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9页
第2页 / 共19页
第3页 / 共19页
第4页 / 共19页
第5页 / 共19页
第6页 / 共19页
第7页 / 共19页
第8页 / 共19页
第9页 / 共19页
第10页 / 共19页
亲,该文档总共1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第五章 资本主义制度的演化1、学习目标充分认识资本主义基本矛盾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调整的规律性,从资本主义演进史中加深理解政治经济学基本理论、基本概念和基本方法。2、本章概述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确立以来,其生产关系的具体形式一直在不断地进行调整,先后经历了自由竟争资本主义、私人垄断资本主义、国家垄断资本主义等几个阶段。分析这一历史进程,有助于我们加深理解资本主义的历史过渡性。3、学习时限: 6学时4、本章的重点和难点重点是对资本主义演进不同阶段特征进行比较,证明资本主义生产关系具体形式的调整并没有改变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本质;难点是对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演进过程中市场经济由粗陋走向成熟的规律的理解。5、学习指导反复阅读知识点、背景资料及课程引注的参考文献,进行理论联系实际的思考。6、主要阅读参考书目:(1)马克思:资本论,第1卷第24章第7节,第3卷第27章。(2)列宁:帝国主义是资本主义的最高阶段,列宁选集第2卷。(3)李琮主编:当代资本主义论第4章,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1993年版。第一节 由自由竞争资本主义向垄断资本主义的转变一、产业革命和资本主义制度的确立1、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主要标志 产业革命是资本主义发展史上的一个重要阶段,是从工场手工业发展到大机器生产的一次飞跃。产业革命以蒸汽机等新技术的发明创造和机器的广泛使用为主要标志。 19世纪上半期,大约经过一百余年,英国率先完成了产业革命,大机器生产基本上取代了工场手工业。接着,法国和美国等资本主义国家也先后完成了产业革命。2、产业革命的作用 产业革命表现为以蒸汽动力使用为核心的一系列工业技术创造和机器的广泛使用,对资本主义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的发展以及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最终确立发挥了关键性作用。 首先,促进了当时社会生产的迅速发展。 针对产业革命所创造的生产力,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评价道:资产阶级在它的不到一百年的阶级统治中的创造的生产力,比过去一切世代创造的全部生产力还要多,还要大。自然力的征服,机器的采用,化学在工业与农业中的应用,轮船的行驶,铁路的通行,电报的使用,整个整个大陆的开垦,河川的通航,仿佛用法术从地下呼唤出来的大量人口-过去哪个世纪能够料想到有这样的生产力潜伏在社会劳动里呢? 其次,产业革命引起社会生产关系的深刻变化。这种变化的最重要的后果是:工厂制度使工人变成局部机器的一部分,使工人必须依赖于整个工厂和资本家;同时,它排挤了小资产阶级和中间阶段,使居民中的差别主要分为两个阶级-无产阶级与资产阶级-之间的对立,其他阶级几乎都被吞并或消灭了。3、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 随着产业革命的完成,资本主义经济制度最终确立起来。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基本特征是:(1)生产资料归资本家私人所有,并按着有利于实现资本价值增值的方式去运营;(2)实行雇佣劳动制度,劳动者在不占有生产资料而有人身自由的条件下,在一定期间把劳动力使用权有偿转让给资本家及其经营者,获得相当于其劳动力价值的工资;(3)资本家凭借资本所有权无偿占有雇佣劳动者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并在资本家阶级中奉行等量资本获得等量利润的按资分配原则。4、自由竟争资本主义阶段的特点 资本主义经济制度的发展经历两个阶段: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和垄断资本主义阶段。 自由竞争阶段的特点是:首先,资本积聚与资本集中程度较低,资本家生产经营的规模不大,占有资本较少。企业组织形式以单个资本构成的单人业主制为主。其次,资本主义企业之间的关系以自由竞争为基准。由于大中小资本积聚水平差别不大,使生产要素能在不同部门和企业间自由转移,企业之间维持着自由的竞争关系;第三,银行资本的积聚、 集中力量较弱,对经济生活缺乏支配力,仅仅是充当借贷双方的信用中介;第四,社会经济运行中,主要靠市场价格这只看不见的手来调节,资产阶级国家政府奉行管的最少的政府是最好的政府的原则,甘为守夜人。二、 第二次产业革命和生产集中引起垄断 1、第二次产业革命的发生及其主要标志 第二次产业革命发生于十九世纪70年代,以电、电机和内燃机的发明与应用为主要标志,它使主要资本主义国家的重工业比重第一次超过轻纺工业,成为重工业为主导的工业化国家。2、第二次产业革命的特点 (1)自然科学的新发现迅速应用于工业。第一次产业革命时期技术发明极少由科学家做出,多半是由技师们完成的。1870年以后,自然科学研究成为大工业生产的一个组成部分,1876年左右美国和欧洲开始建立工业研究实验室。(2)电力的发明与应用,以强大的推动力不仅加快机器运转的速度,而且带动了数量更多的工作机体系,使之成为巨大规模的集体劳动使用的工具体系。(3)第二次工业革命使得重化工业取代轻纺工业成为社会生产中具有支配力的部门,在工业生产中居主导地位。重化工业部门企业生产社会化水平高,必须具备较大的经济规模,才能获得规模经济,因此,往往需要巨额资本。而单个私人资本对此又无能为力。在竞争和信用杠杆的作用下,企业通过股份公司制度以及企业购并推动了主要重化工业部门的资本集中和生产集中。 马克思曾评论道:假如必须等待积累去使某些单个资本增长到能够修铁路的程度,那么恐怕直到今天世界上还没有铁路。但是,集中通过股份公司转瞬之间就把这件事完成了。 3、企业购并的类型 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前,多家资本主义企业联合为一家企业的兼并或合并方式主要有:(1)横向购并,即同一部门内部生产同类产品或不同部门生产互不关联的产品的若干个企业合并成更大的一体化企业,其目的在于通过横向合并迅速提高生产和经营规模及范围;(2)纵向购并,即不同部门在职能上联系密切,市场交易频繁的资本主义企业,为了节省市场交易费用,逐步把过去的市场分工与交换关系内在于一家企业之中,组成垂直一体化企业,一企业内部的管理协调替代市场协调,以提高运营效率与效益,成为另一只看得见的手。横向购并在自由竞争阶段就已经出现,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进一步发展,并在此基础上进而采取纵向一体化战略。在第二次产业革命中新崛的企业则更多地采取了纵向一体化的购并策略。企业合并或兼并现象在经济萧条时期异常频繁。4、垄断的概念 生产集中发展到一定阶段必然引起垄断。所谓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企业凭借其控制的巨额资本 、足够的生产经营规模和市场份额,通过协定、同盟、联合、参股等方法,操纵与控制一个或几个部门的商品生产和流通,以获取高额利润。(1)垄断的类型 垄断从总体上可以区分为完全垄断和寡头垄断两种类型。完全垄断是指一个产业部门的生产或流通完全由一家资本主义企业支配和控制的情形。这种情况在资本主义现实经济运动中几乎是不存在的。 寡头垄断是垄断的常态。所谓寡头垄断是指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根据各自的经济实力,通过公开或非公开的勾结,对一个部门乃至若干个部门生产和流通进行控制,以谋求高额利润。(2)生产集中与垄断的可能性及必要性 企业组织形式调整及与之伴生的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不断发展和壮大,为垄断提供了可能性与必要性:首先,生产日益集中使垄断成为可能。在资本主义自由竞争阶段,单个资本规模很小,生产和流通主要分散于大量的生产经营职能单一中小企业,受市场自发力量调节,竞争激烈,彼此间难以达成限制竞争的协定,也难以达到操纵市场的程度。 随着电力及其应用引发的资本主义企业组织创新以及与之伴生的资本集中、生产集中,大企业主导生产和流通的时代的到来,社会生产越来越集中于少数大企业手中。在一个产业部门中,少数大企业的生产和销售已经占据了绝对优势的份额。这使得少数资本主义大企业有可能超越单个企业组织的局限,在一个产业部门或若干个相关产业部门之间进行更高层次的组织协调,如通过公开或非公开合约限制过度竞争,通过联合、互相参股组成企业集团等都变得更加容易。其次,生产集中也使垄断具有必要性和必然性。生产集中,使资本主义企业规模扩大,大企业的生产能力迅速膨涨。而在一定时期的特定市场上,需求总是有限的。如果资本主义企业仍遵循自由竞争的规律各自开足马力进行生产,势必导致生产过剩,利润减少,也造成资源使用的损失与浪费。为了保持与扩大利润,大企业间有必要结成垄断组织,瓜分市场份额,以调节生产。生产集中使大企业规模巨大,资本雄厚,产品及企业形象在公众中有一定地位,这对中小企业进入大企业的生产经营领域构成较高的进入壁垒,自由竞争受到限制,逐步形成少数大企业寡头垄断的格局;少数大企业之间势均力敌,为了避免过度竞争造成两败俱伤的灾难性后果,必然寻求某种妥协,达成垄断协定。5、垄断组织的主要形式 (1) 短期价格协定,这是最简单的形式;(2)卡特尔(Cartal) ,是生产同类商品的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在划分市场、规定商品产量和商品价格等方面达成协议的一种组织形式。参加卡特尔组织的企业在生产和销售上保持经营的独立性,只是根据协定划分销售市场,确定产量及规定标准价格;(3)辛迪加(Syndicat),是同一生产部门的少数大企业为了获取高额利润,订立共同销售产品和购买原材料的协定而形成的同盟组织。参加辛迪加的企业已失去经营流通业务的独立性,只保留了生产经营上的独立性;(4)托拉斯(Trust),是生产同类产品或生产上有密切联系的企业,为了控制商品生产、原料产地、销售市场和投资范围,以获取高额利润的企业联合组织。参加托拉斯的企业,完全丧失了生产和流通中的经营独立性,各家企业组成一家庞大的企业,由理事会统一经营管理,各个企业的资本家成为托拉斯的股东,按股份获取经济利益;(5)康采恩(Konzarn),又称财团,是在金融上以某个最大资本家集团为基础的生产、流通、运输、保险、银行企业的联合 组织。参加康采恩的企业只保持着形式的独立。6、垄断利润 垄断利润是垄断资本家凭借经济上的垄断地位而长期获得的大于并包括垄断企业本身生产的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 (1)垄断利润的来源 由于进入垄断资本主义阶段以后,资本等生产要素在不同产业部门之间的自由转移受到垄断造成的一系列进入壁垒与退出壁垒的限制,在自由竞争资本主义阶段充分发挥作用的利润率平均化规律难以发挥作用。所以,从理论上讲,垄断利润中不包括平均利润,不是超过平均利润以上的超额利润,而是垄断资本凭借垄断地位,特别是通过垄断价格的形式获得的包括剩余价值在内的高额利润。垄断利润的基本来源是垄断企业中雇佣工人剩余劳动创造的剩余价值。除此之外还包括利用垄断价格等垄断组织行为占有的非垄断企业雇佣工人创造的一部分剩余价值、普通消费者工资收入以及不发达国家劳动者创造的一部分的剩余价值。(2)垄断价格 垄断价格是指垄断组织依靠自己在经济上的垄断地位所制订的能够带来垄断利润的价格。垄断价格由商品的成本价格加上垄断利润构成。首先,是垄断高价,既垄断组织在出售商品时所制订的高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其次,是垄断低价,即垄断组织在购买和倾销商品时所制订的低于商品价值的垄断价格。垄断低价包括两种情况:一是垄断组织在向非垄断企业、小生产者和欠发达国家购买商品时,凭借自己的垄断地位把价格压低到商品价值或生产价格以下;二是垄断组织为了挤占竞争对手的市场份额和处理过剩、滞销商品,实行低价倾销政策。一旦上述目标实现,再从提高商品售价中挽回过去的损失。 (3)垄断价格的制约因素 垄断价格的制订与垄断组织的垄断地位有关,但并不是随意的,而要受一系列因素的制约 :商品需求的制约。如果商品价格订得太高,消费者因收入水平有限,就会寻求低价的替代商品,从而迫使高价商品的价格下降;商品供给的制约。商品供给过多超过需求同样会引起商品价格下跌,这正是垄断企业在制订垄断高价必须限制产量的原因。同时,为了不使高价成为诱致新资本进入垄断组织已进入的产业展开竞争,垄断价格也要订在能够成功阻止其它资本进入的适当高度。这在西方被称之为进入阻止价格。产品成本的制约。过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