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7页
第2页 / 共107页
第3页 / 共107页
第4页 / 共107页
第5页 / 共107页
第6页 / 共107页
第7页 / 共107页
第8页 / 共107页
第9页 / 共107页
第10页 / 共107页
亲,该文档总共107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中等职业学校教学改革与教材建设专家讲座报告人: 王军伟 教育部课程改革小组核心专家、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 李 波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计算机研究会联络员、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 杨黎明 上海市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 陈伟清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财经研究会联络员、高等教育 廖晨君主任: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上午好! 为了进一步提高我市中等职业学校校长及教师对职业教育教学改革的认识,增强广大教师实施职业教育课程改革的能力,掌握职教特色的教学方法,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哈尔滨市教育局、哈尔滨市教育研究院在高等教育出版社的大力支持下,组织了本次国家级讲座、国家级专家讲座。 下面,我介绍一下到会的领导及专家。 教育部课程改革小组核心专家、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副主任、秘书长、高等教育出版社副总编王军伟; 上海教育科学研究院研究员、同济大学硕士生导师杨黎明。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计算机研究会联络员、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李波; 中国职教学会教学工作委员会财经研究会联络员、高等教育出版社编辑陈伟清; 哈尔滨市教育局副处级教研员李福生; 让我们以热烈的掌声向给予我们工作大力支持和帮助的高教社领导表示衷心的感谢! 向即将为我们提供最新研究成果、给予我们指导的专家教授表示热烈的欢迎! 下面,请市教育局李处长讲话! 李福生处长: 各位校长、各位老师、大家好,首先,我代表市教育局职成处许处长对我们四位专家来哈尔滨,为我们职教战线上的校长和老师们提供培训和讲座表示热烈的欢迎和衷心的感谢! 我们今天的活动,也是我们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一项重点工作,一项重要工作。教育局党委、教育局党委书记、局长多次在许多重要的场合都提出,我们要不断地加强四支队伍建设,也就是加强机关干部队伍建设、加强校长队伍建设、加强教师队伍建设,还有加强教研队伍建设,因为我们教育事业的发展要靠这四支队伍来支撑,这是一个组织保证;前些日子,我们召开过职业教学的内涵建设会议,也在二职参加。今天的培训,也是内涵建设的一项重要内容。我们职业教育的发展会面临着很多很多需要克服的难题,改革的深入发展需要我们去解决一些问题,这就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和提高。我们今天请来的专家都有很高深的理论水平和实践经验,会为我们提供一些新兴的经验和教学理念。希望我们大家能够认真学习,通过和专家的学习和交流来提升我们的专业素质和专业水平,共同推动我们哈尔滨市职业教育的发展。我就说这么多了,谢谢大家! 我们把最多、最好的时间留给专家,下面,我们就请教育部课程改革小组核心专家,高教社副总编王军伟为我们做讲座! 王军伟:各位领导、各位老师早上好! 我今天讲课的课题是职业教育课程和教材改革的研究与实验。我想以这个课题的名义,和大家更多从细节上沟通一些教育部课程改革的信息。大家知道,今年年初周济部长布置了今年年内和年初要召开全国中等学校教学工作会议,不是一般的教育工作会议,是教学工作会议。在教学教育工作会议之前,教育部正在紧锣密鼓的做一些准备,其中,大纲已经制订完毕了。文化课包括语文、数学、外语、计算机、体育、健康五门传统的文化课的大纲现在已经制订完,正在征求意见的过程中。所以,最近一段时间,教育部围绕教育改革、课程改革的标准制订工作有很多举措。我想更多的是围绕这些事件的角度征求改革的想法。 这个课题实际上就是围绕这次课程改革的启动,由教育部规划办提出,实际上这个课题从某种意义上来说有很多的官方背景,更多的是为官方领导们这次课程改革的决策做一些调研,我们想把这些调研工作的数据给老师和校长汇报一下,实际上也为我们今天的教育工作做一些借鉴。 这个课题得到了全国二十三个省市,职教处的回复,这个课题的前期主要是调研工作,是一些问卷式的提问回答等调研,23个省市做了回答,全国教学指导委员会做了回答,职业专家、中等职业学校和学生一共有效问卷将近1万份,发了将近2万份,所以应该说这次调研从抽样来说还是比较有借鉴性的。 首先,我想从这么几个题目和大家汇报一下。 我们知道,这是温总理的原话:“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既是经济的需要,也是促进社会公平的需要,是当前教育工作的战略重点”。这句话实际上我觉得就代表了这次课程改革的实质背景。我们知道,十七大的主线是和谐社会和科学发展,和谐社会其中的一个很重头的内容就是社会公平,社会公平的基础是教育公平。我们也知道,目前中国的义务教育已经普及到90%多,基本上100%,教育公平可能的攻坚主要是在逐步的向高中阶段。高中阶段的武装攻坚,通过这次调研,从数据的支撑来看主要在中等职业学校。下面,我给大家介绍一下这次调研的实际数据,也供校长进行借鉴。 因为教学改革,首先要了解学生的需求,家长把学生送到职业学校来,第一需求是什么,也是我们教学改革的一个前提。我们在这个调研的过程中,有几个数据是值得大家关注的。第一是学生的家庭背景。我不把统计的过程给大家汇报,只是把结论给大家汇报一下。我们在向中等学校学生父母的职业可能是工人和农民为多,所有的“为多”是在60%以上,也就是作为主体。学生父亲是农民的占38%,工人占23%,总共加起来是62%左右,职业学校本身也有一个多元化的需求,表现在后面两个数据。父亲为公务员占10%,父亲为其他的占23%,大家看到,加起来占到30%多。所以职业学校的需求大家可以看到,主体是工农,他们的需求是一个主体,当然,还有其他的多元化成分占30%多,这是第一个值得大家注意的数据。 第二个数据就是学生的家庭经济状况。经济状况因为我们的数据是06年调研的,所以只能和05年颁布的数据进行比较。实际上没有什么结构性的变化,比05年增加了几百块钱。05年国家统计的数据是居民人均收入3255元,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10493元。那么我们统计的数据是这样的,我们刚才说的学生的数据是这样的,农民学生家庭低于3000的占42%,30007000的占42%,城市学生家庭年人均收入低于11000的占37%,低于3000的占24%,30007000占27%。说明农村职业学校接近半数低于城镇平均水平,城镇学生以中低收入和低收入为主,低于3000的是低保户,实际上是受国家资助的家庭。 这个数据,实际上从数据上也支持了温总理的判断。我们职业教育是面向人民教育的,主要针对的还是社会的弱势群体。所以,对于这样的社会弱势群体,他们的需求目前肯定还是就业是第一需求。升学从两个层面来说解决不了,因为我们知道,我国高等教育尽管经过了近10年的大发展,已经成为世界上规模最大的高等教育。我们在七八年前高等教育规模是12%左右,还是一个精英教育阶段,世界上15%以下就是精英教育。七八年的时间,高等教育大发展是从02年开始的,七八年的时间,我们现在的同龄人高等教育招生规模在12%左右,同龄人达到了23%,提高了近10个百分点,在世界上是一个奇迹,但是就是这样的奇迹,同龄人也只有23%,从国家层面来说不可能解决,这么些人上高等教育。 第二,大家看到,我们学生的家长也承受不起,职业学校的家长多数承受不起这么高额的高等教育费用的支出。我们也做过统计,像西部地区,像甘肃地区,如果一个家长要培养一个大学生,他四年的支出相当于40个当地的壮劳动力的收入。所以,这是非常明确的一件事,这是第一个背景,这个背景实际上就向我们提出了职业教育的本质是什么。其实,普通高中的本质还是一个生存教育,用不着遮遮掩掩,我们经常提素质教育,但是实际上,对于普高来说,多数人是培养为高等教育的学生做储备。所以普通高中的本身是升学教育。这一点是这次课程改革首先要明确的,职业学校的本质是什么,课程内容的本质是什么,是培养就业人才。对于多数人来说都是这样。这是我想讲的第一个大背景。 第二个背景就是就业,这也非常重要,既然我们明确了职业教育是就业教育,那么就什么业?就业的范畴是很广泛的,博士生、研究生都要就业,你的岗位要对准,如果对得太高可能不现实,我们把职业教育的主流对向白领、办公室,那可能不现实,那可能不是我们学校的目标,那么如果你要对的太低也有问题,比如说我们现在强调就业率。但是如果只强调就业率不强调就业质量或者就业水平的话,可能也有问题。因为所谓的就业质量,老百姓通俗地讲就是两个要求,第一是让我们就业,有一份工作,第二,就业的环境和就业的收入有一个期望值。我们可能职业学校的就业率还是比较高的,在目前全国来说中等学校高于90%,远远高于本科和高校,高校到现在的就业率也就是7080%,但是你只追求就业率也有问题,就业质量和就业环境可能不行,就业工资太低,说白了,如果你的就业岗位和农村劳动力转移的岗位没有明显的差别,可能职业教育的升学率也会出现问题,比如电子专业,十年前,职业学校的电子专业我们统计第一大专业是财会,第二大专业是电子。但是现在再统计电子专业远远低于了好几位,什么原因呢?我们分析了一下,并不是说中国的电子工业不缺人,实际上电子工业的劳动力空缺很大,关键是电子工业的就业岗位,我们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农民工,农村劳动力转移的人员没有差距,或者差距很小,基本上都在流水线上,我们过去可能想培养维修工知识含量要高一些,但是维修工很少。所以,电子行业最后这些年主要针对流水线了。在流水线上职业学校的学生和农民工,或者劳动部门花三个月时间,半年时间的短期培训差异很小。工作环境和收入相对就差一些。那么这几年电子专业,刚才和杨教授聊了聊,上海的电子专业职业学校的学生基本上现在很少。家长也很清楚,你培养的学生跟农民工没有差异,我们何必到你那儿去呢?所以,这两年我们职业学校在比较高的就业率的情况下,我们也在关注就业的质量,就业岗位的质量。 我们这次课题的研究让我们感觉到,结合中国的经济发展形势,如果把新的制造业、服务业、技能型人才的培养作为职业学校的培养目标或者教学内容的目标,还是比较准确的,原因,我想有两个,第一,中国的经济需求希望有大量的技术型人才。我们知道,中国现在也成为了制造业的大国,我的课题是前年的课题,所以数据都是06年的数据,那时候,中国制造业的产值已经达到了世界第四位。上个月,我看到新闻媒体的报道中国的制造业产值达到了世界上第二位。当然,这不是权威数据,是新闻媒体报道的。但中国实际上已经是制造业的大国,这是肯定的了。为什么中国能成为制造业的大国?这是根据中国国情决定的。中国国情有两个,第一,中国国民受教育目前不到9年,平均年限,中国13亿人,平均受教育年限目前还不到9年,接近9年,在劳动力受教育年限偏低的情况下,中国不可能把知识经济作为主体,这是不可能的,因为知识经济劳动力是出卖经济谋生的,不到9年的文化程度,还没有本钱出卖知识,所以这本身是不可能的。第二,中国的现实也不可能让知识经济作为主体,为什么?知识经济很简单,知识经济是二次工业革命的产物,是工业化新的阶段的产物,有两个最明显的优势。第一、人少,需要的劳动力少,但产值很高。这样的投入产出就小。投入产出的比例很大。第二、知识经济的最大优势是对能源、对资源的索取相对来说比传统的工业要少得多,反过来,对于社会的污染,对于社会环境的破坏比传统工业也小得多。所以现在发达国家为什么逐步转型?我们在座的岁数如果稍微大一点,我记得我小时候,大炼钢铁,全民炼钢时目标也就是1800万吨,现在中国的钢产量已经超过了日本和美国,有时候是世界第一,有时候是第二。反过来,我们可以看到另一个方面,中国尽管是制造业大国,但不是制造业强国,表现在两个方面,第一是结构的问题,我们的制造业的结构多数还是耗能大,对环境的污染大。千万不要认为美国和日本的钢铁,比如说比我们少,并不是他们没有能力,千万不要认为我们的能力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