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6页
第2页 / 共16页
第3页 / 共16页
第4页 / 共16页
第5页 / 共16页
第6页 / 共16页
第7页 / 共16页
第8页 / 共16页
第9页 / 共16页
第10页 / 共16页
亲,该文档总共16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据材料一信息和所学知识,指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途径和结果马克思主义自19世纪末传入中国,20世纪初期得到传播。最初,中国人从接触欧洲的各派社会主义学说中,知道了马克思的名字和马克思主义学说的零星片断。1899年由广学会主办的万国公报(月刊)分期刊登了英国进化论者颉德所著社会进化论前三章的中文译文,其中提到了马克思及其资本论,这是中国最早涉及马克思主义和出现“马克思”译名的中文出版物。1902年梁启超在新民丛报上提到“麦喀士(马克思),日尔曼人,社会主义之泰斗也”。其后,近世社会主义一书摘译了共产党宣言的片断。1906年朱执信在民报上发表德意志社会革命家小传,部分地介绍马克思和恩格斯的生平和共产党宣言、资本论的一些要点。1912年孙中山在社会主义派别及其批评中,称赞马克思“发阐真理,不遗余力”。但在当时的中国人中知道上述内容的人很少,即使是先进者也不能区别马克思主义同其他社会主义派别。第一次世界大战后,中国的民族经济有了发展,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孕育着新的革命,为先进思想的传播开辟了道路。在俄国十月革命影响下,马克思主义开始在中国传播,经过五四运动,逐渐形成强大的社会思潮。1918年下半年,李大钊先后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新纪元等文章,用马克思主义观点分析和歌颂俄国十月革命。他指出,俄国革命与法国大革命的性质不同,是“不可同日而语”的伟大革命,“是立于社会主义上之革命”。他满怀信心地指出:“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1919年5月李大钊为新青年主编马克思主义研究专号,发表自己撰写的我的马克思主义观,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科学社会主义和政治经济学。指出这三个部分“都有不可分割的关系,而阶级竞争恰如一条金线,把这三大原理从根本上联络起来”。这是对马克思主义较系统、完整的介绍,标志马克思主义的传播进入了一个新阶段。他还帮助晨报副刊,发表马克思的雇佣劳动与资本的全译本等,并开辟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专栏。他曾在北京大学和北京高等女子师范,开设唯物史观、社会主义与社会运动、社会主义的将来等课程。1920年3月北京大学秘密组织了“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翻译和研究马克思主义的文章,如二十世纪俄罗斯革命、评政治、社会主义批评等,认为“改造中国必须采取马克思主义学说”。同时孙中山和国民党指导、支持下创办的建设和星期评论杂志,也刊登介绍马克思主义和十月革命的文章。1920年初,李大钊、陈独秀开始酝酿筹建中国共产党。1920年4月共产国际派代表到中国,上海率先成立了社会主义青年团,接着上海、北京、武汉、济南、长沙、广州等地相继建立了共产主义小组,使马克思主义的宣传开始有组织地进行。共产党宣言、社会主义从空想到科学的发展、国家与革命等中译本也相继出版。上海共产主义小组把新青年作为机关刊物,还创办了共产党月刊,成为宣传马克思主义的主要阵地,并对各种反马克思主义的派别和思想也进行了批判和斗争。毛泽东在长沙曾通过湘江评论和新民学会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主义,继而创办文化书让和俄罗斯研究会,对马克思主义的宣传起了显著作用。周恩来先在天津后在法国留学生中努力宣传马克思主义。同时,杨匏安、李达、蔡和森、恽代英、邓中夏等对宣传马克思主义也作出了积极的贡献。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为中国共产党的诞生奠定了基础 十月革命一声炮响,给中国送来了马克思列宁主义。俄国社会主义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和启发了李大钊,他以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等为阵地,相继发表了法俄革命之比较观、庶民的胜利、布尔什维主义的胜利、我的马克思主义观、再论问题与主义等大量宣传十月革命和马克思列宁主义的著名文章和演说,阐述十月革命的意义,讴歌十月革命的胜利,旗帜鲜明地批判改良主义,积极领导和推动五四爱国运动的发展,成为中国共产主义的先驱、我国最早传播马克思主义的人。1920年10月,由李大钊、张申府、张国焘3人发起成立北京共产党早期组织,李大钊为负责人。罗章龙、刘仁静、邓中夏、高君宇、何孟雄、缪伯英、范鸿劼、张太雷等先后加入,成员大多为北京大学马克思学说研究会的骨干。之后毛泽东将马克思主义和中国实际结合,创造出毛泽东思想。说简单点就是:加快了中华民族独立富强之路的进程,如果马克思主义没在传播并实践,现在做江山的就不是共产党。坦白的说蒋介石并不是不能完成国家独立发展的任务,只是他代表有钱人的利益,广大平民多受点苦罢了。自1921年中国共产党成立起,她走过了艰难、曲折、光辉的90年。90年来,中国共产党高举马克思主义伟大旗帜,沿着马克思主义指引的方向,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实际相结合,领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战胜一个又一个强大敌人,克服一个又一个艰难险阻,取得一个又一个伟大胜利,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道路,开创了马克思主义新境界。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回顾中国共产党发展的历史进程,把握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历史脉络,总结中国共产党在马克思主义指导下成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共产党实践中发展的经验,对于新时代、新时期、新阶段继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在马克思主义创新理论的指引下,不断开拓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新局面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中国共产党的历史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产生于19世纪40年代西欧发达国家的马克思主义,是在19世纪工人运动实践基础上创立的。它是关于人类社会如何从资本主义发展到社会主义,尤其是社会主义革命、社会主义建设的科学理论和思想体系。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是指引中国走出漫漫黑夜的灯塔。90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在学习传播、革命实践和推进建设中,坚持把马克思主义普遍真理与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相结合,在实践中确立、坚持和丰富马克思主义,领导中国人民不断推动历史前进,演出了一幕幕中华民族争取国家独立、民族解放,走向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历史活剧。1.在学习传播中认识并确立马克思主义。中国是东方文明古国,曾经在漫长的岁月里走在世界前列。自1840年鸦片战争以后,中国社会开始由封建社会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列强欺凌、国体破败、专制肆虐、民生凋敝,中华民族陷入深重苦难和极度屈辱的深渊。为反抗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压迫,中国人民进行了不屈不挠的英勇斗争,但无论是洪秀全领导的农民革命,还是康有为、梁启超为代表的资产阶级改良派,再到以孙中山为代表的资产阶级革命派,最终都没有完成救亡图存、革新除旧的历史使命。他们的共同不足就是缺乏革命的、科学的、先进阶级的思想武器。20世纪初,在十月革命和“五四”运动的推动下,马克思主义分别从东面的日本、北面的俄国、西面的法国传入中国,并迅速形成了学习、研究和宣传的热潮。以李大钊、陈独秀、毛泽东、周恩来等为代表的中国早期马克思主义者,创办新青年等进步刊物,在青年知识分子中传播马克思主义;举办工人补习学校、工人夜校,建立工人俱乐部,培养了一批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促进了马克思主义的传播以及同工人运动的结合,孕育了中国工人阶级的先锋队组织中国共产党。在共产国际的帮助下,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郑重地把马克思主义写在党的旗帜上,确立了马克思主义在全党的指导地位,拉开了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观察和分析中国问题,争取国家独立和民族解放,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序幕。2.在革命实践中坚持并发展马克思主义。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肩负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的历史重任,针对幅员广大、人口众多、情况复杂、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旧中国的基本国情,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具体分析中国民主革命的时代背景、中国社会的性质和各阶级的状况,成功解决了中国革命的基本问题,取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先是大革命时期在反对以陈独秀为代表的右倾机会主义斗争中正确解决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和同盟军问题,继而又在反对三次“左”倾机会主义的斗争中确立中国革命的政治、军事、组织路线。针对“左”右倾机会主义的思想根源主观主义,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确立马克思主义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深刻分析中国社会形态和阶级状况,经过艰苦的革命斗争的实践和探索,从理论上论证了中国革命的性质、对象、任务和动力,提出通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走向社会主义的两步走战略,制定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开辟了以农村为中心,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最后夺取全国胜利的革命道路,创立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早成果毛泽东思想。毛泽东思想关于中国历史和现实的分析,中国革命与世界革命关系的论述,中国革命两个阶段的决策,中国革命的特殊道路的确定,新民主主义社会的理论,以及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统一战线等重要观点和思想,都是马列主义在中国的新的发展,也是中国革命实践的科学概括。3.在推进建设中创新并丰富马克思主义。中国社会的特殊性,决定了在中国无论是从事革命还是进行建设,都不能完全照抄马列主义的“本本”,也不能机械照搬外国的经验。新中国成立后,特别是进入改革开放的新时期,中国共产党坚持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在总结实践经验和群众创造、吸收借鉴人类文明成果的基础上不断进行理论创新,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创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一个又一个伟大的理论创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掀开了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新的光辉篇章。新中国成立后,党把工作中心转向城市,成功进行社会主义改造,把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对资产阶级实行和平赎买的设想,第一次变成了活生生的现实。探索社会主义建设道路,确立社会主要矛盾,提出了发展生产力,把我国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的强大国家的战略任务。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根据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需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把工作中心转向经济建设,拨乱反正,改革开放,先后产生了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正确地回答了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对待马克思主义,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一系列事关社会主义生存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形成了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史上的又一重大理论成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近期提出的科学发展观,坚持发展是第一要义,强调以人为本为核心,提出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基本要求和统筹兼顾的根本方法,继承和发展了我们党的三代中央领导集体关于发展的重要思想,集中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再一次创新并丰富了马克思主义。回顾党领导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光辉历程,不难看出,中国共产党的历史,就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发展史,我们党领导全国人民取得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进入小康、走向繁荣的历史轨迹,每一步都深深地留下了中国共产党创造性地运用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时代烙印。二、中国共产党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成功探索90年来,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大地播种、生根、发芽、开花、结果,一年又一年地坚持下来,一代又一代地发展下去,一次又一次地飞跃起来,不断走向新的境界,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分不开,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无限忠诚分不开,与中国共产党人对马克思主义的科学态度、求实精神和创新意识分不开,与创造性地实践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分不开。90年间,中国共产党对如何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作了不懈的探索,取得了宝贵的经验。1.坚定不移地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马克思主义是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理论联系实际是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则。只有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下提出具有中国特色的理论、路线、方针、政策,才能有效地解决中国的现实问题。以毛泽东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中央领导集体,首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