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户县新阳坡小学 刘建昌 文学家鲁迅先生曾经讲过,要把文章写好,最可靠的还是多看书。现在很多学生几乎视写作文为难题,恰恰就是因为他们不爱看课外书,学生没有通过课外阅读日积月累,知识面没有拓展是很难把文章写好的。很多家长为此会强制性要求学生多看课外书,北京大学季羡林老教授说过,21世纪的青年不仅要文理贯通,还要中西贯通、古今贯通;他还认为一个小学生起码会背两百首古诗,五十篇古文。那么多科目,那么多古今名篇,难道一篇篇强迫学生去背吗?可见这种强迫方法只会背道而驰,学生只会越来越厌倦学习,所以最需要解决的核心问题就是培养学生读课外书的兴趣,只有学生自觉,才能事半功倍。都说兴趣爱好是需要培养的,作为教师和家长,我们应该在平常学习生活中潜移默化培养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让学生在读书中找到乐趣。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生是缺乏获取新知识能力,缺乏发展潜能的学生。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家庭是文化内涵浅薄,平庸的家庭。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学校是呆板沉滞,令人窒息的学校。 一个不重视阅读的民族,必然是一个没有希望的民族。” 这是一个阅览室门口写着的一段话,由此可见,阅读是何等的重要!小学语文课程标准也把课外阅读作为语文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明确指出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而对于农村小学生,则把“喜欢阅读,体会阅读的快乐”放在了首位。那么,如何培养农村小学生的课外阅读兴趣呢?下面是我在多年教学实践中总结出的一些做法: 一、开辟课外阅读时间,让学生有书读。学生在校期间,应给学生开辟课外阅读时间。应充分利用学校现有资源,在教室内设立图书角,发动每个同学都能把自己拥有的课外书放在图书角,供学生借阅。同时,利用家长会等机会,经常向家长宣传让孩子多看课外书的重要性,针对有些家长不知道何种课外读物适合自己孩子阅读的情况,同时也为了避免一些不良读物对学生的影响,列出一些刊物名称供家长参考,使每位家长所购买的书能少而精。然后,发动学生推荐自己拥有的最喜欢的一本书,存放在图书角,登记编号,设专人保管,互相借阅,达到资源共享,从而使家长花较少的钱让子女看更多的书。 有不少家长曾这样埋怨,“孩子的课外书是不少了,可是真正认真阅读过的却不多,很多书买了就买了,并没有起到任何作用。”其实,事实确实如此,对于小学生来说,特别是生长在农村的孩子,在课外自主阅读的时间几乎为零。因此,对于阅读才刚起步的农村小学生来说,校外的课外阅读只能是纸上谈兵而已,要让阅读落到实处,教师必须得在校内安排一定的时间进行。比如:每周确定一至两节课外阅读课,每天早上的晨读时间允许课内阅读任务完成的同学自由阅读课外读物,中午安排二十分钟的时间为自主阅读时间等等。只有确保了孩子们课外阅读的时间,才能有机会让他们走进阅读,体验快乐,从而激发起阅读的兴趣。 二、教学生们放下包袱,轻松阅读。 农村小学低年级的孩子,阅读刚刚起步,他们得借助拼音一字一字慢慢的拼读,因此要读通读熟一篇文章是相当困难的。在刚开始的一段时间里,我的要求只有“读”,只要在读就行,不在乎读得好不好,快不快,熟不熟,“老师看的就是谁读得认真,谁读的声音洪亮”,“不会拼读的字可以问老师和同学”,针对班上的几个学习后进生,我还安排了特殊的阅读内容:两个一起拼读一段话,老师随时进行指导,尽量给他们的读减小难度,在这样没有压力,没有负担的阅读环境中,学生体会到的是阅读的成就感和合作阅读的轻松感。一段时间之后,学生的拼读识字能力就会慢慢增强,阅读速度明显加快,识字量在不知不觉中增长,这样阅读的兴趣就会越来越浓厚。 三、把课外阅读趣味化,让学生享受阅读的快乐。 1、读中激趣 朗读在语文阅读教学中起重要的作用。朗读是引导学生领略课文蕴含情感的极佳途径,而学生富有感情和个性化的朗读就是对语言文字敏锐感觉的表现。小学语文课文,形式多样,文质兼美,充满美的魅力,孕育着美的情趣。如第一场雪,是一篇写景抒情的文章。教学时,我设计了个性化的朗读方式:你喜欢哪一段就读哪一段?你认为怎样读就怎样读?把你的内心感受读出来传染给别人。同学们纷纷行动,很快投入到感情朗读之中。学生通过小组试读、评读,学生感受到了美丽壮观的雪景,体会到作者喜雪、赞雪的思想感情。尊重了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独特体验,折射出多彩的个性特点,更重要的是激发了学生阅读的兴趣。 2、画中激趣 小学语文课文有许多美丽的画面和生动的形象。有些课文描写的意境很美,但学生对语言的理解和感受不深,阅读时往往一带而过,不能充分地形成“表象”。而让学生画画能及时地为学生的思维活动提供必要的表象支撑,解除学生介于文字与实际情境间的思维障碍。可以形象直观地展示课文内容,给人以豁然而悟之感。如林海中有这样一句话:“兴安岭多么会打扮自己啊!青松作衫,白桦为裙,还穿着绣花鞋。”这一句概括地描写了兴安岭的美丽。为了让学生充分感受兴安岭的美丽,我让学生反复朗读、体会。用自己神奇的笔 ,把自己感受到的描绘出来。课堂上学生兴趣盎然,边读边画,边想边画。不多时,一幅幅宛如美丽少女的兴安岭图画跃然纸上。通过作画,学生对课文理解更深了,同时进一步感受到了祖国自然风光的美丽,更激起了对大自然的无限热爱之情。 林海一文,理解兴安岭的“温柔”是难点,只靠朗读是难于理解的。在教学中,我让学生发挥想象。兴安岭的“温柔”和“云横秦岭”会是怎样的一幅画面,然后结合课文内容把自己的想象描一描、画一画。学生在想象中作画,在作画中比较,轻而易举地感受到了兴安岭的温柔。 3、演中激趣 语文教学的资源非常丰富,我们课本中收入了许多有较强表演性体裁的内容。小学生生活积累不多,生活经验也不丰富,在教学中要充分利用课本资源,让学生演一演,做一做,加强学生切身感受和体验,加深对课文的理解。如鸟的天堂一文,写了巴金两次经过“鸟的天堂”看到的不同景象。在学习课文时,我让学生自导自演,自主选择景点和形式。课堂上,“导游”把读懂的课文内容变成解说词,生动、形象地向“游客”作介绍,“游客”也把不懂的问题提出来请教“导游”,学生在活动中尽情地说,好奇地问,自由地想,在轻松和谐的氛围中享受到阅读的愉悦。 四、课内外阅读有效结合,让阅读为学生的乐趣。 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语文课堂教学也是一个不可缺少的平台。比如我教学时,文中出现了“守株待兔”、“掩耳盗铃”等成语。在课上,我先给学生讲了“守株待兔”这个成语故事,学生听了觉得很有趣,于是我趁机了解了班上有哪些学生知道其中的成语故事,让他们讲给班上的同学听,并把他们的故事书也推荐给大家,要求每位同学下去都准备一个成语故事准备下节课交流。当我课后再次询问你所知道的成语故事时,学生们你一言我一语:“此地无银三百两”、“滥竽充数”、“亡羊补牢”“一字千金”都想把自己知道的说给大家听,在班上掀起说故事讲故事的热潮。像这样适宜由课内向课外拓展延伸的阅读内容有很多很多,比如学你别问这是为什么一课就联系到卖火柴的小女孩,就推荐安徒生童话当学生把从课外学到的知识运用于课内时,教师一定要即时当面表扬。比如说组了一个好词,说了一句好话,在写话中借用了好词佳句等等,教师的鼓励是推动学生进步的巨大力量,是让学生保持课外阅读兴趣的灵丹妙药,所以教师千万不要吝啬赞美与表扬。 苏霍姆林斯基在给教师的一百条建议中说:“学生的学习越困难,他的脑力活动中遇到的困难越多。他就越需要多阅读,就象感光力弱的胶卷需要更长的感光时间一样,成绩差的学生,智力也需要更明亮和更长时间的科学知识之光来照耀。不是补习,不是识字一样的督促,而是阅读、阅读、再阅读。”所以,如果我们语文老师能够在孩子学习起步时就培养起他们对课外阅读的浓厚兴趣,那他们将会受益终身。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