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109页
第2页 / 共109页
第3页 / 共109页
第4页 / 共109页
第5页 / 共109页
第6页 / 共109页
第7页 / 共109页
第8页 / 共109页
第9页 / 共109页
第10页 / 共109页
亲,该文档总共109页,到这儿已超出免费预览范围,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1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博II优15 选育单位:湛江海洋大学杂交水稻研究室 品种来源:博IIAHR15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组合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在华南作晚稻种植全生育期平均117天,与对照博优903基本相同。株高107.9厘米,茎秆粗壮,耐肥抗倒,每亩有效穗17.1万,穗型较大,穗长22.1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148.4粒,结实率84.8%,千粒重23克。抗性:叶瘟5级(变幅37),穗瘟3级(变幅15),穗瘟损失率23.7%,白叶枯病6级(变幅57),褐飞虱6级(变幅39)。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66.2%,长宽比2.6,垩白率44%,垩白度5.9%,胶稠度4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6%。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晚籼组区试,平均亩产513.06公斤,分别比对照博优903(CK1)、粳籼89(CK2)增产9.96%、8.82%,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续试平均亩产513.57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17.29%,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58.89公斤,比对照博优903增产7.63%,表现出较好的丰产性和稳产性。 栽培技术要点:1、适当早播;2、培育壮秧,施足基肥,施好中期肥,后期看苗适量补施;3、适时露田晒田,后期不宜断水过早,以免影响结实率和充实度。 制种技术要点:1、制种使用的亲本种子必须是原种或原种一代,不能用多代繁殖的不育系制种;2、种子生产过程中要严格除杂去劣,确保种子质量;3、在雷州半岛早春制种父母本叶龄差为5.8叶左右。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弱感光型三系杂交水稻组合,产量高,稳产性好。中感稻瘟病、不抗白叶枯病及褐飞虱,米质中等。适宜在广东和广西的中南部、福建省南部及海南省白叶枯病轻发地区作双季晚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2作物种类:稻品种名称:粤丰占 选育单位:广东省农科院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粤香占丰矮占 省级审定情况:2001年广东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常规籼型水稻品种,全生育期平均127天,比对照粤香占迟34天。株高107.7厘米,株型集散适中,苗期叶片较窄直,叶色翠绿,中期生长势壮,分蘖力中等,后期成穗率高,熟色好。每亩有效穗数22.9万。穗长21.2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143.4粒,结实率82.1%,千粒重20.0克。抗性:叶瘟5.5级(变幅47),穗瘟7级(变幅59),穗瘟损失率79.2%,白叶枯病3级,白背飞虱5级。中抗白叶枯病、中感白背飞虱、不抗稻瘟病。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4.8%,长宽比3.3,垩白率15%,垩白度5.8%,胶稠度53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5%。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华南早籼组区试,平均亩产519.55公斤,比对照粤香占(CK1)增产2.31%,比对照汕优63(CK2)减产0.11%;2001年华南早籼优质稻组续试平均亩产478.57公斤,比对照粤香占减产0.65%;2001年生产试验平均亩产473.4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3%。 栽培技术要点:1、适宜插植、抛秧和直播。亩播种量2025公斤,秧龄30天左右,每穴插34苗,规格1820厘米;抛秧亩用种量1.5公斤,叶龄34叶抛植,直播亩用种量2公斤左右;2、肥水管理。在中等肥力田种植,全生育期施纯氮910公斤,前期施用量75%,中期25%。氮、磷、钾比例1:0.5:0.65为宜。在肥力较足和台风雨较多的地方要增施钾肥,慎防过多施用氮肥,晒好田以防倒伏。水分管理宜浅水养分蘖,苗足露晒田,后期保湿润的措施;3、病虫害防治。重点搞好稻瘟病和螟虫的防治,确保高产稳产。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常规水稻品种,表现熟期适中,中抗白叶枯病、中感白背飞虱、不抗稻瘟病。米质较优。适宜在广西和广东的中南部、福建省南部及海南省稻瘟病轻发地区作双季早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3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冈优1577 选育单位:四川省宜宾市农业科学研究所 品种来源:冈46A宜恢1577 省级审定情况:1999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147天,与汕优63相当。株高114.7厘米,苗期长势旺,抗寒力较强,叶色浓绿,剑叶挺直,杆粗,株形好。分蘖力强,每亩有效穗数15.9万,穗长24厘米,长穗形,穗层整齐,平均每穗总粒数185.7粒,结实率80.5%,谷粒金黄色,长椭圆形,无芒,稃尖紫色,千粒重25.7克。后期转色好,易脱粒。抗性:稻瘟病6.2级(变幅39),白叶枯病5级(变幅55),褐飞虱9级(变幅99)。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3.1%,长宽比2.3,垩白率93.3%,垩白度27.1%,胶稠度54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4.9%。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617.63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5.61%,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583.75公斤,比汕优63增产6.5%,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生产试验长江上游片区平均亩产650.8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35%;长江中下游片区平均亩产616.64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2.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南方一季稻区与汕优63同期播种,秧龄3040天;2、合理密植:亩插11.5万穴,中等肥力田采用(4020)16.7厘米规格移栽,双本栽插;3、施肥要点:施足基肥,增施磷、钾肥,返青后亩追施尿素3公斤,抽穗前35天用尿素3公斤、钾肥5公斤追施孕穗肥;抽穗前7天亩施尿素2公斤作穗粒肥。4、及时防治病虫害:根据当地植保站预报,及时、有效地防治稻瘟病、纹枯病和稻螟虫、稻飞虱等病虫危害。 制种技术要点:1、宜恢1577为粳质粳籼交恢复系,易产生变异,注意单株提纯繁殖;2、播插期:制种时采用两期父本,父母本差期为422天;3、父本亩插植密度20002200穴,双本插;4、种植行比:父母行比为2:14;5、父本植株略高,在母本喷施“九二”时注意适量喷父本。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熟期与汕优63相仿,产量高,中感白叶枯病、不抗稻瘟病及褐飞虱。适宜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苏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和云南、贵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以及河南省信阳、陕西省汉中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4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冈优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冈46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水稻组合。全生育期平均147.5天,比对照汕优63长0.4天。株高118.7厘米,茎秆粗壮。株叶形态好,叶色淡绿,苗期繁茂性好。主茎叶片数1617叶。分蘖力中等,每亩有效穗15.7万,穗大粒重,穗长25.5厘米 ,平均每穗总粒数169.7粒,结实率82%,千粒重30克。抗性:稻瘟病3.5级(变幅07),白叶枯病8级(变幅79),褐飞虱7级(变幅77)。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6%,长宽比2.6,垩白率67.8%,垩白度15%,胶稠度45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0.9%。 产量表现:1999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622.7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48%,达极显著水平;2000年续试平均亩产572.5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45%,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参加生产试验,长江上游片区平均亩产648.8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9.01%,长江中下游片区平均亩产556.98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1.7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增育多蘖壮秧,秧龄40天左右,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2、合理稀植,插足基本苗。亩基本苗910万,插植方式为58寸,可采用(59)4.5寸宽窄行插植;3、合理施肥,重底早追。底肥占60%,蘖肥占30%,穗肥占10%。一般亩施氮量10公斤左右,氮、磷、钾比例为1:0.5:0.5;4、水浆管理。浅水栽插,深水护秧,薄水分蘖,湿润灌溉,够苗晒田或晾田;5、及时防治病虫。重点防治稻蓟马、螟虫、稻苞虫及稻瘟病。 制种技术要点:冈46A穗型较大,穗层整齐,异交习性好;交本比较高大,穗大花粉多。1、中稻夏制,叶差8.0左右,宜父母本同时抽穗;2、行比2:1416,母本株行距一般35寸,插双株;3、“九二”宜母本见穗15%开始使用,40%时重喷,随后隔天再补,亩总剂量为1517克,前轻、中重、后补。 国家品审会审定意见:经审核,该品种符合国家稻品种审定标准,通过审定。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熟期与对照汕优63相仿,产量高,米质中等,中感稻瘟病、不抗白叶枯病及褐飞虱。适宜在四川、重庆、湖北、湖南、浙江、江西、安徽、上海、江苏省的长江流域(武陵山区除外)和云南、贵州省海拔1100米以下以及河南省信阳、陕西省汉中地区稻瘟病轻发区作一季中稻种植。 品种审定编号:国审稻2003005 作物种类:稻 品种名称:D优527 选育单位:四川农业大学水稻研究所 品种来源:D62A蜀恢527 省级审定情况:2000年贵州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认定,2001年四川省农作物品种审定委员会审定。 特征特性:该品种属中籼迟熟三系杂交稻组合,全生育期在长江上游平均153.1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3.8天;在长江中下游为143.5天,比对照汕优63迟熟4.1天。主茎叶片数1718叶,植株松散适中,茎秆粗壮,叶色深绿,苗期繁茂性好,分蘖力强;穗型中等,长粒型,后期转色好,叶鞘、颖尖紫色。株高长江上游平均114.1厘米;亩有效穗17.6万,穗长25.4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154.6粒,结实率78.8%,千粒重29.7克;长江中下游株高平均120.6厘米,亩有效穗17.8万,穗长25.7厘米,平均每穗总粒数150.2粒,结实率82.4%,千粒重30克。抗性:叶瘟2.3级(变幅13),穗瘟4级(变幅35),穗瘟损失率3.9%;白叶枯病7级,褐飞虱9级。米质主要指标:整精米率52.1%,长宽比3.2,垩白率43.5%,垩白度7.0%,胶稠度51毫米,直链淀粉含量22.7%。 产量表现:2000年参加长江流域中籼迟熟组区试,平均亩产571.62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参加中籼迟熟优质稻组区试,长江上游片区平均亩产611.06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4.88%,达极显著水平;长江中下游片区平均亩产644.9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6.31%,达极显著水平;2001年生产试验,长江上游片区平均亩产648.31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8.92%,长江中下游片区平均亩产567.37公斤,比对照汕优63增产3.69%。 栽培技术要点:1、适时早播,培育多蘖壮秧。秧田亩播种量10公斤,秧龄40天左右;2、合理密植,插足基本苗。宽窄行插植,(59)4.5寸,或58寸,亩基本苗910万;3、合理施肥,重底早追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