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小学数学让学生在主动参与中发展江苏省启东实验小学 施和生( 226200) (发表于河北师范大学主办的学周刊2009年12月)(同时参加南通市第三届教师专业成长论文评比获二等奖)学生能积极参与数学学习活动,对数学有好奇心与求知欲,能在数学学习活动中探索与创造是新课程标准提出的培养目标之一,也是现代教学观念的主要标志之一。这一培养目标强调学生的主体地位,强调学生积极参与学习的全过程。主动参与数学学习活动是学生求知、参与的心理需要,符合儿童好玩、好表现的心理特点,也是学生主动获取知识促进认知发展的需要,更是培养学生参与意识和探索精神,促进学生全面、主动、和谐发展的需要。因此,在教学中应尽量做到以下几点: 一、创设情境,激发参与的兴趣苏霍姆林斯基要求老师“课要上得有趣”,要激发学生的“情趣区”,并且要求学生在运用知识时有所发现,在每次发现的过程中逐渐积累愉快的体验,才会逐渐对它产生兴趣,从而在大脑中形成最优的兴奋中心,促使各种感官处于最活跃的状态,引起学习的高度注意,为参与学习提供最佳的心理准备。教师培养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最重要的就是要挖掘数学的潜在魅力,设计出让学生置身其中的教学情景,为学生积极思维创造条件,不时地引起学生的惊奇、兴趣、疑问,使教学过程始终对学生产生吸引了,引导学生参与活动,激发兴趣,积极思维。 二、创造条件,调动参与的积极性在课堂教学中,应精心设计教学的各个环节,尽量为学生提供充足的、典型的、较为完整的感性材料,使学生通过观察、操作、演算等途径,调动学生的眼、口、手、耳、脑等多种感官参与活动,从而激发学生参与的积极性,提高课堂教学的效益。例如学习梯形的面积计算时,老师应先复习已学过的长方形、正方形、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面积公式,认识其推导方法的共同点都是将新学图形转化为已学图形进行推导的,为学生做好由旧知向新知迁移的准备;接着启发学生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动手用“割”、“补”、“拼”的方法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大胆尝试,合作交流,可以探索出多种方法来推导梯形的面积公式。整个推导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使学生真体验到教学活动充满着探索与创造,品尝到参与而成功的喜悦。这样学生不仅轻松地学到了知识,而且活跃了思维。加深了对公式的理解;不仅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学会了把未知向已知转化的思维方法,更重要的是使学生树立了敢于探索的勇气和信心,培养了他们的创新精神。 三、加强指导,掌握参与的方法良好的参与兴趣固然可以激发强烈的求知欲,然而兴趣只是学习的动力,要使这种动力持久,关键还要学生掌握有效的学习方法。因此,在课堂教育中不仅要尽量给学习提供参与条件,而且还要加强参与学生的方法指导。在一次听课学习中,我看到了一位青年教师在教学“8的加减法”时设计了这样一个教学过程: 1.设计问题引导学生自学例题“7+1”、“1+7”与“8-1”、“8-7”。 (1)用学具摆一摆,数一数; (2)根据摆的过程,说图意; (3)看图列出两个加法算式或两个减法算式并看图说出得数。 (4)再引导学生用上面的方法来学习“6+2”、“8-2”和“5+=”、“8-=”。 2.引导学生运用迁移联想的方法来学习。(即用学习“7的加减法”的方法来学习“8的加减法”)。并教会学生想的过程:因为8可以分成7和1,所以7+1等于8,或因为8可以分为7和1,所以8-1等于7。 3.引导学生用交换加数位置和不变的规律进行简算:因为7+1=8,所以1+7=8。这样,学生带着老师给他们创造的一个个认知冲突主动地投入知识的发生、形成和发展过程,不仅获得了新的知识和技能,扩展了认知结构,而且激发了学习兴趣,发展了思维,掌握了科学的学习方法。四、引导探索,培养参与的能力在强调培养学生的主动参与意识和能力的同时,教师应积极引导学生自己想问题,寻方法作结论,发现新知识的规律,从而培养学生学习能力。例如在教学“商不变而余数变”这一内容时,我是这样引导学生去探索的:(1)请学生运用商不变的性质计算:4600300,结果学生是这样算的:4600300=151;(2)请学生演算:结果是300151=4501,不等于4600;(3)学生讨论探究发现;余数不是1而是100,余数“1”表示的是1个百;(4)学生总结:用商不变的性质进行有余数的除法简算时,被除数和除数同时缩小了多少倍,所得的“余数”必须扩大相同的倍数。本例中以学生计算错误但不知何故为契机,引导学生在探索与交流中获得体验,解决问题,自己去构建数学知识。 五、优化练习,体验参与的乐趣学习活动最大的乐趣莫过于看到学习活动的成果。教师要努力优化练习,做到难度适中,体现多样性、层次性、趣味性等特点,使学生在完成练习的过程中认识到所学知识的用途,体验到数学知识本身的无穷魅力,体验学习成功的愉悦。学生特别是对于比较平淡、枯燥无味的内容,教师要善于化平淡为神奇,充分挖掘其中的趣味性。这样,原来枯燥乏味的乘法意义,变得生动有趣,富有魅力,学生兴趣盎然地完成了练习,加深了对乘法意义的认识和理解,同时也培养了观察能力,概括能力。总之,我们要从素质教育的高度来认识学生的主动参与,正确处理好教师主导与学生主体的关系,使学生能够主动参与,积极探索,形成良好的学习心理环境。只有这样才能提高数学课堂教学效率,才能达到“既长知识,又长智慧”的教学目的,才能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