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5页
第2页 / 共5页
第3页 / 共5页
第4页 / 共5页
第5页 / 共5页
亲,该文档总共5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家事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为进一步完善矛盾纠纷多元化解机制,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深入推进诉源治理,做好家事纠纷预防化解工作,维护社会和谐稳定,经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共同研究决定,建立家事纠纷联动联调工作机制,结合我县实际,制定本意见。一、指导思想在社会基层坚持和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及时把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化解在萌芽状态。加强家事纠纷预防化解工作,以调解为重要渠道, 以防范家事纠纷激化为重点, 健全完善预防化解家事纠纷工作机制, 及时化解调处家事纠纷,引导社会公众建立和维护平等、和睦、文明的家事关系,创建和谐稳定的社会环境。二、基本原则坚持党委领导、政府主导、部门联动,发挥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妇联等部门职能作用,遵循家事纠纷先行调解的工作原则,完善衔接联动机制,形成预防化解矛盾纠纷的合力,从源头上减少和防止家事纠纷的发生和升级。1、依法调解原则。依照法律规定,运用法治思维和法治方式化解矛盾纠纷,实现定纷止争。调解文书内容、格式均应符合法律规定。2、公平公正原则。坚持自愿、合法、高效、便民的调解原则,不偏不袒、公正高效,提升人民调解公信力。3、密切协作原则。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各司其职、紧密配合、相互联动、形成合力,推动家事纠纷化解工作有效开展。三、组织机构和工作职责(一)组织机构为确保家事纠纷人民调解工作顺利开展,建立家事纠纷“梨园”家事纠纷品牌调解室,专门调解各类家事矛盾纠纷特别是离婚案件,以劝和为主。“梨园”调解室设在“一站式”矛调中心,在县婚姻登记处设立工作室,设有专职调解员2名、社会志愿者数名。在乡镇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设立家事纠纷调解窗口,按乡镇家事纠纷实际需要,在部分乡镇设立家事纠纷调解工作室。(二)工作职责1、政策宣传,部门联动营造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促进家庭和睦平安。2、调解家事纠纷,主要包括离婚、赡养、抚养、继承、财产等各类矛盾纠纷。以劝和为主,通过调解,宣传家事法律、法规、规章和政策,教育引导当事人遵纪守法,遵守社会公德,社会和谐稳定。3、做好案件统计分析和信息上报工作。四、工作程序(一)政策宣讲邀请县总工会31名特聘讲师,县妇联25名婚姻家庭巾帼志愿者,县司法局99名村(居)法律顾问,多部门联合开展“家庭药箱”、“康乃馨工程”、“婚姻家事法律交流座谈会”、“红色家书”、“家和万事兴服务行动”等多种形式的婚姻家事活动,上下贯通、整体联动、资源整合,共同维护和谐稳定的家庭关系。(二)需求对接对于涉及家事纠纷类案件,在接到当事人诉求后,应当先行引导当事人到各专业调解室以人民调解的形式接受调解,解决纠纷。在各调解室填写人民调解申请书,履行人民调解程序。调解过程通过智慧调解系统,实现数据共享、信息分享、理性调解、科学化解。调解室接到当事人申请后,应及时受理并进入调解程序。各调解室及时安排调解人员开展工作,调解工作一般有2名专职调解员同时进行。(三)专业调解调解过程中,调解员应详尽核实纠纷情况,充分听取当事人陈述,允许双方当事人就争议问题展开辩论。认真做好调解记录,根据需要,在调解过程中,县妇联安排“梨嫂调解员”参与调解。在查明事实、分清原委的基础上,对当事人耐心疏导,消除隔阂,引导、帮助当事人达成调解协议。(四)达成协议经调解,当事人达成一致意见的,由调解室出具调解协议书。调解协议书经双方当事人签名并按捺指印,调解员签名并加盖调委会印章后生效。调解协议书由当事人各执一份,调解室留存一份。对调解不成功或不服从调解的,应当终止调解,调解室在人民调解申请书上盖章确认,并引导当事人进入诉讼或裁决程序。 调解室要建立调解工作档案,逐案将调解登记、调解工作记录、调解协议书等材料立卷归档。(五)从”心“开始调解化解家事纠纷之后,当事人可由县总工会专业的家庭教育指导师指导,从心底解开症结、从情理化解矛盾,用温情铺就,用法理浇灌,打造健康家庭,传递健康理念。五、工作要求(一)构建互联互通机制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定期召开矛盾纠纷诉调对接联席会议,及时沟通工作情况,协调重大典型矛盾纠纷案件调解,推进家事纠纷工作深入有效开展。(二)建立信息共享机制县司法局、县民政局、县总工会、县妇联及时掌握调度有关调解工作进展情况,并定期交流信息和数据,实现数据共享。各方应当加强日常性联系沟通,及时就矛盾纠纷诉调对接工作中遇到的具体问题进行协调,提高工作质量和效率。(三)严格尊重和保守隐私。各有关部门和各专业调解室在工作过程中,要严格尊重当事人人格,保守当事人隐私,不公开、不外漏、不传播当事人家庭和个人的私密。一旦出现违反现象,将严格追究相关责任。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