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掌握等腰梯形的性质并能利用性质进行计算和证明;探索解决梯形问题的基本方法:如何正确添加辅助线2、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对性质的探究、证明和变式训练,发展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情感与态度目标:通过对等腰梯形的观察、计算、归纳,培养学生不怕困难的钻研精神,体会学习数学的乐趣。二、教学重难点重点:等腰梯形的性质和应用。难点:等腰梯形性质的证明和应用。三、教学过程活动一:创设情景回忆:1、满足什么条件的四边形的是平行四边形?提出问题1:把平行四边形如图所示剪一刀,可以得到什么几何图形?2:平行四边形与梯形有什么不同?活动二:探索新知1、定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梯形。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底(较短的是上底),不平行的两边叫做梯形的腰,夹在两底之间的垂线段叫做梯形的高。提出问题:将一张矩形纸片只剪一刀形成一个梯形,你有哪些方法?(请学生展示后给出关系图)2、探究等腰梯形性质等腰梯形具有一般梯形的一切性质提出问题1:等腰梯形是轴对称图形吗?提出问题2:把等腰梯形ABCD沿折痕对折,有哪些重合的角、线段。提出问题3:通过上面的操作你发现了等腰梯形有哪些性质?猜想1:等腰梯形同一底边上的两个角相等。猜想2:等腰梯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3、证明性质证明猜想1提出问题:怎样证明两个角相等?方法1:作高法;方法2:平移一腰法。与学生共同探究、分析后,让学生分组选用不同的方法证明,并用实物投影展示。证明后将猜想改为性质1几何语言表述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BCDCB. BADCDA证明猜想2、让学生利用性质1的结论来证明猜想2将猜想改为性质2几何语言表述:四边形ABCD是等腰梯形 AC=BD等腰梯形的性质,为我们提供了一种新的证明线段相等、角相等的方法.4、例题学习如图,延长等腰梯形ABCD的两腰BA与CD,相交于点E.试说明EBC和EAD都是等腰三角形方法1:教师板书 方法2:多媒体展示归纳:等腰梯形常用辅助线(让学生体会转化的数学思想)活动三:巩固练习1、已知等腰梯形ABCD中,B=70。,则C= A= ,D= . ,2、如图,在等腰梯形ABCD中,ADBC,ABDEBC8,AD5,则EC= ,若AB6,则CDE 的周长= 。3、如图等腰梯形ABCD中,AD=3,BC=5,高DE=3,则EC=,腰DC= .活动四:变式训练变式1:等腰梯形ABCD中,AD=3,BC=5, C=60。,求腰DC(2010长沙中考题)(动画演示将练习3高DE=3变为C=60。)分三个小组分别使用三种不同的方法解答。归纳:若等腰梯形一个底角为60。变式2:等腰梯形ABCD中,AD=3,BC=5,。腰DC=2,求C=?(2010北京中考题)(动画演示将长沙中考题条件C=60。与结论腰DC=?交换位置)变式3:(机动题,依时间情况而定)等腰梯形ABCD中,AD=3,BC=5, C=45。,求腰DC。(2010日照中考题)(动画演示将长沙中考题条件C=60。变为C=45。)归纳:若等腰梯形一个底角为45。活动五:小结1、本节课你学到了哪些知识?2、本节课你学到了什么数学方法?活动六:布置作业1、必做题:课本P109习题19.35、6题2、选做题:等腰梯形ABCD中,AD=2,BDDC,腰DC=2,则C=?(2010江苏中考题)(动画演示将北京中考题条件BC=5变为BDDC)板书设计 梯形等梯形性质:1- 2-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