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人教版(部编)初中七年级语文上第一单元第1课春教学设计一、教材简析本文选自朱自清全集第四卷(江苏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略有改动。作者写此文时,已经没有诗文创作初期的那种淡淡的哀愁的情调,而是鲜明地表现出新鲜的格调和欢快的情绪。这个时期正是作者因彷徨苦闷而埋头于古典文学的阶段,因此对春天只能作为田园牧歌式的抒情,不可能在作品中表现出鲜明的时代精神。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能力(1)了解作者及其代表作品,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把握重音和停连。(2)学习本文准确生动的用词,揣摩品味本文优美的语言风格。2、过程与方法学习作者抓住景物特征,深入、细致、多角度观察景物的方法。3情感、态度、价值观感悟作者对大自然的热爱、赞美之情,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感情。三、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1. 揣摩文中准确而生动的词语和句子,体悟作者语言表达的巧妙; 2. 描景状物抓住特征,写景注意层次。 难点:1、体会语言中蕴涵的感情,能理解作者在文中所抒发的热爱春天,赞美春天的思想感情; 2.结合课文实例,讲清比喻、拟人两种修辞手法的特点和作用; 四、教学方法方法指导:七年级学生在小学阶段已经有一定的朗读技巧与习惯,作为老师,可以自己范读,也可以听录音,“读”贯穿始终,读中思,读中议,读中悟,在读的基础上设疑答疑,炼词炼句,从而把握文章的内容,领会文章的主旨。五、教学用具本文是一篇传统美文,几代人学习范文,教师可以向学生营造欣赏的氛围,让学生在相应的意境中得到熏陶。也可以利用多媒体辅助,进行画面欣赏和配乐朗读。六、教学过程【教学过程】一】情景设疑导入饱受严冬寒冷的人们最渴望春回大地,因为春天让大自然生机勃发,给人温暖,给人希望,给人力量。每当春回大地时,人们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诗作文。请同学思考自己学过描写春天的诗句“两个黄鹂鸣翠柳,一行白鹭上青天。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杜甫绝句),“京口瓜州一水间,钟山只隔数重山。春风又绿江南岸,明月何时照我还(王安石在泊船瓜州) 杜甫春夜喜雨:“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杜甫春夜喜雨) “天街小雨润如酥,草色遥看近却无”(韩愈初春小雨)。 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莺啼绿映红,水村山郭酒旗风。杜牧的(江南春)” 这些诗句都是古人对春的描写和赞美,今天,我们共同欣赏一篇今人赞春的散文。(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画面展示,并用富有感染力的语言撞击学生心灵,让其产生共鸣,很快进入学习状态。)二】整体感知、了解内容1检查预习略2、设疑:(1)作者是以怎样的心情盼望春天的到来的?【盼春】(2)作者用怎样的彩笔描绘春天的美景?【绘春】(3)作者是怎样歌颂春天的?【颂春】2教师配乐朗读。教师的范读是非常重要的,从发音、停顿、重音、语调、速度和情感等方面给学生以引导和熏陶,目的是让学生带着问题去读,去思考,以便从整体上把握文意,为下一步的品读奠定基础。教师范读后明确:盼春(第1段);绘春(第27段);颂春(第810段)。三】四边互动 深入探究1、齐读第一段思考下列问题(1)春来了吗?你怎么知道的?【用原文的词来回答】明确:没有;“近”(2)作者以什么样的心情迎接的?明确 :急切;“盼望着叠用”(3)本段的两个“着”和“了”构成了四个词尾,有什么作用?明确:给人柔和的感觉。(4)第一段写的什么?作用?明确:盼春;开篇点题,总领全文。2分角色朗读2-7段思考下列问题(1) 第二段作者用了比较多的笔墨来总描绘春天的美景,哪一个词可以看出是总写呢?明确:“一切”。(2)作者在这一段运用哪些修辞手法?分别选取了哪些有代表性的事物?用了哪些词语来描述它们?明确:拟人和排比;作者抓住了“山”“水”“太阳的脸”来总写春回大地的情景。分别用“朗润”写山睡醒的情态,形象写出了山色由暗淡渐渐明朗,由枯干之景转为润泽之象。“涨”写出了水睡醒的情态,表现冰雪融化后山水欢快的情态。“红”写出太阳睡醒的情态,表现春日融融的意境,富有动感。学法指导: (这一部分的学习教师应引导学生反复诵读,经过小组互动、仔细品味,揣摩,进而释疑。)四】四边互动,揣摩语言学生自由读,在读的基础上根据自己的理解,选一段说出作者怎样绘春的?教师来回强调要抓住重点语句,以“读”促“学”,引导学生进行探究学习。1、第三段春草图写出草报春,抓住草的质地、色泽、长势写它的特点。作者运用哪些修辞和描写手法进行描绘的?作用是什么?明确:拟人:“偷偷”写出小草在春的催发下,在人们难以察觉的情况下,悄然而出的情景和作者的惊喜;“钻”写出春草破土而出的挤劲。作用:表现了小草的情态和动作,使小草仿佛有了灵感。反复: “一大片一大片满是的”,以口语化的词语写出小草生长茂盛。作用:通俗形象。侧面:“坐、躺、滚、踢、跑、捉”,用六个动词抓住了儿童最喜爱的,而且是适宜于草地上开展的几种活动来写。作用:侧面写春草的可爱,表现春草给人带来的欢乐。衬托:“风轻悄悄的,草软绵绵的”,作用:借风衬草,照应开头“东风来了”,又为下文作铺垫,给人以柔和的感觉。2、第四段春花图写出花争春,作者从色味、虚实、动静几个方面进行描绘。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拟人:“桃树、杏树、梨树,你不让我,我不让你,都开满了花赶趟儿”,运用了拟人的修辞方法,作用:写出了百花争艳、竞相开放互不想让的动态,表现出花儿的活泼与情趣。比喻/排比:“红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运用了比喻和排比的修辞方法,以形象喻色彩,色彩更鲜明。比喻/拟人: “散在草丛里,像眼睛,像星星,还眨呀眨的”,写出野花的细小和明艳,点出春天的特点;“还眨呀眨的”强化动感,用想象的笔法写出野草的动感。在写景的层次上:由树上到花下到地上,色与味、虚与实、动与静相结合,描绘一幅五彩缤纷,立体感很强花争春美图。3、第四段春风图写出风唱春。作者通过细腻的感受,运用生动的笔墨把无形、无味、无色的春风描绘的有形有味有情有感。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引用/比喻/拟人:引用诗句,将春风比作“母亲的手”,从触觉写春风的柔和。作用:突出春风和煦、温暖、轻柔的特点。风是无形的,但可以感觉到它的存在。作者分别从触觉、嗅觉、听觉写春风。首先从触觉方面,作者。然后写“泥土的气息”“青草味儿”“花的香”,“都在微微润湿的空气里酝酿”,从嗅觉的角度写春风,仿佛让人闻到春风的芳香。写鸟鸣的清脆、婉转,风声和水声的轻盈,笛声的嘹亮,运用拟人手法从听觉的角度来写,既写出春的乐感,又写出作者欢快的心情。这些声音应和着,构成了一曲非常动听的春天的交响乐,和谐优美,此起彼落。4、第六段春雨图作者从静到动、物到人、近到远写雨润春,运用什么修辞手法?作用是什么?明确:比喻/排比:在语言的运用上:先用“可别恼”这一口语,显得特别亲切而有情趣。“像牛毛,像花针,像细丝”写出了春雨细密、亮、细、柔的特点。一个“斜”字,写出了雨的轻盈,同时又暗写了“春风”。“树叶却绿得发亮”是因为被雨洗去了灰尘,“小草也青得逼你的眼”,一个“逼”字让我们感到被雨水清洗后的小草,翠色欲滴。作用:形象勾勒的这幅充满诗情画意的江南春雨图,流露出作者对春雨的喜爱。5、第七段迎春图作者由景及人,颂扬人抓住春天的大好时光努力工作、奋发向上的精神。哪一个词用得妙?妙在哪里?明确:风筝是春天的信使,是儿童的最爱,写风筝多了,实际上是写人多了。“舒活舒活”“抖擞抖擞”,极富节奏感。引用俗语“一年之计在于春”,给人无限遐想。“赶趟儿”用得妙。形象的写出了人们争相迎春的情景,与上文百花争艳照应。五】四边互动 总结提升(1)齐读领会作者以赞美作结,颂扬了富有生机的春天,深化了文章的中心。抓住三个比喻句的顺序,由娃娃到小姑娘到健壮的青年,符合成长的顺序。(2)理解本文的写作特点借景抒情。六】课堂小结这篇写景散文,抓住春天的特点,以优美的语言,描写春回大地的景象,表现春天里自然万物蓬发的生命力,表现了作者热爱春天,热爱生活、积极进取、奋发向上的思想感情。七】课堂练习1、作者为什么能将春天描绘得如此美丽呢?明确:首先要有细致的观察,并且善于积累语言,然后有感而发,才能够恰当地表达出来。2、分角色进行诵读比赛八】作业布置根据学到的写景抒情的方法,以校园里的早晨为题写一篇文章,300字左右。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