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5页
第2页 / 共15页
第3页 / 共15页
第4页 / 共15页
第5页 / 共15页
第6页 / 共15页
第7页 / 共15页
第8页 / 共15页
第9页 / 共15页
第10页 / 共15页
亲,该文档总共15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专家评审意见2018年7月18日,长乐区海洋与渔业局在长乐区组织召开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海洋环境影响报告书(以下简称报告书)评审会,出席会议的有长乐区发改局、规划局、环保局、交通局、元翔(福州)国际航空港有限公司、福州市长乐区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管理处、漳港街道办事处、长乐市纵横交通建设有限公司(项目业主)、中国市政工程西北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项目设计单位)、中国水产科学研究院东海水产研究所(编制单位)等单位代表和特邀专家5人(名单附后),共16人。与会专家和代表听取项目建设单位和报告书编制单位关于项目概况和报告书内容介绍后,经认真审阅资料、审议,形成如下评审意见:一、工程概况与工程分析1、工程概况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路桥工程起点于漳港街道路顶村处顺接已建滨江滨海路,道路由北向南延伸,以300m大桥跨越三营澳避风港,终点顺接已建百楼路交叉口,设计车速40km/h,双向4车道,全长1092.5m,总投资估算为30012.43万元。长乐区滨江滨海路南北澳至外文武围垦堤段三营澳渔港路段跨海桥梁工程即为跨三营澳渔港大桥,为2145m提篮式简支系杆拱桥,全长300m,桥宽32m,两边桥台位于海堤内侧的土地管理范围内,桥墩占海面积按两个承台及承台间系梁面积算,墩台占用海域面积约216.2m2,墩台基础采用钻孔桩基础。工程申请海域使用面积为1.2260hm2,为跨海桥梁用海。跨海桥梁工程投资20570.07万元,工期为20个月。2、工程分析(1)施工期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桥墩施工悬浮物对水环境的影响;工程占海及入海悬沙对生物资源的损害。(2)营运期间主要的污染环境影响为:营运期桥面雨水对水环境的影响;道路交通噪声和汽车尾气;行人生活垃圾等。(3)非污染环境影响为:工程实施对周边海域水文动力、地形地貌及冲淤变化的影响;对周边环境保护目标和敏感目标的影响。评审组认为,工程概况和工程分析基本清楚,应补充以下内容:1. 补充完善项目建设背景情况。2. 补充完善项目选址与用海方案比选分析内容。3. 进一步落实钻渣处置去向。二、与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本项目用海位于福建省海洋功能区划(2011-2020年)“长乐海蚌海洋保护区”内, “长乐海蚌保护区”的用途管制要求保障海洋保护区用海,提高保护区内渔港的防灾减灾能力,避免因渔港或渔船事故灾害影响海蚌保护区功能发挥;用海方式要求严格限制改变海域自然属性;保护自然岸线;重点保护海蚌。本桥梁用海属于透水构筑物用海,在三营澳二级渔港申请用海范围以西的高滩地,桥梁跨越海岸线,不直接占用海岸线,为此,项目用海符合海洋功能区划。项目建设符合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福建省海洋生态保护红线划定成果的管理要求,符合长乐市城乡总体规划(2010-2030)长乐市漳港片规划等。评审组认为,海洋功能区划及相关规划的符合性分析结论基本客观,应进一步完善项目用海与海洋功能区划符合性分析内容。三、评价技术方法和路线、评价范围、评价内容、评价等级、评价标准和主要环境保护目标1、评价范围:海洋评价范围为:工程区周围南北向35km,东西向25km范围内,海岸线向海一侧海域。2、评价内容:主要评价内容包括:水质环境、沉积物环境、海洋生态和海洋生物资源、水文动力冲淤环境和环境风险。3、评价等级:海洋环境影响评价等级为:水文动力环境1级、水质环境1级、沉积物环境1级、生态环境1级、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3级。4、评价标准:根据福建省海洋环境保护规划(2011-2020年),评价海域海水水质分别执行海水水质标准(GB3097-1997)中第一、第二类海水水质标准;沉积物执行海洋沉积物质量(GB18668-2002)第一类标准;海洋生物执行海洋生物质量标准(GB18421-2001)中的第一类标准。5、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本项目海域主要环境保护目标为工程区及其周边海域的水质、沉积物、海洋生态和生物资源环境等,环境敏感目标为三营澳渔港、长乐海蚌资源增殖保护区、现状海堤、漳港澳纳潮闸和三营水闸。评审组认为,评价技术方法可行、评价范围和评价标准基本合理。需核实环境保护目标和环境敏感目标。四、环境质量现状与评价1、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现状与评价根据2015年9月实测资料,工程区附近海域大潮期间,平均高潮位为332cm,平均低潮位为-226cm。观测海域大潮涨落潮平均潮差为561cm。工程海域潮流类型属于规则半日潮流性质,潮流的运动形式表现为旋转流,。实测大潮涨、落潮段平均流速分别为0.29m/s和0.20m/s,涨潮段大于落潮段。大潮观测期间,施测海域水体含沙浓度不高,涨、落潮平均含沙量为0.023kg/m3,其中涨潮段为0.024kg/m3,落潮段为0.021kg/m3,涨潮段含沙量略大于落潮段。垂线平均最大含沙量,涨潮段为0.127kg/m3;落潮段为0.086kg/m3,测点最大含沙量涨潮段为0.288kg/m3,落潮段为0.296kg/m3,潮段平均含沙量呈表层到底层逐渐增大的分布状态。垂向梯度变化,涨、落潮段垂向梯度差异基本相当。施测海域大潮期的悬沙粒径为0.008mm,悬沙的物质成份为粘土质粉砂。评审组认为,海洋水文动力环境现状与评价分析基本反映了评价海域的水文动力环境现状特征。应梳理并完善工程区水动力现状的分析和评价。2、海洋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现状评价观测期间施测海域沉积物沉积类型比较单一,以细砂为主。沉积物质偏粗,中值粒径在0.00620.1234mm 之间变化,平均中值粒径为0.0964mm。施测海域分选系数在0.112.40 之间变化,除S3-5站分选系数大于2.2,属分选程度差的区域,其余区域分选系数均小于0.6,为分选程度很好的区域拟建场地地貌上属长乐滨海相冲海积平原。拟建道路工程地形较平坦开阔,场地标高一般3.06.0m。沿路线已修建海堤,堤内地面高程为0.904.80m,堤外海滩地面高程为1.507.99m。现有海堤内外为砌石护坡,堤顶为砼路,顶高程为6.967.48m,宽10m。拟建道路范围内未见地下埋设物。本跨海桥梁即跨越三营澳渔港港池水域,桥墩利用港池内现有土堤进行建设,桥墩处现状高程在3m以上。评审组认为,应梳理并完善工程区地形地貌与冲淤环境的分析和评价内容。3、海水水质现状与评价评价单位引用了 2016年4月和11月国家海洋局宁德海洋环境监测中心在评价海域的海水水质调查资料,主要调查因子为:水温、透明度、pH、盐度、悬浮物、溶解氧、化学需氧量、活性磷酸盐、亚硝酸盐、硝酸盐、氨氮、无机氮、石油类、硫化物、挥发酚、重金属(铜、铅、锌、镉、总汞、砷、铬)等。调查结果表明,2016年4月和11月,评价海域海水中除了绝大部分的无机氮和活性磷酸盐和个别站位的石油类外,其余调查因子均符合第一、二类海水水质标准的要求。评审组认为,海水水质现状调查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海洋水质的质量状况。应补充以下内容:(1)核实海洋环境现状调查站位图;(2)补充海水水质调查数据表;(3)完善海水水质评价结果(指数)表。 4、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与评价 2016年4月对评价海域进行了海洋沉积物调查,主要调查因子为:石油类、硫化物、有机碳和重金属(铜、锌、镉、铅、砷、铬)等。调查结果表明,评价海域各调查因子均符合海洋沉积物质量第一类标准,评价海域海洋沉积物质量状况较好。评审组认为,海洋沉积物质量现状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海洋沉积物的质量状况。5、海洋生物质量2016年11月在评价海域海洋生物质量调查工作,采集的贝类样品为牡蛎和贻贝。调查结果表明,牡蛎体内除铬外,其余各项调查因子均不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一类标准。其中,总汞、镉、铅、铬、石油烃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两个测站中,50%牡蛎砷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三类标准,铜和锌不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三类标准。贻贝体内除总汞、铬、石油烃外,其余各项指标均不符合第一类海洋生物体质量标准;其中,镉、铅、砷符合第二类海洋生物质量标准,其余各项指标(除铜外)符合海洋生物质量三类标准。 评审组认为,海洋生物质量现状与评价基本反映了调查海域海洋生物质量状况。6、海洋生态环境现状与评价(1)叶绿素a 2016年3月(春季),调查海域叶绿素a分布范围为0.218.64 mg/m3,平均为0.97 mg/m3。表层叶绿素a平均含量高于中层,中层高于底层。2016年11月(秋季),调查海域叶绿素a分布范围为0.441.56mg/m3,平均为0.95 mg/m3。表层叶绿素a平均含量高于中层,中层高于底层。(2)浮游植物2016年4月(春季),12个生态调查站位中,调查海域水采浮游植物经鉴定共2门18属22种,细胞丰度均值为487.03103 ind/m3,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和柔弱拟菱形藻,调查海域水采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37,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0.61,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为0.53,均匀性指数(J)平均值为0.39。2016年10月(秋季),12个生态调查站位中,调查海域水采浮游植物经鉴定共3门27属39种,细胞丰度均值为17.56103 ind/m3,优势种为中肋骨条藻、小细柱藻、菱形海线藻和优美旭氏藻,调查海域水采浮游植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61,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0.82,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为0.53,均匀性指数(J)平均值为0.45。(3)浮游动物2016年4月(春季),12个生态调查站位中,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6门27属30种(不包括浮游动物幼体,含未定种),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包括浮游幼体)为577.68 mg/m3,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不包括浮游幼体)为7684.64 ind./m3,浮游动物优势种为夜光虫、中华哲水蚤和软拟海樽,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0.93,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0.92,均匀性指数(J)平均值为0.27,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为0.68。2016年11月(秋季),12个生态调查站位中,调查海域共鉴定浮游动物6门25属26种(不包括浮游动物幼体,含未定种),浮游动物总生物量均值(包括浮游幼体)为48.55 mg/m3,浮游动物平均丰度(不包括浮游幼体)为10.90 ind./m3,浮游动物优势种为球型侧腕水母、双生水母、强额拟哲水蚤和亚强次真哲水蚤,浮游动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90,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1.07,均匀性指数(J)平均值为0.79,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为0.36。(4)底栖生物2016年4月(春季),12个生态调查站位中,调查海域底泥共出现底栖生物42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值为79.58个/m2,生物量平均值为13.20g/m2。底栖生物主要优势种为双鳃内卷齿蚕、奇异稚齿虫、不倒翁虫、侧理蛤、光滑河篮蛤。调查海区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2.28;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0.91;均匀性指数(J)平均值为0.89;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为0.27。2016年11月(秋季),12个生态调查站位中,调查海域底泥共出现底栖生物26种。调查海域底栖生物栖息密度平均值为48.00个/m2,生物量平均值为3.85g/m2。底栖生物主要优势种为双鳃内卷齿蚕、角海蛹、浅古铜吻沙蚕、奇异稚齿虫、豆形短眼蟹。调查海区底栖生物多样性指数(H)均值为1.57;丰富度指数(d)平均值为0.53;均匀性指数(J)平均值为0.82;单纯度指数(C)平均值为0.43。(5)潮间带生物2016年4月(春季),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