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课程整合 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课程整合姓 名:王桂兰单 位: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三中学通信地址: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三中学邮 编:441800联系电话:8238088利用信息技术 实现课程整合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的有机整合 湖北省老河口市第三中学 王桂兰 摘要:信息技术的发展,并改变着传统的教育观念、教育结构、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信息技术是提高教学质量、推进素质教育的重要手段,是推动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方面。信息技术的使用可以增强教学的趣味性,激发学习者的学习积极性,使学习者能够愉快、高效地获取知识。本文主要介绍了信息技术在历史教学中整合的一些方法。信息技术与历史教学整合,是“信息技术与学科课程整合”中的一个部分。现代信息技术和多媒体课件的应用,使得我们的课堂教学容量增大了、色彩丰富了,生动性增强了,从而提高了教学效率,增强了教学效果。 关键词:信息技术;课程整合;能力培养; 多媒体课件当今社会的信息化速度日趋加快,中学教育要跟上时代发展的要求,走信息化之路是必然的选择。随着信息技术的迅速发展,现代教学媒体,特别是以计算机为中心的现代化教学媒体,已逐步为广大中小学所采用。我国著名科学家钱学森对未来教育作了如此论述:“未来教育=人脑+电脑+网络”。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必将大大促进现代教育的发展,也必将促进各学科教学的现代化,使各学科教学发生巨大变革,从而增加教学的容量、提高教学的质量。在“信息技术与学科整合”这个大环境下,我们历史教学也应该立足实际,寻求创新。历史学科知识包罗万象,古今中外上下五千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等历史内容构成了浩瀚的知识海洋,其信息量大,多元思维成分多的特点是任何学科所不及的。因此,在历史学科教学中利用网络资源对学生进行能力的培养具有得天独厚的有利条件,如何使信息技术与本学科在教与学的过程中有机整合,是值得每位历史教师探究的一个重大课题。一、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涵义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不是简单地把信息技术仅仅作为辅助教师教的演示工具,而是要实现信息技术与学科教学的“融合”。 为了实现这种“融合”,就必须改变传统的单一辅助教学的观点,从课程的整体观考虑信息技术的功能与作用。在先进的教育思想、理论的指导下,尤其是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把以计算机为核心的信息技术作为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认知工具与情感激励工具,来促进传统教学方式的根本变革,也就是促进以教师为中心的教学结构与教学模式的变革,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历史课程作为一门基础的人文学科,它既要传授知识,又要发展多种能力如学习能力、信息处理技术、解决问题能力, 还要培养品德。在这一过程中,学生必须成为学习的主动者,学习的许多目标都要通过学生积极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历史学科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就是指在历史学科教学过程中,把信息技术、信息资源、信息方法、人力资源和课程相关内容有机结合,用科学模拟的方法将历史教学中抽象的概念直观地表达出来,把体现本质的现象从复杂繁琐的历史表象中提炼出来,把难以观察、掌握的历史发展规律综合体现出来,从而有助于学生用直观感知过去的历史事件、培养历史意识、认清历史发展的规律,师生共同完成历史学科教学任务的一种新型教学方式。二、课程整合下的新型历史教学模式信息技术创设了一个以学生为主体、教师为主导的学习环境,有效的改进了课堂教学。在历史教学与信息技术整合的学习模式中,强调学生的主体性,要求充分发挥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学生被看作知识构建过程中的积极参与者,学习中的许多目标和任务都要学生主动、有目的地获取材料来实现。同时教师是学生学习过程的组织者、指导者、促进者和咨询者,教师的主导作用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优化。在这种理念的指导下,学者们提出“以学为主 任务驱动”的历史与信息技术整合的新型学习模式。这种模式的基本操作流程如下:教师:创设情景任务呈现启发指导激励求新学生:进入情景自主探索协作学习交流反馈在这种模式下,教师指导学生在信息技术的帮助下,自主完成学习任务。首先教师在课前根据历史学科性质和具体教学内容的特点,按大纲要求对教材进行处理分析,用问题的形式呈现教学内容,连同所创设的学习情境,以多媒体课件的形式呈现给学生。学生进入情境后,在教师的指导下利用教师提供的资料进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并利用信息技术完成任务,最后师生一起进行评价讨论。在这种模式的学习过程中,建构主义思想,特别是“以学生为主”的基本思想得到了充分体现。这种学习模式以多媒体情境创设和层次丰富的“任务呈现”为基础,学生在情境中学习,以“任务”推动学习,以“任务”贯穿学习。这时教师的主导作用更应表现在学习环境与资源的构建和学习内容任务的设计上,而不仅仅停留在教学讲解水平和表演能力上。通过对教学系统运行的整体优化,使课堂教学效果得到显著的提高,从而有效的促进了全体学生全面、和谐地发展。 三、课程整合下的多媒体课件设计历史学科的特点之一就是具体性,历史资料繁多,结论又是以史料为依据,在此基础上加以分析、推理而得出的。多媒体课件的一大优点就是存储信息大,它可以将大量的必需的文字、图像资料融入投影、录音、录像、电影、电视和计算机CAI技术等电化教学手段,通过文字、符号、图形图像、音响、荧屏等多维的信号手段整合,向学生显示历史事件、人物活动、语言情感等,用无声和有声两种语言,同时调动学生大脑两个半球的活动,化平面的视觉接受为立体的视听接受,用艺术形象的情景再现,把感人的情节、语言、音乐融入枯燥的板书图示中,激发学生的兴趣情感,既有利于培养学生分析、综合、归纳、比较、概括等能力,提高学生的创新思维素质;又能激发学生对真善美、假恶丑的鉴别,培养学生良好的道德情操和高尚人格,全面完成历史课寓德育教育于智育教育之中的教育教学目标和任务。1多媒体课件的选题选题是课件设计的关键,主题的选择可以涉及与学生学习有关的学科知识、人文社会、自然科学等方面。在选题时应注意以下原则:(1) 教育性:要符合学习对象的特点,选题内容有一定的教育意义,突出学习中的重点,注意启发,促进思维,培养能力。(2) 科学性:选题内容正确、逻辑严谨,层次清楚,扩展资源内容健康、合情合理,突出专题特征。 (3) 整合性:选题要在专题范围内自成体系,各相关知识点要围绕专题设立,不仅仅局限于书本内容,允许在该专题涉及的范围内含盖相关学科,体现了学科的整合,但也要切记不要为了整合而整合。2多媒体课件的内容设计多媒体课件主要包含以下基本内容:(1) 展示学习专题相关的结构化的知识,把课程学习内容相关的文本、图形、图像、动态资料等进行知识结构化重组。(2) 将与学习专题相关的、扩展性的学习素材资源进行收集管理。(3) 根据学习专题相关的思考性问题、形成性练习和总结性考查的评测资料,让学习者能进行交互式的自我学习评价。 如丝绸之路课件的设计思路1选题丝绸之路是(人教版)初中一年级中国历史教学内容2适用对象初中一年级学生3教学目标知识目标知道丝绸之路开辟的背景、时间、起止点和历史功绩。了解丝绸之路丰富的历史文物古迹和绚丽多彩的西域民族风情。 能力目标 通过本节几个问题的探讨,培养学生综合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正确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培养辩证分析问题的能力。通过欣赏丝绸之路沿线优美的自然风光、古代文化艺术,培养学生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情义目标通过学习,对学生进行国情教育,培养学生的爱国主义感情。 通过丝绸之路的楼兰、高昌、交城等文化名城、军事重镇被无情的沙漠吞噬的事实,引起学生强烈的震撼,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4设计思路本课件分为四部分。众所周知,丝绸之路是一条古代商业通道,它开辟了中外陆路交通的新纪元,成为古代中国同西亚、欧洲、非洲的经济文化交流的友谊之路,是连通东西方最长的国际商道,为中西方文化和经济交流起到不可估量的作用,设计该课件的宗旨是让学生了解丝绸之路的相关知识,(不仅仅是历史知识还包括语文、地理、人文等知识)。结合地理、语文等课程的知识进行历史学习,培养初步的史地结合能力和学科渗透能力。(1)丝绸之路示意图在路线图中重要的地方用红色动态小圈作标志,点击每一个红色小圈就进入一个学习区域,都可学到一些相关的知识。这些主要学习区如:长安、河西走廊(河西四郡)、玉门关、匈奴、西域都护府、葱岭、大秦、身毒(印度)等几个地方,主要材料有图片、文字资料等。使用者可以通过寻访来理解丝绸之路在中外经济文化交流中的桥梁作用。(2)相关资料这部分是丝绸之路扩展知识资源展示,主要介绍了丝绸之路的由来、张骞出使西域、草原丝绸之路、海上丝绸之路以及相关视频资料和描写丝路沿途的诗词。(3)文物古迹通过大量图片和文字让学生全面的了解巍峨的嘉峪关、中西文化融合的莫高窟、神秘的楼兰古城(4)民族风情民族风情中学生可以通过文字资料和相关图片领略西部少数民族的风士人情、习俗、节庆。(5)课后自测分为填空题、选择题、选图题和简答题四种题型,学生可以通过测试进行自我评价,发现自己的不足,进行针对性的学习。 通过上例我们不难看出在 “课程整合”中,利用多媒体技术可以创造数字化的学习环境,创设主动学习情景,创设条件让学生最大限度地接触信息技术,让信息技术成为学生强大的认知工具,最终达到改善学习的目的。同时,多媒体课件所具有的交互性,能及时地反馈信息,实现教师和学生之间的双向交流,对学生整个学习过程进行个别化的时实指导,真正实现因材施教。实现信息技术与历史课程的整合,对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创建新型的教学结构、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与信息能力,提供了一个理想的教学环境。由此可见,只有实现信息技术应用与历史教学的整合,才能真正实现历史课程的育人功能。作为新时代的教师,我们要在建构主义理论的指导下,在以多媒体技术为核心的信息化学习环境中,重新构建历史学习环境,实现“学科教学改革、创新精神培养、实践能力训练、信息技术应用”的有机整合,以此提高学生的历史素养和信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参考文献:1 师书恩编著计算机辅助教育(1993北京师大出版社)2李克东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目标和方法改善学习,吉林教育出版社,2001.83解月光基于整合理念的信息技术教学应用模式J中小学信息技术教育,2002,(6)4黄甫全试论信息技术与课程整合的基本策略J电化教育研究,2002,(7)5 祝智庭主编现代教育技术走信息化教育 3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