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核舟记教学设计李欢 学习目标:1.细读课文,领会雕刻者精巧的技艺。(重点) 2.理清顺序,体会作者巧妙的构思。(难点)教学流程: 一、回顾所学,检查任务1、罔不因势象形 2、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3、中峨冠而多髯者为东坡4、其两膝相比者5、诎右臂支船6、而计其长曾不盈寸7、尝贻余核舟一,盖大苏泛赤壁云。8、而计其长曾不盈寸。盖简桃核修狭者为之。二、细读课文,领会雕刻者精巧的技艺活动一:画核舟,会奇巧 提出问题:我们知道能雕刻百物,神形兼备的人不少,王叔远何以独称“奇巧”?预设:能以径寸之木雕刻各种情态的物品提出问题:那他在文中用径寸之木雕刻的核舟究竟有多大呢?结合课下注释。预设:舟首尾长约八分有奇,高可二黍许。(明代的“八分有奇”到底多长呢?我们一起来看一段材料:“稀世珍宝明代桃核舟“苏东坡夜游赤壁”在宁波被发现的消息传出后,成为文物、收藏界的一大新闻,引起各方强烈反响。长期以来,海内外文物考古工作者一直未发现过明清两代美仑美奂的桃核舟实物或图片,大陆出版的国宝大观一书只能将一枚珍藏于台北故宫的清代雕刻的长达3.厘米的橄榄核舟奉为国宝。专家们认为宁波发现的明桃核舟是世上现存果核舟中雕刻年代最早、形体最小的核舟。此枚明桃核舟首尾长2.厘米、高厘米,共刻有个各具神态的人物,精妙的小窗有轴,可灵活开关,与核舟记描述相吻合。”)活动:从考古发现的材料中我们可以明确了解到核舟的大小尺寸,并且课前也让同学们自行描绘核舟的草图,那接下来请同学们根据课文中作者对核舟内容的描述,在你原画中进行修改和补充。(要求:1.可以适当的放大核舟的尺寸 2.尽可能的包含文中所描述的内容,如人、窗、箬篷、楫、炉、壶、对联等3、注意人物的形态动作,限时3分钟)预设:两位学生展示绘画作品提出问题:这两位同学的画作非常漂亮,并且尽可能的包含了文章中对核舟的描绘。那能请你谈谈你作画的过程吗?预设:学生谈先从什么开始画再到什么追问:那在你作画的过程中,存在哪些难以描绘的部分呢?预设:学生说雕栏等活动总结:同学们用笔在平滑的纸上作画尚且不容易,那在坑坑洼洼的桃核上雕刻就更不容易了,而王叔远竟能用刀在“曾不盈寸”的桃核上刻出各具形态的物件,他的手艺真是奇妙精巧啊!除此之外,王叔远对“大苏泛舟游赤壁”这一雕刻内容也进行了巧妙的构思。材料补充:壬戌之秋,七月既望,苏子与客泛舟游于赤壁之下。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举酒属客,诵明月之诗,歌窈窕之章。赤壁赋是岁十月之望,步自雪堂,将归于临皋。二客从予,过黄泥之坂。于是携酒与鱼,复游于赤壁之下。江流有声,断岸千尺,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后赤壁赋根据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描述,大部分时间是“泛舟游于赤壁之下”,少有描写舟上情景,而王叔远则把游览的全过程集中在舟上来形成“泛舟”的主题。从这两篇中都有“客”相从,黄庭坚是苏门弟子,与苏轼常有书信往来。佛印是宋代有名的佛僧,苏轼的思想中佛道气息浓厚,且与佛印也有交往。因此王叔远在核舟记中的虚构是合理的,也由此雕刻了三人一同游赤壁这一形象逼真的作品。从中我们可以看出,雕刻者王叔远独具匠心的构思和他高超的技艺,真可谓“灵怪”啊!三、合作探究,理清顺序,体会作者的巧妙构思活动二:理顺序,悟构思提出问题:好,那么通过刚才画核舟的活动和对“大苏泛舟游赤壁”这一主题的简单介绍,想必同学们已经对文章所描写内容的先后顺序有了初步的了解,那么接下来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合作设计一个表格,理清本文的说明顺序,并讨论: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呢?限时5分钟。(提示:可以从结构、内容、说明顺序等方面设计)预设:表格(随即板书)总:介绍王叔远的雕刻艺术逻辑顺序空间顺序 船舱、船篷、船窗分:核舟船头:东坡、佛印、鲁直 船尾:舟子二人 船背:题名、篆章总:对核舟雕刻的统计过渡语:通过同学们的阅读讨论,我们清晰的看到了作者的写作思路,尤其是分说的部分是从核舟的中间部位写到船头,再到船尾。那同学们接下来就要回到第二个问题上来,作者为什么不按照船头、中间、船尾的顺序一一介绍呢?刚才大家也讨论过了,给你们30秒的时间快速的组织一下语言。(白板上呈现核舟图,引导学生从图画中寻找答案)教师提示:看这幅图画,你最直观先看到的部位是什么?船舱,因为它高大。再看船舱两边刻的“山高月小,水落石出”和“清风徐来,水波不兴”两句诗你能感受到这是什么样的环境?优美舒适。如果让你根据这幅图来讲故事的话,你觉得谁才是主体?三个人物。对那刚才我们描述的船舱和环境则是故事的什么?背景。很好,所以作者在这里先说了背景,再说主要人物,而后说了次要人物,最后介绍了船背,这是按照我们惯常的思维逻辑进行的描述。预设原因:一是因为核舟两头尖尖,中间部分较为厚实且有高度,所引人注目,在视觉上这是船的“主体”部位,并且舱边的窗竟然可以开合,能够引起读者的兴趣。二是因为窗上刻有苏轼的赤壁赋后赤壁赋中写景的名句,可以使读者通过想象感知苏轼当年泛舟赤壁时的优美环境。如果把核舟比作一幅画的话,船舱无疑就是背景部分,先介绍背景,不仅可以引人入胜,而且可以使读者初步感受这个环境的特殊氛围。后写苏、黄、佛印三个主要人物,船尾舟子是陪衬人物,所以后说。作者之所以这样介绍也是遵循事物的内在逻辑。活动总结:所以从作者对核舟巧妙详细的描述中,我们可以感受到这一雕刻艺术品的精巧和它宝贵的价值。四、课堂总结正是由于雕刻者不拘一格的大胆创作,才有了这么一件富有诗意画境的工艺美术珍品;也正是由于文学家魏学洢的巧妙构思和精彩描绘,才有了这篇意味隽永的文艺小品核舟记。五、布置作业1.阅读清代宋起凤的核工计,简析其中对核雕的描写与核舟记有何异同。2.朗读苏轼的前后赤壁赋,感受文章的节奏和韵味。六、板书设计空间顺序核舟记总 船舱分:核舟船头 船尾 船背总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