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貌成因类考试试题解题技巧2020届高三地理复习讲解:地貌成因类试题解题技巧一、题型概述地貌成因类问题常以区域自然环境图或地貌景观图为背景,考查区域地貌的形成及其影响等。主要有以下三种类型:一是判断影响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主要因素(流水、风力、冰川、海浪);二是分析形成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原因,强调外力是怎样影响该地貌的;三是描 述侵蚀地貌或沉积地貌的形成过程,侧重时间上的先后顺序。在高考中多以判断地貌类型、 描述成因等设问形式呈现。其具体分析思路为:# / 4阳IWN二、典型例题下面图1为“银川平原及周边区域图”,图2为“该区域地貌景观示意图”。指出图2中P处的地貌类型,并说明其形成过程。(6分)名师点评1地理术语掌握不准确,错别字多。2对冲积扇形成过程描述不准确,冲积扇是由泥沙和 碎石沉积而成。3虽然答案中出现“山区”等字眼,但对冲积扇的形 成位置和过程描述不够准确。标准答案冲积扇(洪积扇)(3分)。山区河流流出山口,流速减缓, 其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3分)。12四、答题模板思考方向规范答题术语侵蚀作用河谷、沟谷、峡谷水在流动的过程中,对河床及两岸的侵蚀作用形成喀斯特地貌可溶性石灰岩在流水中含有的CO2的作用下,发生化学反应,被溶解而形成的地貌风力侵蚀地貌风携带的大量沙石对周围岩石的破坏作用形成的地貌,如 风蚀蘑菇、风蚀城堡、戈壁等沉积作用河流冲积扇(洪积扇)河流流出山口,地势突然趋于平缓,水道变宽,水流速度 减慢,河流携带的大量碎石和泥沙在山前堆积下来,形成 冲积扇(洪积扇)河口三角洲河流携带大量泥沙注入海洋,由于地势低平,加上海水的 顶托作用,水流缓慢,大量泥沙在河流入海口处堆积成三 角洲风力沉积地貌风携带的大量碎屑物质, 在受到阻挡等作用下, 风速降低, 大量物质沉积而形成的地貌,如沙丘等冰川堆积地貌冰川携带的大量物质在温度升高时,冰川融化,大量物质在原地堆积而形成冰磧地貌,如东欧平原等五、应用体验1读图,描述甲半岛西海岸峡湾地貌的形成过程。Cl6JIF出户:则1I)IN4I阖胖线 噸拔(M )71尸VMfr翌嶽 自口 一也-ill JH2甲半鼬两旌学代址湾地貌母咙示您圈答案 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 形成峡湾。 解析 图1中甲半岛是斯堪的纳维亚半岛,根据图2分析,在冰期时,西侧由于冰川侵蚀形成(U型)谷地,后气候变暖,冰川消退,下端被海水入侵淹没,形成峡湾。峡湾属于冰川侵 蚀地貌。2读“我国某区域等高线地形图”,说出甲区的地貌类型,并简述其形成过程。答案 洪(冲)积扇。山区地形起伏大,洪水期河流流速快,携带大量砾石、泥沙流出山口时,因地形突然平坦开阔,水流速度减慢,河流搬运的物质在山前大量堆积,形成扇状堆积 地貌,即洪(冲)积扇。解析甲地位于山前,结合地形和河流流速变化引起的地貌生消过程,说明洪积扇的形成过程。3 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沙洲(又称江心洲)它是由河流中泥沙沉积而成,河水流速受河流形态影响明显。下图为长江 下游南京至镇江段江心洲的分布。A、B、C是科研人员为研究泥沙沉积状况而钻孔的采样点。A(%R(毎0(%)(1) 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2) 阐释河流中泥沙沉积物粒径大小与流速的关系,并说明形成采样点A、B、C三处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3) 长江下游许多沿江城市附近分布有大小不等的江心洲,有人提出要大规模开发,有人则反对。你是否赞成,并阐明理由。答案(1)该河段流经长江中下游平原,地势平坦,河水流速缓慢,形成大量的泥沙沉积。该河段接近长江入海口,海水的顶托作用加强了泥沙的沉积,从而形成了众多江心洲。(2) 河流流速与所携带泥沙颗粒大小呈正相关。流速快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粗,流速慢的河段,河中沉积物的颗粒细。A点河道宽,流速缓,受下游八卦洲阻挡流速更缓,因此沉积物颗粒细。C点受河道变宽和分流渠的影响流速缓慢,沉积物颗粒细。B点位于龙门口附近,受两股汇入水流的影响流速快,泥沙沉积颗粒粗。(3) 赞成:开发成旅游区可为城市居民休闲娱乐提供了好的去处;开发成新城可减轻市区用地压力;开发可改善洲上居民的生活条件,提高其生活质量。反对:开发会影响河流自然形态,导致河流水文状况的改变;江心洲是天然的野生动物的栖 息地,开发后会影响其生存环境;开发可能会加剧对长江的各类污染。解析 第(1)题,结合图示信息,从地形、河流流速及海水顶托等对泥沙沉积影响分析图示长江河段形成众多江心洲的原因。第(2)题,结合河流流速与泥沙沉积的关系,结合图示三处采样点河流特征分析沉积物颗粒差异的原因。第(3)题,这是一开放性题目。在明确表明观点的前提下,达到观点与论证统一即可。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