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2 理想的风筝(第二课时)【课时目标】1能有感情地朗读课文重点段落。2品读“放飞风筝”段落,运用第一节课学会的方法揣摩重点词语的表达效果,感悟刘老师身残志坚、乐观开朗的生活态度和可贵精神。3理解课题“理想的风筝”的含义。4学习作者选取典型事例表现人物、通过景物描写烘托人物品质和边叙边议的写作方法。【学习过程】一、温故导入这节课我们继续跟随刘老师一起去放飞(读课题理想的风筝)通过上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这篇课文作者回忆了刘老师的三件事(引说板书:笑谈腿疾 旋转板书 放飞风筝)在这三件事中都有感人的细节描写,细节描写是作者表现人物的灵魂,我们可以借助它来感悟人物。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品读“放飞风筝”中的细节描写,感受作者表达的情感。二、品读“放飞风筝”1.其实生动的细节描写也许就是一个令人难忘的神态、也许就是一串扣人心弦的动作、也许就是一处感人肺腑的语言用心读第六至九自然段,圈出描写刘老师放风筝时生动细腻的感人细节,并在旁边写出这是什么细节描写,令你感动的理由,并有感情地读一读自己所画的句子。(这一部分的教学重点是指导学生能抓住细节描写,并用规范的语言品析。)2.交流他的腿自然不便于奔跑,但他决不肯失去把风筝亲手送上蓝天的快乐。从“决不肯”中你感受到什么?(一种执着,执着地爱着生活)是啊,刘老师不肯失去的是为生活增添快乐的机会。他总是自己手持线拐,让他的孩子或学生远远地擎着风筝。他喊声“起”,便不断拉动手中的线绳,那纸糊的燕子便抖起翅膀,翩翩起舞,扶摇直上。这是动作描写,通过“持”“拉”等动词,具体写出了刘老师放风筝的过程。他不但亲手制作,享受劳动的欢乐,而且还在克服腿疾的困难,享受战胜困难后成功的喜悦。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他脸上漾出的那甜蜜的笑A 出示句子,“漾”这个字让你想到了上节课分析的哪个字?能不能用上节课学到的方法试着分析分析这个字的表达效果?(“漾”的本义是液体因太满而向外流。这里形象地写出了刘老师全身心地投入到自然中,他是那样的快乐。他从内心深处流溢出来的快乐,脸上绽放出甜蜜的笑容,这也感染了身边的每一个学生。)(这是针对课后练习进行方法指导,并在前一节课的基础上进行巩固。)B 刘老师是在什么情况下“漾”出了甜蜜的笑?(放风筝的时候,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在风中翱翔盘旋的时候)C 他为什么如此快乐?这时的他,又在想些什么呢?(燕子的可爱、自在;我也想做燕子;学生们就像一只只活泼可爱的燕子)D 指导朗读。E 经过交流和感情朗读,我想你们对于“漾”这个字的体会一定比刚刚多了,在这个字旁边写上你现在的感受。出示:有一次,他故意撒脱手,任飞舞的纸燕带动长长的线绳和线拐在地上一蹦一跳地飞跑。他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去追赶线端,喊着:“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终于,他气喘吁吁地抓住了线绳,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A 第8自然段重点在讲刘老师放风筝的过程,而这一段重点是讲刘老师(追风筝)。B “故意撒脱手”,不是不小心,是刘老师给他自己的一个挑战,看出他(自信)。C “笑着,叫着,拄着拐杖,蹦跳着”这一连串的动作,使你如此鲜明地感受到生命的存在、活跃和强盛。这样一个头发花白的老人,这样一个腿有残疾的躯体,居然可以释放出那么生龙活虎的能量!这能量从何而来?源于刘老师对生活的热爱!(笑着即不怕困难,乐观;叫着即表示心中的快乐;蹦跳着是一种忘我。)D “你们不要管,我自己来!”指导朗读,读出自信。(喊着是一种自信,虽然我有残疾但我能做得很好)E “得意和满足的神气”,这是神态描写。得意什么?满足什么?让我们感受到刘老师是个充满自信、勇于挑战自我的人。(说明在挑战自我,他用残疾之身为学生作出榜样,影响教育着学生;)3.小结:每年春天,刘老师都会亲手制作各式各样的风筝,那时候,他一定会觉得幸福而充实;放风筝时,他决不肯失去亲手把风筝送上蓝天的快乐,他仰望白云,注视着那青黑的小燕子在风中翱翔盘旋,脸上漾出甜蜜的笑,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追风筝时,他故意撒脱手,任风筝自由飞走,当他拄着拐杖,气喘吁吁地追到风筝的时候,脸上现出得意和满足的神气,那时候,他一定觉得幸福而充实。三、借景烘托1.细节的刻画使人物的形象越来越丰满,也越来越鲜明。同时,同学们有没有发现,作者笔下的“景”也是带有情感的,读一读课文的1至3自然段。体会一下景物有什么特点?让你感受到什么?2.出示:春天又到了想起他放上天空的风筝。(1)写出了春天的生机勃勃。(2)这是一篇写人的文章,为什么开头要写景呢?“A每逢这时,作者就会不由自主地想起刘老师和他的风筝,这就是睹物思人。B这一段景物描写中,自然景物充满活力,所以作者也联想到了有着积极向上的生活态度的刘老师,为下文做好铺垫。这是文章开头的好方法,在以后的习作中我们也可以尝试着学一学。3.像这样写景的,文中还有一处。出示:北方的冬季漫长而枯燥。当春风吹绿了大地的时候,人们的身心一齐苏醒,一种舒展的快意便浮上心头。这句中又有一个字似曾相识。“浮”。能用刚才的方法说说你对这个字的理解吗?(漂浮。写出了人们在春天情不自禁地感到的舒畅与欢欣。)(借景抒情,既要让孩子读懂其中的“情”,更要让孩子在自己的作文中会用。)四、品味心声1.作者苏叔阳写这篇文章时,不见刘老师已经近30年了。在这30年里,他出示:苏叔阳的生平。面对命运不公不低头,是谁影响了苏叔阳?面对病魔不倒下,是谁给了苏叔阳力量?虽然苏叔阳历经磨难,但是他绝不会向命运低头,因为他的世界里永远有那些数不清的理想的风筝。(了解人物,利于突破文章的难点。)2.让我们一起来读一读第10、11自然段,读出对刘老师的思念之情。3.读得真好,读出了作者对刘老师的思念,对刘老师的爱。现在知道作者为什么要以“理想的风筝”为题了吗?(这风筝寄托着刘老师对事业和生活的热爱与追求。同样也暗示着刘老师为我们树立了榜样,为我们播下了一颗理想的种子,让我们在心中升腾起了一只只理想的风筝。)五、总结1. 三个事例我们都学习完了,回忆一下,你觉得这篇课文在写作方法上有什么值得我们学习的吗?(对全文写法的总结,也是借课文进行写作指导。)联想作者在每写一件事后都要写一写自己的感受或同学们的反应,为什么要写?抒发对刘老师的尊敬赞美之情,更衬托出刘老师的令人敬佩。这种写法叫做边叙边议。全文作者选取了刘老师工作和生活两方面的三个典型事例,通过细节描写,塑造了一位意志坚强、乐观自信,对生活充满了强烈的爱和执著的追求的刘老师。2.读了如此生动的文章,让我们觉得自己也成了刘老师的学生,听他上课,和他一起放风筝,他的什么品质感染了你?(学生板书:乐观、自信、坚强、热爱生活)3.课后请同学们读一读苏叔阳的春天的梦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