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读小学语文是一门最基础的学科。其基础性主要体现在两个方面,一是为继续学习打通“文字关”;二是促进综合、归纳、推理等逻辑思维和批判性思维诸方面的综合发展,最终形成创造能力。而这两者得以实现所凭借的素材是书(课文),其最基本的手段就是读。在读的过程中,运用各种阅读策略把书(课文)作为识字、词和帮助思维发展的素材,不仅能够奠定正确的价值观,并且能够培养卓越的思维能力。因而,小学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读。而当前许多小学语文课堂却是在缺少读的环节下,或者老师滔滔不绝的讲解,或者频繁肤浅的问答,既弃基础知识于不顾,又没能有效发展思维能力,事倍功半。笔者认为,小学语文教学要特别重视读,须从以下两个方面着手建立。一是重新审视读的重要意义读是语文学习最基本和最主动的手段。读是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突破口。孤立的识字是很容易被忘记的,人们大量的识字都是从读中得来的,识字必须在一种情境中。书(课文)便是一种最集中的情境,进入这种情境的路径就是读。读既是识字的动力,也是手段。读中碰到不认识的字,不理解的词语,人们就会查词典去识记、去理解。从经验意义上说,读是一种主动的语文基础知识训练的行为。读是理解、感悟的基础。著名小学语文教育专家张田若先生把学生是否读熟课文作为评判一节语文课教学的成败标准。没读熟,理解从何谈起?没读懂,感悟因何而来?这是无需论证的。而我们传统的阅读教学手段是串讲(至今为大多数教师所采用)。从词义到段意、从段意到中心思想、从中心思想到写作方法,老师一路讲下来,学生记在笔记上,再背下来,一篇课文就算教完了。本该是方法性和价值性的知识被教成了事实性知识,使阅读教学失去了应该存在的意义。老师根本不考虑学生是否理解了、感悟了,只要把自己理解、感悟的东西灌到学生头脑里就自认完成了教学任务,也就没必要让学生花大力气去读。当然期间也有读,但只是作为一种过渡手段,充其量是把要串讲的内容展示出来以便开讲,这种没有触及文章灵魂的读是不能算作读的。笔者认为,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主要弊端是缺少那种全身心投入的真正意义上的读。“文不读熟不开讲”。许多农村小学的学生小学毕业时读书还存在添字、丢字、读破句、唱读、数读的现象,又何谈理解和感悟?语文教学质量又在何处呢?二是充分发挥读的巨大潜力读是最简捷高效和广域的语文学习过程。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现”,经验之谈也。对一篇文章,初读之,遇新词僻字,想法识之;再读之,或体味,或求证,或辩论,揣摩文意;三读之,含英咀华,与作者做心灵沟通。如果把读的潜力发挥到极致,小学语文教学就会如庖丁解牛,游刃有余。在小学语文教学中,读既要体现在课堂教学上,也要极力体现在课外。作为课堂教学的一种教学手段和程序,读要分层次贯穿于全课。一般来说,这种层次可分四部分,即初读、熟读、精读和品读。初读扫清文字障碍。初读主要在学生预习阶段,让学生在预习中把课文读正确,不能错字、掉字,不能出现有破句的问题。在组织教学时也可组织初读,用来检查学生预习情况,对错字和疑难词语进行纠正和拓展教学。熟读是流利、准确读出课文,了解课文大意,理清脉络。在读的过程中结合特定语句理解词义,懂得一句话表达一个完整的意思,抓住文章的主要内容。精读要读出感情,品味语言,感悟形象。在学生读正确、流利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把课文读懂,读出字面背后的意思,进而读出感情来,达到品味语言、体会情感、感悟形象的目的。这是阅读教学最主要的一个环节,也是许多课堂最失败的环节。教师往往越俎代庖,使学生即不能深入的读,又不能有效的悟。缺少了适量和投入的读,教师教的力不从心,学生学得味同嚼蜡,效果自然出不来。品读是在对课文有了明晰感悟的基础上,通过赏析和反思,完善与修改,以及读写训练的结合,内化情感价值、深化语文素养。这一层次,要视学生的基础,因材施教,循序渐进,不要强求。这种阅读“四部曲”不仅是阅读教学的程序,也是读者内化读物的过程,要通过阅读教学把这“四部曲”植根于先生心里,运用于课堂之外。在课外,让读以娱乐性的方式来拓展语文学习的空间,提高语文学习的质量。孩子们的课余时间大多被习题挤占,语文学习兴趣也在大量做练习中消磨殆尽。其实,语文能力的提高只要大量阅读就够了。这一方面,北美的阅读教育给予我们的启示良多。在加拿大,为了鼓励阅读,不管是社区图书馆还是学校、班级图书室,都有各种各样的奖励办法,如为阅读满一定数量的孩子发放阅读奖牌等。而且,那里学校的课堂教学中,每天的自由阅读时间一般都在15分钟甚至半小时以上。加拿大基础教育的目标,是在小学三年级之前学习阅读,四年级开始运用超强的阅读能力学习学科知识。可见,小学语文教学要着力培养学生自主阅读能力,以便学生在课外大量阅读。课外阅读要取得良好效果,一要在课堂教学中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教会阅读技巧。课外阅读是课堂教学的自然延伸,是从课堂教学中所获得的阅读能力的运用。课外阅读得以实现,其兴趣和技巧来自课堂。二要组织交流。成立阅读小组,进行阅读竞赛、征文等活动,让学生的阅读在一定的情境、时空氛围中有组织、有目的的进行。小学生的阅读如果缺乏指向性,阅读兴趣和效果就会慢慢减弱。三要提倡让学生读喜欢的、适合儿童口味的书。北师大教授王泉根在2012年“儿童阅读在中国”主题交流会暨名校新校本系列图书首发式上呼吁“小学语文教学中,应该注重以儿童为本位,让孩子看他们最喜欢看的书,把小学语文儿童文学化。”这是基于儿童身心发展和认知规律的中肯提醒。如果我们在课堂教学中做不到,课外也做不到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