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4页
第2页 / 共4页
第3页 / 共4页
第4页 / 共4页
亲,该文档总共4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诺基亚产品生命周期案例解决方案废旧消费类电子产品污染环境 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 关注环境的保护与治理日益成为科学发展观的一部分。 言以蔽之,发展经济不应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环境问题开始引起社会广泛关注。中国现已成为家电生产和消费大国, 是移动电话拥有量最多的国家。 目前, 电视 机、洗衣机、电冰箱、空调器、电脑五种产品社会保有量超过 7.6 亿台,手机已 达 2.5 亿部。中国已经到了家用电器淘汰的高峰期, 消费类电子产品更新换代快,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问题已引起社会的广泛关注。 由于没有建立规范的 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 更为重要的是许多企业环境保护意识有待提 高,带来了一系列问题: 一是报废电子产品中含有很多可回收利用资源, 但因拆 解方式落后,只能回收塑料、铁、铜、铝等易于回收的资源,一些宝贵资源没有 得到充分回收利用;二是有毒有害物质没有得到专门处理, 污染环境;三是有些旧电子产品已经超过安全使用年 限,有的不法经销商利用废旧家电零部件非法拼装和销售质量低劣的电子产品, 损害消费者利益。不久前,有媒体披露:广东、浙江部分地区,个体手工作坊采 用露天焚烧、 强酸洗等落后手段处理废旧家电, 严重破坏了周边环境, 危害人体 健康,造成了恶劣影响。因此研究和建立我国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 提高企业保护环境的自觉性,有效回收处理废旧家电及电子产品已是当务之急, 是实现节约资源、保护环境、发展循环经济的重要措施。据了解,我国废旧电子产品回收利用管理目前尚无专门的法律要求, 也未能建立 必要的废弃标准。为及早摆脱电子产品回收的混乱局面, 立法工作已经迫在眉睫。 近日,全国人大环境与资源保护委员会正在修订 中华人民共和国固体废物污染 环境防治法 ,将会对电子废弃物的回收处理做出规定; 国家发展与改革委员会 提出了建立我国废弃家电及电子产品回收处理体系初步方案 ;国家环保总局 发布了关于加强废弃电子电器设备环境管理的公告 ;信息产业部开始制定 电 子信息产品污染防治管理办法,从而迈出了立法工作重要的一步。据专家介绍, 一件电子产品的产生, 必须经过由多个单位和部门及使用者构成的 完整的产业链才能完成, 这条产业链涉及众多原材料供应商、 生产制造商、 销售 商、消费者、管理者等诸多环节。因此,环境保护 (包括废旧电子产品处理 ) 不是 某个部门、某个生产企业、某个供应商的事情,而是一种社会广泛参与的行动。 环境保护意识和行动只有在各个环节达成广泛共识, 自觉行动, 才能形成环境保 护的机制,使环保落在实处。 令人欣喜的是, 众多手机厂商如诺基亚等积极配合 政府相关部门,为环境保护献计献策。与此同时,他们纷纷行动起来。正像日前 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环境保护专家陈敏女士告诉记者的那样, 作为一个 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企业, 诺基亚把环境保护作为企业生命的一部分, 使环境 保护工作融入公司的运营,与各个利益相关方密切合作,并且身体力行。诺基亚的环保理念:考虑整个产品生命周期 随着经济的发展, 许多企业出于自身的短暂利益, 忽视环境保护, 而采取一种掠 夺式生产方式, 直接和潜在的环境危害非常严重。 由此而产生的环境污染状况触 目惊心。日前,记者在诺基亚在华最大的生产基地之一北京首信诺基亚移动通信有限公司 采访时,那绿草如茵的草坪、 整洁静谧的办公区、 洁净舒适的员工餐厅和繁忙有 序的生产区无不令人感觉到一种对环境的 以人为本 的追求。据首信诺基亚环境 专家陈敏女士介绍, 作为一家在国际市场领先的移动电话供应商, 其目标是开发 先进的 以人为本 的技术、产品和服务而不对环境造成过度影响, 使产品节能并 且在产品废弃后可以得到循环利用和安全处置。诺基亚环境保护工作的一个重要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便是基于对整个产品生命周 期的考虑, 在产品整个生命周期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具体而言, 一个产品从 诞生到消亡经历了研发、原材料采购、生产制造、最终产品、产品使用和最终废 弃等多个过程。 以首信诺基亚为例, 这些过程中, 首信诺基亚在所有的环节都要 考虑环境保护, 以减小产品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一句耐人寻味的话语诠释出诺基 亚对环保的不懈追求, 不环保的产品不是质量好的产品 。在产品的研发阶段, 从产品是否符合环保的法律法规要求、 有毒有害物质的替代、 原材料的使用量及 使用效率到制造和使用过程中的能源消耗等因素均得到充分考虑; 在原材料采购 环节,则需要有效地对供应商的环境绩效进行管理, 只有符合诺基亚环保要求的 供应商才能成为合格的供应商; 生产制造环节则必须符合环境管理体系的要求并 得到权威机构的认证; 在产品最终废弃阶段, 则要充分考虑如何回收、 循环利用 及妥善处置, 使资源可以重新返回物质链中。 上述环节协调融合, 从而真正形成 一个闭环系统,完成了一个产品的整个生命周期。实际上, 诺基亚的环境理念颇具启发。 陈敏女士告诉记者, 良好的环境准则的商 业意义在于有助于公司最大限度地降低环境风险, 确保遵守法律, 降低成本, 并 在利益相关方面树立声望。 诺基亚十分关注环境问题, 关注自然环境是诺基亚企 业生命的一部分, 与所有利益相关方合作是诺基亚推动环保举措的核心。 为了达 到这一目的,诺基亚在国内所有生产企业均已通过 ISO14001 环境管理体系认证。 以首信诺基亚为例,在通过 ISO14001 认证后,从管理层到基层员工,都严格执 行相应的程序文件和作业指导书的规定, 而且公司的管理层每年还要对公司的环 境绩效重新进行评价,对需要改进的地方提出相应的整改方案,并且彻底实施, 从而保证了公司在环境保护方面的表现可以不断提高。环境管理体系运行控制的另一个重点是对相关方管理。 由于产品使用的原材料包 括电子元器件、 印刷线路板等都由供应商提供, 因而供应商环境行为的好坏会影 响到诺基亚公司的环境行为。为此,首信诺基亚建立了供应商评审和管理程序, 对供应商提出了详细的环境要求, 只有那些建立了环境管理体系的供应商才有可 能加入 诺基亚推荐 的供应商名录。率先垂范,开展 绿色回收大行动 有资料介绍, 以每个手机平均使用 3 年、重 100克计算,国内平均每年有近 7000 万部手机退役,产生重量可观的电子废弃物,其中北京约占70 万部,平均每天 为 1850 部。这些电子废弃物含有多种有害或贵重的成分,分解及回收的技术要 求很高,如果弃之不管或处理不当, 将成为一种新的巨大污染源。 国家环保总局 技术专家告诉记者, 目前仍在使用的手机镍镉电池中的镉有致癌作用; 电路板上 含有铅、汞、锌等重金属、贵金属和有害金属;手机的塑料外壳本身就是难以降 解的污染物, 其中含有的有机物能分解出毒害物质。 这些成分在自然环境中, 将 对地下水、土壤造成重大污染。诺基亚环保理念中, 产品生命周期最后一项重要工作在于对废弃产品进行循环利 用及妥善处理, 确保其对环境影响尽可能小。 这是诺基亚的承诺, 也是首信诺基 亚的实践。 2002年 6月 18日,在首信诺基亚大草坪,一个别开生面的发布活动 拉开了诺基亚在中国的 绿色回收大行动 序幕。诺基亚有关负责人表示, 作为对 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企业公民, 为了保护环境, 支持政府相关部门, 建立废弃手 机及配件回收系统,将回收的创意变为现实,从而提高全社会的环境保护意识, 诺基亚主动在全国率先发起这次回收行动。 回收行动利用诺基亚遍布全国的授权 维修中心网络设置回收箱, 到目前为止,在全国 100 余个大中城市中设置了回收 箱,收集到数量可观的废弃手机配件和电池。 诺基亚这一在中国建立的回收体系、 创立示范模式的做法赢得了社会各层的好评和尊重。 目前,这些已经回收的旧手 机配件和旧电池被送到诺基亚在苏州的手机维修中心, 统一交给电子废弃物处理 商,由他们进行妥善处理。实际上,诺基亚品牌在中国美誉度高,手机市场占有 率高与其良好的企业形象密不可分,与其为中国环境保护包括 手机回收行动 所做贡献密不可分。2003年 10月 30日,诺基亚等七家著名手机企业联合在人民大会堂发出移动电 话环保行动倡议, 呼吁手机制造商主动承担起废弃手机及配件的回收责任。 诺基 亚号召业界积极设计并制造对环境更友好的移动电话, 减少资源消耗, 提高产品 的可再生利用性, 逐步减少和淘汰有害物质的使用; 积极与社会各界合作, 开发 并逐步实施废弃移动电话及其配件回收计划, 促进废弃产品的回收和以无害环境 的方式利用与处理, 实现资源可持续利用; 积极向公众提供并传播废弃移动电话 环境无害化回收、 利用和处理的信息; 推动社会各界和公众优先使用和选择对环 境更友好的产品, 参与废弃移动电话回收行动。 他们的这一行动得到了国家环保 总局的赞赏和大力支持。 国家环保总局副局长潘岳指出, 移动电话行业在全国工 业界率先发出倡议,开展环保行动,对发展循环经济、保护环境、促进可持续发 展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他希望环保行动能在电子行业更广泛地开展下去, 缔造 一个绿色电子时代。诺基亚在环境保护方面的实践充分印证了 科技以人为本 这一诺基亚不懈追求 的理念,这是一个对社会和环境负责任的企业铸造国际著名品牌的真实写照。 诺 基亚在环保方面的贡献为广大企业树立了企业可持续发展的发展观, 为广大企业 提供了有益的借鉴。 今天,面对经济发展与环境保护的博弈, 需要广大企业提高 环境意识,并且从自身做起,行动起来,像诺基亚那样,为环境保护贡献力量, 实现经济可持续发展,最终达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目的。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