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年级:姓名:- 12 -广东省肇庆市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期末考试试题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写在本试卷上无效。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一、现代文阅读(24分)(一)现代文阅读I(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劳动教育思想与比较具体的劳动教育措施。中国传统劳动教育渗透于人民的日常生活之中,通过礼仪制度、学校教育、家训家风等途径实现,使人民在“日用而不知”的状态中潜移默化地接受。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可以为当今的劳动教育提供有益的借鉴和启示。中国传统社会保留着耕读结合的优良传统,普通人家在从事农业生产劳动之余也读书学习。在历代私学教育中,一直有不间断的耕读结合的教育传统。清代张履祥认为,把农耕与读书结合起来,专心勤于农桑劳作,不仅能供给国家的赋税徭役,满足家庭日常所需,还能杜绝不法行为。人们在农闲时间读书,可以明白事理、修身立世。耕读结合不仅推动了中国农业经济的发展,而且加强了对人民的劳动教育,稳定了社会秩序。如今,由于社会分工越来越细,耕读结合的教育模式已经不太可能,但其理念值得发扬。如让学生在学习之余从事力所能及的劳动,可以增强学生体质,树立尊重劳动、尊重他人的思想观念,在劳动过程中实现德育的目的。中国古代虽然没有专门机构推行劳动教育,但中华民族却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一个重要原因是有一套劳动教育的规范和制度。礼记等记载了一些劳动教育的规范。例如,内则有言:“凡内外,鸡初鸣,咸盥漱,衣服,敛枕簟,洒扫室堂及庭,布席,各从其事。”这样就形成了一种制度,养成了一种生活习惯。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关于劳动教育的制度设计,教育部门可以根据不同年龄段的学生特点,制定关于劳动教育的具体方案,让学生劳动教育有法可依、有例可循。通过明确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开展劳动教育活动,使劳动教育的理念和实践在全社会普及。在劳动教育推广方面,身体力行的劳动示范远比理论说教更有效。我国古代有许多劳动教育的典范人物,如南北朝时期的颜之推非常重视父母的榜样示范作用。颜氏家训治家有云:“夫风化者,自上而行于下者也,自先而施于后者也。是以父不慈则子不孝,兄不友则弟不恭。”要想推行教化,就需要典范人物自上而下率先垂范。想让子女养成热爱劳动的好习惯,家长必须以身作则,积极参加劳动。清代曾国藩也是劳动教育的典范。他虽然军务繁忙,但仍然利用空闲时间带领子女参加劳动。如今,我们也要大力弘扬劳模精神,评选劳动模范人物并大力宣传这些模范人物的先进事迹,在全社会形成示范效应,带动群众积极参加劳动。中国古代劳动教育能够深入人心,与各种不同类型的教材分不开。中国古代的家训、诗歌中有很多关于劳动教育的内容,三字经弟子规千字文这些著名的蒙学读物,也有与劳动教育有关的内容。例如,三字经有“稻粱菽,麦黍稷。此六谷,人所食”,弟子规有“房室清,墙壁净。几案洁,笔砚正”,千字文有“治本于农,务兹稼穑。俶载南亩,我艺黍稷”。这些内容简洁明了,便于记忆,普及性强,易被学生接受并长期诵读。如今,我们可以借鉴中国古代的做法,选取古代文献中一些富有劳动教育意义的内容,结合当今时代特征和劳动教育的目的,编写成通俗易懂、简洁明了、图文并茂的劳动教育读本,进行宣传推广,实现劳动教育大众化的目的。(摘编自崔海亮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现代启示)1.下列关于我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的分析,正确的一项是(3分)A.我国自古就有耕读结合的传统,它能满足家庭日常所需,并彻底消灭社会上的不法行为。B.中华民族能够形成勤劳的优良传统,是因为礼记所载的劳动教育规范推行了劳动教育。C.颜之推等人认为家长的劳动示范作用很大,所以特别重视家长在劳动方面给子女做榜样。D.著名蒙学读物三字经弟子规颜氏家训等的广泛传播,使劳动观念能够深入人心。2.下列对原文论证的相关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文章是总分结构,分的部分从四个方面阐述了中国传统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B.文章引用张履祥的说法,论证了劳动教育能够推动经济发展、稳定社会秩序的观点。C.文章为强化家长应在劳动方面以身作则的观点,举了曾国藩带领子女劳动的事例。D.文章主体部分的各个层次,均是先论述古代再着眼于当今,彰显了关注现实的立场。3.根据原文内容,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古代劳动教育的理论与方法对今天的劳动教育有很大的借鉴意义,应该全面继承。B.对学生进行劳动教育,使之参加力所能及的劳动,有增强其体质、改变其观念之功。C.制定明确的劳动教育规范,动员全社会力量,对于普及劳动教育理念而言必不可少。D.弟子规等能使劳动教育理念普及开来,一个重要原因是其内容简明,便于记诵。(二)现代文阅读II(本题共3小题,15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46题。青海湖王保忠原以为,如同那些司空见惯了的,青海湖也不过是或绿或蓝的一碗水,及至遇见,面对了,凝视了,湖边走过了,湖心泛舟了,才知道想象被颠覆只是瞬间的事。就这样猝不及防地发生了,传说中的一见钟情。而我们语词的仓库,贫穷得只剩了唯一的“啊”,甚至连这个叹词都卡在了声道。就是这样,青海湖的美,远高于我们的表达。就是这样,她给我们的震撼,早超出了心灵的边际。伸出双手,试着拥抱这一片汪洋、蔚蓝。我是在追着黄河走的路上,蓦地记起青海湖的,但直到快接近时,这湖在我头脑里仍是一碗水的概念。仅有的一点儿印象,也只是从前抽过几支这个牌子的香烟,早已淡淡随风而逝了。之所以决定来看一看,是因为这湖与那河有一丝久远的牵扯。成形前的湖,本是黄河的一条支流,后来,其东南侧隆起了日月山,河道被阻,并由东而西倒流,形成了这片湖海。那倒流的一段,便是如今的倒淌河。至此,青海湖彻底封闭起来,再没有了与别的河海亲近的机会,成了高原的一口井,内陆的一只孤独的眼睛。昨天的行旅中,我已匆匆拜访了著名的日月山。4000米以上的海拔,非常低的气温,硬硬的风撕扯着披在日月二亭身上的经幡,并将不期而至的细雨变成了铁片似的雪花,使得游客惊慌失措,东奔西跑。古称赤岭的日月山,是内地入藏的必经之道,也是大唐王朝和吐蕃的分界线。据说文成公主奉父王唐太宗之命,进藏和亲路过此处,看到岭的东西判若两个世界,思乡之情油然而生,但想到重任在身,便将随身带的据说可以看见家乡景色的“日月宝镜”扔在了前面的小山上,然后擦干泪水,毅然西行。后人便将赤岭称作日月山。有人说,倒淌河是文成公主的泪水汇成的。也有人说,公主的日月宝镜滚落到山下,便化作了青海湖。然而,青海湖的“神性”并不仅仅限于此,多少年来,她早是环湖民族心目中的神海、圣海。每年,他们都会在这里举行盛大的“祭海”仪式,祈愿天人合一,海湖不息,蔚蓝如初。我从南山那边转过来时,远远就看见了湖的一角,以为是空灵的天宇落到了地上,心里先生出了惊讶。止住步,随一些游人攀向路边的山包,居然有高原反应,但适应后,视线还是急迫地扑了过去。刚刚,青海湖想必是经历了一场骤雨,湖的上空,我们的头顶上,黑压压漫着浓厚的云,可以用刀子一块一块割下来的那种。天边却散出光亮来,并渐渐上升、扩展。黑云下,是澄澈如镜的青海湖。从南山的坡上盘下,走走停停,路两边追着我们的油菜花,一直镶到了湖边。这是人类的画品,而湖则是大自然的杰作,前者金黄,后者蔚蓝,黄亮得早已让我们的视觉疲劳,蔚蓝则如铜号让我们的听觉振奋。而之前在山包上看到的浓厚黑云,早已退去,退出一个赤子般的蓝天。受过洗礼的天和湖,如此新鲜,恍若初见。湖的北边、东边,站着深蓝的山,很近,其实却很远。西边更远处,是无边无际的海,无边无际的湖。在她的浩瀚前,你感到自己的卑微;在她的澄澈前,你感到自己的污浊;在她的纯粹前,你感到自己的芜杂。我们为什么如此热爱青海湖?倘若,是厌倦和嫌弃了拥堵、嘈杂和污浊的城市,就该明白:我们在寻找清洁的同时,也带来了尾气和污浊,多少年之后,这一片湖还会纯粹如亚当和夏娃被逐出伊甸园之时吗?如果不是,那么将来,我们又从哪里去寻找一片蔚蓝的依靠?现在,且让我们找个地方坐下来,接受那一排排从远山推过来的白色波浪的抚摸或敲打吧。这也许很有必要。抚摸或敲打之后,那个被卡在声道的叹词可能就会吐出来。然后,我们该做的事是,放弃拥抱,默默离开。(有删改)4.下列对本文相关内容和艺术特色的分析鉴赏,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在文章中两次提到青海湖仅仅是小小的“一碗水”,运用的是欲扬先抑的手法,突出了后面对青海湖的美的描写和赞叹。B.文章叙述文成公主人藏的事,从传说的角度解说了青海湖的来历,表现了青海湖的“神性”,也使文章带有了较浓的文化气息。C.“成了高原的一口井,内陆的一只孤独的眼睛”一句中,“井”的比喻突出了青海湖的深邃,“眼睛”的比喻则突出了它的明亮。D.“在她的浩瀚前”引起的一段,将人和青海湖作对比,旨在强调人的卑微、污浊、芜杂,这是作者面对青海湖自惭形秽的原因。5.请简要赏析文中两处画横线的句子,要求:第句从句式角度,第句从修辞角度。(6分)6.请阐释结尾段的含义并分析其作用。(6分)二、古代诗文阅读(46分)(一)课内文言文阅读(本题共4小题,12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710题。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自京师乘风雪,历齐河、长清,穿泰山西北谷,越长城之限,至于泰安。是月丁未,与知府朱孝纯子颍由南麓登。四十五里,道皆砌石为磴,其级七千有余。泰山正南面有三谷。中谷绕泰安城下,郦道元所谓环水也。余始循以入,道少半,越中岭,复循西谷,遂至其巅。古时登山,循东谷入,道有天门。东谷者,古谓之天门溪水,余所不至也。今所经中岭及山巅,崖限当道者,世皆谓之天门云。道中迷雾冰滑,磴几不可登。及既上,苍山负雪,明烛天南。望晚日照城郭,汶水、徂徕如画,而半山居雾若带然。(节选自登泰山记)7.下列对各句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余以乾隆三十九年十二月 以:在。B.越长城之限 限:界限。C.复循西谷,遂至其巅 遂:于是。D.苍山负雪,明烛天南 烛:蜡烛。8.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京师,古代指国家的都城,在文中指的是清朝的京城北京。B.丁未,古人用十天干和十二地支相配来纪年纪月纪日,文中是纪月。C.知府,古代的地方职官名,府一级的最高行政长官,府比县高一级。D.郦道元,北魏时人,地理学家,其所写的水经注是地理学巨著。9.下列对文中画横线句子的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3分)A.“望”字领起了全句,由“望”字可知后面所描绘的景象基本上是远景。B.“晚日照城郭”虽然仅仅是一般性描述,却能引发读者对其美景的想象。C.“画”这个喻体不是具体的画作,所以很难让读者感受汶水、徂徕之美。D.“若带”的比喻十分生动地表现出了停留在半山腰的云的形象特点。10.下列对文段内容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作者冒着风雪,在冰滑的山路上登泰山,足见其对泰山景观的喜爱之情。B.“其级七千有余”的介绍,借写山路石阶之多,暗示出攀登泰山的艰难。C.作者详细交代了自己的行程:既有到泰安前的路线,又有登泰山的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