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3节 课时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 第二章 化学键 化学反应与能量 第3节 课时2 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学案 鲁科版必修2年级:姓名:- 7 -课时2化学反应为人类提供能量目标与素养:1.了解原电池的构成和工作原理。(科学探究)2.知道构成原电池的条件。(宏观辨识)3.了解化学能与电能的相互转化以及化学反应的其他应用。(科学态度)4.了解常见的化学电源。(社会责任)一、化学能与其他形式能量之间的转化1吸热反应和放热反应(1)吸热反应:反应过程中吸收能量的化学反应。(2)放热反应:反应过程中释放能量的化学反应。2化学反应中能量转化的主要形式二、原电池1原电池工作原理演示实验装置现象铜片上有气泡产生,锌片不断溶解,灯泡发亮结论导线中有电流通过,化学反应中化学能转化为电能解释当铜片与锌片一同浸入稀硫酸时:锌原子失去电子被氧化为Zn2进入溶液电子由锌片通过导线流向铜片溶液中的H从铜片上获得电子被还原为H2而逸出,就这样电子在导线上做定向移动,形成电流2.原电池(1)概念:利用氧化还原反应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2)构成条件理论上,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均可设计构成原电池。具体条件是具有活动性不同的两个电极(金属与金属或金属与能导电的非金属);溶液:两电极均插入电解质溶液中;导线:两极用导线相连,形成闭合回路。(3)工作原理原电池总反应式:Zn2H=Zn2H2。3常见电池(1)干电池:又称一次电池,如锌锰电池。(2)蓄电池:又称二次电池,如铅蓄电池。(3)燃料电池的优点:其能量转化率高,对环境无污染。微点拨:(1)原电池中电极不一定参加化学反应,如氢氧燃料电池中电极不参加反应。(2)金属K、Na、Ca活泼性强,不作原电池电极。1判断正误(正确的打“”,错误的打“”)(1)原电池是电能转化为化学能的装置。()(2)将铜片和锌片用导线连接插入酒精中,电流计指针发生偏转。()(3)原电池中外电路中的电子的流向是由正极流向负极。()(4)原电池工作时,负极发生氧化反应。()(5)蓄电池是常见的一次电池。()答案(1)(2)(3)(4)(5)2下列装置中有电流产生的是()ABCDCA项两电极材料相同,B项没有构成闭合回路,D项中四氯化碳为非电解质。3下列烧杯中盛放的都是稀硫酸,在铜电极上能产生气泡的是()ABCD答案A原电池的工作原理及正、负极的判断1.工作原理(以铜、锌原电池为例)2原电池正负极的“四种”判断方法【典例1】如图所示是Zn和Cu形成的原电池,某实验兴趣小组做完实验后,在读书卡上的记录如下,则卡片上的描述合理的是()实验后的记录:Cu为负极,Zn为正极Cu极上有气泡产生,发生还原反应SO向Cu极移动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则可产生0.25 mol气体电子的流向是CuZn正极反应式:Cu2e=Cu2,发生氧化反应ABC DB铜、锌形成原电池的时候,锌是负极,铜为正极;锌失去电子生成锌离子进入溶液中,电子通过外电路流向正极,溶液中的氢离子在正极上得到电子,生成氢气,发生还原反应;阳离子向正极移动,所以阴离子硫酸根离子向负极移动;若有0.5 mol电子流经导线,由于正极的电极反应式为2H2e=H2,所以会产生0.25 mol氢气;电子的流向是由负极流向正极,所以应该是由ZnCu;正极反应式是2H2e=H2,发生还原反应。1有关原电池的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外电路中电子由正极流向负极B在原电池中负极发生还原反应C原电池工作时,阳离子向正极方向移动D原电池中正极一定是不活泼金属C在原电池外电路中,电子从负极流向正极;原电池中负极发生氧化反应;随着反应的进行,阳离子在正极被还原,所以电解质溶液中的阳离子向正极移动;原电池中一般正极金属比负极金属活泼性差,但不一定是不活泼金属,故选C。原电池原理的应用1.加快化学反应速率实验室用锌和稀硫酸反应制备氢气时,常用粗锌,产生氢气的速率更快。原因是粗锌中的杂质和锌、稀硫酸构成原电池,电子定向移动,加快了锌与硫酸反应的速率。2比较金属的活泼性一般情况下,在原电池中,负极金属的活泼性比正极金属的活泼性强。3设计原电池(1)首先将氧化还原反应分成两个半反应。(2)根据原电池的反应特点,结合两个半反应找出正、负极材料和电解质溶液。【典例2】根据下列事实:XY2=X2Y;Z2H2O(冷)=Z(OH)2H2;Z2氧化性比X2弱;由Y、W电极组成的电池,电极反应为W22e=W、Y2e=Y2,可知X、Y、Z、W的还原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AXZYWBZWXYCZYXWDZXYWD由得还原性:XY;由知单质Z能与冷水反应,Z为活泼的金属单质;由得还原性:ZX;由得还原性:YW,则有还原性ZXYW。(1)上题中原电池的电池总反应为_。(2)上题中中的反应若设计成原电池,则负极是_。答案(1)W2Y=Y2W。(2)X。2利用生活或实验室中的常用物品,根据氧化还原反应知识和电学知识,自己动手设计一个原电池。填写下列空白;(1)实验原理:Fe2H=Fe2H2。(2)实验用品:电极(_、_)、稀硫酸、_、_(填写所缺的实验用品)、耳机(或者电流计)。(3)实验装置(如图)。(4)原理分析。按如图所示连接好实验仪器,注意观察(耳朵听)耳机是否有声音发出,如果没有,可将原电池的两个电极中的一极接触耳机插头上的一极(注意:接触的同时耳机的另一极是连接在原电池的另一个电极上的),这时可以听见耳机发出“嚓嚓嚓”的声音。其原因是在原电池中,由化学能转化为_。如果将装置中的耳机改为电流计,则铁钉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反应:_;另一极应该接电流计的_极,电极发生了_反应。解析原电池的构成条件是电极、导线、电解质溶液。负极应用铁钉或铁条,正极可选铜棒、铜钉或石墨(如铅笔芯)等,电解质溶液盛放在烧杯中,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的装置,电流计的负极应与电源负极相连,负极发生氧化反应,正极发生还原反应。答案(2)铁钉(或铁条)铜钉(其他的惰性电极如铅笔芯、铂等)烧杯导线(4)电能负Fe2e=Fe2正还原1在理论上不能用于设计原电池的化学反应是()AHClNaOH=NaClH2OB2CH3OH3O22CO24H2OC4Fe(OH)22H2OO2=4Fe(OH)3D2H2O2=2H2OA原电池的化学反应原理是自发的氧化还原反应,有电子的转移,而A项中的反应是中和反应,没有电子的转移,故选A项。2已知空气锌电池的电极反应为锌电极:Zn2OH2e=ZnOH2O;石墨电极:O2H2O2e=2OH。可以判断石墨电极是()A负极,发生还原反应B正极,发生氧化反应C负极,发生氧化反应D正极,发生还原反应D空气锌电池中,失去电子的一极是负极,发生氧化反应,得到电子的一极是正极,发生还原反应。3在盛有稀硫酸的烧杯中放入导线连接的锌片和铜片,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正极附近的SO浓度逐渐增大B电子通过导线由铜片流向锌片C正极有O2逸出D铜片上有H2逸出D本题符合铜锌原电池的形成条件,原电池工作时,电子由负极(锌)经外电路(导线)流向正极(铜)。负极锌片:Zn2e=Zn2;正极铜片:2H2e=H2,总反应为Zn2H=Zn2H2,原电池中没有O2产生。没有参与反应的SO,浓度不会逐渐增大。4某原电池的离子方程式是ZnCu2=Zn2Cu,该原电池正确的组成是()选项正极负极电解质溶液ACuZnHClBZnCuCuSO4CCuZnCuSO4DCuZnZnCl2C离子方程式中Zn失电子生成Zn2,故Zn为负极。Cu2得电子生成Cu,故含Cu2的溶液为电解质溶液。5分别按图甲、乙所示装置进行实验,两个烧杯中的溶液为同浓度的稀硫酸,甲中A为电流表。请回答下列问题:甲乙(1)下列叙述正确的是_。A两烧杯中铜片表面均无气泡产生B甲中铜片作正极,乙中铜片作负极C两烧杯中溶液的H浓度均减小D甲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的慢(2)甲装置中的能量转化形式:_能转化为_能,乙装置中的能量转化形式:_能转化为_能。(3)某同学发现甲装置中不仅铜片上有气泡产生,且锌片上也产生了气泡,原因可能是_。(4)在甲装置中,若把稀硫酸换成CuSO4溶液,试写出铜电极的电极反应_。解析(1)甲装置为原电池,乙中Zn与稀硫酸接触反应;甲装置中铜片作正极,H在铜片上得电子被还原为H2,形成原电池后产生气泡的速率比乙装置中产生气泡的速率快;随着两烧杯溶液中H不断被消耗,溶液中的H浓度均减小。(2)甲装置中,锌、铜及稀硫酸形成原电池,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电能,乙装置主要是锌与稀硫酸反应,该反应是将化学能转化为热能。(3)锌片上产生气体,原因可能是锌片不纯,锌与杂质形成原电池。(4)若将稀硫酸换成CuSO4溶液,则铜片上会析出Cu。答案(1)C(2)化学电化学热(3)锌片不纯,锌与杂质形成原电池(4)Cu22e=Cu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