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2页
第2页 / 共12页
第3页 / 共12页
第4页 / 共12页
第5页 / 共12页
第6页 / 共12页
第7页 / 共12页
第8页 / 共12页
第9页 / 共12页
第10页 / 共12页
亲,该文档总共12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总复习资料汇集一、文化工业20世纪初,以霍克海默、阿多诺为代表的法兰克福学派,创造了与“大众文化”有关的“文化工业”概念,来指代大批量生产文化产品和推动文化产品生产的商业体系。从工业文明的批判观念建立了该学派的文化产业理论,分析了工业生产时代所有的大众传播文化产品,指出工业化的文化产品与其他非文化商品一样,具有同样的特征:商品化、标准化和大众化。阿多诺对流行音乐的分析,洛文塔尔对通俗文学和杂志的研究,赫尔佐戈对广播肥皂剧的研究,尤其是霍克海默和阿多诺对文化产业的著名研究,成为法兰克福学派最有代表性的研究案例。二、“文化资本”(capital culture) “文化资本”是布迪厄将马克思主义经济学中的资本概念进行扩展后提出的一个社会学概念。他将资本具体划分成三大形态:经济资本、文化资本和社会(关系)资本。正如布迪厄(Pierre Bourdieu)所说那样:1经济资本,它可以直接转化为金钱;2文化资本,在某些条件下,这种资本能够转换成经济资本;3社会资本,它在一定条件下也可以转换成经济资本。 三、公共民俗学20世纪六七十年代,与追求“纯学术”的学院派相对立而产生于美国的、倡导“应用”实践的民俗学学派。其主要工作特点是:描述阐释民间文化;促进学生对多样性文化形态的研究;制作媒体资料和主持表现传统社区及其面临问题的展览和节庆;创立公众政策及市场条件来应用文化资源;与地方学者合作调查和立档处理。组织节日、展现社区文化、帮组地方社区。四、技术世界中的民间文化是鲍辛格的教授资格论文,也是他的代表作。初版于1961年,再版于1986年和2005年。它研究的核心问题是民间文化与技术发展之间的辩证关系和根本规律。本书采取的是系统的和结构的(共时性)方法,而不是局部的、历史的(历时性)研究。作者从现象学角度考察民众主体的视域融合,分别从空间、时间和社会的层面具体分析了民间文化与技术世界相互制约和彼此影响的本质联系,在大的概念框架下组织并容纳了各种看似具体的经验材料,为我们展示了一幅复杂多变的现实图景。它不仅是对日常生活的发现和启蒙,更是对普通民众主体性和创造性的凸显和解放,也促成了民俗学从古代文化的理论研究转变为当代日常生活的实践研究。五、神话仪式批评 该批评方法是神话仪式学派的主要工具,弗雷泽和哈里森是该学派的早期代表者,他们都关注民间叙事与仪式模式之间的关系问题,研究了从仪式到神话、从巫术到宗教等一系列转变过程及其原因,揭示出仪式的周期重复性、集体情感性两大特点是神话或叙事艺术产生的最基本动力,拟人化则是关键环节,并厘清了希腊宗教由低级阶段通往高级阶段的线索。后来维克多.特纳和普洛普进一步挖掘研究该问题,在人类学和民间文艺学领域里取得了突出的成就。比如,普洛普关注民间故事的成年礼原型;拉格兰则认为,英雄的模式,它起源于“神话学上的叙述,反过来这种叙述又是建立在英雄生命的仪式的高度:诞生、结婚、取得王冠、死亡”。六、伯明翰学派文化研究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可以追溯到20世纪50年代末60年代初。一般来说,早期伯明翰学派的文化研究主要包括亚文化研究、历史研究和语言研究三大块(按照霍加特的起初计划,中心的主要任务是文学批评、历史哲学批评和社会学,其中文学批评最为重要)。后期的伯明翰学派,其研究范围逐渐扩大,研究方法也异彩纷呈。主要包括:阶级和性别问题、种族问题、大众文化研究、媒体和观众研究、电影研究、身份政治学、美学政治学、文化机构与文化政策、文本与权利话语以及后现代时期的全球化问题等。后来,伯明翰学派相继出版了仪式抵抗、文化,媒体,语言、世俗文化、亚文化:风格的意义、切割与混和、躲在亮处等一系列的学术成果。七、公共领域 哈贝马斯所指的是一个国家和社会之间的公共空间,市民们假定可以在这个空间中自由言论,不受国家的干涉。通俗地说,就是指“政治权力之外,作为民主政治基本条件的公民自由讨论公共事务、参与政治的活动空间”。在抽象意义上讲,这与公共空间(又译公众场所、公众地方、公共场所;英文:public space或public place)是一个不限于经济或社会条件(纵然实际情况未必如此),任何人都有权进入的地方;公共领域(Public Sphere)是具有开放、公开特质的、由公众自由参与和认同的公共空间(Public Space)。八、 原生口语文化 所谓原生口语文化就是文字产生之前或文字使用之前的社会文化,包括所谓古今“蛮族”的文化。即它“是不知文字为何物的文化”,“是尚未触及文字的文化”,“将这种毫无文字或印刷术浸染的文化称为原生口语文化”。如果认为口语文化是书面文化的派生、变异、衰减和堕落,这就把两者的关系本末倒置了,从历史渊源来讲口语文化和书面文化的关系是前后相继的关系,不能颠倒过来,何况口语文化还创造了辉煌史诗、神话和传说。 九、机械复制时代的艺术品 本雅明的代表作,他在书中指出机械复制艺术的出现是以传统艺术“光韵”的消失为代价的。从传统艺术到机械复制艺术经历了从膜拜价值到展示价值的转化,从礼仪到政治的过渡,以及从审美上静观沉思到人们对物从空间和人性上更易接近的强烈愿望的变迁。本雅明着重论述了电影的价值。作为一个经历了从照相到无声电影再到有声电影的那个时代的思想者,本雅明的思想也伴随技术进行了一场革命。摄影实质上是对传统艺术的一次有力挑战,它解放了双手,使艺术品复制成为了批量生产的技术。十、民族志诗学 创办黄金时代:民族志诗学,在20世纪70年代面世, 成为该学派崛起的标志。特德洛克对祖尼印第安人的口传诗歌作了深入的调查分析他的民族学诗学理论侧重于“声音的再发现”,从内部复原印第安诗歌的语言传达特征,如停顿、音调、音量控制的交错运用等。代表作有:寻找中心:祖尼印第安人叙事诗、口头语词及其阐释工作,等。海默斯强调“形式的发现”,他在西北海岸的印第安部落进行田野调查,关注的文学特征是土著诗歌结构的多相性要素,如诗行、诗句、诗节、场景、动作、音步等等。著作有“我想告诉你却徒劳”:美洲土著民族志诗学文集、等。十一、民族艺术的本体论及本源问题 模仿说 该学说认为,模仿是人类固有的天性和本能,艺术起源于人类对自然的模仿。艺术模仿的本质在于对现实世界的模仿,它能达到比它模仿的现象世界还要真实的程度。德谟克利特、亚里士多德均持这种观点,直到19世纪末仍然具有极大的影响。 表现说 主张艺术是艺术家内心世界的表现,是作家情感的自然流露,艺术起源于人类情感表现和交流的需要。意大利美学家克罗齐,最早提出“直觉即表现”的观点,一切艺术无非都是情感的表现而已。英国科林伍德也认为,只有表现情感的艺术才是所谓“真正的艺术”,艺术就是艺术家的主观想象和情感的表现。 游戏说 认为艺术活动起源于人类所具有的游戏本能。一方面由于人类具有过剩的精力,同时由于人类可以将这种过剩的精力运用到没有功利性的活动中,于是体现为一种自由的游戏。德国的席勒,英国学者斯宾塞、德国学者谷鲁斯均持这样的观点。 装饰说 席勒及格罗塞等学者,认为装饰是人类原始的基本欲望与本能。原始的装饰,兼具审美与实用的功能。如头饰、发饰、颈饰、腰饰、纹身等,除了引人注意外,也表示身分与地位。采用动物骨、牙为饰品,则有纪录英勇事迹的意义。而“文身”、“黥墨”等,则表示能忍受痛苦的勇气,并用以吓唬敌人。巫术或宗教说认为艺术起源于原始民族的巫术仪式活动。这是在近代西方学术界最具影响的一种理论。这个学说最早由英国学者爱德华泰勒提出,英国学者詹姆斯弗雷泽也持这一观点。按照这种理论,原始人所描绘的史前洞穴壁画中虽然有许多在我们今天看来是美丽的动物形象,但他们当时却是出于一种与审美无关的动机,即巫术的动机。 多元决定论 法国学者阿尔都塞认为,社会发展不是由一元决定的,而是由多元决定的,并进而提出了多元决定的辫证法,或者说是结构的辩证法;文化现象的产生,都有多种多样的复杂原因,而不只是一个简单原因造成的。 芬兰的希尔恩认为艺术木身就是一种综合性现象,因此,研究艺术的起源必须从社会学、人类学、心理学等多学科相结合的综合研究方法,才能真正揭示艺术起源的奥秘。即,艺术的产生经历了一个由实用到审美、以巫术为中介、以劳动为前提的漫长历史发展过程,其中也渗透着人类模仿的需要、表现的冲动和游戏的本能,等等。 十二、文化资源特征 由于文化状态是人类智慧与才识的表征。因此,文化资源的特征充分显示出精神层面的特征。理解文化资源的特征有助于我们更好的按照文化规律从事文化产业的开发与维护工作。大体说来,文化资源具有以下特点: 1.意识性与教化性(无形性) 文化资源是人类创造的一种资源,而非天然形成的,因此,无论是物质文化资源还是非物质文化资源,都与人类意识有关,是人类意识活动的产物。文化精神和气质是以不可见的形式存在于人们的思想当中,意识之内的。 教化性文化体现出的是人类的某种意志和价值观,它是按照人类社会的愿望和要求创造和形成的,具有明显的社会意识形态内容,因此,文化资源对于人类来说具有突出的教化性功能。这是文化资源不同于其他自然物的特点。 2.民族与地域性(差异性) 文化资源由于产生的背景,条件等不相同,导致其不同地域的文化资源大不一样。这也是文化资源得以交流和共享的前提。 差异产生互动。在差异互动中形成互补增强。这对于我们进行文化改革开放提供有力支撑。 3.社会性(文化性) 文化资源是人创造的一种资源,这个创造是在社会中完成的,是一个社会集体共同或某一个体创造的,因此必然打上了社会的烙印。 文化资源既是人类社会创造的,又是为社会服务的。活形态的存在,总是要不断适应社会发展和变化的要求,才能具有真正的生命力。 4.传承性与传播性 人类社会是在继承文化传统的基础上向前发展的,传统文化总是在适应社会新的发展变化中得到保存和延续。文化的延续和传承方式:物质方式、精神方式、行为方式。 传播性是指文化资源在空间或共时上的流动,通过价值选择来完成的。 5.适境性与流失性(变异性) 所谓适境性,是指文化资源的生命力要在一定的情景或者相当的环境资源条件支撑下才会发生。 流失性:一些历史文化资源、民俗民风文化资源等具有一定的流失性。如果不被维护,就会被岁月所侵蚀;民俗民风等文化资源如果不被传承下去,也会断代消失。 变异性:交流性共享性是就文化资源在不同的地域、不同的群体之间的流动性说的,而变异性是就文化资源在同一地域、同一群体中的变动而言的。 6.交流性与共享性 虽然文化资源具有民族性或群体性,但不同民族、不同群体所拥有的文化资源是可以相互交流、借鉴、学习的。正是这种不同文化之问的交流、借鉴、学习,才使得人类的文化不断丰富、发展起来。这是一个双向的互动过程。 7.再生性与不可再生性(复制性) 在众多文化资源中,有一种文化资源属于不可再生的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大都属于一些珍贵的历史文化资源,属于一种脆弱的、不可修复的资源,一旦消失或遭受破坏将不复存在,因而必须被列入人类文化遗产加以保护。 再生性指的是文化资源可以再造和重新创造,再造的文化资源多半是参照原有文化资源的形貌和人的现实需要再造出来的,如我们通常看到的大量的仿古建筑、街区、文物景观等。 8.有限性和无限性 文化资源在一定历史条件下相对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