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春望教学设计教学目标:德育目标:学习杜甫忧国忧民的伟大爱国主义情怀,以及将个人命运与国家命运紧密结合的可贵精神。能力目标:指导学生用品味词语、借景抒情、再造想象的方法来欣赏诗歌。知识目标:深入理解本诗,扩展了解杜甫其他相关诗歌,初步了解杜甫的经历和思想。教学重点:首联和颔联的赏析。引领学生感受杜甫沉郁顿挫、忧国忧民的爱国情怀。教学难点:颔联的理解和玩味。颈联和尾联的深度开掘。教学过程:导入:同学们,这是我们非常熟悉的诗人杜甫。公元755年安史之乱爆发,李唐王朝受到巨大震动。756年诗人杜甫得知唐肃宗在灵武即位的消息后,便把家小安顿在鄜州的羌村,不顾安危投奔唐肃宗,想要再有一番作为,结果在投奔灵武途中,被安史叛军掳至长安,过了半年多囚徒一样的生活。第二年(757年)三月诗人在都城长安写下了一首不朽的五律春望。这首诗是我们儿时就已经能琅琅背诵的,今天让我们再一次走近它,用更细腻的视角,更深厚的感情来触摸诗歌所表达的精神世界。首先,请同学们一齐朗诵本诗。问1:本诗的题目是“春望”,那么在首联中作者都望到了什么?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问2:你认为在这四个描写对象中作者着力要体现哪一个事物的特点?为什么?(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国之破。 “国”是指都城,即长安。国都,通常是一个国家的政府所在地,政治和经济活动的中心城市,各类国家级机关集中驻扎地,国家主权的象征城市。(词典词条)开篇即是春望所见,先用“国”点明了此城即国都长安,以“破”交代了历史背景,以“春”标明了节令。两句合而观之,便是说望见春天被攻破了的长安城,山河之上草木丛生,榛莽遍地。这一联作者用反衬的手法,写出目前的长安,惟有山河仍在,但是国已政权陷落。草木春深,但是城已残破不堪。赏析颔联问1:“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这两句历来有两种翻译的版本,谁来试着给大家翻译一下?第一种:人溅泪惊心。第二种:花鸟溅泪惊心。(借景抒情赏析法落实点)问2:那么你认为哪一种好呢?第一种,花鸟本为娱人之物,诗人们往往用春天的繁花似锦,百鸟齐鸣来衬托心情的愉悦和欢畅,可是在这里,诗人却因感时恨别见之而泣,闻之而恐,以乐景写哀,一倍增其哀乐。第二种,以花鸟拟人,花好似在落泪,鸟仿佛受惊骇。感时恨别,花也溅泪,鸟也惊心。物犹如此,人何以堪?一倍增其哀乐。两说虽有别,其精神却能相通,前者触景生情,后者移情于物,都含蓄地表达了内心的沉郁之情。问3:这一联中的“溅”和“惊”两个字用得甚好,请用简洁的语言批注这两个字的妙处,写在老师发的纸上,写好之后撕去背胶粘到前面的纸上。(品析词语赏析法落实点,指定式)溅:含悲带愤,感情浓烈。惊:敏感惊恐,心灵柔软。小结:诗的这前四句,都统在“望”字中。诗人视野从城到山河,再由满城到花鸟。感情则由隐而显,由弱而强,步步推进。到此所望结束了,诗人后两联由悲痛国事转为想望亲人。介绍背景:杜甫是前年八月为叛军所俘的,被困于长安一冬春,一直思念寄居在州的妻子儿女,因此说“家书抵万金”。问1:“家书抵万金”表达了作者怎样的心情?忧虑,焦急。问2:诗人写这首诗年仅45岁,却已“白发”,而且稀到“不胜簪”的地步,这可能吗?是什么使诗人如此?是“感时”,“恨别”所致。是“国与家”共同的打击所致。是因为“艰难苦恨繁霜鬓”。诗的最后两句给我们勾勒了一位愁绪满怀的白发老人的形象。作者望春,并没有得到到任何快慰,却为“感时”、“恨别”所困,心情沉郁痛苦。尽管诗人这时才四十五岁,但因终日愁情熬煎,频频搔发,头发愈来愈少,简直连簪子也插不上了。作者选用搔发这一下意识动作把满腔的愁情变成了可见可感的生动形象,这样,在国破家亡,离乱伤痛之外,又叹息衰老,则更增一层悲哀。很自然地引导读者进入诗的意境,产生共鸣。小结:家与国紧密相连,个人和民族血脉相融。以爱家之心爱国,以忧国之心忧家,心系国家,胸怀天下。这是典型的中国传统爱国方式,这一直是圣哲先贤思考问题的方式。“家国天下”的背后,有高尚的情感,更有精神的智慧。杜甫在诗中把家愁同国忧交织起来,深刻地表现了正直知识分子的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休戚相关,具有高度的概括性和典型意义,正是“沉郁顿挫”的精神实质,也是杜甫伟大之所在。整体赏析问1:用几个词语来概括这首诗的感情基调。沉郁悲痛。问2:作者的情感是通过什么方式来抒发的?借景抒情,移情于景,情景交融。结课朗读:杜甫就是这样,忧国忧民的思想已经溶入了他的血液!他总是把自己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联系在一起,他总是能由自己的遭遇想到广大黎民的苦痛,他总是坎坷不幸的,但他也总是令人敬仰的!他的生活总在苦难的谷底,但他的思想永在巍峨的巅峰!让我们带着对古往今来所有忧国忧民之士的景仰,来一起朗读春望。教学反思 我提倡学古诗词要精心细读。跟初中生讲授古诗词,最需要老师耐住性子,慢慢引导。你可以抓住关键词句,一点点地咀嚼和涵咏,引导学生去品味,去体验,去感悟,千万急不得,也快不得。所以,我们要耐住性子教读古诗词。所“细读”,要立足于文本,对作品语言、结构和细节进行“细腻、深入、真切的感知、阐释和分析”,进行“充分阅读”,对文本所蕴涵的内涵要进行充分的挖掘。它的核心词语是“充分阅读”。我以为,在语文教学中,强调“充分阅读”可能会出问题,因此,我们取起“细读”的字面意思,强调古诗词教学,要细细咀嚼,慢慢涵咏。所谓咀嚼、涵咏,就是对文本要字字句句地读,认真、仔细、深入地读,不是走马观花,也不是囫囵吞枣。我提倡像孔子“韦编三绝”那样读书,像杜甫“读书破万卷”那样读,像苏轼“故书不厌百回读,熟读深思子自知”那样读,像朱熹“循序而渐进,熟读而精思”那样读。“细读”也就是“熟读”,把书都读熟了,这书的精气神还怕不会化到你的血液里去?第一,整体把握诗词内容,精心解读诗词词句。语文教学最忌讳肢解课文,古诗词尤其如此,因为古诗词是一个高度凝练的整体。为什么那么好的古诗词,我们有些老师一讲,就索然无味了?这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肢解诗词。比如,学习一首诗词,就提出若干个问题,等一个个问题解答完了,就学完了。这不是肢解诗词又是什么?第二,细读、咀嚼、涵咏,感悟诗人情怀。古诗词的学习,当然要注意品味语言,甚至要重点品味语言,特别是一些经典作品中,含有大量的名句。第三,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鼓励学生大胆体验,主动学习。学生对诗词画面的联想和想象,不仅极大地丰富了诗词的内涵,而且也激发了学生心中的情感体验。这一做法效果非常好,而且也完全符合新课标的理念。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