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4页
第2页 / 共14页
第3页 / 共14页
第4页 / 共14页
第5页 / 共14页
第6页 / 共14页
第7页 / 共14页
第8页 / 共14页
第9页 / 共14页
第10页 / 共14页
亲,该文档总共14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最后补充2第一部分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概论一、辩证唯物主义认识论1. 实践和认识的辩证关系原理(1)实践决定认识实践是认识的来源,但是并不否认学习间接经验的重要性。间接经验归根到底来源于他人的实践。实践是认识发展的动力,实践是检验认识是否具有真理性的唯一标准。实践是认识的目的。(2)认识对实践有能动反作用充分体现在作为认识的高级形式的理论对实践的巨大指导作用上。首先,理论是对事物本质和规律的认识。其次,科学理论能预见未来,端正实践的方向。第三,科学理论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推动人们在实践中创新。(3)坚持能动反映论认识是主体在实践基础上对客体的能动反映。认识是主体对客体的反映,主体对客体的反映是一个能动的创造性的过程(对客观对象做抽象和概括的反映,反映出客体由于人的改造活动而可能成为的样子。这一能动性过程是以实践为中介实现的。2.认识的发展规律(1)从实践到认识认识的发展过程,首先是由实践到认识,即从实践中产生感性认识,然后能动地发展到理性认识。这是认识过程中的第一次飞跃。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的辩证关系和意义:感性认识和理性认识是统一的认识过程中的两个阶段,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两者在内容和形式上有着质的区别。但是两者又是互相依存、互相渗透的。从感性认识向理性认识飞跃需要有两个条件:要有丰富而真实的感性材料,并对感性材料进行辩证思维的加工。(2)从认识到实践从理性认识到实践的第二次飞跃比第一次飞跃更重要。实现理性认识到实践飞跃的条件:主要是要坚持从实际出发,坚持一般理论和具体实践相结合的原则。(3)认识过程的反复性和无限性认识运动的反复性的理由:认识过程中始终存在着主观和客观的矛盾。从客观方面看,事物的各个侧面及其本质的暴露有一个过程;从主观方面看,人的认识能力有一个提高的过程。人的认识受实践范围、立场、观点、方法、思维能力、工作经验和知识水平等等因素的制约。认识过程的无限性:实践、认识、再实践、再认识,无限循环,由低级阶段向高级阶段不断推移的永无止境的前进运动。3.真理发展的规律(1)真理的绝对性和相对性及其辩证的关系真理的绝对性就是承认真理的客观性、承认世界的可知性、承认认识发展的无限性。真理的相对性就是指任何真理只是一定范围的正确认识有待扩展;只是近似的正确认识有待深化,只是一定阶段的正确认识有待发展。两者统一性表现在相互联结、相互包含、辩证转化。坚持正确对待马克思主义,在坚持中发展,在发展中坚持,用发展着的马克思主义指导新的实践。(2)检验真理的实践标准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这是由真理的本性和实践的特点和优点来决定的。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并不排斥逻辑证明的作用。 实践标准的确定性与不确实性:确定性指实践是检验真理的唯一标准。不确定性指一定历史阶段上的具体实践具有局限性,它往往不能充分证明或驳倒某一认识的真理性;实践检验真理是一个过程,不是一次完成的;已被实践检验过的真理还要继续经受实践的检验。4.真理和价值的关系(1)价值评价是指对主体和客体的价值关系进行评判。价值评价是一种具有客观性的认识活动。价值评价在实践中起着激励、制约和导向作用。(2)追求真理和创造价值是人类认识活动和实践活动的两大主题,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人类活动的两个基本原则。所谓真理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世界的本来面目去认识和改造世界,追求和服从真理。所谓价值原则是指人类必须按照自己的需要去认识和改造世界,创造和实现价值。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是对立统一的关系,真理强调主观同客观的一致,价值强调客观同主观的一致。这种对立统一关系要求人类在自己的实践活动中,要把真理原则和价值原则结合起来,通过一定的自我调节来解决真理和价值的冲突,实现真理与价值的统一。二、唯物辩证法1对立统一规律(1)矛盾的对立统一性规律同一性和斗争性是矛盾的两种基本属性,是矛盾双方相互联系的两个方面。同一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依存、相互贯通、相互转化,对立性表现为矛盾双方相互排斥、相互分离。方法论意义:要求我们在分析和解决矛盾时,必须在对立中把握同一、在同一中把握对立。说明事物的发展不仅表现为“相反相成”,而且表现为“相辅相成”。(2)内外因辩证关系原理任何事物的变化发展都是内因(事物的内部矛盾)与外因(事物的外部矛盾)的统一,内因是根据,规定着事物发展的方向,是事物发展的根本原因。外因是条件,能够加速或延缓甚至暂时改变事物发展的进程,但是外因通过内因起作用。方法论意义:坚持内外因相统一的观点,坚持自力更生与对外开放的统一。(3)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共性和个性)的辩证关系原理矛盾普遍性和特殊性相互区别、相互联系,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任何事物都是共性和个性的统一,共性寓于个性之中,个性与共性相联系而存在。分析矛盾特殊性的意义: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既是科学认识事物的基础,又是正确解决矛盾的关键。分析矛盾普遍性的意义:世界上的一切事物都是包含矛盾的,因此对任何事物都可以分析它的矛盾,用矛盾的分析方法去看待事物。(4)矛盾发展的不平衡性原理事物的主要矛盾和非主要矛盾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抓中心、抓重点、抓关键并兼顾其他。矛盾的主要方面与非主要方面相互区别、相互作用,并在一定条件下相互转化。坚持分清主次,分清本质和现象、主流和支流。坚持唯物辩证法两点论和重点论相统一的观点和方法,坚持两点论,反对一点论,坚持重点论,反对均衡论。2量变质变规律(1)量变的含义量变是指事物量的变化,即数量的增减和场所的变动,表现为微小的不显著的变化,体现事物的连续性。量变的基本形式包括单纯数量的增减和构成事物的成分的结构变化。质变的含义:质变是事物性质的变化,由一种质态向另一种质态的转变,表现为根本性的、显著的突变,是事物连续和渐进的中断。(2)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内容相互区别、相互转化、相互渗透。事物变化和发展的状态与形式,由量变到质变,由质变到量变,循环往复不断前进;量变中有部分质变,质变中有量的扩张。(3)量变与质变辩证关系的意义在理论上坚持量变和质变相统一的观点,反对把两者割裂开来的“激变论”和庸俗进化论的形而上学观点;在实践上,既要重视量变,又要重视质变。三、辩证法和认识论的结合四、辩证唯物主义历史观1社会存在和社会意识的关系(1)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存在是社会意识内容的客观来源,随着社会存在的变化,社会意识也会发生变化。(2)社会意识是社会存在的反映,并反作用于社会存在社会意识形态具有相对独立性。其独立性表现在:与社会存在发展的不平衡性、社会意识内部各种形式之间的相互影响及各自具有的历史继承性、对社会存在有能动反作用。2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矛盾运动的规律生产力是指人类改造和影响自然界的能力,生产关系是人类在生产过程中形成的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的经济关系。 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生产关系对生产力具有能动的反作用,主要表现在:当生产关系适合生产力发展的客观要求时促进生产力的发展,当生产关系不适合生产力发展的要求时阻碍生产力的发展。3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矛盾运动规律经济基础决定上层建筑的产生、性质和变化发展。上层建筑反作用于经济基础,集中表现在为自己的经济基础的形成巩固服务。也就是上层建筑一定要适合经济基础状况的规律。第二部分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一、经济建设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1)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内涵 第一,计划和市场都是经济手段,突破了过去公认的计划经济和市场经济是代表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种经济制度本质属性的观念。第二,作为调节经济的两种手段,计划和市场对经济活动的调节各有自己的优势和长处,在社会化大生产和存在着复杂经济关系的条件下,市场经济对促进经济发展具有更强的适应性、更显著的优势和较高的效率。第三,市场经济作为资源配置的一种方式本身不具有制度属性,但是,它与社会主义相结合而形成的经济体制则必须体现社会主义基本制度的特征。把发展市场经济与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有机结合起来,既可以充分发挥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又可以充分利用市场经济对发展生产力的作用。(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体制的基本特征第一,在所有制结构上,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一切符合“三个有利于”标准的所有制形式都可以而且应该用来为社会主义服务。在公有制为主体的前提下,公有制企业与其他企业在市场经济中平等竞争、共同发展,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发挥主导作用。第二,在分配制度上,以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运用包括市场在内的各种调节手段,既鼓励先进,促进效率,合理拉开收入差距,又防止两极分化,注重社会公平,逐步实现共同富裕。第三,在宏观调控上,以实现最广大劳动人民利益为出发点和归宿,把人民的当前利益与长远利益、局部利益与整体利益结合起来,使市场在社会主义国家宏观调控下对资源配置起基础性作用,更好地发挥计划和市场两种手段的长处。(3)宏观调控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作用:改革开放以来,国家通过深化计划、财政、金融、投资等方面的改革,实现了宏观调控从直接调控向间接调控为主的转变。国家主要运用经济、法律的手段,并辅之以必要的行政手段,促进经济总量平衡和结构优化,抑制通货膨胀,基本形成了开放条件下较为稳健的宏观调控体系。在长期宏观调控的实践中,有效解决了投资过热、通货紧缩、金融秩序混乱、货币过量发行、物价涨幅过高等突出的矛盾和问题,改变了计划经济时代经济多次大起大落的状况,保持了持续较快稳定增长。(4)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的关系:必须更加尊重市场规律,更好发挥政府作用。要毫不动摇巩固和发展公有制经济,推行公有制多种实现形式。毫不动摇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保证各种所有制经济依法平等使用生产要素、公平参与市场竞争、同等受到法律保护。健全现代市场体系,加强宏观调控目标和政策手段机制化建设。加快改革财税体制,深化金融体制改革,完善金融监管。2.三农问题(1)农业发展和工业发展之间的关系: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进程中的关键问题,农业丰则基础强,农民富则国家盛,农村稳则社会安。而“三农”问题的关键就是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逐步实现城乡发展一体化。工业反哺农业,推进了农业现代化,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农业生产进入“黄金期”,粮食生产实现“八连增”,促进了农村经济发展。同时工业反哺农业夯实了农业发展的基础,反过来又促进了工业化、城镇化进程。(2)“三农问题”很重要的原因: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逐步改变城乡二元经济结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们党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全局出发做出的重大决策,是新世纪新阶段解决“三农”问题的重大战略部署和新的基本途径。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关系党和国家事业发展全局。我们党领导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取得的伟大成就,都是同高度重视解决“三农”问题密不可分的。目前我国农业基础仍然薄弱,最需要加强;农村发展仍然滞后,最需要扶持;农民增收仍然困难,最需要加快。而我国目前扩大国内需求,最大潜力在农村;实现经济平稳较快发展,基础支撑在农业;保障和改善民生,重点难点在农民。(3)促进城乡发展一体化的措施:要加大统筹城乡发展力度,坚持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方针,加快发展现代农业。增强农业综合生产能力,着力促进农民增收,保持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坚持和完善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改革征地制度,提高农民在土地增值收益中的分配比例。加快完善城乡发展一体化体制机制,形成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工农互惠、城乡一体的新型工农、城乡关系。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科学发展和传统发展方式的区别 我们所谋求的发展,必须坚持以人为本,把保障和改善民生作为根本出发点和最终落脚点;必须坚持全面协调可持续,着力加强经济社会发展中的薄弱环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