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如何在一日活动中关注每一位幼儿一位教育家曾说过:“让每一位孩子抬起头来走路”也就是帮助孩子看到自己的能力,建立自信心,培养活泼开朗、勇敢自信、文明乐群、好奇探究的文明素养,这是家长需求的,也是我们老师努力去做的。怎样使他们的潜能和创造力得以开发?真正实现让我们的孩子得到尊重、享受自主、自然发展、和谐发展、充分发展呢?我们越来越觉得“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是促进幼儿发展的前提,如何针对我班即将升入小学的幼儿进行全方面的关注呢?以下是我的做法:(1)学习习惯的养成方面:我们要认准并重视家长的需求,进入大班对于孩子来说,学习兴趣、习惯培养尤为重要。我们每天抽出10分钟时间,让孩子用各种熟记符号、标识来记录作业情况。在纸条上向家长公布当天学习内容,及孩子记作业情况,让家长作到心中有数。尤其针对能力较弱的幼儿,老师要耐心细致的加以辅导,帮助他记完整。消除他心理的学习障碍,树立自信心;要不断给孩子以积极的评价,并且要及时地表扬。为每一个微小的进步表扬,这样坚持做下去才能使孩子渐渐恢复自信心,逐渐做得更好。(2)日常生活能力的养成培养:用语言同幼儿交流,结合自己的身体状况、天气情况、随时对幼儿加强自我保护意识,减少疾病的侵害,关注孩子的健康。(3)关注胆小的幼儿:在户外活动时,老师往往特别关注较调皮的孩子,怕他们出意外,而忽视了较为胆小的孩子,他们往往躲到角落里,不爱合群。所以,我们的重点要转向内向孩子,以正面鼓励为主,多引导、带动他们,逐步培养活泼开朗的性格。(4)区角活动的有效引导:针对班中无目标、偏区、不爱交往的幼儿,老师则以谈心的形式引导他们以强带弱来游戏。能力强的幼儿:在游戏中更加自信、友好;能力弱的幼儿:在游戏中得到小朋友的关爱、学习新本领,有自豪感。在讲评中,以鼓励的语言关注每一位幼儿,并请进步大的来当小标兵。(5)午餐中的关注:对于吃饭快的幼儿让他们最后来取饭,在吃时,要提醒他们细嚼慢咽;吃饭慢的幼儿可让他早一点取饭,从而减少吃饭慢的压力;老师在进餐中,随时关注每一位幼儿,帮助他们吃饱、吃好。(6)病弱幼儿的关注:在全天活动中,重点呵护他们,让他们多喝水,及时服药,告知他们不舒服及时和老师表达,帮助他们恢复健康。(7)自信心、口语表达的培养:结合、故事大王活动、培养每一位幼儿积极表达、勇于探索的进取心。充分发挥每个幼儿的长处、以饱满的状态对待幼儿幼儿、态度要和蔼、亲切,尊重幼儿人格,保护幼儿的自尊,不随便训斥、体罚幼儿。老师应允许幼儿犯错误,并给予幼儿改正的机会。同时教师要一视同仁,关心每一位幼儿的成长,做到不歧视不偏见。以上几点做法,是我在工作中应时时刻刻作到的,我要努力为每一位幼儿服好务。“走进幼儿世界,关注幼儿需求”是我们的宗旨。让每个幼儿享受平等的爱 “爱孩子”是幼儿教师工作岗位的第一要求,是一门必修课。我们可以看到在很多幼儿园的各种宣传窗上,教师的言谈中、文章里无不洋溢着教师对每个孩子平等的爱。但在现实的教育活动中,幼儿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没有差异,我们的个性化教育便失去了根基。个性化的教育要求我们依据孩子的特点进行有针对性的教育,而不是不平等的教育,更不是戴着有色眼镜去看待不同的孩子,或简单粗糙地给孩子贴上不同的标签。下面几个案例可能经常发生在我们身边而我们又常不在意的真实片断。 镜头一:美术活动中,孩子们都在认真地进行绘画创造。其中一小组里有五个孩子能够按老师的要求进行积极创编,而有一个孩子则是东张西望,纸上乱七八糟。在这样的情况下,老师的指导重点一直是停留在欣赏五个孩子身上,对于处在“困境”的另一个孩子,老师只是不耐烦地说:“你怎么又不画了,只知道乱画。”却不愿意给他一个“线索”或“支架”,将他从困境中“拯救”出来。 从上面中可以看出:不太合理的师生比,一以赶贯之的集体化组织形式导致每一个幼儿所能享有的老师爱的分量很有限。如果老师在言行中或隐或显地表达着对不同孩子的不同期待和评价,孩子就会很敏感地觉察到老师的亲疏远近。当孩子觉得“老师不喜欢我。她从来都不对我笑时,孩子心灵受到的伤害谁能够测算呢? 镜头二:语言活动中,老师提出一个问题:“刚才故事的题目叫什么?”孩子们纷纷举起了手。老师巡视了一周,叫了一个其认为能力偏低的孩子。接着是情景表演,这一次,举手的人明显不多,在这些举手的孩子里,有一个被老师认为不怎么样的幼儿。老师的目光在她身上停留了一下,但最终转向了一些其认为更能干的幼儿。 从上面可以看出,老师针对不同问题所请的不同孩子中,其中反映出这样一种意想:能力差孩子只能回答简单的问题,挑战性的问题他们是答不出来的。在现实教育中,老师对能力强的孩子往往给予更多的宽容,给予更多的补偿机会。难道这还是公平爱孩子的表现吗? 镜头三:书写活动中,一调皮幼儿诚惶诚恐地说:“老师,我忘了带铅笔。”“你怎么每次都忘呢,让你妈妈给你买去,今天不用写了。”孩子不声不向低下了头。这时,一个漂亮而且很能干的幼儿说:“老师,我的铅笔忘在家里了。”“没关系,老师这儿有呢,记得下次带来。”孩子笑着点点头。 从上面看出:许多教师喜欢当这幼儿的面议论某一孩子身上的不足或数落所犯的错误,语谈中无不透露出对幼儿的偏见。这些不负责任的言论通常会打击幼儿的自尊心,使他们怀疑自己到底受不受老师的喜爱,从而对老师有种畏惧心理,久而久之便产生孤僻心理。教师的语言只是一种外显的可见差异,那些非话语表达出来的隐含在教师日常教育行为中的差异又有多少? 马斯洛的需要层次论指出:得到他人的尊重是人的最高层次的需要。每个人包括幼儿都渴望得到别人的尊重。试想,如果教师不能从心理上真正接纳幼儿的个性差异,不以一颗热忱的心爱幼儿,总是高高在上地随意评论幼儿,或对幼儿的一切采取敷衍的态度。那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即“平等地对待每一个幼儿”又到哪里去了? 从以上案例我们可以看出:教师在幼儿差异的制造中扮演了一个非常重要角色。如果教师不具有优良的教育品质,则会有不公正的期待,从而导致教育过程的不公正。孩子是脆弱的,他们极需要教师的发现、引导和关怀。教师的爱是一种神圣的爱,无偏见地爱每个孩子是教师最起码的职业道德,不管孩子是否有缺点。只有“平等的爱孩子”意识深入每个教师的心坎,成为其行动的指南,教师才能由此了解到孩子世界的复杂多变。孩子沐浴在教师甜甜的爱中,才会对教师形成一种强烈的依恋,在充满温情的心理氛围中,孩子的才智、激情才能被打开。作为一个好的教师,应该对自己提出科学的要求,对自己的工作有深刻的认识。并不断地调整自己,使自己尽快适应每个孩子,有正确的教育行为。而对教师的职业道德要求不应是空泛的高调,应该落实到教师行为上面的具体要求。注重幼儿个性化发展,把走进孩子真实的世界作为责任和目标,切实理解孩子的需要,踏踏实实地关心、爱护、热爱每一个孩子。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