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衡水文玩史话衡水古处冀、兖、青三州犬牙交错边界,是古黄河流经之地,上古时期就留下了有易氏、有穷氏等部落先民的足迹,在这片贫瘠的土地孕育了辉煌的文明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先秦时期在衡水市域内就出现过饶、昌、武罗、武城、扶柳、观津、武遂、棘津、蓨等城邑聚落,我们脚下的黄土曾是黄河中下游的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地带。 细数衡水的文玩产业的根源,和名满天下的北京琉璃厂古旧书业颇有瓜葛。民俗学家张涵锐先生在北京琉璃厂书肆逸乘载道“琉璃厂书肆。自前清乾嘉以来,多系江西人经营。相传最初有某氏,来京会试不第,在此设肆,自撰八股文试贴诗,镌版出售,借此谋生,后来者以同乡关系,亦多仿此而行,遂成一集团,至清末科举废除,此集团亦无形涣散。代之而兴者,以河北省南宫冀县等处人为多;盖彼此引荐子侄,岁由乡间入城谋生者也。古董字画业,则以北直深县人为最多云。”从前人所拓北直文昌会馆之碑文,可知自清咸同年间,衡水一带在琉璃厂从事古旧书经营的人员已初具规模,至光绪中叶远胜“江西帮”而代之。“北直书行在会已故诸公”碑文共列三秩,第一秩八十四人,衡水籍人士四十八人,第二秩七十八人,衡水籍人士四十八人;第三秩七十八人,衡水籍人士四十三人。通学斋主孙殿起先生的琉璃厂书肆三记收录上溯道咸年间,下至1946年这一时期在琉璃厂开设书业店铺计三百单五处,而由冀县、枣强、阜城、景县等衡水籍人士开办的共一百六十四处。其贩书传薪记中载到当时琉璃厂以经营古玩字画为主的店铺共一百四十六处,,衡水籍人开设的有六十处,其中知名的古玩店如孙虞臣开的“茹古斋”、萧虎臣和杨伯衡开的“博韫斋”等。而以书画装裱业为主的店铺共十九处,衡水籍人士开设的有十一处。上述资料,记录了当年琉璃厂从业人员中衡水籍人占有相当大的比例,这种深远的文化底蕴对于今天衡水古玩市场的形成有着极其深远的影响。 时琉璃厂有“衡水街”之称。然细考真正衡水县籍的人士并不很多,时衡水专区未建,衡水县明属深州,清归冀州,不应出现于今相符的此称。究其原委,“衡水街”语出“衡水帮”,著名京俗研究专家叶祖孚先生在琉璃厂的三种古玩铺有所叙述:“论古斋是河北衡水人开设的,人们叫这类铺子为“衡水帮”。同治元年(公元1862年)衡水人萧秉彝来北京琉璃厂开设了论古斋和信远斋两座古玩铺。先是乾隆年间修四库全书时,萧家有人(名不详)在琉璃厂卖茶,供应过往行人。后来有人给他传授了宫廷制作酸梅汤的秘方,到琉璃厂来逛书店、古玩铺的人也把喝萧家酸梅汤当成了一种消暑习惯。道光年间,萧家靠卖酸梅汤和果脯发了财,原本想让儿子萧秉彝攻读诗书,以猎取功名,但萧秉彝不爱念书,考试时名落孙山,于是他就用经营卖酸梅汤的信远斋所赚来的钱买了很多书画,在信远斋的对门另租了一间房挂了出去,起名“论古斋藏画处”,供人们欣赏和选购。从此,萧家就开起了两个店铺论古斋和信远斋。还另有一个说法是,萧家先开设了论古斋,赚了钱以后又买下了对门信远斋的门脸。论古斋在琉璃厂经营了八十年,到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的第二年,即公元1942年关张。信远斋一直经营至今。从前,信远斋在夏季每天只卖两缸按照宫廷秘方制作的酸梅汤。酸梅汤从半夜里就放在绿桶里冰镇着,上午十时才盛放在两口青花瓷的缸里,抬出来售卖,卖完即止。那时的顾客讲究手捧一只小釉碗,慢悠悠地喝酸梅汤。信远斋门口挂着两块由宣统皇帝师傅朱益藩书写的牌匾:“信远斋”和“蜜果店”,客人们边喝着冰凉可口的酸梅汤,边欣赏着那潇洒流利的书法,成为一种乐趣” 。衡水萧家来京最早,业此最久,而信远斋于琉璃厂又极负盛名,遂及周边各县,均称作衡水人士,经营铺店叫做“衡水帮”,琉璃厂俗呼“衡水街”,慢慢给人以一个衡水地域概念,对后河北省建专于衡水县不无影响,从中可见一种成熟的文化转而带动经济政治的作用非同小可。 由于衡水靠近北京,来往比较便利,很多衡水籍人士从明朝起就在琉璃厂从事图书的修补和装裱,或者经营小本图书生意。通过朋友带朋友,同乡带同乡的传承关系使得不少衡水人来到琉璃厂以买书卖书为生,他们勤劳质朴,在漫长的学徒生涯中把琉璃厂好的传统发扬光大,营造了蛮声海外的琉璃厂文化。他们在与书的接触中,逐渐熟悉了书的版本、源流、内容,既继承师傅的传授,又接近学者专家,受其熏陶,日久天长,他们自己也成为版本目录学方面的专家或者成为成功的书商。衡水籍人士聪明好学,很能抓住商机,在琉璃厂的书籍、古玩、南纸三大行业中,他们均有涉足,并独领风骚。尤其是咸同以来的厂肆刻书,为弘扬历史文化xxx,作出了不朽贡献。据河北省出版志载,琉璃厂衡水籍人士在刻印坊刊本方面,有重大影响的店铺有十九家,刻印著名的书籍四十八部。 衡水人在琉璃厂成为业务主办、店堂经理和书业老板的很多,他们在经营自己事业的同时打造了琉璃厂。他们为抢救历史文化xxx,繁荣现代学术文化,抵制帝国主义文化侵略,保护国宝,所作出的贡献永载史册,彪炳千秋。 藻玉堂藏书处主人王雨,字子霖。二十世纪三十年代以收得聊城海源阁藏书而名噪北平。在同行业中威望很高,素称“书业专家”,每遇古钞秘籍或宋元旧錾,多请其寓目,凭其一语而定。当然他也有走“眼”之时,曾将宋刊毛诗误作明刊作价百元售予北平图书馆,馆长徐森玉发觉后指点于他,王氏感恩不已。他很早就结识了梁启超,为饮冰室收购过大量秘笈珍本,给梁氏得学术研究提供了莫大便利。他还请后来成为金石大家的张樾丞为梁启超所书的龙飞虎卧刻字。梁氏与其交情深厚,视为挚友,藻玉堂即其资助开设的,连匾额也出自梁氏手书(“藏书处”为沈尹默后补)。王雨家中存有大量梁氏墨迹,如折扇、砚台、墨盒等物。他对梁氏崇拜之至,甚而影响了在京读书的族侄王玉哲,后专攻文史,继承梁氏衣钵,成为我国著名先秦史学家。爱屋及乌,梁氏的及门弟子与王雨也交往颇多,瓜蒂庵主人谢国桢就从藻玉堂得到了海内孤本不下带编。可惜“XXX”期间,子霖先生受康生点名,被逐回老家深县张邱村xxx。 松筠阁始建于清光绪二十四年,原名“集文阁”,店主刘际唐,字胜虞,衡水县小刘庄人。其去世后,松筠阁交其长子刘殿文经营。初以经营线装古籍图书为主,后因北平沦陷生意惨淡,而此时正逢“五四”运动之后,新期刊风起云涌,精明的刘殿文另辟蹊径,将松筠阁转为以专营杂志为主的店铺。 他每日不辞辛苦地到西小市或鬼市上“抓货”,对别人不屑一顾的旧杂志,他用极低廉的价格购进,然后整理配出完整成套的老杂志转而售出。由于进价低廉,利润非常可观,加之业务娴熟,服务周到,久而久之,便赢得了同行敬送的“杂志大王”的雅号。刘际唐勤学深思,于平时的一买一卖中,见到好的杂志必随时记录,积累多年终于完成12册的中国杂志知见目录,这是中国第一本杂志目录。二十世纪初期,帝国主义列强推行文化侵略政策,大肆劫掠中国文化典籍。一首竹枝词说的分明,“大雅于今已式微,海王村店古书稀。如何碧眼黄须客,卷尽元明板本归。” 刘际唐注意到了这种文化外流,国粹罄尽的危险状况,作出坚决斗争。某日日本人松村太郎至松筠阁古书店购书,与学徒张子兴发生口角,他猖狂地要书店辞退张子兴,并以不到书店买书为要挟。刘际唐拍案而起,“小店宁勿关门,绝无辞退张师弟之理”,当即拒绝了日本人的无理要求,一时传为琉璃厂美谈。新中国成立后,子承父业的刘殿文带领松筠阁同其他一百余家私人书肆一道并入中国书店,并担任中国书店期刊门市部主任。刘殿文之子刘广振被誉为第三代“杂志大王”。他有着超人的记忆力,对所见过的杂志,过目不忘,烂熟于心,进入中国书店后也是一直从事期刊集配工作。吴晓玲、郑振铎、刘半农、刘景超都常来书店通过刘广振选购旧期刊或旧报纸。唐弢原在上海住,每次来京都到这里选书,搬到北京后,经常把所要之书目列个单子交给刘广振,刘很快便把其所要之书配齐送去。刘氏三代“杂志大王”为现代文学的繁荣作出了突出贡献。 孙殿起作为现代版本目录学家对中国传统文化贡献尤巨,他字耀卿,别号贸翁,河北省冀县人。少年时,聪颖好学,博学而强记,光绪三十四年经友人荐至北京琉璃厂宏京堂书坊学徒,后于鸿宝阁、文昌会馆会文斋任司帐店员。他如鱼得水,深入学习掌握图书版本目录知识,勤于敬业,终日埋头于古籍群书之间,视野扩大,学业长进,成为经营书业的行家。民国八年他独创通学斋书店,因其精识书籍版本,明辨优劣,生意益隆。他贩书数十年,养就一种良好习惯,凡经其过眼和贩过之书籍,均一一记录其书名、卷数、作者姓名、籍贯、刻印时间、刊印厂肆、书之序、跋、校勘等资料,日积月累,终于于民国二十三年编纂成为煌煌十二卷之多的丛书目录拾遗。民国二十五年他又编纂了贩书偶记二十卷,该书是清代以来的图书总目,相当于四库全书的续编,以收清代著作为主,兼收少数明代小说、辛亥革命至抗日战争前有关古代文化的著作。对四库全书中收录的清代的著作,只录其卷数、版本不同者。这样一项文化程,即使由专业图书收藏机构来整理,所需时力难以计算,而竟由他一人编纂成书,可见其对弘扬中华文明、为研究者和学子提供的方便,所作贡献之大。贩书偶记由通学斋书店出版发行以后,风靡全国,版本部门、图书机构、出版机构、文化教育部门、研究学者和专家争相购买,编史修志单位更是视若珍宝,影响之大,令人起敬。无怪著名学者伦哲如写序赞道:“君博贤而强记。其博贤也,能详人所略。他人研究者,宋元版耳,君于版本外,尤留意近代汉宋之渊源。诗古文辞之流别,了晰于胸,随一书,即能别其优劣。其强记也,始举一事证之。君曾窥我架xxx,凡某类缺某种、某卷,某卷缺某页,默志之,一一为余觅补气爽,君最勤析辨异,恒至午夜,饿忘食,倦忘息。君心最细,每校书,一点一画不肯忽。”孙殿起不仅长于目录学,对厂肆掌故,各省竹枝词及茶烟方面均有研究。著有:清代禁书知见录、琉璃厂小志、台湾风土杂咏、慈仁寺志、烟草稿、茶谱、各省竹枝词汇编等。孙殿起辛劳一生,对社会奉献甚多。于一九五八年辞世,享年六十五岁。他的事业由其得力门生、亦其外甥雷梦水继续经营和发展。 雷梦水,冀县谢家庄人,十五岁随孙学徒,得其亲传,后来又得朱自清、邓之诚、郑振铎、阿英、王冶秋等专家指点,对于古籍方面的知识更趋丰富。孙殿起逝世后,他和张次溪、陈怀谷、赵羡渔等人协助整理先后出版了舅氏遗著琉璃厂小志、北京风俗杂咏、庚午南游记、记伦哲如先生、贩书偶记 续编 等大作。他继承先师详细占有资料的优点,挨家访问,了解书商搜书的历史,一九六三年撰写了琉璃厂书肆四记。后又撰写了慈仁寺考略、古书经眼录、隆福寺书肆记、贩书偶记校记、室名别号索引补编、书林琐记、先师孙耀卿先生年谱等专业书籍。 另有一些没有固定门面在的经营者,从外地收来古旧书,转给各个店铺,也为保护历史文化xxx出力不少。成绩颇大如衡水县籍彭文麟,其经常去两江、两湖、山东、山西走动。曾因在山西某一古玩店廉价收得永乐大典十余册,而轰动京城旧书业。 涉足具地方特产性质的南纸行业,是衡水籍人士勇于进取精神的一种表现。民国时,身怀制笔绝技的衡水河西街人肖鸿度走进戴月轩笔庄,深受店主赏识,掌戴月轩琉璃厂门市数十载。深县何辛庄徐洁宾十余岁入谢松岱的“一得阁”学徒。后谢先生家遇急事返乡前,将秘方和店铺传予徐氏。徐洁宾接手“一得阁”后,进行了技术改进 。因墨汁品质优越,备受文人墨客青睐,销量剧增,遂于琉璃厂扩建厂房,大批生产。新中国建立之初,老掌柜徐洁宾患病,业务交其子徐子嘉掌管。 不少衡水籍人士在琉璃厂刻苦锻炼,精心钻研,成为知名的专家学者。如文物收藏捐献大家孙瀛州、耿其昌师徒。文物鉴定家郭纪森、马宝山、张宗序等老先生都由琉璃厂学徒而成名。国家文物局有许多老专家,也是从衡水走出去的,如书画鉴定家刘九庵、青铜器专家王文昶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