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8页
第2页 / 共48页
第3页 / 共48页
第4页 / 共48页
第5页 / 共48页
第6页 / 共48页
第7页 / 共48页
第8页 / 共48页
第9页 / 共48页
第10页 / 共48页
亲,该文档总共48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宜宾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2022 年 7 月目 录一、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新时代宜宾体育工作新征程 1(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 1(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3(三)指导思想 4(四)基本原则 5(五)发展目标 6二、融入新发展格局,高质量建成区域体育中心 8(六)实施体育惠民工程,促进群众体育健康发展 8(七)实施体育荣光工程,激发竞技体育发展活力 10(八)实施青少年育苗计划,打造体育人才后备基地 12(九)实施体育产业振兴计划,挖掘朝阳产业发展潜力 14(十)实施体育设施升级计划,构建完善场馆支撑体系 17(十一)实施体育赛事腾飞计划,推动体育竞赛水平全面跃升 18(十二)实施体育融合发展计划,大力增强体育发展动能 20(十三)实施体育文化繁荣计划,大力营造体育运动浓厚氛围 21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推进体育治理现代化 23(十四)切实加强组织领导 23(十五)建立多元投入机制 23(十六)提高体育治理能力 24(十七)加强执行监督落实 24“十四五”时期,是我市抢抓全国全省重大战略机遇、加 快建成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的关键期,是推动健康宜宾和体育 强市建设的攻坚阶段。为促进宜宾市体育事业高质量发展,根 据四川省体育发展“十四五”规划宜宾市国民经济和社 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的总体 部署和宜宾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编制本规划。一、立足新发展阶段,开启新时代宜宾体育工作新征程(一) “十三五”期间取得的主要成绩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体育工作,牢固树立以人民为中心 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幸福宜宾”建设,全力保障人民群众 体育权益,加大体育事业投入力度,全社会参与体育的氛围日益浓厚,各项体育工作迈上新台阶。群众体育蓬勃发展。贯彻落实“绿色宜宾、阳光体育” 发展理念,推进体育社团组织建设。全市共有体育协会组织 163 个、体育俱乐部 21 个,社会体育指导员 1.25 万名,每千人公益 社会体育指导员比例为 2.27 人。加强体育服务体系建设,经常 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 33.7%, 国 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 89.2%;建成农民体育健身工程 2167 个,全民健身路径 530 条; 大型体育场馆免费低收费开放累计 978.07 万人次;城市社区体 育设施全覆盖, “15 分钟健身圈”全部实现;举办各级各类群众性全民健身赛事活动 3000 余次。竞技体育实力增强。瞄准奥运金牌梦,统筹抓好体育 1 后备人才培养,全力做好各项保障。现有宜宾籍国家队运动员 5 人,共获全国以上冠军 32 个,其中全国冠军 18 个、亚洲冠军 7 个、世界冠军 7 个。实施赛事计划,积极参加青少年系列比赛 锤炼队伍,均取得全国总决赛资格。定期联合市外、国外单位 开展中学生篮球、排球等比赛。在全国运动会、第二届全国青 年运动会和全国中学生运动会等比赛中名列前茅。实施“三大 球”振兴计划。印发了宜宾市“三大球”基地校建设办法, 市级命名一批特色示范学校,其中篮球基地学校 44 所、排球基 地学校 44 所、校园足球基地校 6 所。成功创建全国足球特色学 校 112 所。宜宾籍运动员邹敬园在第 32 届东京奥运会上获得一枚金牌,实现宜宾籍运动员奥运金牌零的突破。青少年体育有序推进。坚持优化布局,实施“体教融 合发展”计划,开展体育项目“一校一品”“一校多品”特色 建设,全市基本形成“布点校、传统校、特色校、基地校”四 级梯次格局和“幼、小、初、高”一体化训练体系。实施“幼 儿体育工程”,加大苗子培养。完善竞赛体系,形成“校校参 与、层层选拔”的机制。发挥我市篮球、体操传统优势,开展 基地校和特色校创建。积极开展幼儿篮球嘉年华、幼儿快乐体 操等活动,选拔了大量优秀苗子。“十三五”期间,全市青少 年参加全省、全国各类比赛获得冠军 218 个、亚军 190 个、季军 125 个。体育产业活力迸发。编制宜宾市健身休闲产业发展总体规划等, 出台宜宾市加快发展体育产业促进体育消费 2 实施方案, 重点围绕项目编制、基础设施、产业发展、发展 潜力、创新驱动等方面,不断推进我市体育产业供给侧结构性 改革。通过赛事培育体育产业市场拉动产业消费,体育产业呈 多元发展态势。2020 年,宜宾市体育产业增加值占 GDP 比重 1.41%,人均体育消费支出 1855 元。抓好体育彩票销售,有力促进我市体育事业健康持续发展。体育基础设施改善。抓好宜宾市中心城区体育设施 专项规划及体育场馆规划实施,建成社会足球场地 60 块、健 身步道 424 公里、户外活动营地 3 个。全市共有体育场地 1.08 万块(其中体育馆 16 个、体育场 8 个),总面积 501.75 万平方米,人均体育场地面积约为 1.1 平方米。(二)面临的机遇和挑战“十四五”时期是全面开启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建设的重 要开端,是推进体育强国建设的开局时期,也是推动体育产业 发展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关键阶段。全民健身上升到国家 战略,将更加注重体育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全面提高社 会文明程度中的重要作用。全面深化改革和依法治国的战略部 署将为体育事业发展注入新动力。“健康中国”等重大战略实 施将为体育事业发展提供强大支撑。国家深入实施新时代西部 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建设、成渝地区双城经济圈建设、 长江经济带建设和四川实施“一干多支、五区协同”“四向拓 展、全域开放”战略部署将为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提供战略叠加的有利条件。 3 当前,市委、市政府提出高质量建设区域体育中心的战略 目标。全市体育事业发展步入蓬勃发展期,人民群众对于健身 需求和健康渴望更加迫切和强烈,全民健身渐成主流。同时, 发展不平衡、不充分仍然是全市体育事业发展面临的最突出问 题。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与基本体育 公共服务供给不足的矛盾依然突出,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未 达国家要求,规范高效的公共体育设施体系尚未完全建立,各 类体育社会组织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品牌赛事活动匮乏,构建 全民健身服务体系的任务依然艰巨。竞技体育管理运行机制和 结构布局还不够科学,职业化水平亟待提高,运动员保障体系 尚不完善。体育产业总体上仍处于发展初期,市场规模较小, 发展水平偏低, “体育+”相关产业融合发展有待增强。体育法 治建设亟待加强,体育多元价值有待深入挖掘。体育管理体制 改革尚需深化,体育发展方式亟需转变,调动社会力量参与体 育的政策措施尚不完善,全社会体育氛围与全面建设体育强市的奋斗目标要求还有较大差距。(三)指导思想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全面 贯彻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历次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体 育工作重要论述,深入贯彻落实“健康中国 2030”规划纲要, 准确把握新发展阶段,坚定不移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 以推动高质量发展为主题, 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以改革创新为根本动力, 以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 4 需要为根本目的, 以宜宾建设现代化区域中心城市为遵循,全 力申办四川省第十五届运动会,全面提升体育治理能力,提高体育事业发展综合水平,为实现宜宾高质量发展贡献体育力量。(四)基本原则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体育发 展道路,全面贯彻党中央、省委和市委重大决策部署,把党的 领导落实到全市体育工作的各领域、各环节,把方向、谋大局、 定政策、促改革,为加快建设区域体育中心和体育强市提供坚强的政治保障。坚持以人为本。以广大人民群众利益至上为宗旨,牢 固树立体育发展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力保障人民群众 体育权益,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多元化多层次体育需求,让体育植根于民、服务于民、造福于民。坚持改革创新。加快政府职能转变,破除一切不利于 体育事业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坚决补齐发展短板,着力激发 市场活力。以体制改革为引领,积极探索体育发展新模式、新机制,推动体育领域的创新发展。坚持统筹协调。以协调发展为目标,积极推动体育与 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群众体育与竞技体育全面发展、体育 事业与体育产业协调发展,推动城乡体育均衡发展、区域体育 联动发展,促进体育与文化、教育、旅游、健康、养老、互联网等融合发展。坚持依法治理。认真贯彻实施依法治市要求, 以依法 5 治理为手段,坚持以法治的思维和方式推动体育治理,着力夯 实基层体育工作组织,切实加强体育工作力量建设,全面提高 体育工作依法行政水平,坚持走法治化、规范化的体育发展道路。(五)发展目标到 2025 年,建成体育场馆设施一流、全民健身体系健全、 竞技体育水平领先、体育产业发展壮大的区域体育中心,铸就“阳光体育、律动戎城”宜宾体育品牌。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的体育基础设施。建成一批 大型综合性和单项体育场馆,全力以赴申办 2026 年四川省第十 五届运动会。构建完善的全民健身公共服务体系,着力补齐城 市体育健身场馆设施短板,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 2.8 平方米以上。形成全民健身、全面发展的体育发展格局。大力推动 全民健身,培育体育健身组织,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达到 40%,学生体质健康优良率力争达到 50%,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达到 91.5%以上,每千人拥有社会体育指导员不少于 3.19 名。打造特色鲜明、水平一流的体育竞技品牌。依托研训 平台,发挥特色优势,重点打造 2 3 个国家级省级竞技运动项 目训练基地,宜宾籍运动员在国际国内赛事中夺金实力显著增强,实现竞技体育全省一流、国内知名。构建体教衔接、文体融合的体育事业格局。大力发展青少年体育,深化学校体育改革,推进体育组织建设,全面提 6 高学校体育工作质量。大力弘扬体育精神,增强体育育人功能,繁荣体育文化工作,建立文体协同育人机制。发展融合一体、稳定增长的体育产业形态。深度融入 成渝双城区域内国际国内高水平体育赛事体系,体育产业总规 模达到 70 亿元,增加值占全市 GDP 比重达到 2%及以上,成为 新的经济增长点,努力形成资源共享、优势互补、共同发展的赛事运营和体育产业发展格局。宜宾市“十四五”体育发展规划主要指标指标 分类指标名称单 位2020 年2025 年属性群 众 体 育经常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比例%33.740预期性各级社会体育指导员万人1.251.5约束性国民体质监测达标率%89.291.5预期性体育社团组织个163300预期性人均体育场地面积1.12.8预期性公共体育设施向公众开放率%100100预期性学校体育场地设施开放率%100100预期性各类群众体育赛事次/年600650预期性竞 技 体 育竞技体育激励办法/无建立预期性市级及以上高水平体育后备人才基地个35预期性五年向省级以上训练部门输送 优秀体育后备人才人430预期性市级及以上体育特色学校个18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