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6页
第2页 / 共6页
第3页 / 共6页
第4页 / 共6页
第5页 / 共6页
第6页 / 共6页
亲,该文档总共6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选择题的编撰江苏省江阴高级中学陈晓红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目的是确定学生是否达到课程目标的合格要求,是新高考的一部分。随着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的逐年进行,越来越多的信息技术教师关注学科命题能力,通过提高“命题能力”完善教师的学科专业修养。本文以江苏省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为背景,以客观性试题选择题为讨论主体,通过列举大量的总结性评价例题阐述信息技术学科中选择题命题的功能、编撰原则与方法。一、选择题的界定1选择题的基本特征总结性评价试题由客观题和主观题之分,客观题(Objective Test)的答案是不依赖评卷人员和考生的意志而客观存在的,答案具有客观性、唯一性。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客观题的表现形式为单选题和多选题。选择题通常由一个问题和一组备选答案组成,有的时候,一道或多道选择题还共有一段情景材料。选择题的问题可以是一个直接提问,也可以是一个不完整的陈述,它们就是选择题的题干。备选答案可以是文字、数字或符号等,备选答案中一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是正确的或最好的,它们被称为答案,其余的备选答案又称为干扰项或迷惑项。2选择题的功能选择题是最常见的一种客观题,从测量功能的角度看,可以测量最简单的行为目标,也可以测量比较复杂的行为目标。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标准中指出“普通高中信息技术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为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个层面的目标相互渗透、有机联系。学生在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过程中,实现三个层面信息素养的综合提升和协调发展。”因此总结性评价中必须充分体现对“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和“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这三方面的测量。而选择题具有包含学生对知识的记忆理解、技能的操作应用及问题解决的方法与过程等能力的评价功能。具体体现为:能在较大范围内实现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和基本思想的记忆进行评价。如数据表的概念为:每一行数据称为一条“记录”、每条“记录”由若干个“字段”组成;若干条记录又组成一个“表”。由此概念可编撰如下例1选择题,测量学生对数据表基本概念的记忆、理解。例1:将学生成绩表存放到数据库中时,某位同学各门功课的成绩构成一条( B )。A字段 B记录 C信息 D数据表能比较确切地对基本原理的理解和基本技能的应用进行评价。如信息获取的方式可分为“直接获取信息”和“间接获取信息”两类。如从信息来源来判断信息的可信度,“直接获取信息”的可信度相对“间接获取信息”的可信度要高。因此测量学生对信息获取的可信度理解可编写如下例2的选择题。例2:获取信息的来源决定了信息的可靠程度,想获取有关“光合作用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的信息,以下哪种信息来源的可信度最高?( C )A报刊杂志 B朋友、同学C亲自进行科学实验 D因特网能在一定程度上对问题解决的方式、方法进行评价。对于简单问题的解决,可以将各解决步骤分别呈现,学生在已知的问题解决步骤中选择适当的操作顺序。如下例3中信息资源管理中文件、文件夹操作。例3:在C盘“考核”文件夹下新建一个名为“考试文档”的文件夹,并将“考核”文件夹中的“考试注意事项”文档复制到新建的“考试文档”文件夹中的操作步骤为:在桌面上打开“我的电脑”窗口,进入c盘“考核”文件夹;在“考核”文件夹下选中“考试注意事项”文档,并点击“编辑”菜单中的“复制”命令;右击鼠标,新建文件夹,给文件夹命名为“考试文档”;打开“考试文档”文件夹,点击“编辑”菜单中的“粘贴”菜单项。正确的操作顺序是( A C )。A B C D二、编撰选择题的基本要求选择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可以评价基础记忆性知识也可以评价复杂的问题解决能力。同时它的应答一般不受学生应答倾向的影响;而干扰项的使用,也使得评价结果具有一定的诊断功能,测试的信度比较高。但这些优势都必须建立在科学编撰选择题的基础上。在选择题的编撰过程中,需考虑题干的陈述、干扰项的设定等一系列因素。1题干的陈述简洁、问题指向明确,使学生不因读题而产生二义性影响应答题干中的陈述必须非常清楚,使学生可以不必阅读选项即可了解题意。其中对于评价学生对事实性知识的记忆时,题干中可以使用概括性较强的动词如:“是”“属于”“有”等。如下例4中评价学生对IP地址概念的认识与理解,题干陈述干练无异义,试题题干与答案即是对IP地址概念完整的陈述。例4:因特网上的每一台主机都有唯一的地址标识,它是( A )AIP地址 B统一资源定位器C计算机名 D用户名在要求题干陈述简洁的同时,题干中还应该包含一个明确的问题,这个问题即使在没有备选项的情况下也有意义。如下例5题干中由于没有明确的问题,因此很难精确评价学生对某一知识点的掌握,而学生答题时也会显得没有目标。如本例题干改为“对于信息技术与因特网的发展,我们所持有的正确认识为:”,问题指向明确,也就比较观客的评价学生对该知识的理解与掌握。例5: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信息技术对社会的影响有消极的一面,应该限制发展。B网络上有许多不良信息,所以青少年应该积极抵制上网。C面对信息技术的发展,我们既不要过度的崇拜,也不要咽噎废食、盲目排斥。D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展,计算机的所有输入手段将全部由语音技术来代替。当然题干中也不要包括无关的内容,选项中相同的内容也应尽可能置于题干中。因为不相关的句子、词组或词汇对学生答题没有任何帮助,反而会增加学生阅读的时间甚至会干扰学生的应答。如下例6中“2009年9月15日是某校建校50周年,为了能有效的联系校友组织本次校庆”即为无关内容,显得题目拖沓啰嗦。例6:2009年9月15日是某校建校50周年,为了能有效的联系校友组织本次校庆,使用Office2000创建“校友信息管理系统”,建立xyinformdb,这其中数据库管理系统的名称是( A )AAccess Bxyinfor Cxyinfomdb D校友信息管理系统选择题中题干是问题的起源,通过题干的表述应能精确得对某一知识点进行评价。这就需要题干描述不能出现理解上的二义性,也不能将题干表述的冗余繁琐影响学生的正确判断。掌握好以上对题干陈述的几种原则,将能够有效提高整个选择题编撰的质量。2备选答案的设计应该同质、似是而非,能起到客观、正确的评价学生对知识的掌握选择题的另一个部分为备选答案,它们由文字、数字或符号等构成,备选答案中一般有一个或一个以上正确的或最好的,它们被称为答案,其余的备选答案称为干扰项或迷惑项。其中干扰项的设置就是要迷惑那些没有真正掌握测试内容的学生。因此所有的干扰项与正确选项看起来应该很相似,也就是它们是同质的,那么干扰项会显得更加似是而非,测量效果就会更好。如例7。例7:以下( C )不是电子邮箱客户端设置所必须的。A账号名称 B邮箱密码C电子邮箱的空间大小 D接收、发送邮件服务器例7中,“账号名称”、“邮箱密码”、“电子信箱的空间大小”和“接收、发送邮件服务器”均是每个电子信箱所拥有的属性。从各备选答案的性质来看它们是同质的。如果正确掌握电子邮箱的客户端设置的话,可以很容易选出“C”选项“电子邮箱的空间大小”不是由邮件客户端软件所设置的。而没有真正掌握“邮件客户端软件设置”操作的学生就会被这四个似是而非的选项所迷惑。在备选答案的设置中,答案往往是唯一的,但干扰项却是可选择的,干扰项的有效性直接反映了选择题评价的有信度,由此干扰项的设计直接反映了选择题的评价质量。因此在编撰干扰项时具体可以从以下几点入手:选择学生经常或易于犯的错误作为干扰项。干扰项的陈述与题干的陈述应该保持一致性,性质相同、形式一样。可以把教材上的语言或真理性的陈述更改其中的关键词作为干扰项。所有选项本身陈述长度、结构和内容复杂程度基本上要保持一致或相似。三、选择题中对技能操作的评价设计在现有的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中,选择题是唯一的客观性命题而且它的占分比重也相对较多。这就赋予了选择题更重要使命尽最大可能的评价课程目标的完成度。具体表现为对“基础知识”“操作技能”“交流评价”“问题解决”和“价值观与责任感”的评价。于是选择题的编撰题更关注评价的“人性化”“过程化”。1选择题命题的“人性化”命题中事例的选用应尽量接近学生的已有经验,语言陈述亲切,问题指向准确。同时事例所选择的操作工具模糊,注重评价学生运用信息技术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如例8。例8:每年一度的学校文化艺术节中,张祥同学想采集一些文艺汇演中本班学生表演的信息来丰富本班网页,可以选择以下哪些工具采集信息( A C )A数码相机、数码摄像机 B普通相机C带照相、摄像功能的手机 Dmp3或mp4该事例选取学生最熟悉的校园活动,通过获取活动中的图像、视频信息来评价学生对信息获取方法的掌握度。同时选择题命题为不定项选择、选项设置尽量接近学生日常信息获取方式,注重学生实际问题解决能力的评价。2选择题命题的“过程化”技术类课程评价中最难把握的是实践操作部分。而要将实践操作转化为选择题就显得尤为难控制,这时可以多关注问题解决的过程与环节,强调基础部分并且适当的设置问题冲突。当然,考虑问题解决的多样性,可设置不定项选择题。如上例3。例3中是评价信息管理中文件、文件夹管理操作,在选择题命题中可以将基础操作步骤在题干中分别表述,学生对其进行排序并作出正确的选择。而该操作顺序可有两种方式,因此在命题中设置为多项选择,体现操作的多样性。选择题具有很强的灵活性,它可以评价最简单的行为目标,也可以测量比较复杂的行为目标。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选择题担负着全面、公正的评价学生对基础知识、基本技能的掌握责任的同时还具有恰当的评价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作为信息技术教师选择题的编撰研究将是一个长期的研讨内容,而通过命题能力的提高同时也是提升教师学科专业修养的关键途径。参考文献:1曹书成、张钰、陆健 客观题和半客观题在信息技术总结性评价中的应用研究J 中国电化教育,2006,(4)2雷新勇大规模教育考试:命题与评价M 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0632009年江苏省普通高中信息技术学业水平测试说明M 南京:东南大学出版社,20084史弘文、张翰杰江苏省学业水平测试达标训练信息技术(必修+网络)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