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页
第2页 / 共10页
第3页 / 共10页
第4页 / 共10页
第5页 / 共10页
第6页 / 共10页
第7页 / 共10页
第8页 / 共10页
第9页 / 共10页
第10页 / 共10页
亲,该文档总共10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新人教版九年级化学上册第七单元燃料及其利用巩固练习试卷(完整)(考试时间:90分钟,总分100分)班级:_ 姓名:_ 分数:_一、单选题(每小题3分,共计24分)1、推理是研究和学习化学的一种重要方法。下列推理正确的是A氧化物中含有氧元素,所以含有氧元素的化合物一定是氧化物B分子、原子都是不带电的粒子,所以不带电的粒子一定是分子或原子C点燃可燃性气体之前要验纯,所以点燃氢气前也要验纯D燃烧都伴随着发光、放热,所以有发光、放热现象的就是燃烧2、人类社会的发展离不开能源。下列物质属于新能源的是A可燃冰B太阳能C石油D煤3、如图描绘了成语“釜底抽薪”,其体现的灭火原理是A隔绝氧气B降低可燃物的温度C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D移走可燃物4、自动灭火陶瓷砖在发生火灾时,砖会裂开,喷出氦气和二氧化碳,从而扑灭火焰。此陶瓷砖的灭火原理是A清除可燃物B降低可燃物的着火点C使可燃物与氧气隔绝D降温到可燃物着火点以下5、化学与人类的生活、生产关系密切。下列相关说法正确的是A加碘食盐中的碘指的是碘单质B为了身体健康,建议多饮用蒸馏水C天然气是可再生的清洁能源D“碳达峰”及“碳中和”的碳指的是,它是引起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6、下列有关碳和碳的氧化物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金刚石、石墨、C60都是由碳原子构成的,性质相同BC与CO2反应放热CC、CO都具有还原性和可燃性DCO、CO2都有毒7、蒙冲斗舰数十艘,实以薪草,膏油灌其中,盖放诸船,同时发火,时风盛猛,悉延烧岸上营落。(晋陈寿三国志)下列认知有误的是A“薪草”“膏油”是可燃物B“同时发火”降低了“诸船”的着火点C“时风盛猛”提供充足的氧气D“膏油”着火不宜用水灭火8、 “碳中和”是指一定时间内排放的碳总量与吸收的碳总量相互抵消,实现“零排放”。下列行为不利于实现碳中和的是A使用新技术提高传统能源的利用效率B大力植树造林,严禁乱砍滥伐C大量使用一次性餐具D利用风能实现清洁发电二、填空题(每小题4分,共计40分)1、2021年五一假期中,长沙地铁线网客流强度连续五天位居全国第一,长沙也是中部地区首个登顶地铁客流强度全国第一的城市,实打实地“火”了一把。(1)长沙地铁内环境宜人,人人都文明乘车,禁止携带臭豆腐等有较大气味的物品上车,原因是_,较大气味可能引起他人不适。(2)为了保证地铁的乘车安全,同样禁止携带易燃易爆物进站,因为这些物质一旦同时满足_、_两个条件,就会引发火灾甚至爆炸。2、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做了一个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向一个空集气瓶和一个充满SO2的集气瓶中各加入少量水。分别将表中所列物质放入上述两种液体中,请你完成如下实验报告。加入的物质现象水SO2加水植物叶子或果皮_锌粒_大理石_3、用下图装置探究可燃物燃烧的条件。和中不燃烧,中发生燃烧。已知:白磷着火点为40,红磷着火点为240。(1)对比和,说明可燃物燃烧的条件之一是_。(2)探究可燃物燃烧的另一个条件,中试管内气体是_。4、保护空气,节能减排。(1)如图为自然界中的碳循环(部分)。产生CO2的途径有_(答1条)。海水可吸收CO2,水与CO2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2)过度排放CO2会导致的环境问题有_(答1条)。(3)北京打造“慢行交通系统”,助力低碳生活。下列出行方式符合上述要求的是_(填序号)。A步行B骑自行车C开私家车5、冬奥会火炬“飞扬”采用氢气作为燃料,氢气在空气中燃烧需要满足的条件是_;将氢气存储在高压燃料罐中,分子间间隔变_。6、人类社会的发展需要充足的能源和良好的环境。(1)煤、石油、天然气是人类常用的化石燃料,它们都是(填“可再生”或“不可再生”)_能源。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2)石油中的主要元素是_;利用石油中各成分的_不同,将石油加热炼制可以得到汽油、柴油等产品。(3)冬季取暖使煤炭使用量增加,煤燃烧时除产生二氧化碳会增强温室效应之外,还排放出_,溶于雨水会形成酸雨。(4)化石燃料对环境的影响较大,未来最理想的清洁、高效燃料是_。7、能源的开发、利用与人类社会的可持续发展息息相关。(1)白居易有诗句:“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下列能源可以“春风吹又生”的是(填序号)_a.氢能 b.石油 c.风能 d.煤炭(2)中兴缺“芯”事件震惊国人。芯片是电脑、智能家庭等的核心部件,芯片的主要成分是纯度极高的硅,其运算速率与硅的纯度有关。晶体硅(Si)制得的太阳能电池,是将太阳能转化为_能。硅与金刚石结构相似,则构成硅的粒子是_(填粒子名称),硅原子的结构示意图为_,硅元素的最高正化合价等于其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硅元素最高正化合价对应氧化物的化学式为_。在高温条件下金属镁可与上述氧化物反应制得单质硅,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8、在“爱我晋中”的研学活动中,同学们收集到以下几方面信息。请运用所学化学知识,就相关问题表达观点,完成下题。(1)调查晋中市空气质量状况,同学们收集到我市12月5日的空气质量报告如图,可以看出,当天空气质量状况_,其中能引起酸雨的有害气体是_。(用化学式表示)。(2)参观晋商博物馆,同学们看到了一张保存完好的票号票据如图,其中用墨书写的“拾圓”至今字迹清晰,说明碳具有_的性质,除此之外碳单质还有许多用途,写出石墨的一种用途_。(3)走访煤炭企业,同学们发现煤层气(主要成分为甲烷)的开采与利用更加科学环保,写出煤层气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煤层气运输需压缩为液态,从微观角度解释压缩后分子间的间隔会_。(4)了解老陈醋的制作工艺,老陈醋属于_(填“纯净物”或“混合物”)。酿造所用水质不同,醋的风味不同,检验水质的软硬可用_。获取化学知识有很多途径,你常用的是_(可多选)。A上网查阅 B实地考察 C同学交流 D咨询老师9、天然气是常用的家用燃料。(1)化石燃料有煤、_和天然气。(2)天然气(主要成分CH4)充分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3)若天燃气燃烧不充分,火焰呈黄色,锅底会出现黑色物质,此时可将灶具的进风口_(填“调大”或“调小”)。10、结合下图实验,回答有关问题。(1)实验A中,通过_现象说明可燃物燃烧需要温度达到着火点;(2)实验B中,待火柴_时将铁丝伸入集气瓶;(3)实验C中,证明二氧化碳的化学性质是_;(4)实验D中,点燃氢气的实验现象为_。三、计算题(每小题4分,共计36分)1、用图1所示的装置制取二氧化碳并测定石灰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化学反应方程式是,将稀盐酸全部加入锥形瓶中,天平示数的变化如图2所示,请计算:(1)生产二氧化碳气体的质量为_?(2)计算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_?2、钙是人体中的常量元素,因缺钙而导致骨质疏松、佝偻病等的患者应在医生的指导下服用钙片。某补钙药剂说明书的部分信息如图所示。现将100 g稀盐酸分成五等份,逐次加入用40片该药剂制成的粉末中(其他成分不与盐酸反应,也不含钙元素),得到部分数据与关系图如图,请根据有关信息回答问题。实验次数第一次第三次第四次加入盐酸的质量/g202020剩余固体的质量/g35a20(1)a的数值为。(2)完全反应后生成氯化钙的质量是多少?(写出完整的计算过程)(3)第五次反应后溶液中钙元素的质量是。3、将14.0g硫在一定量的氧气中燃烧,记录如下数据:实验次数123氧气的质量/g4.514.018.0二氧化硫的质量/g9.028.028.0分析数据,回答下列问题(1)在这三次实验中,第_次刚好完全反应(2)在第_次实验中硫有剩余,剩余_g在第_次实验中氧气有剩余,剩余_g若将剩余的硫在剩余的氧气中燃烧,可生成二氧化硫_g4、为测定某金属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称取该样品进行如图所示实验。多次实验后,所得数据(平均值)如下表:反应前质量 充分反应后质量装置+稀硫酸(足量)锌样品装置+剩余物质若锌样品中杂质不参加反应,且不考虑容器中水分蒸发。求:(1)生成氢气的质量为_;(2)该锌样品中锌单质的质量分数(要求写出计算过程)。5、能源利用和环境保护是人类共同关注的问题。(1)石油是一种粘稠状液体,主要含有_两种元素(2)页岩气(CH4)完全燃烧的化学方程式是_。(3)发现邻居天然气泄漏,_(填“可以”或“不可以”)按门铃通知户主。(4)氢气是最环保的能源,氢气燃烧的化学方程是_。100kg的氢气燃烧最多可以生成的水是_kg(写出计算式及计算结果)。6、氢气是理想的高能燃料,其燃烧产物对环境无污染。若充分燃烧8g氢气,在标准状况下,最少需要氧气多少升(标准状况下氧气的密度约为1.43g/L)?7、新近,我国部分城市首次使用二甲醚作为公交车的燃料,有效解决了公交车冒黑烟的问题。二甲醚燃烧的化学方程式可表示为:CaHbOd(二甲醚)3O22CO23H2O请通过计算回答:(1)a_;b_;d_。(2)23 g二甲醚充分燃烧需要多少克氧气?生成多少克二氧化碳?8、实验小组同学做了如图所示的实验。(1)实验现象是迅速涌出柱状的泡沫,可形象地称为“大象牙膏”,其原理主要是在某些催化剂作用下迅速分解产生水和氧气。 此泡沫不能用于灭火的原因是_。(2)用含水质量为83%的过氧化氢溶液100g,在催化剂作用下完全反应,可产生多少质量的氧气?(在答题卡上写出计算过程)_9、天然气是常见的化石燃料。(1)做饭时,若燃气灶的火焰呈现黄色或橙色,锅底出现黑色,应将炉具的进风口调_(填“大”或“小”)。(2)含160g甲烷的天然气充分燃烧,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多少克?(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计算)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