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6页
第2页 / 共36页
第3页 / 共36页
第4页 / 共36页
第5页 / 共36页
第6页 / 共36页
第7页 / 共36页
第8页 / 共36页
第9页 / 共36页
第10页 / 共36页
亲,该文档总共3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09届全国百套名校高三数学模拟试题分类汇编圆锥曲线1、已知椭圆C过点是椭圆的左焦点,P、Q是椭圆C上的两个动点,且|PF|、|MF|、|QF|成等差数列。(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2)求证:线段PQ的垂直平分线经过一个定点A;(3)设点A关于原点O的对称点是B,求|PB|的最小值及相应点P的坐标。解:(1)设椭圆的方程为,由已知,得,解得所以椭圆的标准方程为(2)证明:设。由椭圆的标准方程为,可知同理4分,5分当时,由,得从而有设线段的中点为,由6分得线段的中垂线方程为7分,该直线恒过一定点8分当时,或线段的中垂线是轴,也过点,线段的中垂线过点(3)由,得。又,时,点的坐标为2、如图,在直角坐标系中,已知椭圆的离心率e,左右两个焦分别为过右焦点且与轴垂直的直线与椭圆相交M、N两点,且|MN|=1 () 求椭圆的方程;() 设椭圆的左顶点为A,下顶点为B,动点P满足,()试求点P的轨迹方程,使点B关于该轨迹的对称点落在椭圆上. 解:()轴,,由椭圆的定义得: (2分), (4分)又得 , 所求椭圆C的方程为 ()由()知点A(2,0),点B为(0,1),设点P的坐标为则,,由4得,点P的轨迹方程为. 设点B关于P的轨迹的对称点为,则由轴对称的性质可得:,解得:, 点在椭圆上, ,整理得解得或 点P的轨迹方程为或, 经检验和都符合题设,满足条件的点P的轨迹方程为或 (15分)3、(上海市张堰中学高2009届第一学期期中考试)椭圆:的两个焦点为、,点在椭圆上,且,且,.(1)求椭圆的方程.(2)若直线过圆的圆心,交椭圆于、两点,且、关于点对称,求直线的方程.解:(1)又(2) 即4、在直角坐标平面内,已知点, 是平面内一动点,直线、斜率之积为. ()求动点的轨迹的方程;()过点作直线与轨迹交于两点,线段的中点为,求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解: ()设点的坐标为,依题意,有 . 化简并整理,得.动点的轨迹的方程是. ()解法一:依题意,直线过点且斜率不为零,故可设其方程为, 6分由方程组 消去,并整理得 设,则 , (1)当时,; (2)当时,.且 . 综合(1)、(2)可知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 14分解法二:依题意,直线过点且斜率不为零.(1) 当直线与轴垂直时,点的坐标为,此时,; 6分(2) 当直线的斜率存在且不为零时,设直线方程为, (3) 由方程组 消去,并整理得 设,则 , .且 . 综合(1)、(2)可知直线的斜率的取值范围是:.5、在直角坐标系xOy中,椭圆C1:=1(ab0)的左、右焦点分别为F1,F2F2也是抛物线C2:的焦点,点M为C1与C2在第一象限的交点,且MF2=()求C1的方程;()平面上的点N满足,直线lMN,且与C1交于A,B两点,若,求直线l的方程解:()由:知设,在上,因为,所以,得,在上,且椭圆的半焦距,于是消去并整理得 , 解得(不合题意,舍去)故椭圆的方程为()由知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其中心为坐标原点,因为,所以与的斜率相同,故的斜率设的方程为由 消去并化简得 设,因为,所以 所以此时,故所求直线的方程为,或6、已知双曲线,P是其右支上任一点,F1、F2分别是双曲线的左、右焦点,Q是P F1上的点,N是F2Q上的一点。且有 求Q点的轨迹方程。7、已知在平面直角坐标系中,向量,且 .(1)设的取值范围;(2)设以原点O为中心,对称轴在坐标轴上,以F为右焦点的椭圆经过点M,且取最小值时,求椭圆的方程.解:(1)由,得 夹角的取值范围是()(2) 当且仅当椭圆长轴故所求椭圆方程为.8、椭圆C的中心为坐标原点O,焦点在y轴上,离心率e = ,椭圆上的点到焦点的最短距离为1, 直线l与y轴交于点P(0,m),与椭圆C交于相异两点A、B,且 (1)求椭圆方程;(2)若,求m的取值范围解:(1)设C:1(ab0),设c0,c2a2b2,由条件知ac,a1,bc,故C的方程为:y21 5(2)由,14,3或O点与P点重合= 7当O点与P点重合=时,m=0当3时,直线l与y轴相交,则斜率存在。设l与椭圆C交点为A(x1,y1),B(x2,y2) 得(k22)x22kmx(m21)0(2km)24(k22)(m21)4(k22m22)0 (*)x1x2, x1x2 113 x13x2 消去x2,得3(x1x2)24x1x20,3()240整理得4k2m22m2k220 13m2时,上式不成立;m2时,k2,因3 k0 k20,1m 或 m1容易验证k22m22成立,所以(*)成立即所求m的取值范围为(1,)(,1)0 9、已知一动圆M,恒过点F,且总与直线相切,()求动圆圆心M的轨迹C的方程;()探究在曲线C上,是否存在异于原点的两点,当时,直线AB恒过定点?若存在,求出定点坐标;若不存在,说明理由.解: (1) 因为动圆M,过点F且与直线相切,所以圆心M到F的距离等于到直线的距离.所以,点M的轨迹是以F为焦点, 为准线的抛物线,且,所以所求的轨迹方程为 (2) 假设存在A,B在上,所以,直线AB的方程:,即 即AB的方程为:,即 即:,令,得,所以,无论为何值,直线AB过定点(4,0)10、(广东省佛山市三水中学2009届高三上学期期中考试)如图,已知椭圆的中心在原点,焦点在轴上,长轴长是短轴长的2倍且经过点M(2,1),平行于OM的直线l在轴上的截距为,l交椭圆于A、B两个不同点.(1)求椭圆的方程;(2)求m的取值范围;(3)求证直线MA、MB与轴始终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 解:(1)设椭圆方程为则椭圆方程 (2)直线l平行于OM,且在轴上的截距为m又l的方程为:由直线l与椭圆交于A、B两个不同点,m的取值范围是 (3)设直线MA、MB的斜率分别为k1,k2,只需证明k1k2=0即可9分设可得而k1k2=0故直线MA、MB与x轴始终围成一个等腰三角形.11、(成都市2009届高三入学测试)已知椭圆的两个焦点、,直线是它的一条准线,、分别是椭圆的上、下两个顶点()求椭圆的方程;()设以原点为顶点,为焦点的抛物线为,若过点的直线与相交于不同、的两点、,求线段的中点的轨迹方程,令,消去参数,得到为所求轨迹方程解:()设椭圆方程为=1(ab0)由题意,得c1,4 a2,从而b23椭圆的方程;()设抛物线C的方程为x22py(p0)由2 p4抛物线方程为x28y设线段MN的中点Q(x,y),直线l的方程为ykx1由得,(这里0恒成立),设M(x1,y1),N(x2,y2)由韦达定理,得,所以中点坐标为Q,x4k,y4k21消去k得Q点轨迹方程为:x24(y1)12、如图,设F是椭圆的左焦点,直线l为其左准线,直线l与x轴交于点P,线段MN为椭圆的长轴,已知 (1)求椭圆C的标准方程; (2)若过点P的直线与椭圆相交于不同两点A、B求证:AFM=BFN; (3)(理科)求三角形ABF面积的最大值。解(1) (2)当AB的斜率为0时,显然满足题意当AB的斜率不为0时,设,AB方程为代入椭圆方程整理得则综上可知:恒有.(3)(理科)当且仅当(此时适合0的条件)取得等号.三角形ABF面积的最大值是313、已知圆方程为:.()直线过点,且与圆交于、两点,若,求直线的方程;()过圆上一动点作平行于轴的直线,设与轴的交点为,若向量,求动点的轨迹方程,并说明此轨迹是什么曲线.解()当直线垂直于轴时,则此时直线方程为,与圆的两个交点坐标为和,其距离为 满足题意 若直线不垂直于轴,设其方程为,即 设圆心到此直线的距离为,则,得 , 故所求直线方程为 综上所述,所求直线为或 ()设点的坐标为(),点坐标为则点坐标是 , 即, 又, 点的轨迹方程是, 轨迹是一个焦点在轴上的椭圆,除去短轴端点。 12分14、若为双曲线的左、右焦点,为坐标原点,点在双曲线左支上,点在右准线上,且满足:. (1)求此双曲线的离心率; (2)若此双曲线过点,且其虚轴端点分别为(在轴正半轴上),点在双曲线上,且当时,求直线的方程.解:(I)由,知四边形PF,OM为平行四边形,又OP为F1OM的角平分线.则PF1OM为菱形.即(II)由e2有:,双曲线方程可设为,又点N(2,)在双曲线上,双曲线方程为从而B1(0,3),B2(0,3).共线.设AB的方程为:ykx3且设由, 又:,由得:.15、设椭圆C:的左焦点为F,上顶点为A,过点A与AF垂直的直线分别交椭圆C与x轴正半轴于点P、Q,且. 求椭圆C的离心率;若过A、Q、F三点的圆恰好与直线l:相切,求椭圆C的方程.解:设Q(x0,0),由F(c,0)A(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