之中的行为方式。它是思维的起点,有意识的导入能使学生的思维由浅入深、由表及里地进行,它正如戏曲的引子、影剧的序幕,能激发学生的兴趣,由趣启思,让学生的主观能动性得到发挥。要使一堂历史新课获得成功,必须讲究新课导入的艺术性,应在导入阶段就制造“兴奋点”,诱发学生产生与学习内容相应的情感,使之怀着强烈的好奇心和旺盛的求知欲,进入到教师为之营造的特定的学习情境中来。导入的方式方法灵活多样,常用的有以下几种: 第一、典故导入。当学生尚未从课间活动的余兴中恢复平静,如果老师这时说:“听一小段故事好吗?”你会发现讲台下的目光是那么的渴求,秩序是那么的井然,这时教师若能抓住时机,把学生的无意识的注意转换为有意识的注意,用故事或典故的导入就能收到了预订的效果,其牵线搭桥的作用也赫然跃于纸上。如教学民族政权并立的时代一课,就可以用“陈桥兵变”的故事或“黄袍加身”的典故导入新课。 第二、图片导入。以静制动,用静态的图片激活学生的大脑兴奋点。比如在讲辽、宋、西夏、金的并立一课时,我先出示岳飞手迹的图片,然后提问以此导入。学生看到一张张精彩的图片,往往胃口大开,听课也就有劲了。这样的导入激起学生极大的兴趣,教学的效果异常的好。 第三、文艺作品导入。诗词歌赋等文艺作品语言精辟、生动、富有感染力,适当引用,能调动学生情感投入,思维处于兴奋状态。例如在学习九一八事变时,用抗战歌曲松花江上引入。沉重、悲壮、愤恨的歌曲将学生带回到七十多年前,随着歌声的结束,学生的情感完全被激发起来了。 第四、广告词导入。广告词学生耳熟能详,能倒背如流。如有这样一则广告:“古有陈胜王,今有大泽酒。”用这则广告词作为秦末农民战争的导入语,这样的导入激起学生的极大兴趣,教学效果会非常的好。 二、巧妙质疑,引起兴趣 学贵有疑,有疑才有所思,有思必有所得。古人曾说过:“疑是思之始,学之端”“小疑则小进,大疑则大进”。学习新知识,实际上就是设疑、解疑的过程。教师在教学中要有意识地设置一些疑问,使学生先感受到“前途迷茫”,然后激励他们去“拨开乌云见青天”,当学生“见青天”后,就会产生一种成功的快感,这种快感就能引发学生进一步学习的兴趣。任何一个重大历史事件的发生绝不会是空穴来风,肯定有它发生的深刻历史背景和原因。比如,讲到鸦片战争时,我问学生,中英之间为什么会爆发这样一场战争呢?原因仅仅像书上说的那么简单吗?课堂一下子热闹起来,学生纷纷大胆猜测,有些学生还调用各方面的资料加以论述。由此可以看出,教师精心创设问题情境,提出对学生具有吸引力和挑战性的问题,能促进学生思考,产生探究兴趣,使学生树立自主学习的意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和积极性,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 三、创设情景,以情求趣在教学过程中可以利用图片、音乐、影视等创设出具体、形象、生动的环境和氛围,把学生引入课文内容所描述的情境中,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使学生在感情上受到震动,从而达到激发学习兴趣的目的,同时又能让学生在潜移默化中受到教育。比如在学习中国人民站起来了这一课时,教师可以通过展示国旗、播放国歌来介绍国旗国歌产生的情况,还可以通过观看电影开国大典的视频片段来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在现代教学手段创设的情境下学习,不仅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还能调动学生的情感因素。四、联系实际,深化兴趣历史新课标明确提出,“要学习运用历史的眼光来分析历史与现实问题,培养学生对历史的理解力”。中学生作为社会大家庭的一员,对一切事物都充满了好奇心,求知欲极强,他们希望了解每天发生的大事以及社会的热点、焦点问题,而且渴望倾诉和交流。教师要善于发现这些现实资源与教学内容之间的联系,巧妙地把它们引进课堂,以深化学生的学史兴趣。如:讲古巴比伦,可联系当前动荡中的伊拉克;讲古希腊历史,可联系2008年北京奥运会;讲罗斯福新政,可联系当前我国的扩大内需;讲全球化,可联系美国金融危机。这样,既深化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又加深了对历史的理解,更发挥了历史“鉴今”的功能。 总之,只有学生有了浓厚的学史兴趣,才会更好地学习历史、认识历史、运用历史。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把握历史学科的特点,充分利用各方面的有利因素,积极培养学生的学史兴趣。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