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3页
第2页 / 共3页
第3页 / 共3页
亲,该文档总共3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认识三角形说课稿 2011级8班 陈雪1106050841老师好,同学们好,我说课的题目是认识三角形。下面我将从教材、学生学情、教法学法、教学过程、教学设计等几个方面来进行讲述。 一、说教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认识三角形是西师版四年级下册第四单元第一节的内容。这部分内容主要让学生认识三角形,了解三角形的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52页的内容主要是帮助学生初步形成三角形的概念。第53页的内容着重让学生通过操作活动,体验和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想想做做”的第1 题,可以使学生在操作中进一步加深对三角形基本特征的认识;第2题让学生进一步体会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第3题是让学生利用对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初步认识,确定从学校到少年宫的最短路线,有利于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它既是上学期所学线段和角的延续,又是后继学习全等三角形和四边形的基础。在知识体系上具有承上启下的作用。 2、教学目标根据新修订的课程标准、教学内容和学生实际情况,我将拟定以下目标:知识目标:理解三角形的有关概念,掌握三角形三边的关系。能力目标:通过观察、操作、讨论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情感目标:学生在自主参与、合作交流的活动中,体验成功的喜悦,树立自信,激发学习数学的兴趣。 3、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让学生形成三角形的概念,了解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教学难点:探究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二、学情分析四年级的孩子思维活跃,模仿能力强。对新知事物满怀探求的欲望.同时他们也具备了一定的学习能力,在老师的指导下,能针对某一问题展开讨论并归纳总结.但是受年龄特征的影响,他们知识迁移能力不强,推理能力还需进一步培养。 三、说教法学法教法:本节课采用多媒体课件,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求知欲,充分引导学生进行观察、操作、猜测、验证,让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通过这样的教学,使学生在既获得知识的同时,也培养和提高了学习的能力。学法:全课以小组合作的形式组织教学,充分引导学生自己提出问题并自己解决问题,通过量一量、算一算等环节亲自体验探索知识的形成过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准备根据新课程标准、学生的实际情况、教学目标、教学的重点难点作以下准备:教师准备:选择多媒体课件,两个不同的三角板,直尺;学生准备:直尺,小棒 五、教学过程根据教学目标、学生实情、教学重难点以及选用的课件、材料等设计以下环节。第一个环节,创设情境,激发兴趣,提出问题并揭示课题利用多媒体课件呈现有关三角形的实物图像(三角板、自行车、彩色旗、金字塔等),欣赏生活中的三角形图片,让学生感受到数学图形在生活中无处不在,数学就在我们身边。请同学们说一说还发现我们生活中还有哪些是有三角形构成的。创设一种宽松、和谐的学习氛围,让学生以轻松、愉快的心态进入探究新知的过程。 根据学生的回答,揭示并板书本节课的课题:认识三角形第二个环节是让学生合作交流、动手操作,概括有关概念、特征、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在学生对三角形有了初步的认识后,让学生自己动手制作一个三角形(先用小棒摆、再用三角尺画),教师巡视指导有困难的学生,学生完成以上活动后,教师组织全班进行交流,引导学生归纳出什么是三角形?归纳出三角形的概念后,用课件出示三角形以及三角形各部分名称图,并指导学生认识三角形各部分的名称,加深学生对三角形的认识。这是本堂课教学重点之一第三个环节是合作探究,探索规律,得出结论经过上述活动后,学生对三角形已有了较为直观的认识,在此基础上进一步引导学生采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探索三角形三条边的规律 ,小组进行分工合作,在练习本上画长度分别为10cm、6cm、5cm、4cm的四条线段,任选三根围一围,观察能否围成三角形,组织学生进行操作,并将所有的数据记录下来,教师巡视指导,通过操作活动,学生发现了4条线段中的长4厘米、5厘米、6厘米和长5厘米、6厘米、10厘米的这两组线段可以围成三角形,而长4厘米、5厘米、10厘米和长4厘米、6厘米、10厘米的两组线段不能围成三角形,这时就引导学生再次用小组合作的方式去讨论围成三角形的三条边有什么关系(要求学生做长度为4厘米、5厘米、6厘米的这组)?引导(能否用加法算式的方式来进行,用两条边的长度加起来和第三条边的长度相比较),学生动手做后在小组内交流,然后组织全班学生进行交流(指名学生回答自己的发现),初步得出“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 (板书),再让学生自主验证剩下的三组,深化三角形两条边的长度之和大于第三边。这是本堂课的重点,也是本堂课的难点。第四个环节精设联系,巩固深化让学生通过教材中的想想做做来巩固本节课学习的内容,深化“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的原理,让学生联系生活经验加深对所学知识的理解,并感受数学知识的实际应用价值。第五环节回顾反思,总结延伸在课结束之前,引导学生总结这节课学习了什么及收获,通过总结,让学生进一步加深本节课所学内容的印象并让学生去寻找生活中的三角形。(该环节预计用时4分钟)4厘米5厘米6厘米4+59(厘米) 9厘米6厘米4+610(厘米)10厘米5厘米5+611(厘米)11厘米4厘米六、板书设计根据教学的进程和学生的回答情况做如下板书:A三角形认识 定义 三角形 表示方法CB 结论 记作:ABC 三边关系 应用不在同一条直线上的三条线段 首尾顺次相接所组成的图形叫做三角形.三角形的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