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穷人教学课例教学设想: 穷人是山东教育出版社九年义务教育课程标准第九册的第27课课文,是俄国著名作家列夫托尔斯泰的精品力作。本文讲述了家境贫寒的渔人之妻桑娜,在自己家已有五个孩子的情况下,毅然收养了死去的邻居西蒙的两个可怜的孩子的故事。文章在字里行间透露着深沉的情感基调,令人心潮随着行文而波涛叠荡,是一篇对学生进行人文启迪的绝佳力作。所以在教学过程的安排上,我着重从情出发又回归到情感的升华,让学生在充满深情的情境中学习语言、运用语言,让学生在字里行间,理解穷人“虽家贫,但心富”的思想境界,从桑娜与渔夫的故事中受到人文的启迪,这便是本文教学的重点目标所在。 在教学中我通过教师语言渲染和播放小提琴曲沉思等多种手段,调动学生情感,把他们带入课文描写的情景之中,带进穷人的生活中。通过学生的读中感悟,读中悟情,让学生与文本产生情感的沟通与共鸣,以达到用情激情,用情促思的效果,再作用到他们的朗读上,从而让学生得到情感的熏陶与提升。同时在这种情境中朗读,在朗读中与穷人展开对话,在对话中感受穷人的美好心灵,体验作者语言的魅力,从而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教学目标: 一、学会6个生字,会写17个生字。 二、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感受桑娜和渔夫的勤劳、淳朴和善良, 学习他们宁愿自己受苦也要帮助别人的高贵品质。 三、学习作者通过环境和人物对话、心理活动的描写,表现人物品质的写作方法。教学重点、难点: 、从桑娜的行为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 、体会人物行为、思想和品德之间的联系,从而深入体会桑娜内心活动的合理性。教学过程: 一、简介作者,导入新课。 同学们,今天我们先来认识一个人?你知道他是谁吗?(列夫托尔斯泰)谁对他有了解? 师:列夫托尔斯泰被称为“俄国文学泰斗”,这位文学巨匠虽然出身贵族,但是同情被剥削压迫的农奴。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他的一篇文章穷人,齐读课题。 二、检查预习,整体感知。 谁来说说这篇课文主要写了哪几个人物?写了发生在他们身上的一个什么故事? 三、研读文本,感受人物品质。师:这是一篇描写俄国沙皇统治时期的一个穷人的故事,距离我们比较遥远,但是它仍然有着鲜活的生命力,是因为它的语言情真意切,人物感人肺腑。请大家快速浏览一遍课文,把你最受感动的地方画下来,放声多读几遍,也可以在旁边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做到不动笔墨不读书。我刚才看到同学们时而读书,时而思索,时而用笔记下自己的感受,这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读书。有读、有思才有所得。交流师:课文中哪些语句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指名交流。“桑娜沉思:丈夫不顾惜”从这段话中你读懂了什么?(桑娜家生活很穷)你是从哪些词句中看出来的?我想我们每一个同学读到这段话的时候都会深有感触,下面就请大家自己练习读一读这段话,进一步感受桑娜一家生活的困窘。练读,指名读,你听了他的朗读想说些什么?师:看,这就是进步,一遍比一遍读得好,一遍比一遍读得有感情,让我们把掌声送给他。课件出示:她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什么呢?这是闹着玩的吗?自己的五个孩子已经够他受的了是他来啦?不,还没来!为什么把他们抱过来啊?他会揍我的!那也活该,我自作自受嗯,揍我一顿也好!”师:这段话深深地打动了你的心,是吗?桑娜为什么会想到这些呢?指名回答。她不知道他们能不能养活这两个孩子,她也不知道丈夫能不能同意,所以课文中说她怎么想的?(忐忑不安)怎么理解?(心呀七上八下的,心神不定)师:是啊!桑娜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抱回家,面对家庭现实,内心充满了矛盾。她想到了他们抚养自己的5个孩子已是不易,可是现在又多了2个孩子,这不是雪上加霜吗?请你来读。她是多么盼望丈夫早一点平安回家,可是又担心他会立刻出现在自己的面前,请你接着读。这今后的日子该怎么过呀?请你接着读。那也没有办法,哪怕是他要打我一顿,只要能收养两个孩子,也是值得的,接着读。请同学们再来把这段话读一读,进一步感受桑娜的善良。指名读,评价。齐读。师:桑娜把两个孩子抱回家,她想到了许许多多,但是当她从西蒙家抱出孩子的时候想到这些了吗?课件出示:“她的心跳得很厉害,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但是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师:你能谈一谈自己的理解吗?(老师听出来了,你读得非常投入,你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这样读吗?)(“这样做”是指收养两个孩子,并把他们抚养成人)是什么力量使她觉得“非这样做不可”?(善良、爱心)你能通过朗读把自己的感受读出来吗?桑娜心地善良,富有爱心,那渔夫是个怎样的人呢?请大家自读这段话: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骚骚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指名谈一谈自己的理解。把“我们总能熬过去的”换成“我们总会过下去的”好不好,为什么?(更能突出渔夫的美好心灵,不管有多大的困难,也要把西蒙的两个孩子抚养成人)渔夫的这段话应该怎样读,才能更好地表现他善良的美好品质?指名读,读后评议。师:在抱回孩子的这件事上,桑娜和渔夫事先没有商量而想法和做法完全一致,说明了穷人和穷人的心是相通的。他们在物质生活上是贫穷的,但是他们的精神是高尚的,他们淳朴、善良,他们是精神上的富翁。四、作业课文除了题目,全文没有一个“穷”字,但穷人穷到什么地步,我们却能感受得十分真切,全文没有一句直接赞美的话,但他们的高尚品质却被表现得淋漓尽致,这就是列夫托尔斯泰作品的写作特色,课下请同学们借阅他的其他作品,进一步学习和感受它的文学魅力。板书:桑娜27穷人善良渔夫【教学反思】随着新课改一路走来,如何使语文课更有语文味,更有利于学生语文素养的提高?我一直在不断反思,不断实践,也在不断成长。这节课结束之后,我想了很多很多,其间有收获,有不足,也有困惑。成功之处:一、在教学中学会“删繁就简”,精心做好教学内容的取舍。本文篇幅较长,如何使学生在35分钟做到从桑娜和渔夫的行为、语言和思想活动中体会“穷人”的美好心灵,这是本课的重点和难点。因此,我大胆地做了教学内容的取舍,首先引导学生在浏览全文的时候,找到课文中能够深深打动自己心的语句多读几遍,也可以写一写自己的感受,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同时在学生汇报交流的时候,重点指导学生读好课文中描写桑娜一家生活窘迫,桑娜抱回两个孩子后矛盾、紧张的心情,渔夫思索并催促桑娜赶快抱回两个孩子三个段落。指导学生读好课文第二自然段,感受生活的窘迫,为体会桑娜和渔夫善良、淳朴的高尚品质做好了铺垫,后面两处内容集中体现他们的高贵品质,更是引导学生朗读和感悟的重点段落,此处的教学必不可少。因此做好的教学内容的取舍,重难点突出,省时又高效。二、引导学生抓住人物的心理描写、对话描写等体会人物的内心,重视了语文教学工具性和人文性的统一。本节课我主要通过引导学生感情朗读、思维想象去感悟人物的内心,通过充分让学生说,读,评,通过自己的情感体验,说出感受,读出感受,从读中体会到了桑娜的善良,达到情感陶冶,从而受到爱的教育。比如,作者在描写桑娜时,采用了多种形式的心理描写:让人物直接流露自己的心理活动,如桑娜“忐忑不安地想:他会说些什么呢?”或者从旁边介绍人物的心理活动,如“她的心跳得很历害,她自己也不知道为什么要这样做”等方法来表现人物内心活动,表现了桑娜善良美好的品德。我在教学中通过先引导学生联系上下文谈自己的理解,再播放小提琴曲沉思渲染桑娜矛盾、紧张的心情,接着老师伴随音乐,激情澎湃地用语言填补桑娜心理活动的五处空白,分句引读,降低了难度,有利于及时对学生的朗读进行指导,同时帮助学生很快发现作者描写这些心理活动时的精妙之处。再比如对渔夫的描写,课文着墨不多,但几处描写却是画龙点睛之笔。最集中的一段描写在第二十四自然段。“渔夫皱起眉,他的脸变得严肃、忧虑。嗯,是个问题!他搔搔后脑勺说,嗯,你看怎么办?得把他们抱来,同死人呆在一起怎么行!哦,我们,我们总能熬过去的!快去,别等他们醒来。”我在教这段时抓住“熬”,让学生体会“从熬字体会到了什么?学生体会到渔夫一家的日子过得苦,以后的生活会更苦,更艰难,但只要坚持下去就能挺过去的。的确一个“熬”非常生动地刻画了渔夫善良、坚强、勇敢和朴实的品质。三、围绕“穷人”做总结,引导学生扩大经典阅读。这篇课文围绕课题,从穷人桑娜和渔夫人穷心灵却很富裕的对比描写中赞扬了广大穷人善良美好的品质。因此,在这节课的最后,我引导学生从情感的体验上对全文进行一个整体回顾,并从作者的写作手法上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引导学生阅读列夫托尔斯泰的其他作品,进一步学习和感受外国经典名著的文学魅力。不足之处:由于本文的文本较长,又处处精彩给人留以发挥余地,而课堂时间又相当有限,所以不少同学意犹未尽只好作罢。像课文中描写西蒙一家的凄惨生活令人同情,桑娜等待丈夫回来复杂的心情,桑娜和渔夫的对话描写都应是指导学生进行感情朗读的经典段落,但都没有能够完成,很是遗憾。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