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8页
第2页 / 共8页
第3页 / 共8页
第4页 / 共8页
第5页 / 共8页
第6页 / 共8页
第7页 / 共8页
第8页 / 共8页
亲,该文档总共8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18永生的眼睛教学目标: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体会作者在捐献亲人眼角膜的过程中的情感和认识上的变化。 2、读懂课文内容,培养关爱他人、帮助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 3、学生能够领悟有一定内涵的语句的含义,培养有感情地朗读的能力。教学重点: 体会作者一家人的高尚情操:对死后捐献器官、帮助他人而感到高兴和骄傲。教学难点:领悟父亲的话的含义,培养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从故事中进一步感受生命的美好,体会人性的真善美,树立对器官捐赠的正确观念。教学准备:电脑多媒体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 同学们,春天到了,你都看到了什么?是啊,春天是生机盎然的季节,(播放春的风景图片)可是,如此美好的世界仍有缺憾,(出示盲童图片)这些盲孩子生活在黑暗中,只能用手触摸春天,只能用心感受生命,如果他们也有像我们一样明亮的眼睛,那该有多好啊!今天我们来学习第课永生的眼睛,和老师一起写课题,齐读课题。二、初读课文,感知内容1、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2、想想琳达一家为了盲人重见光明,是怎样做的。三、汇报交流,质疑问难1、课文内容:琳达一家人有的已经为盲人捐献了角膜,有的准备捐献角膜的动人事迹,体现了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优秀品质。(板书)2、质疑问难,师生共同解决。四、品读课文,体会情感母亲是生我们,养我们的人,母亲就是我们温暖的家。可是,不幸的女孩琳达,却因为一场突如其来的疾病永远地失去了自己的母亲。那会儿,我的内心一直笼罩着巨大的悲哀与苦痛。一想到从此以后我再也得不到妈妈的呵护了,泪水便不由自主地流淌下来。我无法面对没有妈妈的孤零零的生活。(就在母亲去世的当天下午),一位警官来到我们家,对父亲说:“先生,您同意医院取用尊夫人的眼睛角膜吗?”面对这个近乎没有任何人情味可言的要求,我的父亲,会作何反应?痛失慈母的我,又会作何反应?1、读课文,体会“我”对角膜捐赠的反对交流读文体会: 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了? (1)课件出示句子一: “当然可以。”爸爸痛快地回答。 (2)课件出示句子二: “你怎么能让他们这样对待妈妈!”我冲着爸爸哭喊,“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开。” (抓住“当然”、“ 痛快”体会父亲对角膜捐赠的支持;抓住“怎么能、冲、哭喊、应该”等处体会我的反对;同时进行感情朗读) (3)是什么让我如此反对呢?(对母亲的尊敬和爱) (4)反复引读: 妈妈完整地来到世上,也应该完整地离开。 师:“身体发肤,受之于父母”,深爱着母亲的我无法接受捐赠母亲角膜的决定,使我忍不住冲着父亲哭喊 师:使我忍不住深深地责怪父亲师:使我忍不住痛哭失声2、浏览课文,感受“我”态度的转变 ()、同学们,一个对捐赠母亲角膜如此强烈反对的“我”最终会不会同意器官捐赠呢?请同学们快速地读读课文,找一找能够体现我同意“角膜捐赠”的语句?(学生读文) ()、交流,引导质疑: 课件出示: 父亲与世长辞后,我遵从他的遗愿捐赠了他的眼睛角膜。 师:请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你读懂了什么?还有什么疑问?(根据学生提问,梳理出主问题“我为什么同意了器官捐赠?是什么让我接受了器官捐赠?”) 3、精读课文,探究“我态度转变”的原因 (1)、请同学们默读课文,至自然段,用笔划出有关的语句,并反复地读一读,想想从中读懂了什么?(学生默读课文,四人小组交流)()、交流学生学习体会:课件出示:“一个人所能给予他人的最珍贵的东西,莫过于自己身体的一部分。很久以前,你妈妈和我就认为,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1)说说你是怎么理解这两句话的?(2)再读这句话,思考“在父亲的眼里,怎么样的死是有意义的?” (预设:我们的死亡之躯有助于他人健康的恢复,这样的死是有意义的。)反复引读(个体读集体读):如果我们死后的身体能有助于他人恢复健康,我们的死就是有意义的。” 师:因为在很久以前,我的父亲就认为 师:了却自己的心愿,拯救他人的幸福,这是一位博爱的父亲 师:“有的人活着,他已经死了;有的人死了,他还活着。”这是一位崇高的父亲 句子二: 课件出示:“如果一个盲童能在我们的帮助下重见光明,并像温迪一样画出栩栩如生的马儿,那多么美妙!”父亲接着说:“当你们得知是我的眼睛角膜起了作用,你们会为我自豪!”(1)初读,指名说“你读懂了什么?” (抓住“美妙、自豪”等词语体会父亲博大胸怀。)(2)引导联想:(个体想小组交流全班交流) 师:同学们也来读读这句话,想一想透过父亲的话,我们仿佛看到了什么?(3)结合想像,感情朗读。(4)再度想像,回归课题: 师:是啊,我们会为这位父亲骄傲,透过盲童那双重见光明的眼睛,仿佛还看到了什么?那是一双“永生的眼睛”(回归课题,点击出示)句子三: 课件出示: 孩子热泪盈眶,她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1)初读,指名说“你体会到了什么?从哪里体会到的?” (抓住“热泪盈眶、跑、紧紧、拥抱”体会温迪的感动,感受父亲对 “我” 的影响) (2)感情朗读。 (3)拓展想像: 温迪会对外公说些什么呢?仿佛在对我们说些什么呢?(预设:“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让我们有限的生命,发挥出无限的价值。”等) 五、感受父亲对家人的影响 1、你从哪些地方可以感受到,温迪受到了外公深深的影响?请划出有关的句子细细地读一读,再把你的感受和小组的成员交流交流。 划句子,读一读;小组交流;集体交流。 课件出示: 句子一:“我把外公捐赠器官的心愿告诉了温迪。孩子热泪盈眶,他跑到外公的身边,紧紧地拥抱他。” 句子二:“妈妈,我真为你、为外公所做的一切感到骄傲。” 句子三:“我死后,也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 2、的确,父亲的言行,不仅影响了琳达,也深深影响了温迪。在这一刻,琳达深切地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 课件出示句子:在这一刻,我真正领悟到父亲留下的远非一副眼角膜! 齐读。 那么,除了眼角膜,父亲究竟还留下了什么呢?请谈谈你的感受。(父亲留下来的更重要的是他那一心为他人的幸福着想、为帮助他人而感到快乐和骄傲的高尚品质,它已根植于后人的心中,并将世代相传。) 六、质疑深入,延伸情感。 1、温迪说,她也要学外公将眼睛角膜捐给失明的人,让他们重见天日。这一刻,妈妈紧紧搂住温迪,激动的泪水夺眶而出。妈妈为自己的女儿14岁的温迪而骄傲。是呀,温迪是妈妈的骄傲,也是我们大家的骄傲2、课文到这里戛然而止,但故事本身并没能结束,下面请同学们轻声读一读故事原文的结尾,读后老师相信大家一定有话想说。3、(教师朗读)这是文章真正的结尾,读了听了以后有什么新的感受?4、现在假如你们就是重见光明的人,知道为你们捐赠角膜的人是金发碧眼的温迪,最想与温迪或者她母亲、还有外公她们一家人说些什么吗?将想说的话写下来,用心写!5、汇报交流。七、回归主题,升华情感。捐献角膜的人,远非琳达一家人。链接相关资料:课件出示。长期以来,许多中国人具有“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的传统观念。因此对于死后捐献器官,大多数人不能接受。据卫生部统计,我国目前约有400万因角膜病致盲的患者,其中70%可能通过角膜移植手术复明,但由于供体角膜匮乏,我国每年仅实施3000例角膜移植手术,数百万的患者还在黑暗中苦苦地等待。温迪一家是伟大无私的,她的外婆、外公、她虽然永远离开这个人世,再也看不到这个美丽可爱的世界了,但她们的眼角膜却留下来,给他人带去了光明,驱走了黑暗。让我们一起读课题永生的眼睛。永生的只是角膜吗?(不是,是他们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温迪,他的外公外婆值得我们铭记,也将永远活在我们心中。希望我们大家也都能够有一双“永生的眼睛”,将关爱他人、无私奉献的精神世代相传,永不泯灭!1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