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预览内容
第1页 / 共7页
第2页 / 共7页
第3页 / 共7页
第4页 / 共7页
第5页 / 共7页
第6页 / 共7页
第7页 / 共7页
亲,该文档总共7页全部预览完了,如果喜欢就下载吧!
资源描述
生产能力过剩与消费能力稀缺-论西方主流经济学的基础性缺陷卢映西 副研究员(南京财经大学国际经贸学院WTO研究中心 江苏南京 210046)x8b8x8163.com内容提要:稀缺性是西方主流经济学的一个基本假设,而这个假设又以消费欲望无限为前提。然而自古以来的经济实践 一再表明: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而且常常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一旦认识到经济学面临的真问题是生产过剩而不是资源稀缺,我们就有可能创建一种新的理论, 以更准确地解释经济现象和更有效地解决经济问题。关键词:生产能力 消费能力 过剩 稀缺生产能力过剩(即生产过剩)是个老问题,但一直没有得到圆满的解决。为了更好地认识这个问题,我们有必要重温马克思说过的常识:“生产直接是消费,消费直接是生产。每一方直接是它的对方。”1 即生产和消费是一体两面的过程,它们之间构成对立统一的关系,因而生产能力过剩必然直接对应着消费能力不足,反之亦然。换言之,消费能力不足或者说消费能力稀缺,是理解生产过剩问题的关键所在。一、源远流长的问题一般人可能以为生产过剩是近代工业革命以后才有的现象,其实不然。事实上,当人类社会发展到出现社会大分工的时候,生产力已经产生了质的飞跃,从那时起生产过剩的问题就开始困扰着人们。孔子曾经批评鲁国大臣臧文仲,列举了他“不仁”的三桩“罪状”,其中之一是“妾织蒲”,即允许小老婆织草席贩卖。2 这种行为被视为“不仁”,是因为官员已有俸禄,再纵容家属从事消费品生产就等于夺民之业、与民争利。春秋时代还有个叫公仪休的,官至鲁国国相,他也认为当官就不许和百姓争夺利益,有了丰厚的待遇就不许占小便宜。3 史籍记载,公仪休吃了蔬菜感觉味道很好,就把自家园中的冬葵菜都拔下来扔掉;看见妻子在家织布,就立刻把妻子逐出家门,还烧毁了织机。他说:“难道要让农民和织妇无处卖掉他们生产的货物吗?”4这 两个例子说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先贤早已观察到生产过剩现象,意识到消费品的生产并不是越多越好。这是一个值得注意的观点,因为现代主流经济学似乎已 把经济物品越多越好当作不证自明的前提了。当然,在古代的生产条件下,人们的抗风险能力与今天不可同日而语,所以产量极不稳定,关于生产过剩的零星记载往 往湮没在更为常见的天灾人祸的记录中。上述孔子、公仪休的观点,在现代文论中已经很少有人提起。公仪休拔葵菜、烧织机的故事,过去曾被归纳为一个成语“拔 葵去织”,如今在一般的成语词典里已经难觅踪影了。同样成书于两千多年前的我国古代名著管子,也注意到生产过剩与 失业、贫困的关系,并提出一个更为积极的解决办法。管子认为要让“富者靡之,贫者为之”,5 即让富人奢侈消费,给穷人劳动做事的机会。具体地说,就是丧葬时开掘巨大的坟墓,制作豪华的丧服,打造大型的棺椁。甚至还有更为极端的做法:鸡蛋、木柴在 煮烧之前,都要雕饰一番。凡此种种,为的是给穷人提供就业机会,带动相关行业的发展。这一奇特的观点不仅在中国古代经济思想中独树一帜,而且在世界经济思 想史上也处于极为超前的地位。在西方,直到18世纪初,曼德维尔(Mandeville,16701733)才在他的成名作蜜蜂的寓言里提出类似的 观点,6 但这书刚刚受到公众注意就被视为异端。这说明虽然生产过剩问题在文明社会一直存在,但除了某些思想家偶尔的灵光一闪外,很少为主流学说所正视。二、消费能力也是稀缺资源为 什么生产过剩问题难入主流?笔者揣测,这大概是由于人类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前,曾有过漫长的生产力极为低下的历史;在进入文明社会之后,又经常遭遇天灾人 祸,于是匮乏和饥馑就像噩梦一样留在人们的记忆深处,以致成了一种“集体无意识”。直到现在,在西方主流经济学中我们仍能看到这种集体无意识的深刻影响。 例如,作为主流经济学立论之基的假设“稀缺性(scarcity)”也就是匮乏,正是上述集体无意识的产物。按照这种经济学的观点,“稀缺”是一个相 对的概念,指的是相对于人类无限的消费欲望,资源总是有限的。用有限的资源去满足无限的欲望,显然是不可能完成的任务。所以我们只能退而求其次,找出让有 限资源满足无限欲望的最有效率的方式。我们看到,在这样的理论框架下,生产过剩问题根本就无从提出,更遑论得到解决!然 而实际情况是,真正与稀缺资源对峙的是消费能力而不是消费欲望。尽管欲望可能是无限的,但是能力岂能无限?一个人吃两碗饭觉得饱了,就不会再想吃第三碗, 这就是消费能力的有限性。自古流传下来的一些格言,如“良田万顷,日食一升;广厦千间,夜眠八尺”,说的也是这个道理。也 许有人会说,消费欲望的内容是无限丰富的,人们饱暖之后还会想要点别的什么,人类可以在无限广阔的领域中拓展自己的消费能力。然而美国经济学家贝克尔 (Gary S. Becker,1930)已经注意到这样的常识:消费过程是需要时间的,并不像主流经济学的消费者行为理论中假设的那样可以瞬间完成。7 打个比方说,一个人在五星级宾馆总统套房里睡觉的时候,就不可能同时到高尔夫球场挥杆击球。从这个常识出发,只要经过简单的逻辑推理便可得出一个极为重要 的结论。首先,一天只有24小时,这对每个人都是绝对平等的,没人能突破这个限制。萨缪尔森、诺德豪斯合著的著名教科书经济学,在谈到时间的替代 (trade-off)这个问题时,这样说道:“以时间的稀缺性这一重要事实为例,人们可用于从事不同活动的时间是有限的。”8 换句话说,人们用于消费活动的时间也是有限的。那么,再往前走一步,我们就可以得出一个本来显而易见但一直被经济学家忽略的结论:人的消费能力是有限的, 这种能力与其他资源一样,都是稀缺的。到了这一步,整个主流经济学的根基便不可避免地摇晃起来了。遗憾的是,至今还没有人跨过这一步。随 着数学方法的引进,经济学理论研究在形式化的道路上越走越远,学者们越来越不习惯直接从常识出发观察和思考问题。其实仅凭常识我们就足以判断,人的消费能 力实际上受到三个方面的约束:其一是生理约束,其二是时间约束,其三是预算(收入)约束。前两种约束可统称为绝对约束,是对消费能力最根本的制约。主流经 济学没有区分能力和欲望这两个不同的概念,只考虑预算约束一个因素,从而不能认识到消费能力也具有稀缺性这样一个重要性质,这就使经济生活中的许多现象都 得不到合理的解释。值得注意的是,马克思曾经提到过“绝对的消费能力”,并指出资本主义生产方式在消费品的生产还远远不能满足所有社会成员“绝对的消费能 力”时,就已经难以为继了。他是这样说的:“一切真正的危机的最根本的原因,总不外乎群众的贫困和他们的有限的消费,资本主义生产却不顾这种情况而力图发 展生产力,好像只有社会的绝对的消费能力才是生产力发展的界限。”9消费能力不仅是有限的,而且由于相对于消费能力, 技术进步对生产能力的提高更为有效,所以现实经济生活常常表现出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倾向。当然,我们说“生产能力大于消费能力”的时候,指的是一种常 态,即经济生活的常态应是“供过于求”而不是“供不应求”。也就是说,作为常态,生产能力的实现要受到消费能力的制约,而不是相反。主流经济学认为消费要 受生产可能性边界约束,完全是搞错了方向。实际上,主流经济学中的边际效用理论就隐含着消费能力稀缺的前提假设,否则 无法解释边际效用何以递减,穷人的边际消费倾向何以比富人大。同样,如果消费能力不是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我们就无法解释市场经济中常见的消费者主权 (consumer sovereignty)现象,即在自由竞争条件下,是消费者而不是生产者,通过自己的购买行为影响产品和服务的构成,从而在资源配置过程中占据主导和支 配的地位。但只要承认消费能力是稀缺的,在理论上就使得由稀缺性构造出来的生产与消费之间的紧张关系涣然冰释,从而无力再撑起整个经济学大厦。也就是说, 只要往前跨一小步,只要戳穿一层窗户纸,我们就能看出,原来身为“显学”的西方主流经济学,其理论基础是自相矛盾的,根本不能自圆其说,充其量不过是只知 其一(有用资源的稀缺)不知其二(消费能力的稀缺)的半成品。这也是目前经济学理论上几乎每一个问题都纷争不休、莫衷一是的根本原因。三、真问题的根源和表现形式正 因为消费能力不但是稀缺的,而且比生产能力更为稀缺,才导致了生产过剩现象。如果我们不能否认消费能力也是一种稀缺资源,那么生产过剩就是忽隐忽现地伴随 着大部分文明社会生产过程的真问题。真问题决不会因为被忽视就不存在,但这种被忽视的存在只能通过隐晦的、歪曲的形式顽强地表现出来。于是,生产过剩问题 直到现在,很大程度上都是被人类搞出来的一些畸形的制度或习俗“无意识”地解决的。解决的路径主要有两条,第一条路径就是闲置或减损人的生产能力。在西方 的中世纪,表现为社会供养一个庞大的僧侣阶层。在中国相当长的一个历史时期,则表现为使一半人口沦为残废的女性缠足习俗。“文革”时期大规模的城市青年 “上山下乡”运动也可归入这一类。有趣的是,现代西方国家的一些做法同样脱不了这一窠臼,法国和荷兰政府就曾劝说人们提早退休或申请“残废”身份,以使多 余的劳动者成为纯粹的消费者。10 在美国的罗斯福新政中,其中一项重要措施就是让农民减少剩余产量以换取政府补贴,从此以后西方主要发达国家的农业补贴就一直欲罢不能。第 二条路径就是放纵或鼓励过度消费。古罗马的贵族们骄奢淫逸,直到亡国。古埃及人狂热地建造金字塔。现代市场经济走的也是这样一条路径。虽然主流经济学没有 把管子或蜜蜂的寓言关于奢侈消费的思想直接纳入自己的理论框架,但市场经济运行的内在逻辑必然要把过剩的生产能力压向有限的消费市场,我们在现实 生活中也明显感受到了这一点。自从我国向市场经济转型以来,“勤俭节约”的声音已难得听到,取而代之的是“拉动消费”、“刺激消费”、“提前消费”的喧 嚣。仔细观察一下,其实很多消费就如管子所说的彩蛋雕柴一样是毫无必要的,甚至是有害的。然而,提倡过度消费除了无谓地增加环境和资源的压力外,对缓 解生产过剩问题并无实质上的助益。因为在现代技术条件下,生产能力的过剩程度早已远远超出主流经济学的解释能力和现实市场经济制度的最大容量。翻开经济史 就知道,把美国最终从30年代大萧条中拖出来的,既不是市场的力量,也不是罗斯福新政,而是第二次世界大战。19391944年,由于要供应自己的军队 和盟国的军队,美国的国民生产总值几乎翻了一番。奇妙的是,在这期间并没有发生经济学家们津津乐道的“大炮挤走黄油”效应,而是美国的个人消费普遍增加, 失业率从17.2下降到了1.2这是美国有史以来失业率的最低点。11 换句话说,在现代市场经济制度下,只有战争这种能瞬间破坏巨量物质财富的力量,才能有效地消化过剩的生产能力。用战争来解决问题当然是个悲剧,我们面对的 挑战就是怎样用喜剧的方法来解决问题。四、近现代理论视野中的生产过剩问题本 来生产过剩即在一定的技术和组织条件下,人的生产能力大于自身消费能力的现象应该是好事,但在不合理的经济制度下却成了一个挥之不去的难题。这样 的难题,单靠社会“无意识”地应付,是不可能得到妥善解决的。事实上,生产过剩一直是市场经济国家产生贫富分化,进而爆发经济危机的根本原因。空想社会主 义思想家傅立叶(17721837)一针见血地指出:“在文明时代,贫困是由过剩本身产生的。”12 贫困的原因是过剩而不是稀缺,实在是一个天才的发现。马克思和恩格斯在批判地继承空想社会主义优秀成果的基础上创立了科学社会主义理论,进一步系统地论证 了资本主义生产方式解决不了包括生产过剩在内的种种问题,因而是不可持续的。另一方面,凯恩斯也注意到了一种“可富而不富”(poverty in the midst of plenty)13 的矛盾现象,同样认为传统的自由放任市场经济无法解决生产过剩问题。实际上凯恩斯的“可富而不富”与傅立叶的提法可谓异曲同工,只不过他们提出的解决方案 大相径庭。在凯恩斯提出的政府积极干预经济的理论中,我们可以看到蜜蜂的寓
收藏 下载该资源
网站客服QQ:2055934822
金锄头文库版权所有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