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秋天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情。2揣摩、品味本诗优美的语言。3展开想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教学重点】1背诵、想象,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 2赏析诗歌,揣摩、品味优美的语言。【教学难点】体会诗歌优美的意境,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课前准备】请学生预习课文,摘抄以“秋”为内容的诗文。【课时安排】一课时【教学流程】一、导入春夏秋冬,四季轮回。每个人都用自己独特的感受解读四季,你是否记得哪些咏秋的名言、名篇?如辛弃疾的西江月(明月别枝惊鹊)、马致远的秋思、王安石的秋词等。二、朗读诗歌1读准字音,注意下列字音。镰(lin)刀 丁(zhng)丁 肥硕(shu) 栖(q)息鳊(bin)鱼乌桕(ji)寥(lio)阔 枯涸(h)2读出韵味。先由教师配乐范读课文 ,学生听读语气、语速、语调及重音的把握,并正确划分诗歌的停顿。 再由学生自读、组合读、齐读。3读出画面。本诗描绘了哪几幅生活画面?明确:农家丰收图;霜晨归渔图;少女思恋图。4读出诗情。本诗抒发了作者什么感情?明确:秋天是收获季节,家人、渔人和少女在秋天收获了庄稼、鲜鱼及爱情,同时还有悠闲自在的生活,朦胧而略微伤感的情思。全诗的感情基调虽清凉而寂寥,但表达地却是作者对秋天的向往、喜爱与赞美之情。三、赏析诗歌1品析优美的语言以“ 用(写)得美,美在 ”的句式,对自己感受最深的词语或句子加以品析。以下可供参考:(1)“秋天栖息在农家里”。“栖息”用得美。用拟人手法,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还有下文的“游戏”“梦寐”都写得妙。“游戏”虚实相生,在作者眼里,秋天就是如此清逸,闲适的感觉。“梦寐”,是朦胧的意思,写出了少女的情怀,似喜似羞,深藏在心中,只是在梦中回忆。(2)“饱食过稻香的镰刀”,用拟人的手法,写丰收的景象。(3)“收起青鳊鱼的乌桕叶的影子“,江岸上乌桕树,树叶婆娑,倒映在江面,就好像网起的是乌桕叶的影子,此句体现了渔民悠闲的心情。(4)“溪水因枯涸见石更清澈了”,矛盾之美,体现清远的境界。(5)“伐木声丁丁的飘出幽谷”,以有声衬无声,写出了幽谷的深、静。2展开想象的翅膀,根据诗歌意境,把三个画面改写成小小的美文。教师指导:想象每幅画面中人物的身份、活动、心情,用优美的语言描绘你喜欢的一幅图画。 学生描绘画面(参考内容):农家丰收图:清晨朝露未晞的时候,有位农人来到幽谷,丁丁的伐木声震荡山谷;田野里发散出稻香的气息,金黄的波浪此起彼伏,稻田中有个身影在挥镰割稻,晶莹的汗珠湿透衣衫;果林中还有采摘瓜果的人,瓜果飘香,沁人心脾,摘下这些沉甸甸的秋天的礼物,放进背篓,这份喜悦要与亲友一起分享 霜晨归渔图:清晨的江面还弥漫着冷冷的雾气,可以感受到些许的凉意。远远地有个渔人摇着船桨向岸边驶来。依稀可见船篷上挂着层白霜,渔人熟练地撒下鱼网,网上的青鳊鱼就像乌桕叶,闪着银色的光泽。归航了,江面上传来动人的渔歌,还有阵阵爽朗的笑声 少女思恋图:原野上一片蟋蟀的鸣叫声,溪水清澈见底。羊儿的咩咩声阵阵传来,秋天的美景让人赏心悦目。牧羊女却失去了往日的活泼,耳边传来悠远绵长的笛声,只是不见了那吹笛的少年,姑娘四处张望,眼里写满了心思四、背诵诗歌齐读、自背、齐背、比赛背诵。五、课堂小结本诗从多种感官角度出发,运用比喻、拟人的修辞,写出夏忙后农闲的景象:农人世外桃源般的生活悠闲、惬意,少了些艰难苦恨,多的是清静、清甜。这是一个明媚、快乐的秋天,一个乐在其中的秋天。 六、创作诗歌(布置作业 )秋瑾笔下的秋天,有着“秋风秋雨愁煞人”的凄清,稼轩词里的秋天,溢满“稻花香里说丰年”的喜悦,马致远词里的秋天,染遍“断肠人在天涯”的悲苦你眼里的秋天是怎样的?1说几句感悟秋天的话。2写几行小诗,可以模仿秋天。【资料宝藏】1.作者介绍何其芳(19121977),现代散文家、诗人、文艺评论家。原名何永芳,出生于四川万州一个守旧的大家庭。幼年时即喜爱中国古代诗词小说,1929年到上海入中国公学预科学习,读了大量新诗。19311935年在北京大学哲学系学习。大学期间在现代等杂志上发表诗歌和散文。1936年他与卞之琳、李广田的诗歌合集汉园集出版,他的散文集画梦录于1937年出版,并获得大公报文艺金奖。大学毕业后,何其芳先后在天津南开中学和山东莱阳乡村师范学校任教。 抗日战争爆发后,何其芳回到老家四川任教,一面继续写作诗歌、散文、杂文等。1938年北上延安,在鲁迅艺术学院任教,后任鲁艺文学系主任。新中国成立后,主要从事文学研究和评论,并长期参加文艺界的领导工作。曾任中国文学艺术界联合会委员、中国作家协会书记处书记等职,并任文学研究所所长职务。诗歌是何其芳最先喜爱和运用的文学样式。他自称开始创作时“成天梦着一些美丽的温柔的东西”,早期的作品鲜明地表现出一个小资产阶级知识青年的思想感情和个性。他不满丑恶的现实,又不清楚出路何在;他热切地向往着生活中美好的事物,但缺乏热烈的追求。于是较多徘徊于怀念、憧憬和梦幻中,只能留下寂寞和忧郁。何其芳对于艺术形式的完美,表现出执著的探求。在诗歌方面,他创作之初即十分讲究完整的形式、严格的韵律、谐美的节奏,并注意表现出诗的形象和意境。因此,他的诗明显地具有细腻和华丽的特色。在散文创作上,他自称“我的工作是在为抒情的散文发现一个新的园地”,他善于融合诗的特点,写出浓郁缠绵的文字,借用新奇的比喻和典故,渲染幻美的颜色和图案,使他的散文别具风格。真正明显地表现出思想和艺术风格的变化,是在抗战开始,特别是到了延安以后。这时他渐离梦境,面对现实,诗文风格趋向朴实明朗。 (摘自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1992年版)2.课文赏析那么一种氛围读秋天 刘真福 秋天选自何其芳早年创作的诗集预言(19311933)。它不像那个时期的诗人们那样爱用象征手法,写得神秘莫测,或爱寻味哲理,显示思想的深高厚重;也不像他向前的诗作拘守个人狭小天地,缠绵悱恻于男女私情,除了幽怨、苦思就是期待。难得这位诗人将视野投向乡野,投向普通人的活动场景,以观者的身份言身外他人之事,表现一派明朗纯净的诗意诗风。诗作采用直陈其事的写法,表面看来似乎简单、直白,缺少象征的奥义,实则意味情味既深且长。诗中透出那么一种氛围,那么一种神韵,这是最能勾住读者心魄的东西。所谓氛围,在文学作品尤其是抒情作品中,通常是指作品中的整体性的情境、风神、气韵。它与严羽的“气象混沌,难以句摘”的气象有所类似,又有所不同,气象所指更为廓大,包括内容、形式各个方面;氛围似乎主要关乎内容,涉及意象、意境、情感等。氛围可感而不可言,正如司空图所言:“神而不知,知而难状。”亦如唐人所言:“蓝田日暖,良玉生烟,可望而不可置于眉睫之前也。”但读之有感,了然于心,也应能言追心意,形之于文。在秋天里,诗人用最精粹的语言描写农家生活,每一句诗都是一幅画面,三节诗又组成三幅复合画面。画面的组合造成了既流动又整合的特殊氛围。第一幅画面是“农家丰收图”。这里不是写某个农夫,而是写普通的农家活动。写了两个场景,一是山谷伐木,一是篱间背瓜果。山谷伐木置于篇首,丁丁之声悠远地飘来,诉诸听觉;震落了清凉的露珠,诉诸视觉和触觉。真是一片世外风光,启迪人追思那邈远的印象,诗经中不是有“伐木丁丁,鸟鸣嘤嘤。出自幽谷,迁于乔木”之句吗?“飘”和“幽谷”在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不过那都是写虚的,用的是比喻义、引申义,而这里却是写实的,别有一番情韵。伴随背瓜果的心情和表情在诗中未点明,但读者可以想到,那是欣欣然、笑盈盈的。“栖息”本用来描写有生命的物类,现用在这节诗的末尾,概括秋天在农人家里的状况,将虚无的东西(秋天)视象化了,创造出松弛、闲静的氛围。第二幅画面是“霜晨归渔图”。其中“雾”“霜”这些表现环境氛围的词(还有上一节的“露”),也是何其芳早年诗中常出现的,传达出清凉、冷寂、朦胧的气氛。画面还包括一系列活动:撒网,收渔,摇桨。这些平常活动的画面,在诗人笔下都蕴含着淡而远、清而静的神韵。“轻轻”一词常在何诗中出现,仿佛“信手拈来”,显示出渔人悠闲与自得的心情。也许在早年何其芳的心目中,秋天就真的是这么宁静、悠远。第三幅画面是“少女思恋图”。这节诗从野草、蟋蟀和溪水写起,相当于古人所谓“感兴”的写法,即先言他事,由兴而感,由景入情。野草寥廓,溪水清洌,这本不是人的活动,其后必有续言,那就是少女心怀恋情。大自然繁嚣的夏天过去了,秋天到来却变得清静了,人在寂静时大都反观自身,倾听心灵之声。牧羊女听了一夏的“牛背上的笛声”,忽然听不到了,心灵的某一角落开始萌动起来,真是“如树根在热的夏夜里震动泥土”(何其芳诗夏夜)。写恋爱尤其是初恋,是早年何诗所擅长的,这一次他写得更含蓄也更精彩了。这一节才五行,就写出了由外景向内情的过渡,写出了初恋从无到有的过渡。诗人选取了“牧羊女的眼里”这一特定角度,虽未明写眼神,但读者自能见出那里面的清纯、明净,那是初恋少女似恋非恋的特殊眼神。而且比较这三节诗我们可以看到,前两节主要写外在的景物与人事,这第三节真正写入心灵深处,写出了微妙的感觉,使全诗收束在感情的实处。不这么写,难以入情、入神,诗就“飘浮”起来了。总之,秋天这首诗通过描绘不同场景、画面,创造了一种既来自人世又远离尘俗的氛围。这一氛围具有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的特点。它写的是繁忙夏天之后的农闲景象,所以具有清静的氛围;它写的是世外桃源般的生活,不见农家些许的艰难苦恨,所以具有清远的氛围;它写的是少男少女朦胧而纯真的爱情,所以具有清甜的氛围;它像何其芳其他诗作一样专用轻柔之词写清丽意象,避开喧嚣的景境,避开拙重之词,所以具有清柔的氛围。诗中各幅画面,以及画面里的各个意象,无不和谐统一;因而这种氛围所赖以形成的清静、清远、清甜、清柔等多方面特点也无一不达于极致。技盖至此,非高手不能为。可是何其芳写这首诗时才是20岁左右的大学生! (选自中小学教材教法2001年第11期)3.文章链接之一:秋 景(美国)狄金森晨曦比往日更柔婉,毛栗变得褐色可爱;浆果的面颊多么丰满,玫瑰在郊外盛开。枫树扎着华丽的丝巾,田野披上艳红的轻纱。我不愿显得古板,也佩戴了一枚胸花。提示:这两首诗在思想感情、意象组合、艺术风格上有很多共同的地方,从思想感情来说都表达了对秋天的热爱与赞美之情。之二:秋杜运燮连鸽哨也发出成熟的单调,过去了,那阵雨喧闹的夏季。不再想那严峻的闷热的考验,危险游泳中的细节回忆。经历过春天萌芽的破土,幼叶成长中的扭曲和受伤,这些枝条在烈日下也狂热过,差点在雨夜中迷失方向。现在,平易的天空没有浮云,山川明净,视野格外宽远;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河水也像是来自更深处的源泉。紊乱的气流经过发酵,在山谷里酿成透明的好酒;吹来的是第几阵秋意?醉人的香味,已把秋花秋叶深深染透。街树也用红颜色暗示点什么,自行车的车轮闪射着朝气;塔吊的手臂在高空指向远方,秋阳在上面扫描丰收的信息。提示:秋是杜运燮1979年的作品。这不是一首单纯咏秋的写景诗,其中每一景物均有具体的暗示,其内在结构是立体的,包括了景的描写与暗示现实两个层面。诗人写的是个人的感受,却表达了经历文革动乱并遭受过种种磨难的人的共同体验。“智慧、感情都成熟的季节啊”是全诗的主题,上与鸽哨成熟的音调相承,下与酿成的好酒、染透的秋花秋叶相接,形成一片成熟的景象。之三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