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让语文课堂流动和谐之美单位:纪畔乡学区 姓名:姬晓波内容摘要:和谐教育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教育、教学活动的效益。和谐的课堂,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语文课堂上,我们要建立和谐的学习氛围,注意教学内容及教学过程的和谐,使学生能够在和谐的课堂上欣赏到语文的美,培养出学习语文的乐趣,收获到学习语文的快乐,最终达到每一位学生都能够充分、和谐发展的目的。关键词:和谐 民主氛围 教学内容 教学过程 共同发展 引言:和谐产生美。和谐是一切美好事物的最大特征。就像一幅画的美在于色调、构图等方面的和谐;一首歌曲的美在于它音色、音调、旋律、节奏等方面的和谐。和谐是人们的追求,也是教育的追求,因为在课堂教学中,和谐的课堂气氛,能促进孩子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在和谐的课堂氛围中,孩子的思维处于积极的状态,情绪是高涨的,思维是活跃的,学生只有在和谐的课堂中才能欣赏到语文的美,培养出学习语文的乐趣,收获学习语文的益处。一、和谐民主的学习氛围。著名教育家赞可夫曾经说过:“我们要努力使学习充满无拘无束的气氛,使学生和教师在课堂上都能够自由地呼吸。如果不能造成这样的教学气氛,那么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不可能发挥作用。”可见,营造民主、宽松、和谐的教学氛围是多么重要,学生在这样的氛围中才能全身心地投入并参与教学活动,使学习成为在教师指导下的、主动的、富有个性的过程。1、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 现代教育思想告诉我们:民主、平等的师生关系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强有力的催化剂,也是教学活动顺利进行的关键。师生之间建立起民主和谐健康的关系,学生才会乐于接受教育,才会“亲其师,信其道。”建立和谐的师生关系需要教师把爱心奉献给学生,把微笑带给学生,把耐心留给学生;要置身于学生之中,要有童趣、童心、童智,要善于激发、赏识和鼓励学生,要和学生一起玩、一起游戏、一起交流、一起参与、一起体验。曾在报刊上见过一语文特级教师讲的一节语文课,他来到一所小学借班上课,在上课前五分钟,他面带微笑走进教室,真正与学生接触。原本按常理是应该复习上节课所学的内容,以便为下文做准备。但他只问学生:“你认识我吗?”“你们知道我从什么地方来吗?”起先,大家不知道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但后来终于明白他的设计之精巧了。正是吴老师与学生的这种无拘无束的距离,使学生一开始由看到一位陌生的老师,渐渐觉得老师很熟悉,最后感到老师是他们的大朋友。以致后来教师在课堂上淋漓尽致的发挥,到最后的课堂学习评价,早已看不出这是在借班上课,听课的老师为如此高超的教学艺术而惊叹。由此,我认为这正是教师与学生之间融洽的人际关系,创设了课堂的和谐的氛围。也由此可以证明,在教学过程中,最佳的学习效果,出人意料的教学创造都是来自于师生共同创设的融洽的关系。2、建立和谐的生生关系。 和谐的课堂需要师生互动,也需要生生互动,这种互动就是和谐,就是以生为本,就是有效的教学。生生和谐在课堂上主要是通过合作学习机制实现的,开展小组合作学习,有利于师生间、学生间的情感沟通和信息交流,有利于思想的撞击和智慧火花的迸发;能够强化学生的主体意识,激发学生潜在的创造力,鼓励学生从不同的角度去观察、思考问题,发展思维的发散性、求异性。学生通过动手操作、探索交流进行学习,真正成为了教学活动的积极参与者。 在教学中教师还要善于利用学生之间的“攀比、好争辩”心理促使他们互动起来,“煽风点火”地让他们对知识疑点、难点进行辩论,在辩中明白、掌握知识。在课堂教学中,积极引入竞争机制,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如课堂上创设问题抢答、笔答题竞赛,可允许先做好笔答题的学生当“小老师”,教师运用适当的激励语言,“看谁说得最清楚”,“谁的方法最简便”,“哪个小组合作的既快又好”,最大限度的给学生创造表现自我的机会,展示学生的个性。实践证明,把竞争带进课堂,会使课堂更加和谐。 二、和谐丰富的教学内容。课程要求教师根据学生的实际对教学内容进行整合,我们的教学对象是十岁左右的孩子,如果在教学内容上我们不从学生的生活和思想实际出发,不考虑学生的认知能力和思维特征,把教学内容提升过高过深,这样的教学内容就会失去师生的共鸣,即使有良好的师生关系也无法吸引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兴趣,无法形成教与学的和谐,根本谈不上和谐课堂,更不要说能提高教学的有效性,恐怕连基本的教学任务都难以完成。所以教师要重视对教学内容的处理,要使教学内容让学生易于接受、乐于接受。 1、新教学知识与旧教学知识的和谐。好的语文课应该重承接,即重视新旧知识的过渡和联贯;重避让,即教学知识点一定不能重复;重序列,即课堂教学应该是由浅入深更广泛发展。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有意识地将旧知识进行复习,巩固已学知识,但也应适当,如若过多,只能引起学生的厌烦心理,这就要求教师在教学时做到新旧教学知识衔接的和谐。2、课内知识与课外知识的和谐。语文学习的过程是“学得”与“习得”相互促进相互影响的过程。“学得”重课内,主要面对教材世界,以“指导”“训练”的方式,有计划的步骤地培养学生学习技能。“习得”延伸到全时空,面对生活世界,以“感悟”“积淀”的方式,在更广范围里去感知美、发现美、理解美、欣赏美、创造美。语文学习过程是“学得”与“习得”的和谐,是语文学习生活化,生活语文学习化。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让学生学习创作对联、诗歌,写倡议书、横幅、广告词等,在“学得”与“习得”间明白更多的学习内涵,将语文的生活化与文学性体会得更加透彻,最终达到学生个性张扬、学有所得的和谐境界。三、和谐有效的教学过程。1、教学环节中细节的和谐。新课程改革不断深入,就像一阵春风吹来了语文教育的春天,可受传统教育理念的影响,我们往往忽略教学中的细节,致使不和谐的镜头在语文课堂中仍然存在。语文课上,老师请一位学生朗读暮江吟。读到“读到露似珍珠月似弓”时,学生把“似”的发音读成了“sh”,可老师没注意到,还在鼓励、肯定:“很不错,很好,读得很好。”旁边却有学生在更正:“似字读错了,要读。”学生满脸羞愧地坐下去了。老师不注意细节的表扬在学生心中变成了“嘲讽”。在课堂上,对学生多肯定、多鼓励、多表扬是正确的,问题是我们在表扬时是否注意了一些细节。一是要注意表扬的时间,要准确把握表扬的契机。当学生取得了成绩时,是表扬学生的最佳时间;相反,当他犯了错误时,你去表扬他,肯定适得其反。二是要注意表扬的方式。可以用语言表扬学生,有时,一个赞许的眼神、一个肯定的微笑也能取得表扬的效果。三是要注意表扬的度。表扬时切忌夸大其辞,要切合学生的实际情况;也忌空洞表扬,要结合具体事例。雕刻一件艺术作品时,注重细节,我们得到的将是一件栩栩如生、趋于完美的艺术品。同样,关注语文课堂的细节,我们将得到一个和谐的语文课堂。2、教学预设与课堂生成的和谐。预设通常指的是课前精心地进行教学设计。每一个教师要上好课必须备好课,只有做好预设,才能实现教学目标。但在授课过程中由于互动会出现随机生成的课堂新资源,它的出现对课堂教学会产生一定的冲击和影响,尤其对教师的教学预设有一定的“干扰”,如果教师为了保证教学预设的顺利完成,而忽视这些生成课堂资源,让这些倏忽即逝的生成课堂资源流失,那么只能导致教学越来越机械、沉闷、程序化,缺乏生机和活力;或者教师缺乏对生成课堂资源捕捉、鉴别、重组的能力,缺乏随机导拨、富有灵性的召唤,造成学生无序的“盲动”,学生牵着老师走,这也是无效的课。课堂是瞬息万变的。作为教师,要敏锐地对教学现象进行判断、分析,尊重并珍视学生不断变化的学习需要,并把它作为推进课堂进程的重要资源。只要有利于加深学生对文本的理解和感悟,教师就要灵活地调整教学的重点和难点,使精心“预设”与即时“生成”和谐统一,使教师的主导性与学生的主体性和谐统一,创造出有活力的课、和谐的课。 3、本阅读与情感体验的和谐。文章不是无情物,语文阅读教学的内容丰富多彩,很多文章有情深意重的思想内涵;而语文阅读教学的对象,又是富有情感的学生。良好的情感,不仅促使学生健康生活、和谐交际、调适心情,更能促进人格力量的形成。唐朝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语文阅读教学就要凭借师生与教材中的情感因素,引领学生感知体悟,激励学生表情达意,增强语文阅读教学效果,这样才能建构和谐的课堂,较好地实现语文素质教育的目的。 “作者胸有意,入境始与亲”。在语文教学中恰当地运用电化教学,语言描述、动作演示、实验等方式,创设与渲染情境气氛,可以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从而与作者的思想感情产生共鸣。如十里长街送总理这篇文章,教师可采用音乐渲染、播放录像、挂图显示等手段,再配以教师充沛的激情低沉的语调和生动的语言,创造出合乎实际的情境易产生共鸣的立体氛围,贴近学生生活,激发学生参与学习活动的情感。“境”创设得巧,情就激发得浓,境与情的结合可以完美地达到 “入人也深”、“化人也速”的境界。 教师情真,学生就能以情动情;教师心热,就能点燃智慧的火花;教师意远,就能在学生的前面开拓其思路。课堂中有昂扬的热情,有碰撞的激情,不仅有效地调动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能促进教学过程的优化,将学生对文章的理解引向深入,促进儿童的智能得到最大限度的、和谐的发展。只有在这样的教学中,学生才会感到课堂是“容易、有趣、充满活力”的,师生才能真正享受语文的乐趣、和谐的智慧碰撞 。四、和谐统一的学生发展。和谐的课堂是公平的课堂。和谐的课堂有教无类,课堂以“一切为了学生,为了一切学生,为了学生一切”为宗旨,在这样的课堂上,教师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发展,每一个学生都可以找回自我,都能在各自的基础上获得发展。事实上,学生中有特别拔尖的“精英学生”也有跟不上教学的“弱势群体”,多数是居于中游的学生,面对不同层次的学生,教师要求实施分层教学和因材施教,否则在课堂上有的学生“吃的饱”,有的学生“吃不饱”,有的学生“不会吃”,如此一来课堂上得到教师关注的只有一部分,个别学生失去听课的兴趣,这显然不是和谐的课堂,不是有效的教学。因此,教师既要关注全体学生,又要“特别的爱给特别的学生”,从实际出发,有的放矢地进行教学,处理好个别学生与全体学生在教学收益上的关系,不能顾此失彼,应该力求让全体学生都能共同得到充分的发展。 结束语:总之,和谐的课堂教学,能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知识的掌握和能力的提高。我们教师要通过各种方式去构建和谐课堂,发展和谐课堂,优化和谐课堂,让课堂变得更活泼、更自主、更和谐。有利地促进学生自主学习的热情,发展学生的个性,把学生培养成为可持续发展的人才。参考文献1、贺成凌.营造民主氛围,构建和谐课堂.山东教育,2007年8月第二期.2、白文彬.小学教学参考第三期.广西: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08年.第24页.3、康慕贞.创建和谐语文课堂.广西教育学院杂志社.2009年1月.4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