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9页
第2页 / 共9页
第3页 / 共9页
第4页 / 共9页
第5页 / 共9页
第6页 / 共9页
第7页 / 共9页
第8页 / 共9页
第9页 / 共9页
亲,该文档总共9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初三物理十一单元测试2006.8.10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班 级_ 姓 名_ 学 号_(考试时间:90分钟,满分:100分)得分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题号12345678910答案1. 如图所示,林雨将两只鸡蛋举高1米,所做的功最接近于A. 0.01 J B. 0.1 J C. 1 J D. 10 J2. 如图所示,人的前臂可视为杠杆,当将茶杯沿箭头方向举起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大B. 前臂是省力杠杆,阻力臂变小C. 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大D. 前臂是费力杠杆,阻力臂变小3.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机械效率越高,机械做功一定越快 B. 做功越多的机械,机械效率一定越高C. 功率越大的机械做功一定越多 D. 做功越快的机械,功率一定越大4. 如图所示的轻质杠杆,AO小于BO在A、B两端悬挂重物G1和G2后杠杆平衡若将G1和G2同时向支点O移动相同的距离,则 A. 杠杆仍保持平衡 B. 杠杆的A端向下倾斜 C. 杠杆的B端向下倾斜 D. 无法判断5. 如图所示为运动员投掷铅球的过程示意图,下列有关说法错误的是A. 在a到b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做了功B. 在b到c的过程中,运动员对铅球没有做功C. 在c到d的过程中,没有力对铅球做功D. 在a到d的过程中,铅球的运动状态在不断的变化6. 斜面是一种简单机械,生活中经常用到它,工人师傅小波和小新分别用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法,将同样的物体搬上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 甲方法不可以省力,但能省功 B. 甲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 C. 乙方法可以省力,但不能省功 D. 乙方法可以省力,也能省功7. 两名运动员,甲比乙高,如果他们举起相同质量的杠铃所用时间相等,如图所示,则 A. 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大 B. 甲做功较多,功率较小 C. 甲做功较多,甲、乙功率相等 D. 甲、乙做功相等,乙的功率较大8. 如图所示,是工人师傅往高处运送货物的两种方法。物重均为500N,滑轮重均为10N,不计摩擦和绳重,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甲图中的拉力等于乙图中的拉力 B. 甲图中的拉力小于乙图中的拉力C. 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小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 D. 甲图中的机械效率大于乙图中的机械效率9. 请仔细观察如图所示的漫画,判断小猴和小兔谁分的萝卜重?A. 小猴 B. 小兔 C. 一样重 D. 无法判断10. 如图所示,AOB为一杠杆(自重不计),O为支点(OA”、“”或“=”).8. 如图所示,建筑工人用滑轮组提升重为220N的泥桶,动滑轮重为20N,不计滑轮与轴之间的摩擦及绳重. 若工人在5s内将绳子匀速向上拉6m,则泥桶上升_m,手拉绳子的力为_N,拉力的功率为_W,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9. 如图所示,OA是起重机的吊臂,可绕O点转动在距O点6m远的B处吊有重3000 N的物体为保证吊臂在水平位置平衡,则绕过定滑轮斜向下的拉力F为_N.将吊臂缓慢拉起,使用A点升高2m的过程中,拉力变_(绳重、吊臂重、摩擦均不计)三、作图题(每题2分,共6分)1. 如图所示,请画出铡刀铡物体时动力F1的力臂l1和阻力F2的力臂l2.2. 如图所示的剪刀就是杠杆.请画出这把剪刀的动力F1的力臂l1,和这根杠杆上B点所受阻力F2的大致方向.13. 如图所示要用滑轮组将陷入泥潭的汽车拉出,请在图中画出最省力的绳子绕法.四、实验探究题(共33分)1. 仔细观察下列漫画,简要说明其物理道理.甲图说明:_;乙图说明:_;丙图说明:_;丁图说明:_.2. 学校组织爬山比赛.同学们在山脚的某一地点同时出发,结果小乐和小强同时到达山顶.若想判断两人谁的爬山功率大,还需要测定的物理量是( )A. 爬山的时间B. 爬山的路程C. 两人的体重D. 山的高度3. 小昕学习了滑轮知识后,用一根绳和一个滑轮,借助木桩设计出如图所示的甲、乙两种方案,将船拉上沙滩.请你指明这两种方案的优缺点:_ _.4. 在“探究杠杆的平衡条件”实验中,应先调节杠杆两端的平衡螺母,使杠杆在 位置平衡,这样做是为了便于测量 ;如发现杠杆左端偏高,则可将右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或将左端的平衡螺母向 调节.实验次数动力F1 / N动力臂L1 / cm阻力F2 / N阻力臂L2 / cm11.510121201031201.510密封线内不准答题班 级_ 姓 名_ 学 号_上图是小明同学三次实验的情景,实验时所用的每个钩码重0.5N,杠杆上每一格长5cm,部分实验数据已记录在下表中.(1) 将表格中的实验数据补充完整.(2) 小明的第3次实验存在错误,其错误是 _.5. 甲、乙、丙三位同学分别用动滑轮竖直向上匀速提升不同的钩码,并记录了如下表所示的实验数据. (不计绳重和滑轮摩擦)动滑轮重/N钩码重/N钩码升高的距离/cm时间/s甲同学11752乙同学12601丙同学14903根据表中的数据可以知道,有一位同学做功最多,他做的功为_J.做功最快的是_同学.6. 在“测定滑轮组的机械效率”的实验中,所用的装置如图所示.(1)安装好实验器材后,记下钩码和拴住弹簧秤的线端原先的位置,然后 向上提起弹簧秤,读出 的大小,测出钩码和拴住弹簧秤的线端上移的距离.(2)某同学正确测得钩码上升的高度为0.2米,钩码重1.5牛,其他被测和计算的数据如下表:拉力F(牛)拉弹簧秤的线端提升的距离s(米)有用功W有用 (焦)总功W总(焦)0.60.40.30.24上表中肯定错误的数据是 _和_.若表中其它数据是正确的,则该滑轮组的机械效率为_.7. 交流与评估是科学探究的一个重要环节.光明中学的同学,利用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完成了“测滑轮组机械效率”的实验以后,进行了小组交流,下表是各小组的实验数据记录:实验小组钩码重G(N)动滑轮G(N)拉力F(N)滑轮组的机械效率10.50.40.3547.620.50.40.3843.9310.60.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