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德育工作探究 【内容提要】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大课题,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刻不容缓。从社会发展看,任何社会的生活品质都需要道德教育机制加以保证。从儿童个人发展看,儿童当前学习生活的动力与质量、未来生活的和谐与幸福都取决于是否接受过良好的“做人”方面的教育。从教育的性质看,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活动,德育是教育的灵魂。【关键词】 德育工作 德育目标 德育时效性 德育创新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是全社会共同关注与探讨的重大课题,在全球化、信息化、网络化时代,德育工作面临严峻挑战,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刻不容缓。 一、德育工作面临的新挑战 1.社会变革,呈现德育之急 中国正处在一个网络传媒社会,网络和传媒对未成年人的价值观影响深远,未成年人犯罪案件逐年上升并低龄化,抓好小学德育迫在眉睫。 2.多元时代,凸显德育之难 一是德育施测难。能施测的是道德认知或道德行为,而道德认知未必能转化为道德行为,道德行为未必反映道德动机。二是时代的挑战。价值多元时代,带给我们自由与自由的困惑,带给我们开放与精神上的孤独,从人类价值共识的建立到具体教育策略的提高,都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难题。 3.社会发展,突出德育之重 从社会发展看,任何社会的生活品质都需要道德教育机制加以保证。从儿童个人发展看,儿童当前学习生活的动力与质量、未来生活的和谐与幸福都取决于是否接受过良好的“做人”方面的教育。从教育的性质看,教育本身是一种价值活动,德育是教育的灵魂。 二、德育工作存在的主要问题 1.德育为首未真正落实 长期以来,中小学教育严重存在重智轻德的倾向,德育“喊起来重要、做起来次要、忙起来不要”的现象犹存,没把德育作为评估教职工工作业绩的重要依据,而智育评估往往与学校评价、教师奖金、评聘职称等利益直接挂钩。 2.德育针对性与实效性不强 制定德育目标违背教育规律和学生认知规律,不注重学生个体差异,内容目标贪大求全,脱离学生实际,德育未能有机融入教育教学各个环节,德育针对性和实效性大大降低。 3.德育方式手段滞后 学校德育重形式轻内容,重结果轻过程。德育内容存在传统枯燥说教,方法陈旧单一,学校、家庭、社会教育协调不够,不能完全适应新形势的要求。 4、师德建设有待加强 个别教师体罚或变相体罚学生的现象仍然存在,教师敬业意识淡薄,价值标准注重实用,工作作风和言谈举止难以为人师表等,影响了正常教学秩序和教育效果,损坏了教师形象。 三、切实增强德育实效性 增强德育实效性迫在眉睫,必须按照科学发展观的要求,增强德育前瞻性,把握时代脉搏和孩子发展规律,对症下药。 1.争当表率,起好道德示范 高尚而富有魅力的师德,对学生的影响是耳濡目染、潜移默化的。教师必须加强师德修养,增强职业道德,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要求自己,对每位少年儿童付出伟大的母爱,牢固树立教师爱心和责任心,才能体会到使命的崇高,意识到责任的神圣,感悟到教师的伟大。 2.走进学生世界,进行师生精神对话 育人先育心,育人要知心,知心才能真正教心,学生的一言一行都受思想、情感的支配,与学生心灵沟通,有共同的语言因素,才有扎实的教育基础。特别是在当今多元经济并存、多元文化激荡的形势下,学生的学习、生活、心灵世界无不受到直接和间接影响,教师要静下心来,抓住一切机会听学生倾诉情感、价值取向、困惑、烦恼和迷茫。教师只有真正走进学生的世界,眼看、耳听、心想、细心、耐心、锲而不舍,才能真正在学生心灵深处滴灌生命之魂。 3.加强德育研究,向科研要质量 德育研究应重点抓好四方面:一是明确德育研究的目的,认识事物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作用,找到科学的解决办法,促进德育工作向更深、更好的方向发展。二是抓好德育研究的重点,要研究小学生的年龄特点、生理特点、心理特点等,对学生的表现留心观察,细心分析,深入了解,避免成人化、形式化。三是找准德育的关键促进内需,学生自愿接受一种观念,才能自觉付诸行动,进而形成一种习惯与品格。四是研究德育艺术,坚持德育内容学生能够理解、德育活动学生喜闻乐见、德育方法乐于接受的艺术标准,贴近学生,贴近生活,贴近实际。 4.更新理念,找准德育着力点 德育创新应抓准三个着力点:一是树立服务意识,突出“理解重视、平等尊重、精神指引的服务”三个特点。二是尊重学生建构创新民主的班级管理模式,尊重学生的正常意愿和赞誉表决权,使每个小干部自主参与班级公益岗位,开展各种角色体验。三是创新教育途径,开展各种体验式实践活动,用道德感染学生,感受闪烁温馨的人性之意,践行人性的善良与纯洁,为他们走向智慧的人生之路奠基。 5.发展个性,铸造班级特色文化 铸造班级特色文化,应发展学生良好个性,以“四构建”为抓手:一是营造班级文化氛围,构建班级物质文化,要让教室的每面墙壁、每个角落都富有教育意义。二是建立健全规章制度,构建班级制度文化。三是打造班级精神,构建班级精神文化,增强班级的向心力和凝聚力。四是围绕班级特色,开展丰富的活动,构建班级活动文化。6.道德教育必须生活化 我国著名教育家陶行知认为:生活是道德的沃土,道德源于生活,与生活同呼吸,共命运,没有生活就无所谓道德。生活的过程就是道德学习的过程。这深刻揭示了道德教育与生活的密切关系。可见,要发挥学校道德教育的作用,不能离开生活,必须紧密联系生活,以生活为中心进行德育教育。让学生在生活实践中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伦理道德观念。为此,让学生在学校的集体生活中进行自我管理,自我约束,在社会公益活动中自立参与,自我评价就显得尤为重要。 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组建了舞蹈队、篮球队、棋类、号队等学生社团,通过组织歌手大赛、诗歌朗诵比赛、科技节等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推进校园文化建设,为学生的全面发展提供广阔的空间和舞台。 为此学校要支持学生有组织地走向社会,服务于社会。如,通过各种具体的社会实践形式,培养学生自我管理、自我教育以及社会生存的基本能力,培养其意志力、探索性及自立、自重、公平竞争和爱校爱国精神,树立尊重他人,与他人合作,平衡人际的协作态度,这些自立的生活也将不断地将道德原则内化为学生的道德信念,弥补了课堂教育的不足。并且深受学生的欢迎,充分调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过学生自我教育、自我管理、自我约束、自我监督、自我服务,强化自律意识,形成良好的校风。 实践证明,在生活中教育学生远比单纯的记忆灌输有效得多。没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失败的教育。 中小学德育工作是一项系统工程,不仅教育部门要做,社会方方面面也要做,只有取得全社会的支持,大家通力协作,齐抓共管,建立学校、家庭、社会立体的德育网络,形成全社会共同关心青少年学生健康成长的良好氛围。小 学 德 育 工 作 探 究 颍东区向阳办事处大王庄小学 王 强 2014年4月10 日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